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果說英國人開啟的工業革命是蒸汽機革命的話,那麼德國工業賴以追上英國工業的來由,就是建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既電力革命的基礎之上。

所以中國想要趕上歐洲的工業發展水準,就必須跳過蒸汽機的發展,直接切入到以電力為能源的工業製造產業,從而實現彎道超車…

而想要發展以電力為能源的工業體系,就必須以重工業為中心。沒有一個完備的重工業體系,我們連一顆螺絲都造不出來,就更談不上製造現在最為先進的發電設備了…”

林棟、趙楠也許在專業知識和智商上比吳川強的多,但是在對一個國家的工業體系和落後國家工業追趕的道路認識上,顯然是遠遠不及一個後世的親身感受者的。

不過吳川的話語雖然讓他們感動莫名,似乎看到了一些中國未來的希望,但趙楠還是忍不住打斷了吳川發問道:“可是,這樣一個龐大的工業發展計劃,若是得不到一個中央政府的支援,恐怕還是一個空中樓閣吧?當下中國最優先的,難道不是先透過革命建立一個共和國嗎?”

不管桌子底下林棟踢了他多少腳,趙楠還是不加掩飾的把自己的心裡話向吳川說了出來,就在林棟警惕著觀察著吳川的反應時,吳川卻也毫不遲疑的脫口回道:“革命當然是要革命的,指望滿清政府來領導中國走向工業化的道路是不可能的,但是革命的目的當然不僅僅是為了建立一個共和國,而是要建立一個能夠領導中國走向工業化道路的共和國。

否則,一個不能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共和國,同滿清政府又有什麼區別?而想要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則中國就必須要走工業化的道路,把自己變成一個強大的工業國。只有一個強大的工業國家,才能夠把人民武裝起來,趕走那些帝國主義的侵略者,這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邏輯嗎?”

林棟覺得,這大約是自己聽到的革命言論裡最能打動他的一句話。就在他想要說些什麼的時候,趙楠卻已經開口道:“可是我聽孫先生不是這樣說的啊,他說只要我們推翻滿清成立共和國之後,那些列強就會承認我們是一個文明國家,共和國就能透過萬國公法,以外交手段請他們離開了啊。”

吳川頓時嗤之以鼻的嘲笑的說道:“看來那位孫先生完全不明白什麼叫做帝國主義的本質,你們身處於社會主義的發源地,難道連社會主義的理論都不願意去瞭解一下嗎?只要你們瞭解了什麼是帝國主義,就不會相信這種美好的成人童話了。

一個國家能否被視為文明國家,只在於該國的工業能力能否讓其他工業國家難以以微小的代價入侵,而不是採取什麼體制。採取什麼樣的國家體制,只關乎於本國人民的意願和國家之前途…”

“我可不這麼看,你說的過激主義同樣救不了中國,他們只想要不勞而獲,瓜分有產者的資產,要是把它引入了中國,才是禍亂之根源。那些有產者們只會因為過激主義而依附於清政府那邊,從而導致革命失去力量。”

一個聲音突然插入了吳川等人的談話,除了康斯坦丁因為不懂中文而反應遲鈍外,其他三人都不免朝著聲音發出的主人望了過去。坐在吳川對面的趙楠頓時欣喜的站了起來,向著對方招呼道:“是朱前輩啊,你怎麼找到這裡來了,快過來這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邀請完了對方之後,他才彷彿想起了什麼,低頭對著吳川不好意思的說道:“這位是德國兵工大學的留學生,你不介意他也參與我們的談話吧。”

吳川看了看已經走到桌子前面招呼女侍上咖啡的不速之客,也只能點了點頭說道:“只要他不妨礙我們的工作,我倒是不介意他坐在這裡。”

只是這位趙楠口中的朱前輩坐下之後並沒有身為不速之客的自覺,反而滔滔不絕的大談起了過激主義的壞處,似乎想要向吳川和林、趙兩人證明,沒有什麼主義比過激主義更壞的了,而且被歐洲各國所厭惡的過激主義一旦在中國流行開來,不僅不能使得中國革命成功,反而會讓各國政府拒絕承認新政府,最終導致建立共和的努力失敗。

原本並不想對革命多做談論的吳川,在對方的喋喋不休下,終於擼起了袖子反擊了,他直接向對方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口口聲聲說,只有共和才能救中國,那麼你所說的共和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如果它既不能廢除同外國侵略者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不能收回那些被滿清政府割讓的土地,不能讓人民過上同西方國家國民能夠享受到的工業文明成果,那麼這麼多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又是為了什麼?難道就是為了讓一小撮投機於革命的無恥之徒過上和滿清權貴一樣的腐敗生活?”

