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撐腰(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沈仲夷一行人,以沈仲夷當先半步,大理寺少卿宋如玄和御史中丞馮濤在其左側行來,刑部右侍郎蔣元和前來看有需要協助調查的司農少卿向偉一起行於其右側。

不說沈仲夷龍子風孫,已是握有實權的殿中監,宮中的風吹草動都難逃其耳目,可見女皇對沈仲夷的信任。另外四位都是各自部門的二把手,妥妥的四品高官,其手下大小官吏不少,同樣少不了對衙署各種異動的掌控。

是以,幾人洞察力自非泛泛,何況監察御史王澤文和刑部員外郎張智二人的動作已算是明顯,當下就順著二人雙雙後看的方向望了過去——正是被他二人和太倉署一眾官員擋在身後的劉辰星,那位置幾乎是不刻意去看就很難以發現。

再看王、張二人下意識微微後看的動作,一派心虛的樣子,在場就沒有蠢的,哪還有不清楚的?

不由暗暗搖頭,他二人皆在五品以下,就算前日沒資格被女皇召入宮,一起看過劉辰星繪製的表格,昨日女皇欽點劉辰星一起查案,也該聞些風聲了。

退一萬步說,便是二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也該有幾分腦子,這次關中遇十年大旱,太倉及各大官倉均表示存糧不夠,稍有不慎,很容易引起民變,這樣大的事,女皇哪怕再想抬舉她欽點的女榜首,也不可能用這樣的大事來兒戲,顯然劉辰星是有兩把真刷子的!

更重要的,劉辰星才是由女皇蓋章的稽查欽差,他二人不過部門調令來輔佐查案,孰主誰副不是一目瞭然麼?

居然連面上的事都不會裝一下,如此忽視劉辰星,落在有心人眼裡豈不是成了還質疑上女皇選人不對?

這倒也不是他們為劉辰星謀不平,要知此案不查出個一二三,女皇那裡根本交不了差,結果他二人倒好,反倒將“自己人”劉辰星拋到一邊,倒和被調查物件走得近。

大理寺少卿宋如玄和司農少卿向偉倒也只是搖頭,御史中丞馮濤和刑部右侍郎蔣元卻多少有些惱怒,這二人是他們的下屬,還是他們鑑於二人頗有些京中背景,人脈也廣,調查此盤根錯節的糧倉案許是會有諸多便宜,這才選了二人進調查組,結果才正式當差第一天就如此分不清形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兩位直屬上峰兀自後悔著選錯人,沈仲夷則未多留注意給王、張二人,不怒自威的鳳眸一眼就掠過心虛的二人,尋著聲音向眾人身後看了過去。

劉辰星在女子中算是高個,但到底不過十五歲而已,還有少女特有的纖細單薄,比起擋在前面的一眾男子,尤其是太倉署不少官員面白體胖,更是把劉辰星襯得柔弱嬌小了,易讓人忽視。

沈仲夷眉頭微皺,鳳眸中也難得有一瞬間的遲疑,下意識忘了劉辰星面對三司審案的猛勁,只憑眼前所見懷疑起當初扶持劉辰星到女皇身邊可是正確。

到底女皇乃千古第一人,非一般女子,誰又知道女皇這次對劉辰星的任用,並不是走歐陽子衿當初的路,竟是像男子官員一樣給一條真正的仕途之路走。

和女子君臨天下一樣,再一次冒天下之大不韙。

是人都道女皇老了,又豈是老了?

種種思緒一念即逝,沈仲夷鳳眸微眯,眸底一片深深的墨色,隨即問道:“爾等已來一上午,對調查可有進展?”說時,人徑直向公堂走去。

調查可有進展,顯然不是問太倉署的一眾官員,他們明擺了是被調查的物件。

監察御史王澤文和刑部員外郎張智額頭冒汗,對視一眼均是無果,只有硬著頭皮讓開路,讓沈仲夷一行人先行入內,他們才小心翼翼地跟在其後,由監察御史王澤文代為回道:“下官上午已翻閱過太倉因儲存不當損耗的糧食,數額的確有些巨大。”

沈仲夷腿長步子大,在王澤文說完的時候,沈仲夷已在公堂最上方的主位坐下,當下對此回答也不表達,直接看向一旁的刑部員外郎張智,聲音不辨喜怒道:“你呢?”

張智心中一緊,趕緊更低下頭了,叉手行禮道:“回魏王的話,下官也仔細翻閱過賬目,上面顯示的數額確實頗大,這其中怕是有些問題。”大概察覺沈仲夷不表達是對回答不滿,張智說到後面,聲音不覺低了下去。

王、張二人所言不同,卻言下之意都一個樣,說了等於沒說。

若不是知道數額巨大有問題,還讓他們這麼多人來查什麼!?

沈仲夷不怒反笑,看也不再看王、張二人,也不去在一眾站在公堂上的眾人中尋劉辰星,只語氣不變的澹澹道:“劉女史何在?”

劉辰星早在人群後等著了,聽到沈仲夷的點名,立馬列隊而出,從人群後走到主位下方,也不多含糊,調整自己,跟上沈仲夷一來二話不說就直接公事公辦的行事方式,叉手行禮道:

“回魏王,下官有兩處問題,以及一處建議。”

“其一,下官看了太倉署關於儲存不當的賬目,發現和呈報上去的賬目一樣,只記載了某年某月存糧不當損失的糧食石數,並無記載這些糧食是因何損失,比如是走水燒燬?還是鼠竊?又或是糧食存放過久發黴腐爛所致?如果沒有這些明細,賬目憑證何在,豈不是成了空口無憑地隨意填寫?填賬目的人想寫損失多少寫多少!?”

說到最後,語氣不覺一重,隱含質問。

卻不及尾音落下,太倉署已經群起怒之。

一時間,喊冤聲迭起。

大概有法不責眾的心裡,其中一人就有了勇氣敢面對沈仲夷這個龍子風孫以及一班高官,畢竟這個捏造賬目的罪名那是死罪,擋不得啊!

這人頓時滿臉通紅,好似受了天大的侮辱,忙不迭向沈仲夷叉手一禮,喊冤道:“魏王明察啊!不是下官不寫儲存不當而導致損耗的明細,實在名目太多,寫無可寫!比如一滿倉存糧,其中有被鼠竊,也有潮溼腐爛,這如何寫?根本難以分清楚。”

“至於什麼一張白紙,隨下官等人想填多少就填多少,更是含血噴人!吾等都是據以實告,魏王及諸位儘管查!”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