第九十一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要問青陽縣今年最轟動的事是什麼?

青陽縣老百姓十之有九會說:“今年縣試榜首才十三歲。”然後再加重語氣強調道:“而且還是個女的!”

剩下的一人則會捋須,或者搖一把摺扇,說話頗為拿腔作調道:“八年前剛及弱冠的柳文蘇,柳郎君高中縣、州二試榜首。八年後的今天,其年僅十三歲的外甥女劉辰星,劉娘子亦高中縣試榜首。”

當然,最後也不忘再補充一句,“劉娘子的生母,乃第一屆女舉人。”

這個時候的娛樂生活實在太貧乏了,即使縣城也一樣,於是乎整個青陽縣城都將劉辰星的身家背景,就這樣瞭解了一個透徹,並也得出一個結論家學淵源,柳家人骨子裡就留著讀書人的聰明血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然嫡親大伯為何考了二十多年,人都三十過半才過縣試,如今更已四十出頭了,卻依舊毫無寸進?

至於同時參加科舉的堂兄堂姐,更是在第二場雜文試就被刷下來了,而同樣流著一半柳家血脈的胞兄劉青山卻一舉中第,也過了縣試。

其排名雖不如胞妹,但也在前十名,加之不過是十八歲的少年郎,若在往年也是小有轟動的俊才一位。

再聯絡一個進士一個舉人的柳氏姐弟,這柳家如何不是家學淵源,天生就是讀書料。

一時間,劉辰星一躍成為縣城大戶人家兒媳婦熱門人選,都指望娶回一個會讀書的兒媳婦,將來子孫能繼承其家學淵源,不定就高中進士。

且不說縣城裡有些家資,開始追求身份地位的人家,已經一窩蜂的找媒人向劉辰星提親,安家村裡更是比過年還熱鬧。

放榜是日,青陽縣的最高長官縣令親自報喜。

其實,早從試官縣尉稟告第一場考試榜首乃一個十三歲的小娘子奪得時,縣令就開始關注劉辰星了。如今見劉辰星縣試三場考試皆為榜首透過,其胞兄也年紀輕輕一同過了縣試,這於他可是不小的政績。

要知本朝縣令一般四年一任,每年都要考核一次,再根據四年考核的綜合成績,決定其升降與褒貶。

縣令想到八年前,自己這個位置上的前前任縣令,因著出了一個柳文蘇,弱冠之年就蟬聯縣州二試的榜首,因此當年考核成績得了一個上上,如今已高升去京畿周邊當縣令了。

而這劉辰星可不比其舅遜色,甚至因是女子更能加分,又還是一門兩兄妹皆是俊才,他不定也能藉此評得上上的政績。

如是,縣令少不得要彰顯一下自己對劉氏兄妹,尤其是劉辰星的資助和看重了,便騎上高頭大馬,和報喜的小吏一起來到安家村。

又是敲鑼又是打鼓,還有縣令到了,安家村瞬間沸騰了。

村民平時見過最大的官,就是他們村的裡正,那縣令就是遠在天邊的大人物,全村男女老少一下都圍到劉家看熱鬧了。

是以,當劉辰星和父兄回來時,只見家門口被裡三層外三層圍了一個水洩不通。

而家中正堂上,好在柳氏乃朝廷在冊的女舉人,又有裡正安福生一旁坐陪,以及既有功名在身又是嫡親大伯的劉萬里硬湊來了,倒也勉強能接待一下縣令。

劉千里脫離不了時代的局限性,本能地一見官,其氣勢先矮三分。

劉青山雖有柳文蘇的調教,但到底不是生來喪父,在鄉鄰族親欺負下長大,自然沒有柳文蘇的少年老成,見到縣令也有些許拘束。

劉辰星見父兄如此,她定了定心神,告訴自己縣令雖是他們青陽縣的父母官,官大權大,可不也有一句話稱縣令就是九品芝麻官麼?

再說自己前世在新聞上見過的大官可不少,這古代的縣令有何可懼?

當下脫鞋登堂,給縣令長揖一禮,道:“學生見過張明府。”身為青陽縣應試的舉子,怎能不知他們青陽縣現任父母官姓張,乃四十左右的中年人士,這便尊稱上。

父子倆聽劉辰星這一呼上,隨之反應過來,忙不迭也跟著拜下去。

張縣令早命人畫了劉辰星的畫像,又聽人描述過一二,心裡已然有了一定的印象,可現下見劉辰星一張青澀稚嫩的臉龐,心中還是微微訝然。

時務策那五篇試文竟是出自這樣一個小娘子之手。

有如此的洞悉能力,剛才初見他時又是一派沉穩,以其出身家境,已然十分難得。

只是可惜身為女子,若是男子不定將來有一番大造化,能立於朝堂之上。

不過就其策文的能力,以及那一筆基礎工紮實的書法字跡,州試即便不能蟬聯榜首,也多半能過,要攀一大戶嫁之也易。

念頭一閃而逝,就聽見其父兄見禮,又觀劉青山進門時雖有些許拘束,卻不過轉瞬已然泰然處之,隨之一想其年紀極輕,成績也是本屆縣試的姣姣者,未來當是可期,不由捋須點頭。

又為在院外的村民面前彰顯禮賢下士,重視人才,張縣令故待父子女三人行禮後,他亦從主位上起身,微抬手道:“本官此次前來乃著私服,爾等無需見大禮。坐吧!”

張縣令雖官階不高,但於他們而言已是天大的官了,豈能真按張縣令的話,就在堂上坐下?

劉辰星叉手禮立於一旁,父子倆見了亦然。

張縣令滿意地點了點頭,農戶之家能有此教養,難怪一家數人在科舉上皆有建樹,他道:“劉娘子、劉郎君,你兄妹二人,小小年紀就以甲第成績過縣試,實是難得。尤其是劉娘子更奪得榜首,乃聖人允許女子科舉以來,本縣男女舉子同場競技中,取得縣試榜首的女舉子第一人。”

雖不看好女子科舉,認為女子科舉出來也不能幹實事,但有些場面上的話還是得說。

“女子讀書不易,科舉更難!吾望劉娘子能在不久的州試繼續旗開得勝,給青陽縣女子,乃天下女子做榜樣,方不辜負聖人對女舉子的厚望。”

說到這裡,向一旁看了一眼,立時有一捧絹的吏人上前。

張縣令方道:“此二十貫,乃吾私人資助劉娘子州試,劉娘子切勿推遲!”

到此流程已走完,一個過縣試的舉子尚不足他太過關注,張縣令這便率眾離開。

一路送出院門,劉辰星顧不得村民們的恭賀,她一溜煙地飛奔回家,看著堂上價值二十貫的絹,再忍不住仰天大笑。

哈哈哈!

書中自有黃金屋,古人誠不欺我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