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曉之以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聽說頭曼單于來了,王翦整理了軍容,大踏步地迎了出來。

“哈哈,頭曼單于,有失遠迎。”王翦笑著拱手道。

索林在旁充當翻譯,並且介紹了王翦的身份。

頭曼也用匈奴的方式向王翦回了禮。

王翦將來客讓進大帳之中,分賓主落座。

頭曼自從進入秦營的那一刻起,就警惕地觀察著四周,如果秦軍衝過來擒他,那他勢必以死相抗。

可觀察了半天,也沒覺察出有什麼異樣,士兵們都各司其職,營帳後面,似乎也不像是有埋伏的樣子。

頭曼稍微靜下心來,拿出了大單于的氣度,說道:“本王這次,是為解決邊境的爭端而來議和,大秦何必如此興師動眾呢?”

這話任誰聽了,都是勉強在給自己一個臺階下。

王翦依舊面帶笑容:“既然是來議和的,那就好辦,吾王聽說頭曼單于帶領大軍以狀聲勢,所以才派我等前來此地,我們來的人越多,就越說明大單于的尊貴。”

這話接的,既帶著威懾,又給了頭曼面子。

頭曼見王翦還算隨和,更放鬆了些:“既然是議和,而本王也應約而至,已經展現了誠意,卻不知道大秦的誠意如何?”

“呵呵,在下已經略備了酒菜,就先讓大單于先嚐嚐我的誠意如何?”王翦說罷,招了招手。

外面的軍士開始端上酒菜,不多時就擺了滿滿一桌子。

匈奴人平時吃的食物樣式比較單一,面對著滿桌的美酒佳餚,即便是匈奴的大單于,也難免食指大動。

但頭曼卻沒有動,並不是講究什麼禮儀,而是擔心酒菜中有毒。

王翦當然知道他的心思,率先吃了幾口菜,又倒了杯酒,一口便喝幹了,以示這酒菜沒有任何問題。

頭曼這才抓過來一隻雞腿,咬了一大口。

“來,嚐嚐這老秦酒。”王翦為頭曼滿上一杯,遞了過去。

頭曼接過來淺嘗了一口,感覺略微有些酸澀,但也沒在意。

酒杯這麼一端,氣氛就緩和了許多。

王翦也不談國事了,與頭曼聊起了家常。

“請問大單于今年多大年歲?”王翦問道。

頭曼將嘴裡的肉咽了,才說道:“本王今年三十一歲,王將軍多大年紀?”

王翦捋了捋鬍子,說道:“我今年四十五歲了,不太中用了,呵呵。”

“年齡大了不怕,有兒子就行。”對於匈奴人來講,有男孩繼承自己的血脈和家業,比任何事都重要。

“嗯,兒子老夫到是有,叫做王賁,還算出息。”王翦說道,“不知道大單于可有太子?”

“有了,有了。”頭曼顯出一副神氣的表情,“太子叫做冒頓,今年七歲。還有三個小一點的,還不會騎馬。”

王翦暗自驚歎,心道匈奴的孩童,竟然七歲就要學會騎馬。

他向頭曼敬了杯酒,說道:“那要祝賀大單于了,如此人丁興旺。”

頭曼一飲而盡,說道:“只有兒子生的多,才能不受欺負,這是草原上的生存法則。”

王翦感嘆道:“生的多固然重要,但要是在戰場上輕易送了性命,豈不白白養活了二十年。所以說,還是不要打仗的好。”

頭曼質疑道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生兒子不就是為了打仗嗎?”

王翦反問道:“那打仗又是為了什麼?”

頭曼又咬下一塊肉,含糊著說道:“當然是為了搶吃的,搶地盤,為了搶女人,然後生更多的孩子。”

“哦,聽起來的確如此。”王翦說道,“不過我倒是覺得,要是不生那麼多孩子,也不會需要那麼多糧食,既然不需要那麼多糧食,那又為什麼要去搶呢?”

頭曼愣住了,關於這個問題,他還真沒細想過。

“因為,因為即便你不去搶別人,別人還是要來搶你,到時候沒有那麼多男人,不是等著被殺嗎?”頭曼說道。

王翦又問道:“那是不是這樣,即便敵人不缺吃的,也一樣會來搶東西?”

“對啊。”頭曼理所當然地說道。

“所以說啊。”王翦道,“大家缺的不一定是食物或者女人,而是規矩。”

“規矩?”

“對!”王翦繼續說道,“就像大秦國,自從商君衛鞅變法以來,以法治國,朝堂把規矩放在第一位,胡作非為的人,必定要受到刑法的懲治,這樣一來,人人都遵守法紀,缺了什麼都會花錢去買。”

頭曼沉默了,那是個他嚮往的國度,有著他夢想中的體制。

自從他父親成立了匈奴部落聯盟,就一直在尋找治理聯盟的方法,他繼位之後,也更是如此。

這次南下,核心目的也是想搶佔些城池,看看中原是怎麼治理朝政,發展經濟的。

只聽王翦繼續說道:“現在大秦在七國之中最為富庶,人人都有足夠的糧食,哪怕遇到了天災,也能挺上幾年。你說百姓們犯的上為了食物去跟別人拼命嗎?”

