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定職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張二人的遲疑,沈仲夷聽在耳裡,不予置評,只看向一旁的劉辰星。

在場就沒有蠢的,混京官沒有幾分眼色,不是早被發配出長安,就是在坐衙署坐冷板凳,哪可能有王、張二人如今手握不小的職權,還是那種只要熬夠資歷不出錯的位子,一般情況都能在十年之內順利升上五品高官行列。

要知這個時代的歷史在前朝出現了偏差,但之前可是也有魏晉的。

自魏晉以來,氏族門閥觀念根深蒂固。沈仲夷的老祖宗為提高他們沈氏宗室地位,就命能臣大儒編寫《氏族志》,將沈姓列為一等。

再到女皇這裡,自然又要改,有了《姓氏錄》,並且早在女皇丈夫高宗當政時期,就制定出修撰的標準:“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

也就是說,凡是朝廷五品以上的命官,不論其數世以前是不是士族,都入士流。再換句話就是,哪怕科舉到省試的進士,又或是成功銓選入仕的小官們,在這時只能勉強為士流,只有成為五品以上的官員,才能在那些“名門望族”眼裡算得上士族。

總之,就是五品不僅是仕途上的一個坎,更是社會地位、家族榮譽等各方面的一個砍。

言歸正傳,且說王、張二人能在人才濟濟的長安、背景深厚之人多如過江之魚的長安,身在如此有前途的位置上,沒幾分眼色和機警早就該退位讓賢了。

二人幾乎立時就察覺了沈仲夷的意圖,有剛才開口,再開一次口也就不那麼難了,當下掩了那一絲向後輩還是女子低頭的難堪,也向劉辰星叉手一禮,道:“以後,下官但憑劉女史吩咐。”

官大一級壓死人,二人到底是六、七品的在職京官,還是有實權的,劉辰星見狀,還是叉手回了一禮,笑道:“王御史、張員外郎,你們乃在下的前輩,如今我等只是暫時一起處事,等給聖人交差後,在下還有諸多地方向二位請教。”

雖是還了禮,卻也以區區無實權的九品女史身份,受了他二人的禮。

更不要說這一番話,是將什麼意思說得再清楚不過了。

什麼是等給聖人交差後,她在向他們請教,分明就是承認了魏王沈仲夷的說辭,再查案期間她就是他們的“上峰”!

還一口一個“在下”,其意昭然若揭。

王、張二人看著劉辰星不卑不亢的回應,尤其是那一雙充滿文氣的帶笑眉眼,頓時毀得腸子都青了。

他們也算官場老人了,怎麼還上這小娘子的當!

看著對方今早一來就默默地坐在角落,聲音都不敢發出一聲,長得又確實不俗,尤其是一雙眼睛天然帶著氤氳的水霧般,生生地為之添了一分柔意,讓他們還以為是良善之輩,結果卻也不是一個善茬!

失誤,太失誤!

柳補闕的嫡親侄女,又怎麼會是一個好相與的。

看柳補闕就知道了,外表溫和,結果內裡全藏了兇!

不過任是二人再懊悔,也於事無補。

是的,他們居然有一天,也成了一個初出茅廬的後輩墊腳石,還是一個小娘子,幫她立威,奠定稽查小組核心成員的位子。

這件案子若是能查出一個子午卯酉,論功行賞的話,劉辰星的功勞絕對比他們大,畢竟他們可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說但聽劉辰星吩咐。

好在這件案子棘手,一個不好,調查的欽差都得跟著遭殃,本該是躲都躲不過的差事,也是因為有了魏王沈仲夷牽頭,三司的大佬也擔名,不定能查出什麼,這也就成了一個機會,要知富貴險中求,為了那一絲機會冒險也值得。

所以,劉辰星能否在這件事獲利還尚不知,再加上乘了核心成員的名聲,危險也跟著增大了。

二人懊悔之餘,只能如此作想,讓自己舒服一點。

劉辰星卻沒那多閒心管王、張二人會如何作想,她一說完,就立即擔起立威後的後續工作責任,向沈仲夷道:“魏王,昨日定下的期限短,下官以為我們可以先看一下太倉的存糧環境,將大致環境瞭解一二。同時也正好給太倉署的官吏準備一下相關的資料,屆時實際勘探和內容一對照,也能便於我等儘快清楚太倉的實際情況。”頓了一頓,越發一派溫和的樣子,“這樣一來,今天宵禁之前,我們也能定下開倉查糧的具體事宜和相關差事派分。”

身為一個得力的好下屬,又有諸多大佬在頭上,當下屬的得把計劃做好,供大佬評斷做決定。

快人快語說完接下來的工作計劃,劉辰星再向大理寺少卿宋如玄等四位高官大佬們紛紛恭敬地頷首示意了一下,就又俯首帖耳地立在當下,等候吩咐。

看著劉辰星又恢復成一派乖巧無害的樣子,沈仲夷薄唇一勾,掠過一抹笑意,隨即看相宋如玄等人,道:“爾等對劉女史建議可有異議?”

都這樣問了,分明是已然贊同了劉辰星的提議,他再讓他們提什麼異議?

不過劉辰星所言,也確實有道理了。

邏輯嚴謹,每一步似乎都有章法。

即使想表現自己,也並未急功近利。

何況劉辰星實非外表看上去稚嫩,言行頗為沉穩老練。

雖然沒直說讓太倉署官員什麼時候把太倉的資料和圖紙交出來,卻以工作進度為切入,道是他們今天之內就能根據這些資料確定工作計劃,不是就讓太倉署的人得至少在今日午後,便得把該交的東西交上來麼?

大理寺少卿宋如玄眼底閃過一抹欣賞,念及劉辰星是姜公的弟子,自己更是被老父叮囑多照扶一二,儒雅溫和的面上隨即露出笑意,率先開口道:“劉女史不愧為聖人欽點,當真是英雄出少年,巾幗不讓須眉,下官以為劉女史所言有理,並無任何異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到這裡,目光掠過另外三位同僚,復又表態道:“不過,下官乃受上峰之命,權力協助魏王你們調查,主導還是得看魏王。”說著看向劉辰星,語氣風輕雲淡般笑道:“當然也和王御史、張員外郎一樣,在查案期間,劉女史儘管差遣吩咐,吾會竭力輔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