朱和中終於意識到對面的這位年輕人並不是那些沒有主見的留學生,而是一個已經被過激主義毒害了的年輕人。他沉下了心想要反駁對方的的說法,卻發覺自己好像沒什麼可說的,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和收回被割讓的土地,最終都會激怒列強。

而為了革命能夠成功,孫先生以為,不,應該說整個同盟會都認為,承認清政府簽下的條約,有助於列強放棄對於清政府的扶持,從而儘快締造共和政府。在這一立場上的分歧,使得他失去了以共和理念打動對方主張的基礎,畢竟一個完全繼承了清政府不平等條約的共和政府,實在是瞧不出有什麼地方比清政府強的。

於是他只能對吳川這樣說道:“吳先生對於各國列強強加於我國而感受到的屈辱,我們也都是一樣能夠感受到的。只是革命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維護國家主權也不能沒有策略。我們總要先成立一個共和國,然後再去考慮同外國辦理交涉,一點一點的把那些利權取回來。而不是從一開始就同列強鬧翻了,這樣的話只能導致庚子之難再現,共和成功之日更是遙遙無期了。”

吳川頓時冷笑了一聲說道:“說到底,這就是把革命當成了一小部分開明士紳和革命黨人的專利,而絲毫沒有去考慮發動民眾的力量,這樣的革命難道不是過家家嗎?沒有人民的支援,光靠冒險蠻幹,除了白白消耗革命的力量之外,你們能締造出什麼共和來?從滿人的專制轉為革命黨人的共和,在這個過程中,人民究竟在做什麼?難道就在一旁看戲嗎?”

朱和中終於有些惱羞成怒了,他不由拍案而起的怒斥道:“你這個人怎麼就那麼喜歡抬槓呢?中國的民眾大多都是一個大字都不認識的文盲村漢,教導他們理解共和總要有個過程。

孫先生的三民主義已經寫的很清楚了,只有先締造共和國,然後實行憲政教育,當人民完全理解了共和理念之後,自然就會和歐美各國的國民一樣,努力去建設一個富強的民主共和國,列強到時也就只能從中國離開了。

這才是國家復興的光明大道,而不是像你說的那樣,去煽動民眾起義,最終變成又一次的義和團運動,再給列強一次入侵中國的藉口。”

趙楠有些不安的試圖起身阻止,卻被林棟給拉住了,這位同鄉好友對他搖著頭,示意他不要介入這樣的爭執。而吳川這邊完全沒把朱和中的話放在心上,他反而心平氣和的笑了笑說道:“我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說是莊子某日在半路上聽到有條魚在呼喊:救命。

他停下車子俯身看去,發覺原來是一條魚縮在路上的水坑裡半死不活的向他呼救。這條魚對著莊子說道:我是東海龍王的臣子,不幸落到了這裡,你能不能給我一斗半升的水來救我活命?

莊子於是回道:好吧,我將要到南方去遊說吳越的國王,正好引西江的水來救你,你暫且先忍耐一下。

這條魚聽後就氣的大罵莊子道:我現在失去了正常的生存環境,已經快要無法生存了,只要一斗半升的水就可活命,可你卻講這等無濟於事的空話來欺騙我。等你從吳越引來西江的水救我,還不如直接去鹹魚店裡找我呢。

中國之民眾何嘗不是這條快要渴死的魚,革命黨人不設法趕跑帝國主義推翻滿清王朝讓人民先生存下去,反而要求人民先忍耐著列強的壓迫去支援共和,這樣的革命就算成功了,對於中國人民來說又有什麼意義?不就是在頭頂上換一塊共和的招牌,但是對於他們的生活卻完全沒有改變嗎?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顯然不是一路人,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再爭論下去了。”

不待朱和中回話,吳川已經轉過頭去對著林棟、趙楠客氣的說道:“我住的地方兩位應該清楚了吧?請你們按照這份方案,幫我把這些行業中的技術設備理出一份來送來我處,我對兩位就不勝感激了。”

接著吳川就掏出了一個信封放在桌上對著還在發呆的林、趙兩人說道:“這是給兩位蒐集資料用的車馬費,若是不夠的話請直接過來找我。”

在三人的沉默之中,吳川帶著康斯坦丁揚長而去了。朱和中這才臉色鐵青的對著兩人問道:“這姓吳的究竟是什麼人?明明他也反對大清,卻又不肯贊同孫先生的意見,這不是在搗亂嗎?”

趙楠還沒想好怎麼回話,對著桌上的繪圖紙發呆的林棟,卻已經捲起了桌上的檔案和車馬費,起身對著同伴說道:“我不知道他是什麼人,不過他說的不錯,沒有一個工業化的中國是無法抵抗列強的侵略的,我們的時間可不多,現在就開始蒐集資料吧。我去找鋼鐵冶煉和機械制造的資料,趙楠你去蒐集化學方面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