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認祖歸宗(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莽看出皇上的好奇心,既然如此,他也沒有什麼顧忌了,於是就編了一個與皇子劉溫相同經歷的民間故事來,他詳盡地說了一遍,劉欣聽完,其實已知他的這個故事必有所指,可王莽不道破,劉欣也無法知曉其用意。

劉欣沒有去管這故事的深意,他依然將其看做民間故事而已,他說道:“王愛卿,那依你之見,他的這個侄兒該不該認他的這個同父異母的叔叔呢?”

王莽道:“臣下以為,該認,血肉親情,怎能割捨,不認豈非犯了不孝之罪名?”

劉欣道:“愛卿說的是,是該認,該認,愛卿呀,朕覺得你不會只是為講如此故事而留下吧,說,到底有何事?”

王莽之前已有鋪墊,此時說出劉溫之事,時機應該可以了吧,他說道:“陛下,臣適才所說,並非故事,而是卻有其事,而且,還和陛下有關。”

劉欣驚訝道:“怎麼,和朕有關?王愛卿,到底什麼回事?”

王莽道:“皇上,適才所言之人,乃趙常在親生皇子劉溫,他乃先皇元帝之血脈,他流落江湖二十多載,歷盡磨難,也是時候認祖歸宗了,請皇上下旨吧!”

劉欣聽完,他心想,自己何時有這樣的一個叔叔?若真有其人,他豈不是先帝成帝之兄弟?一時之間。劉欣也是無從選擇,他說道:“依愛卿之言,如其人為真,他豈不是朕的皇叔了?此事干係重大,朕怎能做主,朕得稟明太后,查實其身份才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王莽道:“有趙常在證實,其身份又有何問題?皇上,此事還得從速呀!”

劉欣有些不悅,他說道:“王愛卿,朕說了,此事干係重大,不可草率行事,待朕與太皇太后說了,再行定奪!”

王莽向來觀人於微,見天子不悅,他不好再緊逼,因而不再言語。

劉欣見狀,卻笑了,他說道:“王愛卿,你也不用擔心,你既然提到了,朕自會放在心上的,對了,剛才師丹師愛卿所說的限田限奴婢之議,愛卿可有看法?”

王莽先是看了他一眼,見他似乎很急切知曉王莽的意見,他也不作隱瞞,說道:“回陛下,臣以為師大人之提議,極好,此可以緩和百姓對朝廷的不滿,利大於弊呀!”

劉欣道:“哦?真的好?此地就我君臣二人,愛卿不必有顧慮,要如實說來!”

王莽道:“臣覺得真的很好,皇上,如今之天下,豪強權貴,欺凌弱小,屢見不鮮,追其根源,皆因百姓無田耕種,以致賣身為奴,他們無權無勢,遇到主人鞭打,也是投告無門,久而久之,心中便有怨恨,若處置不當,必引發天下動盪,到時,朝廷不安,又豈是社稷之福?”

聽了這些說法,劉欣終於下定決心抑制豪門了,他說道:“好!朕明日便下旨,宣佈全國限田限奴,此事,朕就交給左將軍、太子太傅師丹全權處置了。”

劉欣看了看王莽,心中較為滿意,他素來也知王莽精明強悍,辦事果斷,深受百姓喜愛,他是愛才的。可如今,丁、傅兩家,畢竟和自己最親,他也是極為看中,又不可以全將大事交與王氏一族處理,若是王家可以和丁、傅兩家同心同德,那是再好不過了,可朝堂歷來皆是爭權奪利之所,他的希望,只有落空了。

王莽當初答應百里尋梅幫忙上報皇子一事,是懷私心的,王氏一門,雖多人位高爵顯,可爭氣的卻沒有幾個,若不是有太皇太后坐鎮,只怕王氏一門已被他人趕下朝堂了,這一點,王莽心理最是清楚,所謂居安思危,王莽想的很是長遠,他認為,想要立於不敗之地,不得不藉助一些外力,若劉溫可以認祖歸宗,以其身份,也是一股力量,王莽相助,他必感恩,到時也多了一份力量,於自己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今見皇帝沒有明言認祖歸宗一事,心理有些失落,可皇帝亦沒有將話說絕,其實也還有機會的。如今,就只有看太皇太后的意思了。

王莽辭別劉欣後,便離開了皇宮,朝王府走來,他剛到家門,便遇到百里尋梅在那裡等候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