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參加相親大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平日裡在田地裡幹活的農婦都會戴著一頂黑色的頭巾帽。

打小經常在村裡亂跑的伊萬秋自然也是見怪不怪,而每年的相親大會他也有來觀看,看看哪家大哥哥唱贏了哪家大姐姐,看看他們又是如何如何的走到一起。

當然在伊萬秋還未滿十六的時候這裡的風俗是不給進場會的,只能跟著父母圍在場會外,而這裡說的場會不是鋪紅布的活動場地,鋪紅布的場會是專門供在村裡比較有學問的老者主持,還有鼓手喇叭師和笛師。

在那個年代只要會點別人不懂的技藝都統稱為師父,簡稱往往是在技藝後面加個師以表尊重。

說起對唱的地方倒是很特別,有史以來都是女在高處傳唱,男在低處對唱。

在活動場地不遠處有一座類似臺階的場地分為兩階,每一階都可以容納三四百人。

而每一年的相親大會也不止是本村舉行,也邀請附近村莊的青年男女來參加,只能粗劣分村組隊來對唱,每一個村就代表一個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今年來了七個村代表隊,也就是說今年的相親大會有幾千人慕名來觀看。

而這些活動經費都是每個村主動籌集資金,雖然不多但也能維持到活動結束為止。

每次活動結束都多少會有十幾對男女一行舉行婚禮,同時每一位到場的人都會被分到一塊糯米和一隻雞蛋,象徵著和和美美。

人們開始陸陸續續的圍著會場,伊萬秋自然也是跟在自村的男青年聚在一塊,今年他們村長代替抽籤得第一,先上場的自然是東豐村的青年男女。

在鋪紅布的活動主播場地上站著一位筆直面色微黃爬滿皺紋的老者,說他是老者也只能從皺紋裡判斷,他的舉手投足間有雷厲風行般,加上一身中山裝讓人看著有種正氣凜然,給人第一印象會聯想到君子謙謙。

“諸位鄉親婦老們,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依舊不忘前人給我們留下的慶典節日。”此時擴聲器在村長的嘴邊擴散著他剛剛說的話,會場外所有人自覺地安靜下來,紛紛注視著活動場上一身中山裝的村長。

“也感足齡的青年男女能踴躍參與,也希望在這美好的日子能牽上你們的另一半,這樣父母今年秋收就多了一個幫手嘛!”村長話鋒一轉開了一個冷笑話,讓在場的男女老少都咧開了嘴。

“伊老跟我說了幾遍希望他的孫兒能早日結婚成家,特別是老三伊萬秋,萬秋你可莫要辜負了伊老的心啊。”村長仍舊開這玩笑,人群裡瞬時炸開,年輕的姑娘紛紛探出頭望向伊萬秋,然後就是一陣的接頭接耳,說著就是噗呲一笑。

伊萬秋被當場點名有些尷尬的面紅耳赤。

平日裡村長有事沒事都會往家裡來,有時跟爺爺談著村裡村外的事,有時也會討論一些黨的好政策,畢竟伊世才在縣城當過會計,如今退休了在家但在本地的威望還是很高,伊世才為人和善在當地也是出了名的大好人,比如哪家出了什麼家族紛爭的事都會來請他去斷案,比如哪家一時半會揭不開鍋了來借糧借米的伊世才總是很熱心的借出去,即使知道別人還不起他還是毅然決然的借出去,等到來年不見借米人送米來,伊世才的妻子少不了嘮叨幾句,伊世才總是說:“好人有好報。”

所以在當地都很少直呼其名伊世才,而是比較尊敬的叫伊老。

在伊世才看來,這些名譽外的稱呼他是很喜歡的,但從不跟人訴說,畢竟他是村裡唯一在縣裡當過會計的人。

村長自然對伊萬秋也如同乾兒子般對待,只是村長愛開玩笑,雖說在他治理下的村沒有什麼凸出,但也能維持著整個村最基本的事物。一旦有什麼可以爭取的這位村長是毫不掩飾的為全村爭取一下。比如為一些貧窮的農戶爭取一些米糧,能領取個十幾斤也能為這家子緩解一下糧慌。

“下面相親大會正式開幕。”全會場外圍的人群便不再議論伊萬秋的事,而是接著望向一口大銅鐘。那口大銅鐘平日裡坐落在村裡的糧倉裡,在沒有頒發分地到戶的時候,這口鍾是整個村的開工鍾,每天準時準點都會響起,無論刮風下雨。

那時候這口鍾是懸掛在糧倉外的涼亭上,旁邊有一條粗大的沉重山木懸掛在一旁,每次山木撞擊銅鐘總能引起清亮的聲音迴盪在東豐村的上空。

今天這口鍾已然早就被抬了出來,也早已經把它懸掛好,依舊還是山木撞擊著銅鐘,發出陣陣清亮迴響,飄蕩在每個人的耳邊。聲音不是很大,很顯然推山木的人並不是很用力。

隨著聲音發出六下,敲擊銅鐘的聲音也跟著消失,這六下也是很有講究的,它的次數要符合當前的節日,六一直是一個很順的數字,今天舉辦的是相親大會,六是最好的吉數。

“下面宣佈對唱順序,第一東豐村、第二風谷村、第三程翔村、第四懷化村、第五……”

村長一面盯著手上的白紙一字一句的念著。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