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座談謀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高考正在漸漸靠近。

此時的豐小凡並沒有和其他同學一樣感到緊張,反而內心越來越平靜,他的這種平靜來源於對自己三年努力的自信, 也來源於自己對未來的一種期望。

而孫小珍卻處於和豐小凡完全相反的內心世界當中。她始終無法建立對自己的信心,整個人也處在了較重的迷茫之中。她不知道該怎麼抉擇,也不知道該走向那裡。豐小凡的鼓勵和安撫也無法讓她調整這一心態,因此她也不願意敞開自己的心扉。她擔心豐小凡的開導,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會打擾到他的學習,而這也是孫小珍不願意看到的。

對時秉秋來說,他心裡很清楚,對於六中這樣一所大家眼中的普通高中,目前的高考體制對高三這些孩子來說,可能也只是一種選拔。也許當這種選拔過後,仍會很多的孩子要面臨人生的一次重大選擇,去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就業道路。當然這種道路的尋找,對農村的孩子來說,又是何等的不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也正是由於心存顧慮,在思來想去之後,時秉秋決定就自己學校高三學生的現狀,向縣教育局提交一份專門的報告,看看是否能夠找到一個突破口,也給孩子們一條新的可靠途徑。

報告的撰寫讓時秉秋動足了腦筋,他把學校近十年高三畢業生的去向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又對今年高三學生的現狀做了說明,指出雖然有希望在高考當中,呈現出一片曙光,但對困難也要有充分的認識,因此最後他又提出建議,希望縣教育局能夠牽線與相關企業進行協商,給部分學生們提供一條踏入社會的道路。

當報告提交到縣教育局後,王德清局長被這份報告的內容徹底給打動了,按照以往慣例,學校從來沒有在高三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上動過腦筋,也沒有部門就此議題進行過研究。沒想到一所普通高中的校長竟然把工作想到這一層次,而這確實有點打動他的內心。

思來想去,王德清決定親自到六中去走一趟。

得到通知的時秉秋很清楚王局長這次來六中的主要目的。可是倒底用什麼形式來向局長彙報這件事情,才能達到既讓上級部門弄清楚學校應屆畢業生的現狀,又讓學校應屆學生把自己的需求表達出來的目標,這還真是為難住了這位校長。合計來合計去,他決定就此組織一次專題討論會。

為保證此次討論達到預期的目的,真正把老師們的想法和學生們的需求蒐集起來,時秉秋把教務主任劉志豐叫到辦公室,詳細說明了自己的思路,讓劉志豐儘快拿出一個組織專題討論會的方案。

劉志豐聽完校長的要求後,有點反應不過來,他只是瞪著眼看著時秉秋,半天沒有反應。時秉秋被他的樣子逗樂了,順口問道:“怎麼了?沒聽明白啊?”

聽校長這麼一問,劉志豐這才回過神來,趕緊說:“是有點不太明白,咱們這是要為孩子們找工作嗎?”

“也可以這麼說,咱們學校目前的升學率還處於一個極低的水平,我們無法保證明年能有一個非常大的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的孩子高中畢業後就走入了社會,我不知道咱們國家未來會怎麼樣,但就目前來說,高中畢業也算是一個挺高的文化層次,如果我們能夠找到一個有效的途徑,給孩子們一條踏入社會的道路,對我們來說也算是做了件大事。”

聽校長這麼一說,劉志豐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隨後又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說到:“校長,您放心,這件事我一定辦好。”

在校長面前做了保證的劉志豐,為真正做好這件事情,他的第一反應是在教務處內開個小會,徵求一下大家的意見,看看有沒有好一點的辦法和主意。

他先利用早晨交班的時間,把校長交辦的這個任務進行了說明,並希望大家多出出主意,真正把這項工作完成好。

教務處所有人員聽劉志豐這麼一說,第一反應也是全部愣了,但隨後又都興奮起來,大家都說:“目前在我們學校的升學率不高的情況,給沒有希望考入大學的孩子們提供一條出路,這才是真正為孩子們辦實事,尤其是學校學生還大部分都是農村的孩子。”

“那大家都幫著出出主意,讓咱們把校長交辦的這項工作真正地做好,也為咱們學校師生做點實事。”

