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蒼穹風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到了晚上,任宜瀟被常太息叫過去。常太息一臉嚴肅,任宜瀟靜等著師父發話。常太息似乎有些猶豫,任宜瀟不禁問道:“師父,到底要幹嘛啊?”

常太息嘆了一聲,道:“今天就傳給你吧!”任宜瀟心頭一驚,馬上又一喜,道:“師父,您說的莫非是——‘涵虛太清功’?”

常太息默默頷首,任宜瀟欣喜若狂,剛要表現出來,常太息便潑了冷水,道:“可別高興得太早了,‘涵虛太清功’可不是這麼好練的!”

任宜瀟強壓興奮,道:“徒兒明白,請師父傳授。”常太息搖搖頭,道:“為師有些話先說在前頭。”眯眼望向任宜瀟,問道:“你知道內功如何練嗎?”

任宜瀟一怔,咳了一聲,道:“先得從呼吸練起,氣沉丹田,差不多就是先將丹田練好,然後再練各經脈。”常太息道:“馬馬虎虎可以吧!”

任宜瀟松了口氣,本以為師父又會怎樣為難自己,常太息接著道:“修煉內功,須一步一步,考驗人的耐性,欲速則不達,除非有人肯送你一身功力。若是想要投機取巧,哪怕速成,也將墜入魔道。”看著任宜瀟一臉不知所措,嘆聲解釋道:“魔道內功比起正道,往往練成較快,但總是會給練者落下隱患,若一意孤行,輕則走火入魔,重則性命難保。”任宜瀟聽得嚇出一身冷汗。

常太息娓娓道來:“內功修煉從入門到平穩,江湖上未多加區分,而當打通任督二脈之時,不足稱為大成,但小成已是綽綽有餘,就稱之為中成吧!因此,武林中人將打通任督二脈之境稱為‘小天通’,即小周天被打通。”

“這麼說,還有‘大天通’了?”

“奇經八脈即大周天被打通,煉氣之外,還漸漸煉心,稱之為‘大天通’。而在‘小天通’與‘大天通’之間,還有一個境界稱之為‘周天遊’,一般是‘小天通’後再通二脈所達。”

任宜瀟忙問道:“師父是‘大天通’的境界嗎?”常太息閉目頷首。

任宜瀟豎起大拇指,笑道:“師父果然厲害。”常太息搖頭嘆息,道:“為師入‘大天通’不過是近幾年的事,厲害的人四十歲前就進‘大天通’了。”

任宜瀟驚道:“厲害的人?那是誰啊?”常太息冷笑道:“我倒是知道一個,不過算不算江湖人,那就另當別論了!”

任宜瀟問道:“誰啊?”常太息望向北方,許久,四個字脫口而出:“道衍和尚!”

任宜瀟一愣,隨即回過神來,道:“那不是當今皇上最信任的人嗎?”常太息任然凝視著北方,道:“為師平生與人切磋,有勝有負,但是除了你師祖以外,只有兩人一直未勝,一個乃是烏斯藏的昆澤思巴,如今的大乘法王,另一個就是道衍和尚了!”

常太息又不禁“哼”了一聲,道:“那老和尚不好好誦經唸佛,盡想些刀兵之事,搞得生靈塗炭,要是再讓為師遇上他,非打得他一敗塗地不可!”

任宜瀟皺起眉頭,感覺師父說得似乎有點過了。常太息擺擺手,道:“罷了罷了,不提這些了,回正題吧!”

任宜瀟眼珠一轉,問道:“‘大天通’之上還有什麼境界嗎?”常太息點點頭,徐徐道:“確實有,此境叫‘神遊’,相傳至此境界後,可以神意傷人,但為師從未見過,放眼天下,‘大天通’高手都不見幾個,談何其上?”

任宜瀟大驚:“以神意傷人?騙人的吧?”常太息一敲他腦袋,白他一眼,道:“怎麼不可能了?你還是先乖乖入門吧!好好練,也許過個十來年,你就能進入‘小天通’了!”

任宜瀟一怔,摸摸腦袋,嘴巴大張,結巴道:“才……才只有……‘小天通’?”常太息又一敲他腦袋,道:“你以為‘小天通’很容易嗎?當今江湖,內功能達到‘小天通’的人恐怕還不到百人呢!”任宜瀟悻悻“哦”了一聲,常太息嘆道:“為師傳你一段口訣,你聽好了!”

