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人的一生大約只有一個故鄉,那是你年少時想要逃脫,青年時回頭眷顧,中年時唏噓不已,將死時指著它,說:我要埋在這。的地方。

家在哪,根就在哪,心便不會如同風中浮萍,偶爾累時,酒醒時,享樂時驀然驚醒,忽然想起吹過竹林的那片風,轉頭又好似看見了爺爺婆婆辛勤勞碌的身影,惹人煩的家禽不停喔喔叫著,太陽底下,黑白髮色相間的老貓懶懶伸了個腰,眯起眼睛,遠處一片片雲,一會翻轉層層疊疊像魚鱗,一會聚攏厚重,烏壓壓快要落雨。

雨當真落時,噼裡啪啦,純淨的響聲到處在該嚴,在土壤,甚至在瓦片上,開滿了一朵朵轉瞬即逝的雨花。下雨即表明閒情,爺爺悠悠走向別家打牌,婆婆或許罵一兩聲,或許跟著去了。可惜滿山沒有花,我總覺得,如果這時開上一朵,乘著涼風,溼潤著羞答答的模樣,應該很好看。

但婆婆沒這份賞花的心,她會說,大深田裡的紅苕顛長得很好啊,啷個不去拮點來吃嘛。對於吃,任何美味又充足的東西,總是無限量的供應給遠行的孩子。豆花就是婆婆最拿手的,而且遠近聞名,所以打豆花也成了有人回來必不可少的節目,即使那天爺爺多喝點酒,我想婆婆都不會介意。

婆婆不耐煩爺爺喝酒,說著他每次趕場總是提著酒壺壺去,不顧家裡農活,非得打會兒牌或者喝點小酒才回來。

其實婆婆未免太過嚴苛,嘴裡也不饒人,如果真是太忙,爺爺天剛亮便出門,而我剛起床他便回來,風風雨雨幾十年早已使他覺得那段一個半小時的路程不過爾爾,我還記得很小時,爺爺逗我玩,將他的腳趾來夾我,無論如何我都掙不開。

夏天有蟲鳴,冬天有爐火,過年時一家三世同堂,這座房子常常被長輩們提起,這裡面有許多故事,有許多血汗,它將我們一家聚集又分散,它頭頂過最炎熱的太陽,它周身每一寸都被不同時光的風刮過,許多白色灰跡簌簌落下,那是沒有水泥的時代,是用最堅固的情意建成的。 故鄉,老家,我們雙腳紮根泥土的地方。

2014.9.9

今早重新看了下說說,發現14年時寫的故鄉竟意外的不錯,果然不愧是我自己嗎,雖然都快忘了這條說說了。不過我也發現它太過單薄,如果一個人的人格全靠過去的回憶鑄成,那麼老家在我生命裡就佔去了六分之一的份額,不會是一言兩語能說清的。

看見我寫的,恐怕會認為我是一個如此眷念著老家的人,不過事實上並不是,我甚至一個月沒給爺爺婆婆打電話也會自然的忘記,撥通了電話也只得不斷地尋找話題,所以實際上通訊快捷也未必見得就是見好事,如果讓我寫信,我就能水很多字,而不是剛開口就想著如何結束。

自然的遺忘,自然的回憶,在如今激流的社會,老家真可算微不足道的一塊地方,姑且說一下它的名字,聽起來還是挺不錯,回龍灣,具體是不是這三個字說不準,不過相差無幾。

我小時候從未對這個名字有印象,如今記著也是大了後常被提起的緣故,那時候你問我老家在哪,我只能回答老家就在老家啊,太平的三劍石和石家灣中間,再詳細我也只能回答就在公路邊有條小路延伸下去,那就是我的老家。

老家的牆面有許多斑駁的痕跡,不過它已在風雨中屹立多年,這一句的印象來自於大人們不斷回憶當年辛苦時所概括出來,它在風雨裡屹立很多年,所以有了許多斑駁痕跡,它儘管有了許多斑駁痕跡,依然屹立在風雨中。不過我對此沒有稍微沉重的認識,大不了讓我想起那首歌: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聽大人講那過去的故事。

如今我也能稍微講講過去的故事,但全是童年的趣事,湧出來的回憶很多,我還沒開始寫,腦袋裡卻冒出了那個黑色的狗,就是一隻黑狗,已經死了好多年啊,我都記不得是什麼時候死的了,我家的狗沒有名字,也當然不會是個寵物,它做著一隻土狗該做的事,一做就做到自身死去,為了表示對它的關愛,我經常親暱地喚它傻狗,死狗,鄔伶俐。它表示很開心,每次我回老家跑最快的就是它,黑色的尾巴搖啊搖,腦袋繞著你的褲腳聞來聞去,張著嘴巴伸出舌頭哧哧地開心著,我高興就笑摸狗頭,不高興就把它踹一邊,我記得我小學時候應該寫過一篇作文,就是寫它的,我大概還記得寫了它啥事,我家狗並不經常出門,不像別的狗還追著主人去走人戶或趕場,爺爺婆婆對此表示滿意,不過這樣一條宅狗有一次卻離家兩三天,我還記得小時候的我寫著很擔心這條傻狗,關愛之情溢於詞表,不過事實上只是為了讓我的作文看起來充滿感情,現實中,對於狗的失蹤,我問起它的語氣就像問孔乙己去哪了一樣:狗呢。不知道,反正它會回來的。第二天又問,狗呢。它還不是像人一樣出去耍,會回來的。

對於擔憂之情我想我並沒有多少吧,我親眼看著這只傻狗死在我面前心裡也沒多少觸動,最多疑惑一句你怎麼就死了呢,不過又釋然,你也活了這麼久了啊老狗。

我想起小時候無聊的自己用竹子做的寶劍,那時候的我黑衣黑髮,面容冷峻,捏著劍對唯一的反派黑狗大吼,今天就是你的死期,哈狗!於是劍尖蹦射出劍氣,狂風大作,這只狗果然不是我的一合之敵,就這麼安靜的躺下。這樣想才理所當然啊,是的,你本該這樣死去。

要說我一直對老家抱有感情,肯定是胡說,小時候就非常不想回老家,又沒網又不好玩,還要幹農活,甚至對爺爺婆婆也產生過怨憤的情緒,不過一般來說親人沒有隔夜的仇,如果有那就隔兩夜。

但是無論我願不願意,記不記得,老家確實紮根在我的心裡,一想起它,我就感受到從那片竹林簌簌吹來的風,看見了傍晚時遠處的火燒雲,然後是柿子樹,橘子樹,李子樹,萬年青,橙子樹,還有一層層的水田。

我還記得打農藥時爸爸為了摘梨來吃摔進了田裡,我忍著不笑,用關懷備至的語氣詢問他。我也記得和孫鎮哥爬上櫻桃樹的時候,吃了個飽。還有烈日下的“一碗水”,清澈又冰冷,五一勞動栽秧的丟的不倫不類的秧子。

其實還有好多好多,不過我已經寫到不想寫了,到頭來發現那只傻狗居然佔了最大篇幅,消磨光我的耐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日新月異的社會,越加襯托出老家如同世外桃源一般,這世界本沒那麼多勾心鬥角蠅營狗苟,有許多美好的回憶存在腦海,趁還記得就寫下。有許多值得期待的未來在等我,趁還年輕就該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留待以後的我再寫。

2016.3.22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