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從羊肉湯開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次早,劉辰星和劉青山兩兄妹惦記要去外家小住,興奮得睡不著,都隨父母起了一個大早。好在時將入夏,天亮得一天比一天早,倒也不用摸黑收拾,兄妹倆自行洗漱。

不用照看兒女,柳氏早上依舊不得閒,照例一早先給劉家老小做朝食。

日子又回到了往常,一日三頓離不開野菜粥和野菜蒸餅。

春耕及之後連吃了幾頓不錯的,這又吃回沒滋沒味的野菜雜食,不免口中寡淡沒有滋味。尤其上了年紀,味覺慢慢退化,調味多少偏重。劉老丈有獨一份的醋芹還好,劉阿婆卻和兒孫吃一樣,不由砸了砸嘴,怪不是滋味。

“老二家的,上回你帶的豆醬還行,今兒回孃家也捎帶些。”劉阿婆想起昨午食就食完的豆醬,又拿慣了柳氏每次走孃家後的回禮,遂不假思索地直接就道。

劉辰星默默啃著小兒拳頭大小的野菜饅頭,心裡委實不懂劉阿婆如何作想,前幾日要給柳家的野兔被她剋扣,讓三叔拿去酒肆換了二十文錢,這會怎好再主動問柳家要東西?

柳氏卻是好性,至少不論心裡如何想劉阿婆,面上還是對劉阿婆很恭敬,輕聲答道:“阿家,這是我阿弟學館的同學所贈,也不知柳家還剩多少,今兒媳婦去看看,有就捎帶回來。”

劉阿婆有些失望,原來不是柳阿婆自己做的,不過孤兒寡母能吃多少,不定有剩,遂點了點頭道:“那行,看剩多少,就帶多少。”

劉辰星簡直聽得瞪大眼睛,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劉阿婆居然還讓帶。

她深吸口氣,又抿了一口見不到幾粒黃小米的野菜粥,覺得自己對劉阿婆的認識還有待提高。

柳氏不是涵養好,就是夠瞭解劉阿婆,一點也不見詫異,或是面上有絲毫難看,她從善如流地笑應道:“好的,阿家。”

自家老孃這樣霸道不講理,妻子卻還要忍辱負重應下,劉千里看在眼裡,憐惜在心裡,不由在桌下悄悄握了握柳氏的手。

柳氏依舊神色自若,只是低頭喝野菜粥時,柔和的嘴角微微上翹。

劉萬里聽著柳氏截然不同村婦的柔聲細語,餘光下意識地瞥了一眼旁邊的妻子。

真是不堪相較!

再一想王氏半點不吃虧地對自己逼迫,柳氏卻溫順至極,劉萬里當下直搖頭嘆息,聽得王氏以為丈夫吃不慣這雜食,心裡盤算稍後得去老倆口那要點細面和雞蛋,私下再給丈夫吃頓好的。

且說劉辰星這幾日嘴也被養刁了,只想快點去柳家改善生活。

一時朝食畢,柳氏知道兒女的心思,昨晚就收拾好行李,便不再多耽擱地向劉家老倆口說要走。

大概昨日拿到劉千里賣竹編的錢,而且按約定比以往多交了一成,於是老倆口也沒多說什麼,直接讓劉千里牽了黃牛套木板車,趕上牛車帶妻子兒女去柳家。

劉千里也是懂得禮尚往來的,哪有讓兒女憑白住外家的道理,再說柳文蘇還要給兒女蒙課,是以早打算了今天去柳家之前,先到縣城買些東西。

同路的,還有劉百里。

他見自己二兄一家出了村子,不是去柳家村,反倒載著自己一起往縣城去,說是要去給柳家買些走禮之物,心裡就越發清楚感受到,自己素來老實吃悶虧的二兄變了。

昨日就在市上擺攤,不順便把東西買了,反倒今天去,分明就是擔心昨日東西拿回家就有去無回了。

也是佔慣了二兄一家的方便,發現之後不免皺眉,隨之又一想這個家能維持到現在,也多虧二兄十年如一日的做牛做馬,還從無一句怨言。如今二兄終於醒悟,有了自己的打算,這個家還能繼續維持下去麼?

以目前看,至少維持到長兄明年科考沒問題,自己也正好再多看一年。

劉百里很快想明白,便對二兄的改變一念揭過,他只當未見,還好心情地與小侄女逗趣。

感受到三叔的有意交好,劉辰星不難發現對方定是察覺了什麼,畢竟阿耶昨日不順道買東西,反倒今日專程跑一趟,明擺著說明有問題。

只是看三叔的表現,想來也無礙。

她這位三叔果然是個長袖善舞,懂得與人方便的社會人。

劉辰星放下心來,與聰明守禮的人打交道就是輕鬆。

如此,一路有說有笑到了縣城,與劉百里一分開,一家四口就開始趕著牛車逛市了。

錢有時候就是底氣,昨日的三百多文,還有上次剩下的一百來文,柳氏不算上以往的積蓄,光近幾日的收入都有四百五十文之多。

有了這沉甸甸的三四斤錢,加之逛街許是女子天性,柳氏雖然很多年不曾來縣城的市上,但買東西的架勢卻是十足十,更別說哪裡買什麼,怎麼討價還價,也都是一門清。

有了柳氏這個當家主婦在,劉辰星自然樂得輕鬆,就安心坐在敞篷木板車上,東瞧西看。

來回逛了兩遍,柳氏才東挑西選,貨比三家,把給柳家的東西買齊。

因為有上回劉辰星買回去的布,柳氏用了半匹給柳文蘇連夜趕製了一襲長袍,便未再給柳文蘇買其他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柳阿婆如今上了年紀,又常年一個人關門閉戶過日子,對穿戴看得平常了,柳氏想著母親一個人常吃的簡單,也有心讓兩個孩子在柳家開小灶吃些好的,尤其是小女兒長得瘦小,頭髮稀黃,確實是這些年吃得差,還不給吃飽之故。

於是,柳氏今日所買,幾乎都是吃食上的。

大兒子吃長飯的時候,小女兒又需要補身體,米麵油不能少,十斤米十斤面一斤胡麻油是至少的了。

兒女長這麼大,吃糖的次數屈指可數,母親這些年更是過得清貧,蜂蜜是好東西,雖有些貴,還是要稱上一兩斤。

另外不愧是母女,柳氏也惦記這女兒頭髮黃,當然也覺得柳阿婆頭髮白了不少,雖是人老了自然要長,仍稱了一斤黑芝麻,想給母親女兒一起用。

給自己孃家買了東西,不給婆家買也說不過去,特別劉阿婆今早還主動說了,自己女兒又十分愛吃豆醬和泡豆醬的豆醬油做菜,這便又分別稱了兩斤,一斤給柳家一斤給劉家。

等到一切置辦妥當,已快要午時。

難得一家人出來,還手中有錢,自是要下館子的。

上次沒有柳氏一起吃羊肉湯,算是遺憾,這次一家四口就直奔羊肉湯攤子,一人一碗羊肉湯,再一人一個夾了羊肉末的胡餅。

劉辰星看著身邊的父母兄長,吃得滿嘴流油,心裡也滿足極了。

柳家寄讀生活,從一碗羊肉湯開始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