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文考武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次出遠門,三個小家夥都興奮異常,一路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他們的陣容,相當強大。苟史運帶隊,韓春旺、封氏陪同,帶了十幾名弟子。泉下村四位大劍客、巴掌鎮岔路口酒店男女掌櫃,跟隨看熱鬧。

秋高氣爽,天氣不冷不熱,三年一度的院試,也稱童子試,也定在八月份舉行。

朝廷選拔官員,有著嚴格的程式。第一年是童子試,由州府主持,參加者無論八歲孩童還是七十老翁,一律稱作童生,透過者錄為秀才。秀才沒有俸祿,地位卻不低,見了縣官不用磕頭,還可稱兄道弟。第二年八月,進行鄉試,也是三年一度,應試者為秀才,富貴人家的童生拿錢買資格,俗稱監生,也被允許參試。鄉試由道裡主持,被錄者成為舉人,放榜次日,節度使設鹿鳴宴慶賀,歌鹿鳴詩。第三年二月,在京城長安舉行全國會試,由禮部主持,應試者為舉人,透過者成為貢士。緊接著,三月舉行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在貢士中選拔幾十位進士,前三甲分稱狀元、榜眼、探花。

韓傻兒、火火、景陽剛先去松潘府參加童子試。童子試是敞開的,檢查並不嚴格,火火女扮男裝,騙過了老學究。辰初開卷,午末收卷,三個時辰搞定,他們即轉移戰場,兵發虛有州。

虛有州迎來各州府的參賽隊伍,迎來兄弟道的觀禮者,以及觀看比賽的吃瓜群眾,一下子熱鬧起來了。

次日辰時,各處比賽同時開鑼。

依照定例,每州府必須出一隻參賽隊伍,少兒組、少年組、青年組齊全;劍派、武館,允許以自己的名義參賽,不須三組齊全。少兒組隊員,界定在十四歲以下;少年組隊員,界定在二十歲、弱冠之前;青年組隊員,為尚未三十而立者。女子參加比賽,參照男性年齡,不以十六歲及笄作分水嶺。

本屆,十一個州府十一支代表隊,峨眉劍派單獨組隊,劍南門名不見經傳,以少兒組掛帥,拼湊了其他兩組,獨立參賽。

這樣,就有了十三支代表隊。峨眉劍派是歷屆冠軍,當之無愧的種子隊,決賽才出場。

擂臺擺了九處,每組各三處,分別比賽。

少兒組每屆都是新面孔,有新鮮感,有太多的不可知性,觀眾也喜歡看。

比賽順序,先進行預賽,十二支代表隊分作三擂,每擂四支,進行殘酷的淘汰,直到選出最強的三支代表隊,再與峨眉劍派進入決賽。預賽和決賽之間有復活賽,即每擂第二強隊,有權向另一擂的出線者挑戰,獲勝則取而代之。

劍南門與益州府、廣元州、阿壩州分為一擂。

規則是,每隊三名選手,先與對方單打獨鬥,然後進行團體作戰,落下擂臺或趴到起不來,就算敗了。個人勝記一分,團體勝記三分,總分高者獲勝。四支隊兩兩對決,獲勝者再對決,勝者出線。

激烈的角逐正式拉開了帷幕。

益州府三個男孩,年齡約莫十三上下,躍上擂臺,掐著腰問道:“你們,哪個先來?別磨磨蹭蹭的,趕緊滴!打趴你們,我們還得玩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無人應聲。看得出,他們的功夫都不弱。韓傻兒第一次參加比賽,也想觀察觀察。

“沒人應戰,就算你們認輸了!報告裁判,我們不戰而屈人之兵,提前出線。”

阿壩州的孩子不幹了,他們打獵、摔跤都是一把好手,與野獸打交道都不怕,打架能怕了城裡孩子?摩拳擦掌,登上了擂臺。

第一個用的是鋼叉,皮膚黝黑,身形矯健,一套叉法既準且狠,卻被對方輕易躲過。一刻鍾,被對方的紅纓槍追逼,被迫跳下擂臺。

第二個五大三粗,益州府代表隊用剛猛隊員應戰,最後雙方棄了兵刃肉搏,也是一刻鍾,阿壩州隊員被倒提雙足,扔下了擂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