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史無前例的巨型建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銀河歷745年,恆久星。

“因施奈奈大學者,現在時間是銀河歷3165年17863時4分75秒,恆久歷時間5376年4月36日……好生活ai為你服務。你今日的行程有……”

睜開眼,睡眠艙內內建的機械臂便已靈巧的為自己穿上衣服,束縛著自己的睡眠艙順勢開啟,長靴踏上地板,身旁懸浮著的小型自律機器人則在不失時宜的為因施奈奈報時以及準備行程。

在傳說中的人類母星毀滅後約七千個年頭,人類的活動範圍不再侷限於渺小的太陽系,而是擴散到了超過五千光年內的12萬多個恆星系當中,行政星球達到了四十多萬顆,並且每天都在增加。

在這數不盡的群星之間,有的行政星球人口不過數百人,在極端冰冷、嚴寒的環境下,有著極少數的科研人員和定居者;有的則高達一億億以上,天空、大地,到處都密佈著建築物,人口密度達到了100萬人每立方公里以上。

“兆兆利劍高聳,天空被撕裂開,那劍鋒直指天上的恆星……”

在那些被稱為“都市型世界”的星球中,人類對於空間的利用到了最大化。高達數十千里的龐大建築群如一柄柄利劍插向天空,森冷的展露著人類智慧的威嚴。

城市即是星球,星球即是城市。

相應的,為了適應這廣闊的人類疆域,人類的生活和政治機制也發生了極其劇烈的變化。無法超越光速的限制,令龐大的人類文明再也無法統合起來,取而代之的是各色割據的局面。

在這群星之中,你可以看到中世紀般的田園風光,也能看到高度機械化的都市型世界,政治制度從商業城邦、神權獨裁、貴族帝制、選舉共和、奴隸壓迫……凡是在人類歷史當中出現過的一切社會制度、社會結構,在這漫天星辰一切皆應有盡有。

就連最簡單的時間記錄方式都已經改變了。

人們儘可能的保留了年月日時分秒的制度,但卻形成了兩種曆法:全銀河通用的銀河曆法,大致以銀河系自旋一週為一個紀元,一個紀元切割分為1億年,每年22000個小時,每小時60分、每分60秒,在最基礎的分秒時上儘可能貼合了原始的時間尺度,只是取消了日月。而另一種則是每個星球上自行使用的本土曆法,專門根據自己不同的生活起居需求來設定年月日時。

掌握了銀河曆法,你便可以在各個星球之間穿梭時,依然能夠掌握天文尺度上的時間變化;而掌握本土曆法,你才能夠知道日升日落是什麼時候。

而在這顆恆久星上,作為整個銀河系當中最知名的幾顆科研星球,因施奈奈一樣是最著名的大學者之一。

“因施奈奈大學者……”

大學者的面容冷酷,腳下匆匆,無視了打招呼的人群,呼喚著自律機械,之後便踩著那如同飛盤一樣的機械飛行在這座遍佈宏偉建築的星球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他的面前,那些密密麻麻、插入雲霄的宏大建築甚至遮蔽了恆星的蹤影,雲層也僅僅到了它們的半腰,事實上恆久星的居民已經兩千年沒有見過恆星和太空了,那些高達數十、上百公裡的建築物,早已徹底遮蔽了天日。

然而也無需天日,整個星球的天氣變化、光線調節都已經完全掌控在人類手中,在這個星球上自有一個專門的機構管理著這一切。而在這顆行星的深處,那熾熱的核心甚至都已經成為了人類的能源供應來源之一。

朝夕晴雨、雷霆閃電,曾經被視為神靈權柄的自然現象,對於如今的人類而言不比開個燈難多少。

這是一個極盡輝煌的時代,人類矗立於這個銀河之巔,群星之子正在成長為群星的主宰。但對於這位大學者而言,人類距離通往造物主、創世神的道路卻還是差那麼一點,而這一點,即將要由他來補足。

“請接受授權……”

“噗!”

面對那試圖檢查授權的ai機械,大學者看也不看,隨手一點,被海量資料和資訊入侵了核心的ai機械便自動退下。

“嘭!!!”

依靠自己多次基因改造後的身體,以一種極不符合其大學者身份的野蠻姿態強行撞開安全門,導致地上滿是碎片後,在大學者面前,一位正在做著自己科研工作的學者抬起頭。

看著被撞壞的門,他看起來似乎並不驚訝。

“哦,因施奈奈,你怎麼來了……”

“我解決了!”

學者放下手中的東西,正欲說什麼,因施奈奈卻直接粗暴的打斷了他的話。

解決了?

