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孫伯符率眾南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法正望著大帳內縱橫交錯的屍體,臉色從容,對劉猛道:“今誅其首領,各路宗賊群龍無首,心中震恐,彷徨無極,豫章南部反手可下。我願領兵平之。”

劉猛之前既然採納法正計策誅殺宗帥首領,自然會支援法正到底,問道:“孝直需多少兵馬?”

法正道:“一部足矣。”

劉猛道:“一部太少。我撥予孝直兩部士兵。一是須拿下廬陵三縣,二是須搗毀諸塢壁,三是須儘快解送糧草北上。此三者,孝直能辦否?”

法正肅然拱手道:“若不能辦成,願依軍法!”

劉猛遂從摧鋒、陷陣各抽調一部交給法正。

法正率兵三千多人,急行南下。將僮芝等人首級號令石陽、平都,二城不戰而下。

法正在二城中徵集丁壯,得兵三千,大張旗鼓,高歌猛進,直撲廬陵。

廬陵看到僮芝首級,戰降兩派莫衷一是,自相殘殺。

法正乘亂攻城,撞開城門,殺入城中。

摧鋒、陷陣兩部勇士咆哮衝殺,將主戰的廬陵守兵屠戮一空。法正趁機率兵攻陷城中莊堡,將幾個大姓一網打盡,凡壯年男子全部囚禁於獄中,其財富糧谷盡皆繳獲充公。

法正行事酷烈,手段狠辣,廬陵三縣豪強算是倒了大黴,被法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予以絞滅,至少百年財富抄掠精光,盡入公中。

法正將糧谷源源不斷解往新淦,徹底解了劉猛主力乏糧之危。

人有勸法正將手段放柔,省得激起民變。法正冷笑道:“我抑強扶弱,有利於平民,民變從何而來?若豪強欲反,儘管舉兵,我一萬精銳怕得誰來?”

法正威風遠振,豫章南端的贛縣等豪強都派使者前來,向法正表示臣服。

法正責以糧谷、丁壯,得糧谷萬斛,丁壯三千,便在新淦附近屯田,做持久之計。

劉猛入豫章,最先得到訊息的是坐鎮南昌城的張紘、呂範。

張紘如孫策之張良,呂範如孫策之蕭何,兩人鎮守後方,向前線的孫策、周瑜源源不斷運送兵糧和丁壯,支援孫、周與牽招、太史慈作戰。

呂範親自提兵南下支援新淦,僅晚了半日。

留鎮新淦的宣教侍郎侯賢出城擊之。

呂範不接戰,主動後撤至盱水之北。

兩軍隔水對峙。

侯賢幾次搭建浮橋,都被呂範破壞。

呂範見對面乃是漢軍最為精銳的陷陣軍,心頭沉重:漢主派如此精銳截斷豫章,看來對消滅己方勢在必得。如今遭到南北夾擊,戰局大大不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呂範派人急報張紘,請其稟報孫策,請孫策定奪方略。

張紘接到呂範軍情,擔憂之事果然成真,手書一封交給使者,命火速報知孫策。

孫策方與牽招、魯肅戰於柴桑、彭澤,聞後方遇襲,心中震駭,急招周瑜。

周瑜到後,見孫策面沉如水,將張紘書信遞了過來。

周瑜展信一看,張紘寫道:

“劉備派劉猛襲佔新淦,已切斷我軍後路。

為今之計,只有棄豫章,西向長沙,去投劉景升。

劉景升名為漢臣,實為割據,必不會拒絕我等。

即使其懾於劉備壓力不肯明納,亦必會掩護我軍南下。

私怨事小,國仇事大,請將軍決之。”

孫策見周瑜看完,問道:“公瑾以為該當如何?”

孫策乃是當世一流人物,驟聞噩耗,也不禁聲音顫抖,一時手足無措。

他不知道他此時的心情,與另一個時空劉備驟聞劉琮降於曹操時極為相像,也是晴天霹靂一般。

周瑜很快從慌亂中鎮定下來。當此之時,慌亂又有何用?

周瑜慢慢開口道:“不可西上。且不說西上道路崎嶇難行,只能率輕兵,棄輜重,士氣低迷,又有多少戰士跟從?

也跟私仇家恨無關。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私仇可日後再報。

我所慮者,乃是劉景升其人,本性柔懦,難抗重壓。觀其幾次與劉備相抗,皆主動退讓。若我軍投之,劉備施壓,難保劉景升不將我等交出。看似安全,實為虎口。”

周瑜慢慢梳理思路,越來越清晰,聲音也漸漸激越起來:“北有大江,即使擊敗牽招、魯肅,也難威脅劉備腹心,且袁本初實不足恃。

為今之計,只有南下一途!”

孫策被激動英雄之氣,奮然道:“公瑾是言是極!大丈夫當掌握主動,豈可將性命交於他人之手!

劉猛攔路,擊破之可也!

若事不成,此乃天也!

浮雲生死,又有何懼!”

遂留精銳阻擊牽招、魯肅,率主力南下。

法正聞孫策將至,道:“兵者,致人而不可致於人。孫策孤注一擲,舉眾而來,欲與我軍決戰,我軍豈可如其之意!只要堅壁以待,不出月餘,破之必矣!”

劉猛遂搶在孫策到來之前,將新淦之北數十裡內的百姓全部遷走,不給孫策留半粒糧食;又將新淦周邊樹木砍伐一空,搬入城中,不給孫策製作攻城器械的材料。

侯賢已早從盱水退至新淦城中。

孫策、周瑜到後,面對的是空曠的原野,孤零零聳立的堅城。

藉著“哀兵”、“歸師勿遏”聚集的起來的士氣,無所用力。

孫策、周瑜遂在城北立營,與劉猛相持。

法正請劉猛派小股軍隊襲擾,孫策亦派小股軍隊迎戰,兩軍在新淦城北郊纏鬥,各有傷亡,總體上還是劉猛佔了上風。

法正蹙著眉頭,面露猶疑:“孫策、周瑜與我軍相持,對其戰局毫無益處。等到牽鎮南從北方席捲而來,其不過是等死而已。孫策、周瑜乃是知兵之人,怎會做此不智之事?其中必有蹊蹺。”

許褚親自帶精銳前去偵查,派人急報劉猛:“孫策軍在贛水搭建浮橋,主力或已渡江。”

法正騰地站起:“孫賊欲襲漢平!欲從我軍來時之路奔醴陵,入長沙。當速截擊!”

孫策、周瑜這是攻了漢軍一個盲點。漢軍從西邊而來,一直防備著孫策南下,沒料到孫策居然沿著漢軍入豫章之路西進。

宜春在南水之南,漢平在南水之北、贛水之西,新淦在贛水之東。劉猛軍在漢平的兵力最為虛弱,只有不到千人留守。

孫策若破漢平,就可沿著南水北岸向西逃竄。一旦進入長沙,形勢就複雜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