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誰來接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千年大計,是對未來千年的一個長遠計劃,以便可以保證華夏族群的長遠發展,不至於四分五裂,不至於被一點點的蠶食,更可以保護好許多的傳承,使上古先輩們的努力不至於付之東流。

這便是嬴政苦想了幾日,得出來的方案。

因為自己是最後一任的天承者,所以非常確定的是,他不會再像列為先輩那樣培養自己的繼承人,能藉助的力量,便只有自己的後世子孫和這幾個最為親近的嫡臣。

若是依照姬發的說法,最初簽訂的天承之約,便是對時間上的限定,十年內,平內亂,奪王權,廣積糧;再十年,征伐六國,完成一統;又十年,穩定秩序,建長城,修補龍脈。

都完成了之後,便要假稱病故而隱世,隨即去往九幽,配合龍族完成對自然源力最後的修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算起來,嬴政在九霄“活著”的時間,還有不到二十九年,而這期間,他所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

千年大計有了眉目,華夏的整體走向便有了著落,而且,嬴政在處理完九幽的事情之後,也大可再回到九霄,暗中幫扶這幾個家族,就如同姬發一樣,穿梭於九霄與九幽之間。

但嬴政與姬發不同的是,姬發的後世子孫不管權力多大,地盤多大,都還佔著周王之名,也是名義上的一國之主。

可嬴政卻不能這麼做。

因為姬發告誡過他,不可再走周王室的老路,與其明著佔著虛位,不如暗中以逸待勞。

所以嬴政才將後世重整河山的任務交由了趙高,一方面趙高本就無後,另一方面,嬴政也不想“嬴”這個姓再現於世間,於是欲將宗族改為趙氏。

這就更需要將整個家族隱匿起來。

所以,問題出現了。

嬴政必須迅速制定好眼前的規劃,並在他隱世之前,鋪墊好一切,這也是他之所以猶豫不決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歸隱之後,現世誰來接手?

眼前的這幾個嫡臣?

不行!

嬴政不是沒有考慮過。

若是讓蒙恬或者司馬傑來接手,無疑會給他們整個家族背上謀亂篡逆的罵名,並且還會影響那千年大計的佈局。

找大秦的那些老世族來接手?

更不行!

那樣恐怕各宗族會打破了腦袋來搶這個秦王的位置。

之前的幾天,嬴政也是一直在想這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而這個棘手的問題,恐怕真的曠古絕今,絕世無雙。

縱觀古今,橫比當世,哪國的帝王不是想著法兒的擴大自己的地盤和權力,並且都在想著自家的江山如何能夠千秋萬世地掌握在自己的子孫手中。

可是嬴政現在想的,卻是怎麼樣才能將大秦的江山顛覆,更好的移交到別人的手中,而這個人,卻怎麼找也找不到。

送走了蒙恬等人後,嬴政回到密室中,盯著軒轅劍又是冥思苦想了好一陣,卻仍是百思不得其解。

最後,嬴政苦笑著搖了搖頭,長嘆一聲,離開了密室。

次日,昌平君送來一份信函,是索林寫來的。

信中說,義渠遺部已收到千頭耕牛,現在正用這些牛拉著全族的財物向著隴西進發,估計再有半月便會到達隴西。

精絕國那邊,義渠大長老也去了書信,稱近日要帶著少族長拜訪精絕,以立邦交。

嬴政算計了一下時日,然後對著昌平君說道:“十日之後,寡人便要出行拜訪西域,而這次,或許時日會很長,這段時間,你幫寡人將所有物資車馬準備好,入冬之前需要上報的事情,都上報

上來。”

“是,王上。”昌平君也同樣算計了一下,說道,“王上,再過幾日,便是玉婷公主的滿月,可否操辦?”

玉婷公主,是嵐婷剛生下不久的一位小公主,也是嬴政的長女,為了表示公允,嬴政起名字的時候,給小公主帶了一個“婷”字。

嬴政想了想,說道:“這一次,只在宮裡熱鬧一下吧,別折騰那些宗族的人了。”

昌平君應了一聲,告辭準備去了。

嬴政看著昌平君的背影,想起了曾經獨攬大權的呂不韋。

也不知他現在好不好,等忙完了密石的事情,真該抽點時間去看看他。

這時,李斯略顯匆忙地走進書房,拱手道:“王上,明日是劉安的祭日,咱們可要祭拜?”

劉安這兩個字進入嬴政的耳朵之後,嬴政只覺得腦子嗡地一聲,有如悶雷轟在天靈蓋上一樣。

“先生,你說誰?”嬴政問道。

“劉安。”李斯說道,“正是去年的這個時候,咱們三人在驪山親手給他挖的墳墓。”

嬴政不是將劉安忘了,相反,劉安給他留下的回憶太過深刻,成了他心中的一個結。

“哎呀!”嬴政一聲感嘆,“先生怎麼不早提醒寡人,若知是明日,那咱們在驪山多停留幾天,祭拜了他再回來啊。”

“是微臣一時疏忽,直到今日才想起來,王上莫怪。”李斯一直跟在嬴政身邊忙前忙後,就連嬴政都沒想起來,他一時疏忽也在情理之中。

嬴政站起身,語速很快地說道:“不行,這第一次的祭拜,寡人要親自為他掃墓。先生,你告訴趙高備馬,咱們再去驪山一趟,爭取在天黑之前趕到。”

“好。”李斯應了一聲,急匆匆地出了門。

嬴政也快速地收拾起了行裝。

而腦海中,與劉安同處三個日夜的畫面再次浮現在眼前,那一幕幕,仿若昨日。

突然,嬴政的腦海中閃現出一個身影,那個身影曾跪在劉安的墓前哭泣,曾拒絕了自己的饋贈,然後毅然決然地走向了遊學之路。

那個身影,便是劉安的弟弟,劉邦!