聽見要傳口訣,任宜瀟當即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仔細聆聽:“剛柔相濟,涵虛太清。氣分陰陽剛柔,體內皆有……”

聽常太息念了好幾遍,任宜瀟終於記下了這一部分基礎,不禁問道:“似乎很厲害啊!這是誰創的啊?”

“是雲夢劍派的一位祖師所創,這位祖師武功高深莫測,協調後天剛、柔雙勁,創成‘涵虛太清功’。 他命名如此,就是希望以包涵為主,以柔勁來蓄剛勁,聽說他就是練‘青嵐神功’在前,才有了這樣的經驗。不過講起來還是挺複雜的,不然何自在當初就不會那般痛苦了。”

這一天晚上,常太息就給任宜瀟講到了這兒。之後又給了他一段口訣,任宜瀟問道:“師父,這是?”

“‘涵虛太清功’中柔勁的修煉口訣,也可叫它‘青嵐勁’!不過你可先把剛才那部分做好了,再練這一部分,明白了嗎?”任宜瀟眉飛色舞,不停頷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常太息又道:“雲夢劍派的祖師們練‘青嵐神功’時都是沒練過多少其它內功,方得純正,這也是為師一直連江湖上基本的內功都沒教過你的原因。”

任宜瀟問道:“這麼說,要保持純正的內功,以後不能練其它內功嘍?”常太息搖搖頭,道:“這倒不必,一般來說你未練內功時,修習越早的內功,只要堅持下來,就越純正,不過這也是相對的,畢竟武學之道博大精深。”

過了不久,任宜瀟從常太息那兒已經聽到了很多雲夢劍派的往事,不禁問起蒼穹派的建立。

常太息道:“那今日為師就給你講講我們蒼穹派的故事!”

“好,師父,徒兒洗耳恭聽!”任宜瀟拍手道。

“南宋末年,蒙古覬覦我華夏大地,與我們漢人打了數十年的仗。中原武林無論正邪,紛紛捐棄前嫌,攜手共御外侮。雲夢劍派自然也不會冷眼旁觀,幾十年下來,無數雲夢劍派的弟子拋頭顱、灑熱血,就是為了救一個軟弱的宋朝!”講到這兒,常太息不禁青筋暴露,怒色盡顯,任宜瀟見到師父這副怒容,也不禁打了個哆嗦,繼續聽常太息講來。

“可惜,沒有舉國上下萬眾一心的抗爭,光憑一干熱血人士怎能抵擋住蒙古人的鐵蹄?蒙古人深知中原武林人士的厲害,在襄陽守將呂文煥投向蒙元後沒過多久,便從雲夢劍派下手,妄圖殺雞儆猴。雲夢劍派末代掌門文競風攜數百雲夢弟子奮起抵抗,血濺洞庭湖,可歌可泣!可惜任是雲夢劍派,還是出了不少賣國求榮之輩,他們投降蒙古人以求苟全,可謂雲夢的一大恥辱。而文掌門則不屈不撓,血戰到底!”

“應該有人活下來了吧!就是他創立了我們蒼穹派吧!”

“小子挺靈光!沒錯,除去那些叛徒以外,只有一個弟子逃了出來,他之所以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因為他身上肩負著整個雲夢的責任。他就是蒼穹派第一代掌門——張弛!”

“張弛?能張能弛嗎?”任宜瀟輕聲嘀咕道,常太息似乎沒有注意到,自顧自地講了下去。

“張祖師從文掌門手中接受了雲夢的秘籍,並且他刪繁就簡,將雲夢劍派的一系列劍法化為了我們的‘蒼穹劍法’。但是他接受了雲夢劍派的教訓,不希望蒼穹派重蹈覆轍,武功失傳,便減小規模,規定每個蒼穹弟子要擇優收徒,且不能超過三人。不過,這樣還是出現了何自在這樣的逆徒。唉!我蒼穹派聲名漸弱,居無定所,人才凋零,應該也是這祖訓造成的吧!”

“為什麼不改了這祖訓?”任宜瀟輕鬆說道。

“既然叫做祖訓,豈能輕易改掉?”常太息訓道。

任宜瀟伸伸舌頭,不以為然,想道:“人生在世,何必迂腐行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