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從18日開始,在哈爾濱鐵路學校的大禮堂內,190多位東三省各地趕來的代表坐在這裡,對東三省將要採取什麼方式進行治理,已經整整討論了兩天。

起初大家倒也知道,這革命最大的成果自然是要歸革命委員會的各位委員所有的,他們能夠爭奪的也就是革命委員會看不上的那些權力。

但是吳川代表革命委員會說了幾句之後,便建議由這次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來討論今後的政權組織形式,革命委員會將按照大會的結論去建立這個全新的政權。

隨著一兩個代表起身發言而沒有受到什麼駁斥,於是代表們的發言便漸漸多了起來,也少了對於革命委員會的忌憚。畢竟這麼多人坐在臺下討論問題,很快大家就開始集合成了一個個小團體,有了組織之後人的膽子就開始變大了。

18、19兩天之內,吳川主要的工作就是傾聽,並讓人把會議中最活躍的群體發言給記錄下來。很快他就發現,這場大會的代表們大致分為了三個主要團體。

一派是以各省諮議局的立憲君主派為代表,他們在政治上主張今後東北三省應當實施英國制的議會內閣制度,在經濟上則維護地主經濟,要求取消滿清對東三省荒地的大租政策,實施自由的開墾政策。

一派則是以東三省的實業家、商人為代表,他們在政治上同樣主張議會權力更大的英國憲政道路,但是在經濟上卻反對地主經濟,認為應當保護工商,繼續滿清留下的墾荒政策,但要把土地上的積累用於補貼工商業。

這兩派的人數其實並不多,兩者相加也不過才達到與會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剩下的三分之二則是屬於沉默派,雖然人數眾多,但卻並沒有一個統一的主張。

當然這些沉默派並不是因為全部沒有自己的主張才保持沉默的,沉默派中一半人是共和黨員和工人代表,他們是因為吳川並沒有代表共和黨黨發表政治主張,所以遵守著黨的紀律一直保持著沉默。

另外一半人則是小市民和小商人的代表。他們要麼對於共和制度一無所知,不知道該支援誰比較好;要麼就是有一些想法卻不夠成熟,上臺講幾句就被轟下來了,於是被迫保持了沉默。

20日,一早大會再次開始的時候,臺下代表們發現之前一直坐在主席臺一側的吳川,今日卻首先站在了發言席的位子上。兩日來在會上爭論的正亢奮起來的代表們,終於安靜了下來,準備聽聽這位革命委員會的主席今日要下怎樣的決定。

哪怕代表們這兩日天天把共和民主掛在嘴邊,認為今後的新中國就應當是個民眾之國,國家大事應當付諸於公論,不應該再由一兩權力者做密室之決策。不過他們心裡卻也知道,除非是革命委員會昏了頭,才會真的讓他們和自己平起平坐。

革命委員會可是確確實實提著腦袋打下來的北滿,在他們進攻黑龍江和吉林的官軍的時候,在座的大多數代表還在同本地官吏坐在一起咒罵這些亂黨無事生非,要看著總督和巡撫大人砍掉這些亂黨的腦袋呢。他們在革命黨起義的時候沒有出過力,現在手上也沒有一隻武力能夠同革命軍對抗,現在跑來參加這個會議自然不會有什麼非分之想。

畢竟這一回起義的革命委員會手上有槍又有錢,就連那些紅鬍子投了革命軍之後都被打散了重新編組了,有敢不服從革命委員會擾亂社會治安的,現在都成為了被通緝的物件。

革命委員會對付起這些威震北滿的綠林好漢可是一點都不客氣,那個投靠了革命委員會的“天邊羊”親自帶著人馬剿滅了幾夥出名的紅鬍子,迫使松花江兩岸的山寨鬍子不得不下山登記,表示服從於革命委員會制定的律法,松花江一路的社會秩序一時大好,不管是本國商人還是外國旅客都對革命委員會的行動稱讚不已的。

可以說,革命委員會對於地方社會的控制力度,特別是那些以武犯禁的鬍子和聯莊隊,不是滿清時代的官府可比的。若是不能服從革命委員會制定的治安條例,在革命委員會這邊登記人員、槍械,並接受委員會調派指令的,就會被委員會打壓、解散。哪怕有些人身後聯絡著地方大戶或是俄國人,對委員會來說也一樣毫無作用。

革命委員會的強勢,很快就讓地方大戶放棄了手中的武力和同周邊紅鬍子的聯絡,哪怕再怎麼有實力的大戶,光靠種田的話最多也就養個二、三百人,畢竟不是人人都能成為韓邊外,霸佔著一條金溝養人的。即便是韓邊外,手上也不過三四千條槍,如何能夠同革命委員會的機槍、大炮相抗衡。

