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 犯罪心理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回家吃過晚飯,陶思婭來了。

“情況查得怎麼樣了?”陶思婭問。

齊年搖搖頭。然後又想什麼似的問陶思婭:“思婭姐,你們以前公司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嗎?”

陶思婭說:“我們也有投訴,但因為我們主要是做b端客戶,直接賣給c端消費者的商品很少。b端客戶的投訴是一單一單的,不會突然出現這麼多。兩類投訴沒有可比性。”

齊年苦笑:“你知道嗎?我今天創造了迅電快遞公司的一項歷史。”

“被投訴的歷史?”

“是的。”齊年把顧曉婷在電話裡說的內容告訴了陶思婭,“就像縣公司的趙老闆說的,我實在是太有能耐了。你聽說過犯罪心理學嗎?”

陶思婭搖搖頭。

齊年說:“犯罪心理學曾經在研究一群江洋大盜的時候,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人從來不為自己的行為而後悔,反而是十分得意。你知道他們得意什麼嗎?”

陶思婭又搖頭。

“他們會看近期的新聞,會關注新聞上關於自己犯罪行為的報導。新聞越是把他們描述成惡魔,他們越是高興。如果自己的犯罪行為並沒有被新聞關注,那麼他們會覺得人生實在是太失敗了。”

“還有這樣變態的人?那他們這樣是為什麼呢?”

“不為什麼,就是為了刷存在感。所以很多人就挖空心思地琢磨怎麼樣去做一單讓民眾關注的大案要案。一旦成功他們會在罪犯圈子中留下盛名。我在想,如果我也有這種犯罪心理,我可沒有這個本事短時間內把自己弄得在公司裡盡人皆知。”

陶思婭笑著說:“你也算是在短期內刷了一把大大的存在感,在江湖上留下了盛名啊。”

“是啊。迅電快遞再也不會忘記我這個不起眼的網點小老闆了。”

陶思婭沒有接齊年的話,卻問:“阿年,聽說前兩天出交通事故了?”

齊年說:“是的。我開麵包車的時候把別人的車蹭了。”

“那你當時的心情是不是特別不好?”

“也談不上特別不好,就是頭一回碰到這樣的情況有些蒙。當時忙著和那個車主糾纏、忙著聯絡交警、聯絡保險公司,一直在忙事情,倒也沒有時間去想心情好不好。事情處理完了之後才覺得心情很糟糕。”

“嗯。那你現在是什麼樣的心情呢?”陶思婭問。

“現在也是一樣的頭有些蒙,也是一樣在忙事情。但是和發生交通事故時的情況不一樣。現在的心情,就已經特別糟了。”

“那你有沒有想過要逃避嗎?就是說把頭埋起來,什麼也不想說,什麼也不想聽,什麼人也別來打攪,只想睡個與世隔絕的覺。”

齊年認真地想了想說:“沒有。我不想逃避,也絕對不會逃避的。現在我正處於風口浪尖,我承擔著所有的責任。誰都可以逃避,只有我是沒有辦法逃避的。雖然我心情確實不好,但是也要打起精神來瞭解事情的真相,想辦法解決問題。我的事情是不可能甩給別人的,還是得我自己來解決。”

陶思婭說:“逃避一下也未必不是什麼壞事。就像上次你沒錢給快遞員發工資的時候回島來閉關一樣。你有沒有聽過‘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這句話?”

齊年搖搖頭。

陶思婭說:“這是我的一位老領導,現在也算是一個閨蜜以前跟我說的。我有一段時間因為遇人不淑、遇事不順,心情很消沉。再加上那時候工作壓力又大,一度想過要放棄。”

“放棄?”齊年問。

“嗯。放棄?”陶思婭注意了一下齊年的眼神說,“不是不是。不是放棄生命,是放棄當時想做的事情。你看,你現在的心態有些負面吧,所以容易把別人的話往消極的方面去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齊年笑笑點頭表示同意。

“那位老領導有一次把我叫到她的辦公室,和我聊了一下午。她說我的壓力太大了,無從宣洩。需要好好獨處一下,靜一靜。也許心情之後就能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問題,解決方法也就自然而然知道了。‘人能常清靜’那一句好像是個道家的什麼經典裡的一句話。讓人迴歸自我,不忘初心。”

陶思婭說到這裡,盯著齊年的眼睛說:“阿年,你現在需要的不是去瞭解事情的真相。因為你已經盡力了。你需要的是放鬆。你那天在太平山頂上不是跟我說過那個航標燈嘛。你說你盯著航標燈看,反而看不見它;把目光移開一點兒,就看到航標燈一直在那裡沒有動過。”

“我明白了。”齊年把手伸出來,握住陶思婭的手說:“思婭姐,謝謝你!”

陶思婭正感受著齊年雙手的溫暖時,齊年又把手收回去了。

齊年說:“不好意思。有些激動了。”

陶思婭搖搖頭說:“別這麼說。你不是太激動了,你是太不激動了。這是人之常情,順其自然唄。”

“是的。謝謝你的安慰!”

看看時間有些晚了。陶思婭又和齊年聊了幾句就走了。走之前撂下一句話:

“阿年,我吃定你了!”

把齊年聽得在院子裡愣了半天。

夜裡躺在床上,把今天發生的事情從頭到尾好好想了想。越想越不對勁。不對勁的情況在於這個投訴好像是偏偏拿中了齊年的死穴。

這根本就不是投訴的問題。如果是投訴的問題,那麼真實的情況早就應該從總部得知了。

這也根本就不是錢的問題。如果是錢的問題,那麼直接把罰款的金額定好。認打認罰一並處理掉就可以了。

這是在置齊年於死地啊。

就像趙老闆所說的那樣,罰款20萬只是事情的開頭。20萬不會引起太多人的關注,但一旦人們發現20萬後面是100多個升級投訴,那麼這個事情就會發酵。等到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該收拾與此事相關的所有的人了。齊年是第一個會被收拾的,其他相關的人包括趙老闆、甚至市公司的負責人全都要被牽連進來。

這,才是這起投訴事件真正的發生背景吧?

齊年想到這裡,在“寸島快遞企業集團”群裡發了一條訊息:

“我覺得有人在暗中搞我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