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糧窖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稽查任務重,沈仲夷一行人從早朝過來這一會兒,幾乎都是圍繞著劉辰星在轉,好在這些明爭暗鬥之餘,早把正事商榷了。

劉辰星知道見好就收,已經出了大風頭,還獲得了實際的好處,接下來自是本份地跟著大部隊,多看多聽少說,先實地初步瞭解整個太倉的存糧情況,畢竟資料可以作假,何況就目前的賬冊上看都疑問不少,只有將實地情況和賬冊對照起來,才能更清楚的反映問題。

“當初,之所以選禁苑建太倉,乃禁苑地勢高,周圍乾燥,十分有利於糧食儲存。況且在禁苑內設定糧倉,遠離居民區,可以保障糧倉的安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長安太倉乃國家糧倉,不僅關係平穩糧價、賑濟等行政功能,還要提供宮城、皇城的糧食,乃至長安百司京官的奉祿皆由太倉每月按班分批發給,太倉每月如此之大的支出,其面積之大可以想象,數百上千畝當有。

這讓一群外行人就是看上十天半月,也不一定能看出個什麼明堂,自然要有太倉署的專業人士講解。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匠人又心性相對更直來直往,免不得由三位太倉令陪同之餘,得叫上負責太倉每年修繕的匠人為之從旁解決。

匠人精神,是現代老生常談的。

這位太倉匠人總負責人,大概也有份匠人精神,讓他介紹一下太倉,也不管稽查小組這一行成員都是學識淵博之輩,太倉為何選址禁苑豈有不知,這位已知天命之年的匠人還是事無巨細地從頭介紹起。

居然說起太倉當初選址的原因,劉辰星也不覺不耐煩,不怕說得慢,就怕有遺漏。

劉辰星也不管老匠人說得這一條訊息重不重要,皆結合自己瞭解的情況逐一對照。

本朝律例規定:“倉,謂貯粟、麥之屬”,“須高燥之處安置”。

老匠人所言與此對應上了。

劉辰星暗暗點頭,繼續跟著老匠人身旁,豎起耳朵邊聽邊行。

“倉儲建築有倉、廩、困、京及窖、竇等,倉、廩、困、京為地上建築,窖、竇為地下建築。其中地下糧倉既無風雨雀鼠之耗,又無水火盜賊之慮,雖篋笥之珍,府藏之富,未可坪也。是故,地下窖藏是從古至今儲糧的主要形式,本朝太倉就是一種地下窖藏建築。”

“好了,我們到了太倉的糧窖區。”

說到這裡,正好走入糧窖區所在地,而這裡就是這個王朝真正的國家糧倉。

在當下這種農業社會,還有什麼比吃飽飯更重要?

她現在就站在當世最大帝國的國家糧倉上!

想到這點,劉辰星就有些激動,一雙眼睛圓睜,忙不迭四望。

一個字,大!

兩個字,很大!

三個字,非常大!

原諒她從靈魂深處就是一個升斗小市民,實在是太太太震撼了!

該怎麼形容眼前所見?

如果長安城是由“十”字街分隔成108個坊,那麼糧窖區就是由“十”字街分隔成數百個糧窖,就像是另一種形式的長安城,只是坊變成了深埋在地底的糧窖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