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蓴菜魚片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俗話說,春耕深一寸,可頂一遍糞。

春耕就是在播種之前,先耕耘土地一遍,這樣才能使莊稼長得好。但耕地可不是容易活,尤其這時牛身上還套的是直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很不高。

所以,劉家即使有頭壯牛,要趕在播種前耕完六十畝,顯然不可能。還得靠人力,一鋤頭深一鋤頭淺,一畝一畝地翻土松地。

人不是機器,一天耕地下來,便是壯如劉千里也吃不消,更不要說柳氏她們妯娌三了。不過頭幾天而已,整天在地裡揮鋤頭的柳氏,已經抬不起胳膊,腰疼得無法入睡。好在家裡農具有限,妯娌三人只有兩把鋤頭,因此柳氏可以下地兩日休一日,這不下地的一日,卻也不得輕鬆,還要張羅一家老小的飯食。

劉辰星看在眼裡,見柳氏才將將下地五六日,人似乎都瘦了一圈,整個人掩不住的疲態,她是再不敢道什麼天天春耕就好了。

記得在天朝讀書時就學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換到現在就是生產工具。早知道穿成一個小農女,她當初還學什麼古漢語專業,研究農業多好,將唐後期才改進的曲轅犁直接用到現在,大大提高耕地效率。

哎!

算了,再懊悔也沒用,她還是乖乖當農家小蘿莉,採豬草摘野菜,爭取早點把今日的任務完成,好回家給阿孃燒些熱水,用熱帕子給阿孃敷一下胳膊和腰,這個還實在一點。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大概只有真正切身感受過農戶人家的辛苦,才知道生活的苦,糧食的來之不易。

又一遍擦向額頭的汗,一年一度的春耕和播種終於結束。

田間地頭的鄉鄰鄉親們,冬天才養白了一些的皮膚又曬黑了,但在陽光照耀下的臉上都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

劉老丈一手捶著老腰,一手撐著鋤頭,立在剛播完新種的地裡,笑容滿面地對田埂上的二孫子喊道:“青山,地裡的活差不多了,我和你阿耶收收尾,就籠了農具回去!這幾天夜裡都下了雨,村頭的河裡估計有魚遊出來,你帶阿星去看能不能逮一條!回頭讓你們阿婆加菜!”

“好嘞!阿翁!”劉青山一聽,立馬咧嘴笑出一口白牙,扯上來送水的劉辰星,就飛快地跑向河邊。

春夏秋都是打魚的好時候,尤在一連下了幾場大雨後,魚都從深水遊到淺水來了,正好打魚。

魚在時下,是一道廣受歡迎的美味佳餚。上層達官貴人喜歡,下層布衣百姓也愛,其中有一道魚菜叫“切”,也就是現代的生魚片,是時人最常見也最喜歡的美味佳餚。所以,生魚片根本就是我們漢人老祖宗發明的,那什麼倭寇國還是從我們這裡學過去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劉辰星還是不太喜歡吃切這道菜,生冷不說,萬一有寄生蟲怎麼辦?現在的醫療水平根本治不好。

為了避免劉阿婆拿魚做切,劉辰星一來到村口的河邊,就將逮魚的活計交給了阿兄,她則脫下草鞋,挽起褲腳,光著腳丫子下河,在淺水區採摘蓴菜。

已經四月天了,蓴菜正好新長出來,最是鮮嫩的時候。村子所在的地方,應該不是蓴菜主要產出地,不過到底還是天生野長了一些,不一會兒就採摘了大半衣兜的蓴菜,還都是帶卷葉的嫩梢。

村裡和劉老丈一樣想法的人不少,打算春耕播種結束了,好好給自家人改善伙食,都不約而同地到村口河裡打魚加菜。幸虧他們來得早,她才用衣襬捧了蓴菜上岸,阿兄就逮了一條至少二斤重的大魚過來。

“阿兄真厲害!”小孩子需要誇,阿兄在現代可還算是兒童,劉辰星對他從來不吝嗇誇獎,當然也不忘為自己謀福利道:“明天放牛的時候,阿兄再逮一條,我撿了乾柴,我們一起炙魚吃!”

沒辦法,不要怪她心心念念就是吃,今晚的蓴菜魚湯,她估計分不到多少,而魚又蛋白質豐富,她正是需要,多吃點才能長得高不是?

劉青山抱著還活蹦亂跳的魚,不雅地翻了一個白眼,朝河邊努了努嘴,道:“過了今晚,你認為還能再逮到魚嗎?”

劉辰星看著像下餃子一樣下河撈魚的男女老幼,賣萌討好的笑容一僵,整個臉瞬間垮下來了,卻又一剎變臉,鬥志昂揚道:“不管啦,反正魚是阿兄逮的,菜是我摘的,今晚我兄妹怎麼也要分一大碗魚湯四片魚肉!”

這會兒是知妹莫若兄了,劉青山一聽,立馬明白自家阿妹的意思,阿婆一端上魚湯,他兄妹就先表態魚是他們弄的,出力最多,當分得一大碗魚湯。

想明白過來,劉青山不由兩眼發亮道:“不愧是我阿妹,就是機靈!”

看著劉青山這幅偷腥的貓兒樣,劉辰星直想捂臉,外表淳樸憨實的阿兄,內心成了只狐狸,還如此自戀,應該不是她引導的吧?

“咳!阿兄,家去了!”劉辰星咳嗽道。

劉阿婆雖然偏心護短,還重男輕女,但廚藝還是不錯的。

三下五除二直接刮鱗去腮,又咔咔兩下掐頭去尾留中間,然後去魚骨,將中間段的魚肉一片一片地片下。劉阿婆刀工也不俗,片下的魚肉薄薄一片,大小相差無幾。

時下人家幾乎家家會釀酒,每年秋收後的糧食總會拿出些釀一壇濁酒。只是到底是糧食釀造的,一般人家也就逢年過節或招待客人才會拿出來。今天春耕忙完了,是該慰勞下一家老小,劉阿婆難得大方地拿出家裡的濁酒,其實就和現在的醪糟差不多,但在缺少各種調料的當下,能拿出濁酒和著粗鹽醃製魚片,已是不易。

魚片要醃製一會才入味,劉阿婆索性然將先剔下的魚骨熬個鮮湯,再撈去魚骨,下魚片煮熟,最後蓴菜下鍋,熱騰騰的蓴菜魚片湯便出鍋了。

可惜時下還沒有開始使用食用油,不然起鍋時滴上幾滴香油,那鮮香美味就真是不擺了。

但現在也很不錯了。

雪白的魚肉,青綠的蓴菜,青白色之間,那便是舌尖上的美味。

劉辰星覺得自己要流口水啦!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