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三三行滿道歸根(7)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眼看著一切的存在基礎即將奔潰,整個世界都是陷入了矛盾和混亂之中,嘉月只覺得自己的身子都變得虛無不實,自己的存在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正是全力穩固自身真實,思索著如何溝通法理來對抗這一切的時候,就聽得自己面前一陣腳步聲響,抬頭便見靈均老道不知何時站在了自己的面前,抬手便是將一大捆帛書卷軸塞進了自己的懷裡,厲聲道:“嘉月!誦讀這些!”

嘉月聞言一愣,見得靈均老道自身穩固而真實,似乎絲毫不曾受到這因果被攪亂的影響,正欲發問,卻見靈均老道神情嚴肅,便也曉得此刻不是閒聊的時候,一時連忙開啟一卷帛書,一字一句地誦唸道:“唐大歷中,有崔生者,其父為顯僚,與蓋天之勳臣一品者熟……[*]”

靈均老道塞給嘉月的,似乎是某種民間的神話故事,其中零零散散,記載了諸多奇人異士,神仙高人故事,讀起來朗朗上口,但其故事內容著實荒誕不羈,與真正的修士生活很有不同,大概不過是凡俗想象修士,編造出來的故事而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然而嘉月這一時開始誦讀,一切因著因果混亂而發生的變化便是逐漸穩固下來,雖是已經發生的事情不能逆轉更改,然而如今還苦苦支撐著的諸位修士大能們,卻是在一瞬間穩固了自身,得到了自身的真實,至少不再會憑空消失。

也就在靈均老道出現的瞬間,半懸空中對峙的望舒和上主都是一時朝他看去,便見望舒眼中透出歡喜和悲慼,上主臉上露出憤怒和猙獰,又是聽著嘉月不斷誦唸那一卷卷帛書文卷,望舒心中一時有了明悟,道:“這是……裴鉶的《傳奇》!這是裴鉶記載的故事!”

聲音一時脫口,望舒便也聽見靈均老道的話語在自己耳邊響起道:“不錯,這正是裴鉶記載下的神仙故事,是銘刻在記憶之中的,凡人對於神仙之事的信任和嚮往;是凝結智慧而記載下的,幻想與現實之間的另一種‘真實’;是無視時光流逝,無視因果逆轉的‘神仙歷史’!你們速速下來,為師有話要說!”

望舒聞言,轉頭看向大師兄,見他也是無奈點頭,兩人便也小心警惕著上主,一時落回了地面之上。

而也就在此時此刻,隨著嘉月誦唸裴鉶《傳奇》的聲音越來越響,整個天地世界似乎都與她產生了共鳴,又是不知從什麼地方,或許是從每一個地方,開始回響起不同人,不同口音,不同語調,不同情感的誦唸之聲。

望舒一時仔細分辨,便聽得有些聲音唸叨著“混沌初分盤古先,太極兩儀四象懸,子天醜地人寅出,避除獸患有巢賢……”有些聲音唸叨著“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有些聲音唸叨著“漢王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有些聲音唸叨著“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這些聲音,越來對多,越來越響,直至最後,壓過了響徹眾人心底的天地淒厲慘叫,壓過了巍寶山洞天之中的天音和道德箴言,壓倒了漫天的梵唱和經文誦唸,卻是沒有絲毫法力神力在其中,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各式各樣,出自不同人之手,不同人之口,來自於不同時代的文字語言,最終匯聚成了一股凝練記載世界真實的人道氣息,匯聚成了足以面對時間變遷和歲月更迭的真實記錄,匯聚成了銘刻在人道深處的神話與傳說,也匯聚成了足以對抗因果扭曲的真實之力。

而在嘉月的身旁,熊道人也一時醒悟過來,開始挺直腰板,朗聲誦唸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便也就在熊道人的身邊,一直擴散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開始有聲音附和,一聲聲誦唸道“子曰:學而時習之……”“乾為天,乾上乾下……”“馴乎玄,渾行無窮正象天……”

這一聲聲道德箴言,一時響起,便也融匯在之前的聲音之中,使得鋪天蓋地,瀰漫人心,無法分辨的諸多話語格言,變得愈發真實,愈發強大,愈發內涵;也使得半懸空中的上主,愈發憤怒,愈發猙獰,愈發癲狂。

眾人被淹沒在這一股人道、文運、道理和真實的聲音海洋之中,望舒等人一時聽聞得靈均老道傳音道:“你們能有今時今日之成就,為師倍感欣慰,深覺前事不負。數百年的相處,數千年的壽元,為師十分滿足,可謂老懷甚慰,慶哉!幸哉!樂哉!”