想起劉邦,嬴政一拍腦門。

寡人怎麼把他給忘了。

細說起來,寡人欠他一個爵位,一個富貴。

還答應過他的兄長,要幫他實現定國安邦的宏願。

還曾想過讓他做一名將軍,馳騁沙場,統領千軍。

還曾想過給他找一個貌美如花的妻室。

而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可以套入到自己遇到的難題之中,只不過……

想到這裡,嬴政收拾好了包裹,快步出門,找到李斯,一起走出宮門後飛身上馬,直奔驪山。

踏上了官道之後,嬴政這才倒出功夫與李斯說話:“先生,你可知道,這幾日困擾寡人的是什麼事情?”

李斯笑了笑,說道:“前幾日困擾著王上的,不就是昨日王上所說的千年大計嗎?”

嬴政卻搖了搖頭,說道:“這一次,先生只說對了一半。”

“哦?”李斯微微有些驚訝。

嬴政輕舒一口氣,說道:“這千年大計,乃是亂世出現之後的應對之策,而寡人煩心的,是自以後寡人隱世開始,到成為亂世的這段時期。”

李斯想了想說道:“想必,王上是怕一統山河的功夫白下了吧?”

嬴政點了點頭,說道:“若是讓嬴姓宗族全都隱世,這寡人沒有意見,但問題出在讓何人接手。”

“不錯,我等參與千年大計的幾個宗族,都不合適。”李斯說道。

“對啊,但若讓大秦的其他宗族接手,又勢必造成混亂,人人都想稱王。”嬴政苦著臉說道。

“呵呵,的確如此,原來王上的顧慮在這裡。”李斯笑了笑,腦海中也快速地思索著。

“所以說,接手王權的這個人,必須要具備幾個條件才行。”嬴政說道,“首先,要愛民如子,不會苛斂暴.政;其次,不能改變咱們所定下的體制與法度;再者,最好不是富貴人家出身,而又不脫離咱們的操控。”

“嗯,王上說的在理,這幾個條件,缺一不可。”李斯點了點頭,似乎頗為贊同。

“所以,在先生提到劉安的時候,寡人想到一個人。”嬴政抽打了一下馬軀,說道。

“劉邦?”李斯眉頭一動。

“不錯,正是劉邦。”嬴政說道,“這幾個條件,他都符合,更何況,寡人還欠他一個富貴。”

李斯思索了一下,說道:“微臣也覺得,這劉邦似乎也是個合適的人選,但王上有沒有想過,他的年齡只比王上小了三四歲,到了三十年期限之後,他也是個年近半百之人了,還能否還有那個雄心壯志,可不好說啊。”

“呵呵,對於這方面,先生不是有很多的手段嗎。”嬴政看著李斯笑了笑。

當年還頗為懵懂的嬴政,便是在李斯的激勵下,迸發了鬥志與信心。

“呃,王上說笑了。”李斯笑容不減地說道,“不過即便是選好了人選,卻也要精心設計一番,否則,這大秦四百多年的基業,就連六國連橫都難有勝算,這一個小小劉邦,又如何撼得動這晴天巨樹呢?”

“這到是,不過,總會有辦法。”嬴政說道,“此事,還是問問前輩再說吧。”

“好!”李斯應了一聲,兩人同時加快了行進的速度。

到驪山的時候,天色已經黑了下來,穿過哨卡,兩人直奔姬發的營帳。

“你們怎麼又回來了?”見到急匆匆的兩人,姬發疑惑地問道。

“前輩,有兩件事情,我要與你商議。”嬴政說道。

“好,坐下說。”姬發拉著嬴政坐下。

嬴政調整了一下呼吸,開口說道:“這第一件,是我設定了一個千年大計。”

隨後,嬴政和李斯互相配合著將那千年的計劃說與姬發聽。

姬發面帶微笑,邊聽邊點頭。

“這個計劃不錯,那第二件呢?”姬發沒有任何評論,似乎是極為認可。

嬴政卻是表情稍微定格了一下,才接著說道:“第二件事,是我這幾日的困擾終於有了一個可行的方案。”

接著,嬴政將自己的顧慮說了出來,李斯則講述了一年前在驪山發生的事情。

最後,嬴政把想要啟用劉邦的想法說了出來。

姬發想了想,說道:“若是動用此人,還需要仔細地觀察和判斷,這樣吧,李斯有一個師弟,名叫樊噲,為人粗中有細,老夫便命他常伴在劉邦的身側,既可保護他的安全,又可暗中引導他走向正途。”

“好,多謝前輩!”嬴政欣喜地說道。

第二天,嬴政在姬發與李斯的陪同下,來到了安葬劉安的那處墓穴。

三個人費了點力氣將洞口清理了出來,然後打掃了墓穴。

劉安的墓碑前,嬴政極為真誠地唸叨了一番之後,為劉安擺上了不少的祭品,開始為其祭奠。

————

同一時間,楚國北部的一處山坳中,面色不太好的劉邦跪在一個簡易的墓碑前,拜了三拜,然後掏出一隻竹笛,吹起了一首楚歌,心中滿是哀傷。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