學者愣了愣,隨即他反應過來,面容驚訝。

“你是指……”

“對。”

“居然真的找到了辦法???”

因施奈奈沒有再說話,冷漠的瞳孔當中帶著深深的自負。

深知因施奈奈性格的學者並沒有再質疑,因為他知道面前的這個傢伙是個十足的完美主義者,不把理論模型檢驗個幾十遍,確保完美無瑕,他是絕對不會告訴給外界的。

“真是不可思議……你打算在恆久星科學會議上討論這一點嗎?”

學者驚訝著,隨即追問道。

“恆久星科學會議?哈,我這個結果可不是恆久星科學會議能夠決定的,你應該明白這一點。”

“那你的意思是……”

“人類至高科學會議。”

“你要把它造出來?”

“不然呢?我為什麼要花四十三個恆久年時間來設計它?”

被因施奈奈的野心所嚇住了的學者目瞪口呆,不由問道,但聲名卓著的大學者顯然不會說錯話,他的瞳孔當中只有狂熱與野心。

學者沉默了一下,深吸了一口道。

“好吧,我們可以盡力拉攏整個恆久星的學者們,假如全恆久星的學者們都認可了的話,那麼在人類至高科學會議上,它被透過的可能性也會大上很多。”

聽著好友的話,名為因施奈奈的大學者勾起嘴唇。

……

約3000個銀河時後,新一屆的人類至高科學會議開始了。

來自四十多萬個行政星上的一百多萬位學者們匯聚於此,每一位學者都在其各自的星球上是絕對的權威,是平均每萬億人當中才有一位的大人物,但在這銀河驕傲的恆久星上,他們的榮光也僅僅如此而已。

在這裡,來自全銀河的學者們都會在此交流意見,在這個以科學為尊的時代,它們所一致做出的決定足以顛覆任何的星際政權。

而在這裡,有一個人的議題卻奪去了幾乎所有人的光輝。

“我的同伴們,我們的科學已經停滯了!”

在以近光速傳遞信息的精神網路內,一個乖戾的學者大吼著,在他的面前是這上百萬的學者們。

“不管再開多少次這樣的科學會議,都已經於事無補,在這個光速不可超的冰冷虛空當中,我們的科學已經停下了腳步。我們不能再這樣了,我們必須改變這一現實!”

因施奈奈的發言一如他的性格,永遠都是這麼粗暴狂野,固執己見,但其智慧卻足以令所有人信服。

不過,顯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認為。

“不,我並不這麼覺得,我想我們的科學還是在進步的,最多只是緩慢了些。”

在這個精神可以實體化的精神網路內,有一位學者搖了搖頭,反對道。

看著反駁的學者,因施奈奈並沒有直接反駁,而是先問了一個問題。

“烏努諾莫學者,你能夠先告訴大家你是從哪個星域的哪個星球來的嗎。”

“二十七星區,綠沼澤星球。”

“那裡距離恆久星有多遠?”

“62.8光年,因施奈奈學者。”

被稱呼為烏努諾莫的學者彬彬有禮,流利的回答著因施奈奈的問題。

因施奈奈點了點頭。

“恩普呼姆學者,你能夠告訴大家你是從哪個星域的哪個星球來的嗎?那裡距離恆久星有多遠?”

“七十六星區,碎鑽石星球,185.6光年,學者。”

“齊埃贊學者,你能夠告訴大家你是從哪個星域的哪個星球來的嗎?那裡距離恆久星有多遠?”

“八十三星區,黃石星球,171.2光年,學者。”

“……”

“一百五十九星區……288.3光年,學者。”

伴隨著因施奈奈的挨個提問,眾多學者的距離有長有短,有的幾光年,有的則是數百光年,但很多都是用了近百年時間、透過長時間的休眠才來到恆久城,參加這每一百年一次的科學會議。

而最終,整個科學會議距離最遙遠的學者出現了。

“一千五百八十八星區……光年,學者們。”

在眾多學者中,一位平靜的學者躬身道。

就連因施奈奈也停下了說話。

1357光年,這是一個極其漫長的距離,意味著這位學者即使是來到恆久星也花費了一千多年的時光。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人類至高科學會議是在2900個銀河年之前才宣佈召開的吧,即使訊息不停的傳播到你們那,也需要1357個銀河年吧。”

“是的,學者,你說的沒錯。在約1450年前,一千五百八十八星區才得到了人類至高科學會議召開的訊息,我們星區花了近一百年蒐集了整個星區內486個行政星的全部科技成果,並委命我前來參加人類至高科學會議。不過,看來我們所總結的眾多科學成果已經落伍了,很遺憾,沒能幫助到你們。”

