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反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差不多大半個校場的寬闊院子,左右一列一字排開的大理寺士兵持戟而立。

在院子入口一小吏聲音洪亮的高聲唱喝,尾音甫落,隔著一院子大理寺士兵的公堂簷下,又一小吏繼續同樣的內容高聲唱喝。

場面森嚴肅穆,唯有小吏唱喝她這個嫌疑人的聲音久久不消。

看來大理寺深諳心裡戰術,不過法庭也當嚴肅莊嚴,讓人產生敬畏之心。

“怕了?”見劉辰星聞聲腳步一滯,謝忌眉毛一挑,手握橫跨腰間千牛刀道。

聽到一旁之人隱含興味的話,劉辰星嘴角微微一抽,天下怎麼有這種人,時刻以看人笑話為樂。

不去回答這麼沒營養的話,劉辰星直接闊步而行,穿過大理寺衛兵把守的院子,進入公堂。

堂上各方人士已經到齊,濟濟一堂。

公堂上有三位五十歲左右的官員,皆身穿三品以上的紫色官服,不想用,這三位必是三司長官。

大理寺主審,坐於正中間長案之後的當是大理寺卿張博山。

時下以左為尊,刑部為陪審,坐於左側長案的當為刑部尚書趙貴呈,剩下坐在右側的就只有御史大夫蔡正然了。

除了這三位三司長官,謝忌還曾告訴過她,魏王、內舍人歐陽子衿、國子監祭酒範義三人屆時將蒞臨旁聽。

此時公堂左側已一人一案坐了兩男一女,因為認識魏王,是以,即使未見過歐陽內舍人和範祭酒,也一眼便將三人分出誰是誰。

知道坐於中間位置的女子乃歐陽子衿,劉辰星有點小激動。

像男子一樣擁有獨立的身份,獨立的經濟,更能參與朝政,天下女子當中,除了女皇以外,也就只有歐陽子衿。

可以說,歐陽子衿就是天下女舉子們奮鬥的目標。

不過她們第一次見面的地點和時間都不太對,她無法將太多關注留在歐陽子衿身上。

但是驚鴻一瞥,歐陽子衿和腦海裡想象的形象幾乎一樣,或者更為名不虛傳,相比不俗的容貌,氣質更為出眾,和一眾身著三品以上紫色官服的大佬坐在一起,並沒有任何陪襯之感,好像她就是這一眾大佬中的一位,不過她今時今日的地位也確實是一位大佬了。

另外在公堂右側亦設有三方長案,同樣坐了兩位身穿紫色官服的大佬。

都說長安隨便往哪一走,都能遇上一個有些來歷背景的人,但是紫色官服的大佬卻不常見,估計都擠在今天的公堂上了。

劉辰星記憶力驚人,她雖不知道右側這兩位著紫色官服的大佬是何人,但她可是記得被抓那日,禁衛軍統領可是說了王御史狀告她科場舞弊時,提了晉王和戶部尚書二人,而去年戶部尚書之子科場舞弊一案便被魏王揭發,如今魏王也被牽扯到舞弊案中,戶部尚書陳靖之難免不想看魏王落馬,所以這兩人很可能就是晉王和戶部尚書陳靖之。

然後和她一起立於堂下的有兩位。

一位她認識,就是她在考場時見過的戶部侍郎姚崇正。

一位身穿青綠色低階官服,想來就是狀告她科場舞弊的王御史。

他二人因為被關押在大理寺,也都早於她到場。

本朝不像後世的清朝動不動就下跪,現在除非祭祀之類的特別重要場合,一般時興行鞠躬禮,劉辰星一眼飛快打量過公堂的情形,心中有數之後,就向堂上叉手一禮,道:“前進士劉辰星見過大理寺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話音未落,只聽“啪”地一聲,大理寺卿張博山手中驚堂木重重拍在案上,肅聲道:“劉辰星,你科場舞弊,賄賂知貢,何敢再以前進士自稱!?”

劉辰星目光掠過大理寺卿張博山手中的驚堂木,她終於切身感受到古代審案,為何要有驚堂木了。

嚴肅的公堂,一聲驚堂木拍下,饒是她心中風光霽月,也不由心中為之一顫。

劉辰星定了定心神,又向堂上叉手一禮,道:“定罪兒科場舞弊,不過一堂之言。我朝律法有規定‘若贓狀露驗,理不可疑,雖不承引,即據狀端之。’此乃明文規定只有物證充分,足以認定時,可不取得口供即定罪,其定案標準是物證充分,情理上亦沒有任何疑點。然,如今物證不全,情理可疑,聖人更未奪兒的前進士出身,兒有何不敢自稱前進士?”

沒有大理寺卿張博山的氣勢懾人,也沒有義正言辭的為自己爭辯,更沒有甫一到場就被下馬威震住。

劉辰星一如進來時拜見的言語神情,不卑不亢,一切緩緩道來。

然而,就是這不徐不疾的話語,卻引申了本朝律令為其佐證,不僅回答了自己自稱“前進士”乃理所應當,更指出大理寺卿張博山一來定罪有違本朝律令,甚至只差直說此乃贓狀。

大理寺卿乃九卿之一,張博山在大理寺卿這個位置上已經坐了多年,審判不知多少京官,乃至封疆大吏,現在竟然被區區一小娘子當面以本朝律法駁之,說他一來定案與法不合,這簡直是一巴掌重重打在自己的臉上!

尤其是現在還有這麼多同僚在場!

張博山臉上難堪,卻又無法反駁劉辰星之言。

原來的物證,平康坊宅子,早在三日前劉辰星的筆錄下,已經存在了莫大的疑點。

如是情理可疑,如何在劉辰星一來就問罪?

但張博山太久沒被人頂撞了,他心下不虞,驚堂木“啪”地一聲又重重打在案上,斥道:“巧舌如簧。”

劉辰星坦然受之,叉手一禮,又道:“本案指責兒科場舞弊,賄賂知貢舉,最大的證據乃兒名下位於平康坊的宅子成了戶部侍郎姚崇正小妾之弟名下,但是買宅子之人乃揚州舉子仲耀祖,這中間疑點重重。今日三司會審,代表我朝最高司法審判,兒自然相信其公平公正。所以,兒要狀告王御史汙衊,還請三司明查秋毫!”

說到最後一句,擲地有聲,一派理直氣壯。

卻不及大理寺卿張博山言語,坐於右側首位的男子已先一步哼道:“有人撐腰就是不一樣,非但強詞奪理,還反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