望舒等人只覺得明明局勢已經得到控制,自己的心底卻是湧起一股悲切和淒涼。作為遍照世界,遍照古今的月御古神,望舒一時明白了什麼,哽咽開口,道:“師父……”

靈均老道抬手阻止了望舒繼續要說的話語,又是看向了口中不停、眼中含淚的嘉月,以及雖是一直沒有存在感,此刻的哀傷亦是真實的大師兄,輕聲道:“一切有因,才有果;因果糾纏,才推動了世界的發展。人道統天是因,天生邪魔是果;長生久視是因,天發殺機是果。為師明明是道門之身,此刻卻與你們說起佛門因果,自覺荒謬,卻也想告訴你們,無論佛道,真理總是一般無二的。”

說著話,靈均老道的雙腳逐漸離開了地面,卻不是他施展了凌空步虛之術,而是他手上捏著的一個潔白渾圓事物,似乎與天空之中的某種東西產生了共鳴,便如磁石子母互相吸引,拉扯著他逐漸朝半懸空中漂浮而去。

神情平淡,甚至微微帶著一絲歡喜之意,靈均老道的聲音又在眾人耳邊響起道:“既然一切都有因果,那上主本身的存在便也應該有一個緣起才是。人道統天,天地有情,是誕生它那一股扭曲意志的源泉;然而行走於世,他便必將佔據有一具存在的軀殼。為師現在就告訴你們,它佔據了誰;為師現在就告訴你們,為何它不敢見我;為師現在就告訴你們,這次浩劫,真正的關鍵在何處!”

望舒此刻已經是淚流滿面,眼前模糊,只聽得靈均老道這般說,自己不住低語道:“師父……求你不要再說了……不要再說了……弟子願捨棄古神之身,捨棄自身存在……只願師父不要再說了……”

靈均老道微笑搖頭,看著滿臉悲慼而不能自持的三名徒弟,看著不斷求告的望舒,看著跪倒在地的大師兄,看著雖然依舊在誦讀帛書,卻已經哽咽難言的嘉月,繼續道:“為師前世,乃是楚國大夫,身投汨羅江之後,原該忘卻一切,或是消弭在時光之中,或是成就於香火之內……然而這千多年來,為師一直不得解脫,便是因為為師的存在,被某一個邪物所佔據了……”

說著話,靈均老道雙手高舉,捧著手中的事物,赫然乃是一個潔白如玉,渾圓如珠的人骨骷髏,低聲道:“那邪物佔據了我在人世間的存在,佔據了我的身份和所有,頂替了我,卻是做出了這麼多我不願做下的惡事……浩劫因我而起,如今我總算參悟,尋覓多年,終於在汨羅江底找到了前世的骸骨……它佔據了我的存在,卻不敢佔據我的皮囊,不知是因為受不了我的浩然正氣,還是不願意接受每年五月五的祭祀和信仰?”

最後這一句話,靈均老道是對著上主問出來的,乃是他受到那人骨骷髏的吸引,如今已經站在了上主的面前。

上主似乎無法直視靈均老道手中的骷髏,一邊掩面想要後退,一邊又是被那骷髏所吸引,整個人的身形都已經被拉扯著變形,甚至那混洞深處的某種東西都在蠢蠢欲動,欲要投身那骷髏之中,與之融為一體,不分彼此。

拉扯中,上主已經分辨不出是人聲的聲音也是淒厲響起,響徹眾人心頭,道:“這不可能,這不可能!我早已在汨羅江中,佈下十殺之陣,就等你踏足其間!你原該已經隕落的!不!不!不!你不能對抗我,你就是我!待我破滅此間,你就是下一個世界的鴻鈞教祖!你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天地世界,尚有延續自身存在的願望,你為什麼就沒有!為什麼!為什麼偏偏是你!”

說話間,已經有某種不能言喻的東西,從上主的身上轉入了那骷髏和靈均老道的體內,而靈均老道的身上,也有某種不能言語的東西,融入了上主的本質之中。兩者原為一體,因天命而分離,如今再聚之時,便是歸一之日,卻是無論有何等大能,何等神通,何等法器在手,都不能阻止這本就是一體的兩者互相接近,互相融洽,互相圓滿,互相成就。

靈均老道聽著上主失去了一切風度,失去了一切偽裝,失去了一切坦然的呼喊,一時嘆道:“你不死,我又怎麼會死?我死了,你不也就死了麼?若非是你我的存在,還有一層邪魔的意志在其中,非要歸一圓滿,才能毀滅自身;我早在兩百年前,你降臨在扶桑那一天,便自我了斷了……延續自身的存在,是一切存在的慾望;然而人間有情的意思,就是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用自己的存在,換取別的,更偉大,更重要,更必須的存在……”

望舒他們聽著,只覺得悲切非常又是一頭霧水,又是在這個時候,望舒終於知道那一日,上主靠著自己的記憶降臨在扶桑之後,靈均老道和呂道長便是抽取了委蛇和鳳鸞的記憶,打破了上主不與兩人相見的習慣,已經在記憶之中看見了上主的本質,自然是早有準備,早有打算。

或許,上主對望舒嘉月他們的態度裡,也是有一絲師徒的情分在其中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