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義比董承乾要小一歲,但他兒子已經三十而立了。是董嘯的大堂哥,在外地做著很有規模的生意。當初,董承義要來董家宅院當院工時,他兒子很是反對,但董承義說,“能來族長家做院工,這是榮譽。爸老了,圖這個,你年輕,不圖;這事情不丟臉。”
說完,不管兒子同意不同意,還是執著的來了。
這是家族的力量,血融於水的力量。董承義坐在董家古宅第一重院落的門洞裡,守著整個董家古宅,他心中,有一種莫明的心安。這種心安,是金錢永遠帶不來的。
他不缺錢,他缺的是心安,兒子常年來外地,老伴去世早,只有在董家宅院裡,他才能感到心靜心安。
但這種心安,在董嘯看來,就是寂寞。
“是我,承義伯伯,我就回來看看,最近放假呢。”董嘯撒了謊,爺爺的事情,已經好了,那就等爺爺回來,再說吧。
董嘯走過第一重院落,那清澈的池塘,魚兒在遊,不時的衝上水面吐泡泡;董嘯走過第二重院落,那深深的池塘,有幾隻老龜在爬動;董嘯走過第三重院落,大白鵝已經是一家五口了,野鴨子大大小小也七隻之多了。
整個董家古宅,乾淨明亮,井井有條。但在董嘯眼裡,卻是落寂和空曠。董嘯在想,這個老宅,是不是寂寞的太久了,他,是不是真的該回來了?
孟惠琳打董顏手機第二次的時候,董顏接了起來,“啊!是惠琳……姐啊。剛才在麵館忙著,沒聽到,有什麼事情嗎?”
孟惠琳聽了,有一些不悅,畢竟,她跟董嘯在一起,已經三年有餘了,這董顏畢竟是9年出生的,也比較活潑,怎麼就不叫一聲“嫂子”呢。
不過,這就是雙方位置不同,造成的思想差距。
在董顏看來,孟惠琳沒有嫁入董家之前,那肯定就是姐了啊,怎麼能叫嫂子呢?這又不是電視劇,或者小說情節,沒那麼叫法的。何況,在董顏心裡,她雖然尊敬哥哥的選擇,但畢竟,她心底還是希望哥哥回來,承繼董記麵館,然後娶了韓執敏,甚至是李若玉也成。
這兩種因素的作用下,董顏就只能叫姐了。
“也沒什麼大事,就是董嘯啊,什麼也沒說,連夜就坐飛機到潞城了,我有點擔心他啊。”孟惠琳收起不悅,儘量溫柔的說到。
“哦……是這個事情啊。惠琳姐不要擔心,是我爺爺中風住院了,我爺爺從小對我哥就最好,所以他著急上火就回來了。你放心吧,我哥昨天就到了,爺爺也恢復意識了,過幾天就出院。”董顏也不拐彎了,既然哥哥沒說,她就一股腦全說清楚吧。
“哦,那就好。爺爺沒事就好。”跟孟惠琳猜測的情況有出入,她也以為是祖爺爺董玉則呢。
話到這裡,雙方就掛了電話。
孟惠琳多少有點鬱悶,她現在真不知道,董嘯的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對他還有幾份愛意。如果他真非常在乎她,準備跟她共度一生,那為何已經回去家裡這麼長時間了,爺爺也穩定了,就不給自己打一個電話呢?難道,董嘯不知道,自己在擔心他嗎?
其實,到現在,孟惠琳也不知道,董嘯愛不愛自己,她唯一知道的就是,董嘯在李若玉和孟惠琳之間,選擇了孟惠琳,而且,兩個人過得,也算是比較融洽,但孟惠琳,卻沒有感覺到愛。
俗話說,男追女一堵牆,女追男窗戶紙。這堵牆要推倒,那要大費周折,甚至永遠都推不倒;但這層窗戶紙呢,卻是一捅就破。李若玉喜歡董嘯,喜歡了十八年,直到今天,還是喜歡;而孟惠琳,乾脆的講,從入學後發現董嘯這個人物開始,就好感倍增,直到大一下學期,這好感變成喜歡,變成愛,最終,從跟李若玉的針鋒相對中,拿下了董嘯。
客觀上來講,董嘯只是簡單的做了一個選擇,而不是說,去愛上了一個人。
但孟惠琳對董嘯的要求,真有些高,一個1歲的男人,正是覺得喜歡了,就去做;覺得不喜歡了,就放棄的年紀。如果沒有自己的想法,董嘯也不可能,從家族三代都要求他繼承家業的情況下,還執意考研、工作、寫網絡小說,夢想著成為知名作家和網絡文學資深編輯;還毅然拒絕李若玉,選擇了跟孟惠琳在一起。
孟惠琳也永遠不會明白,其實,選擇,既是愛,比說出口的一千次一萬次,還要愛。不愛,他不會哪怕浪費一點時間。
董嘯走到第三重院落的時候,正在準備晚餐的董阿姨已經發現了,董阿姨非常高興的喊了起來,“老爺子,你快看看誰來了!你家大重孫子,回來了。”
董阿姨這樣喊的時候,董玉則老爺子和祖奶奶,都從東屋走了出來,董玉則的表情,似哭似笑,半天才說出一句,“孩子……孩子……”
說完,就是淚流滿面了。
祖奶奶則吸了一下鼻子後,才說道,“孩子,快過來,快過來。”
董嘯走上前去,兩隻骨結粗大、渾黃、粗糙的手,摸上了董嘯的臉,但董嘯卻感覺是那樣的親切、那樣的舒適。
對於老人來講,或許,真正能用手觸控到的,在自己身邊的親人、事物,才會讓自己心安心歡。
在這一剎那間,董嘯突然感覺,祖爺爺和祖奶奶好孤獨,董阿姨和董承義伯伯,也好孤獨。這本該是人聲鼎沸的三進出的大院落,卻是靜悄悄的。
這個院落,缺少鮮活的勁兒,缺少年輕的勁兒。缺少了這兩個勁兒,是一個大院落,一個大家族走向衰落的標誌。
這次回鄉之前,董嘯是無比堅定的,要在網絡文學這條路上走下去,每天碼好字,做好全職工作,跟孟惠琳恩愛的過一輩子。
但今天這一瞬間,他這個堅持,真的動搖了,不止有一次,他真想現在就回來,就開始在董記麵館跟著父親學做麵食,就娶妻如李若玉,或者其他,每天能夠回到這個宅院,哪怕只是跟家人一起吃頓飯。
然後,生兩個孩子,滿院落裡都是他們的歡聲笑語。
這,難道不是最美好的生活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