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零二 電車難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邱依白跑開後先後去找了八木下弘,盧樂和華山晴,基地裡面一些認識的人她也將他們叫住並且集中在了盧樂他們的那個車間裡面,那裡空間足夠大,而且也相對於宿舍區域更加的安全。

接二連三的轟鳴聲依舊從基地外面不斷地傳來,就算是隔了這麼遠依舊可以感覺到外面的動靜,無事可做的情況下盧樂他們不由得在這種情況下坐了下來,開始計算起了究竟音量要多麼大的聲音才能從基地外一直穿到他們這個地方。

計算機已經在命令之下被全部關閉了,所有人的手機也都被命令關機了,基地現在還在運作的電子設備可能只剩下了那些應急用的照明體系和通風設備。

這種情況下,他們沒辦法動用電腦來輔助運算只能用筆和紙來計算,儘管如此,盧樂和八木下弘這兩個人依舊是樂此不彼地算著,沒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他們正好可以拿這些事情來消磨一下時間,看著趴在桌子上因為一個資料的差異而爭的面紅耳赤的兩個人邱依白不由得有些佩服這兩個人的承受能力。

心真大……

邱依白想不通這些人是怎麼想的,可是這個時候她自己肯定是沒有心思做別的事情了,聽著外面不時傳來的炮火聲,她憂心忡忡地在車間裡不斷地走來走去。

盧樂和八木下弘沒有感覺怎麼樣,但是坐在一邊的華山晴卻因為邱依白一直在一邊轉來轉去而感覺有些不耐煩了,她在這個時候也露出了煩躁的表情,很顯然也是對現在這個局面很是擔憂。

邱依白注意到了華山晴的表情,也很快就意識到了自己已經打擾到了周圍的人,現在周圍聚集的人已經不少了,估計有八十來人了,擠在這個車間裡面讓這個本來看上去還挺大的空間立刻就顯得擁擠了起來。

這裡不是自己的私人空間,邱依白這麼對自己說道,她儘量將自己內心的焦灼給壓抑下來,然後和身邊的其他人一樣找了把椅子坐了下來。

定了定神之後她才有空想一些別的事情。

比如說……

任敖之。

任敖之現在在哪裡?

想到這個邱依白突然有些於心不安了起來,在這個情況下自己最先想到的只是自己,直到現在,自己才想到了任敖之,意識到這一點,邱依白突然感覺很難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難道自己就是這樣的人麼?

‘在這樣的情況下,任敖之會怎麼樣呢?’

不想這件事還好,可是一旦冷靜下來想到了這一點,邱依白就再也沒辦法讓自己停止思考了,‘他現在會不會很慌張?’

可是這個時候自己卻在這個相對安全的地方苟著,這讓邱依白越發的良心不安了起來,她開始為自己找理由,或許任敖之現在所在的地方比這裡還要安全呢?這是有著很大可能的,畢竟如果他是被軟禁甚至關押了起來,那麼他所在的地方一定是比自己現在這個地方安全得多。

可是她卻知道自己這是在為自己的不作為找理由,就算她能夠找到再多的自己不去的理由,自己也依舊是無作為的。

如果做與不做的結果是相同的,那麼做與不做本身就是一種差別。

在這種時候,邱依白卻突然想到了出了名的電車難題。

“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幸運的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桿,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然而問題在於,那個瘋子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考慮以上狀況,你是否應拉桿?”

這個問題從出現開始就糾纏著人們,近乎是一條無解的思辨題,並且還延伸出了無數的變式,因為不管怎麼做最後的結果可以說都是壞的,或者說都能找到背德的解釋,不管怎麼選擇都是錯誤的。

邱依白感覺,或許這個問題本身就是為了讓人無從選擇。

何況在災難真正來臨的時候,事實上從機率學上講,作為‘我’的個體,很大機率上都會是是躺在鐵路上的,而不是拉動扳手的。

樣的話,這個問題就顯得很諷刺了。

這個問題當然和現在所發生的事情並沒有什麼關聯,但是邱依白依舊是想到了這個問題。

因為在邱依白看來,這其實是一個作為與不作為的問題,如果不管怎麼做最後都會得到一個不好的結果的話,那麼作為過程的行為反而才是判斷的依據。

這個悖論的關鍵在於人們普遍認為這是在兩種不道德的行為中選擇其一,因而是個難題——這是真正的腦袋被驢踢了,那麼多年那麼多大牌高手腦袋都被驢踢了一遍,可能會讓人有點不大相信,可事實就是這樣。事實上當人必須二者之中選擇其一的時候,這兩種行為絕對不可能都是不道德的。

如果說,只有一種選擇的時候,就等於沒有選擇,沒有選擇就沒有行為,沒有行為就沒有責任——也就無所謂道德不道德。

可是在這個問題裡面是不止一種選擇的,實際上不作為也是一種行為,當人為了救人而作為的時候,就可以算是道德的了。

在這個問題中,實際上只有兩種選擇、兩種可能的行為:動拉桿或者不動拉桿,這必然造成兩種不同的結果——一個人死亡或者五個人死亡,這兩種行為不可能都是不道德的。

拉動拉桿,造成一個人死亡的結果,你不應當為此承擔道義上的責任,因為這個人的死亡,不是行為造成的。外界條件決定必然會有人死亡,要麼一個、要麼五個,至少要死一個人——這是必然的結果,這是無法阻止的結果。

不拉動拉桿,造成五個人死亡,人應當為此承擔道德的譴責。死亡五個人,不是必然的結果,而是人的行為造成的。外界條件決定必然會有人死亡,要麼一個、要麼五個,死一個是必然的,死五個不是必然的,現在真的死了五個,那是人的行為造成的。

作為是在救人,不作為是眼睜睜看著人死去。

邱依白這麼在心裡想到,最後將這個問題帶入到了眼前的這件事情裡面去,最後讓她下定了決心。

她要去做些什麼。

她要去試著找到任敖之,任敖之也是這個基地新來的技術人員,她要將事情通知到他那裡去,她不想讓任敖之就這麼被矇在鼓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