“真要是因為搶東西而殺了人,還不等人家的族人來報復,官府就已經將殺人者正法了,所以行兇者必然難逃一死。”

“所以,誰又敢隨便的殺人呢?”

頭曼晃動了幾下眼珠,反駁道:“那不一樣,平時我們族內也很團結,殺的都是外族的。”

“好,那咱們說說兩國之間的交戰。”王翦說道,“就拿我們大秦來說,經常和魏、趙兩國爭搶城池,可每拿下一座城,就要把那城中的百姓殺乾淨嗎?相信誰都不會,也不敢。”

“而即便是在此城中施行暴.政,也肯定站不穩腳跟,如果不得民心,那很快就會被百姓趕出去。”

“試問大單于,你如果攻下了大秦的城池,會怎麼對待百姓?”

“這……”頭曼被問的啞口無言。

如果他攻下了中原的某個城池,定然會洗劫一空,即便不殺掉所有人,也定然將成年男人當做奴隸,然後把女人瓜分了。

“不用想也知道結果。”王翦道,“這也是為什麼大秦要派大軍前來拼殺的原因,相信全天下都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大單于能做到像愛護自己的族人一樣關照他國的百姓,王翦去打下一座城來送給大單于!”

王翦話說的堅決,並不像是開玩笑。

頭曼的心裡一片混亂,幾乎所有的認知都被打散。

難道之前對戰爭的理解,真的有偏差?

難道對待敵對的族人,真的可以寬容對待?

王翦見他眼神晃動,知道自己的話語起了作用,於是繼續說道:“就好比眼下的局面,我們三國的聯軍

,可以痛下殺手,但我們卻沒有。”

頭曼抬頭看向王翦,問道:“這也是我想問的,你們為什麼不動手?”

王翦說道:“你的這些勇士,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如果就這麼死在戰場上,他們的父母就會傷心流淚,他們的妻兒就會懷恨在心。”

“等他們的孩子長大了,就會再次來到這個地方,為他們報仇。大單于說要生很多的兒子,相信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吧,如果哪天命隕戰場,會有很多人為你報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這樣殺來殺去的,除了互相仇視憎恨,對雙方又有什麼意義呢?”

頭曼冷冷地說道:“匈奴人沒有足夠的羊群來交換所有的勇士,你如果想把我們變成奴隸,那我們寧願戰死。”

在他看來,議和的條件定然是用財產換取被圍困的人,包括他自己。

王翦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大單于你又錯了,我們大秦自來也沒想搶佔你們的土地和羊群,否則從戰力來看,應該是我們襲擾你們,而並非你們襲擾中原。”

到也是的,人家戰力比你強,真要惦記你的羊群,那還不隔三差五地就去搶。

王翦指向索林,說道:“這位是義渠族的少主,曾經帶著大軍攻進了大秦的隴西,之後敗給秦王之後,秦王寬厚待之,索林心服口服。”

“後來,秦王收納了所有的義渠人,還給與他們土地,牲畜。所有的義渠人都感恩戴德,再沒有背叛大秦之心。”

索林附和著說道:“千真萬確,現在軍中就有三萬的義渠軍,如果不相信的話,你可以問問他們。”

王翦又指向羌瘣,說道:“這位,是西羌的太子。”

頭曼看向他們的眼神頓時變了,他萬沒想到,秦軍中這兩個異族青年,竟然都大有來頭。

“西羌與我大秦世代接壤,卻並未發生過多少衝突。”王翦道,“今年來唯一的一次,便是西羌幫助義渠復國。但秦王雖然拿住了羌瘣太子,卻並未藉此要挾西羌王,而是直接放了羌瘣。”

“的確如此。”羌瘣補充道,“我父王對秦王感激不盡,便將嘉峪關送給了秦王,還陪同他一起去了西域。”

頭曼早就聽說了此事,所以才讓生活在隴西以北的兩個部落遷往嘉峪關那邊,其中一個就是且覃的那個部落,而另一個不想遷徙,於是就跟且覃決裂了。

王翦說道:“秦王不但胸懷大志,而且寬厚仁德,與他作對的人,多數都會得到原諒,包括大單于,也是一樣。”

頭曼問道:“你的意思是,秦王會放我們回去?”

“呵呵,或許吧。”王翦道,“不過,不是要你們的牛羊,而是另有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頭曼好奇地問道。

王翦說道:“既然大單于率軍南下佔不到什麼便宜,那在這之後,就不要再進犯中原了,這要求不過分吧。”

頭曼想了想,說道:“我也有個要求。”

“請講。”

“本王想請秦王親自來到這裡,在兩國之間立一個你所說的規矩。”頭曼說出了心中所想。

“沒問題。”王翦道,“只不過,這就要勞煩大單于等上幾天了。”

“我等幾年都沒問題。”頭曼喝了口酒,說道,“不過你得讓我的勇士們吃飽才行。”

王翦:“……”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