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到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劉辰星才名開始從貝州往外擴散,是在農曆九月的時候。

這時已是深秋,天高氣爽,果實成熟,黃菊乍開,紅葉初綴,最是適宜登高遠行。

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自從洛陽走陸路去長安,估計一來天氣好出遊人多,一來長安對人口的吸附作用,就像現代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對全國人口虹效應一樣,一路騎馬兼徒步緩行來,所見到的人似乎比她前十三年見到的人還要多。

尤其是進入了雍州地界,也就是本朝的京畿之地,才知以前在青陽縣的時候有多麼坐井觀天。

時下絕大部分普通老百姓的確是一輩子都沒有出過所在的州縣,但也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流動人群。

如僧道等宗教人士、有去長安等待補選和候選官職的選人,以及其他在職官員,當然也有應試的舉子,這些人群當是劉辰星一行主動結交的物件,畢竟會對他們將來省試乃至為官有益。此外,一路上也少不了行商、工匠等地位較低的流動人群,不同於其他應試的舉子,劉辰星還是很願意和他們交流的,攀談閒聊之下,也是對自己閱歷的一種增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唯一不太美好的是,進京謀官的選人和述職官員都是“秋末就路,春末方歸”,時間上和他們省試舉子完全重合,其每年上京人數甚至比他們應試舉子還多。

可朝廷的官驛就只有那麼多,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原本上京赴考的舉子可以免費入住的官驛,這樣就自然住不進去了,而一旁的私人旅館,因為供大於求價格十分高昂,看著每次半貫一貫給出去的房費,劉辰星只能安慰自己窮家富路該花。

不過有多大腳就穿多大鞋,去了長安還不知道什麼情況,錢這個東西還是細水長流為好。

於是住了幾次高昂的私人旅店之後,劉辰星和劉青山一致決定還是找路上的農家小院投宿,至於同行的崔堯和杜元朗乃官宦子弟,薛氏兄妹又家大業大,自然無需為了他們將就,卻不想提出分道揚鑣,四人皆是反對,說是一起住京畿之地的農家,有助於體察民情,不定今年策文就會考,但奈何崔、杜二人僕從多達六人,薛氏兄妹同樣也各帶了一個僕人,農家小院如何住的下?

如是,三方人最終還是分開而行了,只約定了長安再聯絡。

少了兩方財大氣粗的同伴,兄妹倆不約而同地松了一口氣。

薛氏兄妹尚可,到底曾經一起生活過的,彼此性子也瞭解,再加上雙方社會地位相差不大,生活上還能相處到一塊去。

然,崔、杜二人就不同了,衣食住行樣樣都要精細,一起同路少不得會沾光,一次兩次也就罷了,若一直這樣卻是不好。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崔堯的出身,一路有不少上京的選人和官員願意屈尊紆貴與他們結交,就是因崔堯的身份,而這之中也不乏遠遠避開者,略一思索便知是派系問題。

雖然他們兄妹離出仕謀一官半職還遠得很,但柳阿舅已經是京官了,即使就是個九品小官,劉辰星覺得在沒弄清楚派系問題之前,還是小心謹慎為好,千萬別讓人誤以為是崔相一系,以致連累了柳阿舅。

又有貝州州試嘗到了壓中題的甜頭,萬一今年策文就有一道和京畿之地的民生有關,加之到吏部報考的時間尚寬裕,兄妹倆藉由投宿農家之便,乾脆一路多走多看,深入到當地的民情生活中去。

如此,又多花了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路上。

直到農曆十月初八下午,兄妹倆才在漫漫黃塵中到達長安。

長安,作為本朝的都城,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對士文人們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有道是:十年寒窗無人聞,一舉成名天下知。

讀書為什麼?

讀書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答日:走馬京城道,觀花長安街,立身廟堂上,步隨龍輦後。

劉辰星覺得自己在古代讀了這麼多年書下來,多半是被洗腦了,仰望長安城牆,她陡然就生出這樣的嚮往來,一時只感豪情盈胸,大明宮有第一位女皇,她就要當第一位女相!

“那個誰!?哪來的鄉下進士!不進城,就別擋道!快快讓開!”

壯志豪情才升起,就被身後一個騎著馬的胡服大漢一喝,頓時所有感觸都煙消雲散了。

知道自己擋路了,劉辰星趕緊勒韁退到路邊上,拱手告歉道:“不好意思了,你先。”

長安盡是著男裝的女子,應考的女舉子也不少,只是估計很少有劉辰星這樣年紀小的,胡服大漢一見劉辰星回過頭來的稚嫩模樣,不由“咦”了一聲道:“今年外地的女進士,居然還有這麼小的……”

不過長安什麼沒有,黃頭發藍眼睛的波斯人都海里去了,何況就一個年紀略小點的女進士,胡服大漢也就就納罕了一下,便連多看一眼都不曾,就騎了馬越過劉辰星,往前面排隊進城的隊伍去了。

一路科舉出來,自己因著是女舉子,還年紀小,走到哪都不免被稀奇一下,再一聽是去長安參加省試的舉子,普通老百姓都是一臉敬意,還從未遇到這樣被無視的。

劉辰星不由感慨,大城市果然那不一樣。

再看眼前,差不多現代下午三點多的樣子,城門左右盡是排隊等候入城的人,坐在馬上大概一望,黑壓壓的全是人頭,再加上車馬行李及拉貨的駱駝,進城的隊伍至少有二三十米長,這種人流量已儼然不是貝州城可以相較的了。

劉青山也被眼前的人流量震驚了,再仰望前方的城牆,比他一路走來所見的任何一座城們都要巍峨,心中早已迫不及待了,道:“阿星,走,我們趕緊也排隊去!”

確實不能耽擱了,這還不知道要排多久才能進城,之後還要去找柳阿舅的住所,萬一沒趕在夜禁前找到,他們兄妹倆可別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劉辰星忙點頭,正欲應話,眼尖地發現出城的人潮中有一個極為熟悉的清瘦身影,即使八年未見,即使白布長袍已換作一襲青碧色九品官服,她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來人

——開啟她科舉之路的啟蒙恩師!

“阿舅!”久別重逢,劉辰星興奮地揮動雙手,扯著嗓子大聲喊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