學者說的很平靜,但其中的內容卻一點也不平靜。

人類使用銀河歷不過3165年,恆久星的建立也僅僅約一千五百個銀河年,也就是說,幾乎是在恆久星建立後不久,在遙遠的星空中,一個當中最為偏遠的星區得到了訊息,便馬不停蹄的派遣自己星區當中最優秀的學者、帶著自己全部的科學成果來到這裡,參加這誰也不知道結果如何的人類至高科學會議。

“馬姆古彌多那學者……您其實沒有必要耗費自己的歲月。”

馬姆古彌多那搖了搖頭。

“不,因施奈奈學者,我不認為我的到來是錯誤的。雖然我帶來的眾多科研成果都已經落伍了,但這一點我們早在出發之前就已經想到了,然而我們堅信,在這匯聚了486個行政星的全部智慧結晶當中,一定也有著屬於我們星區的人類、自己獨到的見解,一定能夠對於全銀河的人類科學進步提供幫助。”

因施奈奈看著他,這位歷來自負狂妄的學者鄭重向著面前的學者鞠了一躬。

馬姆古彌多那並沒有避讓,而是坦然接受了因施奈奈的尊敬,因為這份尊敬並不是給他的,而是給他所代表的整個星區、所有殫精竭慮的學者們的。

然後,因施奈奈抬起頭,看著自己面前的眾多學者,然後說道。

“同伴們,我們的科學已經停滯了。在這個光速不可超的宇宙當中,我們被迫分散開,學者們只能在極小的範圍內討論自己的成果,全宇宙到處都是重復性的研究、浪費。非但是科學知識,哪怕是那些野心勃勃的割據軍閥們也無法跨越這遙遠光年的阻隔。”

“我的同伴們,我在科學世界裡的摯友們,我們應該想辦法改變這一切了……”

精神網路當中的討論速度非常快,遠是現實當中的言語討論的近百萬倍,但即使如此高效的討論速度也依然無法降低現實時間的流逝。

在三個小時後,這一屆的人類至高科學會議結束了。

而在整個人類至高科學會議的決定之下,所有在通訊範圍內的人類國度都接到了一個半是命令、半是威脅的訊息。

面對這個訊息,沒有任何一個人類國度會拒絕,畢竟在那些掌握了數不盡的黑科技科學家面前,任何一個人類國度都承受不了他們的打擊報復。

畢竟,這是一個科學至高無上的時代。

……

在距離恆久星23光年的一處星系內。

耀眼的藍巨星,其眩目的光亮是太陽的數百倍之多,它是宇宙之中最明亮的恆星,但過於明亮的熾熱高溫也讓它極其容易耗盡自己的能量,通常壽命很短暫,只有數千萬年,在往往數十億年壽命的恆星當中極其短命。

但對於學者們而言,這種事情根本不重要,他們需要的只是一顆足夠巨大、足以支撐它們目標的恆星,反正維持藍巨星壽命的方法他們也有。

“建造一個足以環繞整個藍巨星的環狀物,透過藍巨星的供能來維持的超級人造星體?至高科學會議的那些人是瘋了吧?”

看著訊息,眾多的人類國度都感覺這些滿腦子不知道琢磨什麼的人,現在終於是集體瘋了。

但至高科學會議卻有著自己詳細的計劃和工程圖紙、以及專門建造這個龐大建築物的技術。

“這個超級人造物將會前所未有的龐大,比我們所見過、所知曉的任何建築都要龐大無數倍。”

“一顆正常的星球,即使建造成為都市型世界,其人口容量也只有一億億左右,這基本是極限,哪怕是大小更大的星球,也不會超過其百倍、萬倍,這是宇宙當中自然存在的星球極限。宇宙所能夠締造出來的自然產物,極限也就是如此了。”

“但既然宇宙的力量都造不出來比這更合適的星球,那為什麼我們不自己去建造一個?!!”

“看吧!一個比人類世界當中最大的行政星,面積還要大上萬億倍的超級人造星體!這個星體將會能夠容納五千光年內的全部人口!”

“假如一個星系內的行星不夠建造的話,那我們就用十個、一百個,即使是把恆星熄滅、把上萬顆星球都拆解,我們也要建造出這個史無前例的龐然大物!”

在精神網路中,面對著上百萬的學者,因施奈奈肆無忌憚的狂笑著。

“哈哈哈哈哈哈……諸君!讓我們來做造物主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