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公主·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扶余國本是小小島國,地不蓋千里,人不足十萬,然此地人人生性好鬥,善起兵戈,時常十幾年便更迭朝代,甚而三五年亦易主王位。

此時扶余國國主名叫夏之烈,年號洪威。他二十年前起兵抗主,謀奪權位,興兵五千,浩蕩不絕,整個扶余莫有亢手,只今登基已有十七年有餘,正巧他最喜愛的女兒,高陽公主也十七歲,與建國同一時期出生,是以夏之烈異常喜愛,言道:“非吾之江河,不敢傾其所喜,非吾之星明,未能奪其所麗。”

高陽公主從出生伊始便如含著金鑰匙,與她幾位跟著夏之烈血浴江山的哥哥更是幸福百倍,她的幾位哥哥瞧著父王如此喜愛高陽公主,也是盡其所能的討她所喜,不說女子不危江山之位,單是高陽公主本身就機靈討喜,善解人意,絲毫不似高閨性子,亦常常使他們嘗舐親情之樂。

這一日,高陽公主正在自家後花園與她二哥夏之胤談笑賞花,也逗弄著差人所養的小貓小兔,忽然一人身著軍士衣裝急匆匆的跑了進來,在夏之胤耳邊低語幾聲,夏之胤臉色不變,笑著揮手示下,那人躊躇離開後,夏之烈才對著高陽公主道:“小妹,這幾日二哥有事忙了,你自己在皇宮待好,別出去好嗎?”

高陽公主皺著秀眉道:“知道啦,又是你那些王公貴子找你喝酒打獵了,你這個大忙人哪裡顧得上口中的小妹,哼。”

夏之胤苦笑一聲,討好幾句後道:“小妹也不想父王太辛苦不是,二哥這是為父王分憂呢。”

高陽公主擺擺手,自顧自的摸著小兔雪白的皮毛道:“去吧去吧,總是拿父王當藉口。”

“那二哥告罪了。”

夏之胤出了惜梅宮找到剛才那位軍士,嚴峻道:“你剛才說的是真的麼?”

那名軍士怎敢含糊,連忙道:“是啊,侯爺,這些事情屬下哪裡敢妄言。”

夏之胤甩甩袖子,招了匹馬,得得而起,極速前往乾極宮,那裡正是夏之烈議事之所。

夏之胤一到,便見著幾位兄弟早已恭候其內,雖然彼此明爭暗鬥好幾時,但惟在夏之烈和高陽公主面前總是一副和睦面色,於是夏之胤熟絡的與其他人交談起來,卻見著他們臉色不振,看來事情果真不簡單。

其後一會,夏之烈領著幾位將軍到來,一見之後更不多言,展開一張地圖,身後跟著的伏威將軍立馬伸手指道:“大王,那人率領的兵馬已到了櫸林島,前哨報回來的人數只怕不下兩萬。”

眾人皆是一驚。兩萬已是扶余國兩成的人口了,究竟何人派出如此多的兵馬。

夏之烈沉聲道:“是上朝派來的兵馬嗎?”

另一位將軍道:“回稟大王,決計不是,微臣早就派人打聽上朝訊息,其時上朝雖兵馬強悍,莫可匹敵,但如今正與國境北方的遊牧民族交戰,不會派人來攻打我國的,更何況我國早就尊其為上朝,相信那邊的天子尚不會失信。”

老大夏之佑跟著道:“父王,上朝有句話叫作‘善者不來,來者不善。’咱們應該早做準備才是。”

夏之烈仔細看著地圖,指出幾處道:“老大,你領三千兵馬在這駐守,老三你跟著協同,老二你領兩千兵馬前往付瑛島埋伏,隨時準備支援老大,當然也要注意能不能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隨著夏之烈沉穩的佈局,加上幾位將軍和夏之佑等人的參謀,傾盡扶余國整個國力的戰爭拉開序幕,不比以往的內戰,這次卻是他族入侵。

夏葉轉紅,紅紅似火,燃盡最後一絲留戀後,靜靜覆在高陽公主手上,她已記不清到底是何時父親和兄長都已不再關心她,昨日更是她的生辰,可她只有撲著流扇逗弄著螢火。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緊張的氣氛從來傳不進如世外桃源的惜梅宮,但高陽公主終究還是察覺到了戰爭的氣氛,那是因為她的二哥已躺在了墳土中,冰冷的墓碑刻著他的戰績“力戰而亡”,而事實上裡面埋的其實也只是他的衣冠,對於某種迫在眉睫的命運高陽公主已經有所察覺。

一日,夏之烈粗狂的身影忽然出現在她面前,高陽公主本坐在惜梅宮的宮門門檻,看見夏之烈一蹦而起,叫道:“父王!”

“哈哈,怎麼了小葉子,像只小貓咪一樣在這蹲著。”

高陽公主撅著嘴道:“你才是小貓咪呢!”

夏之烈摸摸針扎似的鬍鬚道:“父王可是雄獅呢!”

“是!是!父王最厲害,父王最了不起!”

“哈哈。”

夏之烈像小時候一般牽著高陽公主的手踏過梅、雪、蘭、竹四座宮殿,然後越走越快,越來越急,高陽公主素手牽著宮群幾乎快跟不上,連忙叫著:“父王慢點,葉子跟不上。”

可夏之烈好像聾了一般,仍是自顧自的走著,高陽公主幾乎哭了出來,手腕好似被一塊鐵圈箍住。

直到高陽公主被夏之烈牽出宮外,又走了一刻鍾,竟來到一座山崖上——宮殿本就建在扶余島的山巔。

夏之烈停了下來,高陽公主氣喘吁吁,禁不住快跌坐地上,可生來就不染塵埃的她倔強的站著。

夏之烈目視著雲靄蒼穹,緩緩道:“小葉子,你小時候我就抱你來著看過。”不待高陽公主回答,夏之烈繼續道:“那時本王也是這般目視著整座島嶼,和這蒼茫大海,本王立誓要將扶余島改成人人向善,不起爭戈的國度,那時候本王對著不明世事的你說,咱們扶余國啊,自古就爭強好勝,沒有寬仁之心,必須得想個辦法,於是本王派人到天國上朝尋求良方,後來得聞上朝的儒家治國之法,但本王試著推行,發現根本不適合扶余的國情,本王一度灰心,想著罷了,享盡幾世繁華也就夠了,可本王卻又不甘心,我查了更多的書籍,試了許多方法,讓本王終於找到了!”

高陽公主聽得目眩神暈,慨然不已,看著一向只在她面前露出慈父面孔的夏之烈雄心漸露,但見微風吹動,衣襟作響,山崖下更生海浪拍石,激濤不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