更讓這些地方士紳大戶感到畏懼的,就是革命委員會下屬的這些領兵將領都和地方上沒有什麼關係,因此想要拉攏都無從拉起。雖然後期倒是有不少奉天講武堂的學生加入了其中,但是這些學生都被安排到了基層,並不能左右革命軍的意志。

也正因為如此,各地的士紳地主才會在革命委員會收復了長春之後,就立刻接受了邀請跑來哈爾濱召開這個政治協商會議了。既然舊政權眼看著要倒臺了,除了那些守舊頑固的士紳地主外,其他人自然是想著要儘快在新政權內佔有一個位置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由是,雖然吳川給了他們發言討論新政權的組成機會,大家在爭論之餘還是存著三分小心,給革命委員會留下了最終決定的空間的。他們可不覺得,革命委員會把他們召來,就是送他們一樁大富貴的。

吳川可沒理會臺下這些代表們心裡的彎彎繞,而是清了清嗓子看著手中的稿紙對著麥克風念道:“這兩天裡,我聽各位代表的發言,確實是有著不少啟發人心的金玉良言啊。其他人有什麼感受我不大清楚,不過於我個人而言確是頗有進益。可見這政治協商大會確實值得一開,也應當定期的開下去,治理國家總是要集思廣益為好,不能專斷獨裁啊。

不過,在這兩天的會議討論中,也有一些代表不夠冷靜,或是多了一些私心,導致會議一度偏離了主題。某些代表的發言登上報紙之後,也是招來了不少批評啊。

比如某些代表認為,國家應當減免對於開墾荒地的大租;應當放開對於開墾荒地地段的限制,由民眾自由開墾;允許先圈地再開發等等主張。但是這些代表卻避而不談,是否應當降低對於佃戶田地的地租,是否應當向國家繳納水利和交通建設費用等等。

又有代表說,土地餘利應當投資於工商業,給與私人工商主以優惠貸款,要將滿清留下的一些工廠法拍,允許私人開辦銀行和發行鈔票等等。建議是好建議,但是這些代表卻避而不談國家應當如何監督這些工廠和銀行,也不談工人的勞動待遇問題…”

吳川說著突然放下了稿紙,雙手按在發言臺上,目光從左往右巡視了下面的代表席一圈,這才不溫不火的說道:“看完了這些報紙的批評之後,我突然就想起了一個問題。我們究竟是為誰而建立這個國家?在前方流血犧牲的是我們的戰士,在後方種田和製造彈藥軍需的是我們的工人。

當然,我並不是想要指責各位在這場革命中殊無貢獻,我只是想要各位清楚的知道一點,軍隊、工人和農民在革命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革命委員會必須要考慮到他們的利益,否則這個國家的新政權所代表的人民就是不完整的。

這兩天裡,各位代表們達成共識最多的是兩個主張,一曰議會制;一曰三權分立。共和憲政麼,當然是不錯的制度。但我有個疑問,還請各位代表有以教我。

國外的憲政制度都是建立在一個最基本的國家認同之上。英國人認同的是建立在大憲章基礎上的不列顛尼亞;法國人認同的是捍衛《人權宣言》的人民共和國;美國人認同的是建立在《美國獨立宣言》上的自由精神。

故,無國家則無憲政。那麼我們想要建立的這個新中國究竟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我們想要讓人民誓死捍衛的究竟是誰的國家?

是為了不斷吞併土地擴大家業的地主?還是為了那些不斷追逐工廠利潤,而不惜把兒童送入到惡劣工作車間的工廠主?又或是為了謀求以上兩個階層支援,而制定維護地主和工廠主政策的官僚政客們?

假如我們今天不能找到一個令人民認同的國家基礎,那麼不管是議會制還是三權分立,最終不過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河,這樣的虛假憲政終究是要為人民所拋棄,最終是要走向滅亡的。”

雖然臺下的不少代表並不明白什麼是大憲章,什麼是人權宣言,什麼是獨立宣言,但是他們還是聽懂了吳川在之後的質問。吳川最後這一連串的質問,終於讓不少代表清醒了過來,讓他們意識到立憲派一直高喊的憲政,似乎也沒有如何的高大上。假設不能提出吳川所提出的這個問題,保衛憲政豈不就成了誰在中央就保衛誰了麼,這豈不是又一個朝廷。

奉天諮議局議長吳景濂見到會場一片沉寂,他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好機會。他不由立刻起身向著臺上的吳川說道:“吳主席說的大有道理,我奉天諮議局極力贊同主席的主張,確實應該先討論出新中國的國家認同,再論憲政,否則豈不是本末倒置…”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