當劉志豐把意見收上來進行整理後發現,大家都認為要想辦好此次座談會,首先還是應該向老師和學生家長徵求意見。這樣做的好處是既能把大家真正的需求和建議蒐集上來,又能避免打擾高三學生正常的學習秩序,給學生造成干擾。對老師徵求意見可以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而徵求家長意見最好還是召開一次家長座談會,這樣既能反映出學生們的需求,又能避免打擾他們正常的學習。

在彙總大家意見後,劉志豐決定首先組織一次全校教師的問卷調查,在收集完老師意見後,再向學生家長徵求意見。考慮到家長的情況不同,他覺著對家長還是採用問卷調查和座談會兩種方式較好,對不能參加座談會的家長可以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蒐集意見,對能參加座談會的家長則可以組織一次座談會,面對面的向家長們徵求意見。

主意拿定後,劉志豐開始安排人員製作教師和家長調查問卷。看來好像並不複雜的一項工作,真正要做的時候,大家才意識到要想做好還真是不容易。首先大家對問卷上的問題就達不成一致意見,雖然調查內容基本上能確定下來,但如何透過問題讓教職工和家長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議表達出來還真是一件很不易辦到的事情。思考再三,劉志豐決定對老師採用二次問卷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

教師首次調查問卷問題是:

1、如果縣教委針對我校的實際情況向我校徵求辦學意見,你有何建議?

2、你是否有提高我校教學質量的建議?

3、針對我校的教師管理,你是否有好的建議?

4、你對我校教師待遇有什麼看法?

5、你還有什麼其他方面的問題和建議?

而二次問卷則將針對首次問卷蒐集上來的問題,再次徵求意見。

而對家長調查只能採用一次性的方式,但好處是後面還會有一次專門的座談,相信能夠達到完整徵求家長意見的目的。

對家長問卷問題是:

1、

作為家長,您對我校的教學工作有什麼建議和要求?

2、

您認為學校對高三畢業生應開展哪些有益的工作?

3、

您對我校的期望是什麼?

劉志豐把兩份調查問卷的內容確定後,又特意在教務處內部再次徵求了意見。在大家沒有新的建議後,他把整體活動思路和問卷內容在校辦公會上進行了展示和說明。 時秉秋聽了劉志豐的介紹後,也再次向大家強調了此次調查的重要性,希望與會的每個人能夠把自己好的建議貢獻出來,真正把這項事關全校發展的大事做好。

與會的人員經過劉志豐這一詳細說明,大家全部明白了校長的想法,每個人也彷彿都看見了學校美好的未來,也不知是那位老師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經他這一帶頭,會議室響起了長時間的掌聲。

會後劉志豐著手思考問卷調查之後的座談如何開展。思考再三,他決定先組織學生家長進行座談,在充分調研家長意見的基礎上,再組織教師進行一次交流。

他綜合大家提出來的意見,組織起草了一份詳細的座談會方案,在方案中他把座談分成了兩次,一次是高三學生家長座談,一次是教師交流。兩次座談的主題則分別是家長對學校在高三學生管理上有什麼建議、要求。而教師交流的主題就是研討家長提出來的建議,探討如何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

在寫好座談會方案後,他決定將草稿送給校長時秉秋稽核。當時秉秋看完劉志豐起草的方案後,他感覺基本上能把此次活動的目的體現出來,因此他在方案後面簽了“請教務處印發並組織實施。”

由於縣教委的調研日期很快就要到了,時秉秋要求劉志豐按方案的意見儘快組織兩次座談。劉志豐於是專門組織高三班主任進行了傳達,並就相關事項提出了要求。

高三各班主任在接到通知後,立即在班級上向所有學生進行了傳達,並希望所有學生都能帶家長來學校參加座談,談談自己對學校的要求和想法。

豐小凡在聽到班主任說學校準備召開座談會的時間,內心並沒有太多的波瀾,他唯一的目標就是考上大學。但孫小珍聽到後,卻完全處於不同的心境中,她突然覺著如果學校能夠給自己提供一條就業的途徑,那也許是一條解放自己的道路,儘管這條道路可能並不是太理想,但起碼也是一條能夠實現的道路。(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