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故人相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與藤以寧分別後,終陵棄思索了一夜,他想起自己離開雲州老家千里迢迢南下烏州的初衷。為精鐵案中含冤而死的人討回公道,這個夙願鞭策著他放下心中對眼前艱難險阻的恐懼。

次日,獨自離開了帝都,搭夥一支前往朔方的商旅,終陵棄踏上了前往朔北銅牢軍鎮尋找五年前精鐵案可能的知情人邱逢春的旅途。

除去休息和聚在一起圍著篝火吃乾糧的時候,終陵棄大部分時間都躺在裝著布帛的大車上,這段時間經歷的事情讓他變得沉默寡言了起來,他把時間都用在了回溯過去發生的事情上。

閒下來不去想那些過往的事情,他也就只能望著沿途的風景發呆。這些風景對他來說算不上新奇,只不過有種久違的熟悉感。畢竟他本身是雲州人,雲朔相鄰,景物並無太大差別。

朔北邊關與草原相連,素來都是文人墨客筆下的貧苦之地。這裡的宸粼邊民在貧瘠的土地上耕作以養活自己,還要時刻提防來自北方的強盜。民間流傳著一句古老的諺語:“帝國疆域的最北端在朔方城”,因為整個朔州能夠固守的堅城便只有州府朔方而已,朔方以北的任何一座城鎮都有被匈奴攻掠過的歷史。

匈奴人的進攻和侵擾一直是宸粼歷代帝王的心病,在這些帝王中也不乏雄圖偉略的尚武之君,但宸粼的每一次主動求戰換來的結果都不如人意。

從上一代皇帝開始,宸粼放棄了主動求戰的意願,轉而在邊疆築起了被稱為“軍鎮”的高城,發動邊軍分批輪換駐紮軍鎮,並屯田自足。多個軍鎮之間互相形成守望相助的犄角,又是嵌在匈奴南下必經之路上的釘子,這種防禦策略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最初的時候還是起了成效的。

直到二十餘年前,匈奴諸部完成了統一,形成了匈奴帝國之後,南侵擄掠的匈奴騎兵不再是數百人的小股遊騎多路進犯,而是形成了組織嚴密號令分明的千人隊、萬人隊,常駐兵力不過千人的軍鎮很容易被攻陷,北疆的防禦策略再次失敗了。後面也就引出了那場失敗的北征和帝國禁軍開赴朔方城下與匈奴人血戰的壯烈事蹟。

那場戰爭很大程度上為帝國贏得了相對比較和平的環境,其後匈奴雖然仍然會時不時入侵邊境,但規模再也沒有達到過上萬人的戰爭層面。即便如此,在邊關軍鎮生活也是一件讓人提心吊膽的事情,就好像頭頂隨時懸著匈奴人的鋼刀。

終陵棄不知道邱逢春為什麼會被貶到一個這麼苛刻的地方,吏部的檔案中只說他犯的是“不察之罪”。當時邱逢春已經從秉筆郎升任主簿,所謂不察之罪,難道是指沒有及時發現下屬的過失嗎?終陵棄覺得如果是因為這樣,這個判罰未免也太重了。

商隊離開京畿後沿途採買貨物,走走停停速度並不快,行了二十餘日方到朔方城下。終陵棄便在朔方與商隊分手,接下來的路他得自己一個人走了。

天氣漸漸入秋,朔方地處北境,晝夜溫度相差很大,白日烈陽高照時終陵棄穿著短褐尚覺炙熱難耐,入夜之後經風一吹反倒有涼颼颼的感覺。

今日天色已遲,他打算在朔方羈留一夜,明朝想辦法弄一匹馬,好出發去銅牢。

地圖上標著銅牢距離朔方大約有七八日的路程,他進朔方城時感覺此處的民心還算穩定,看起來進來邊疆安穩,沒有什麼風吹草動。只是心中仍然有些不安,匈奴人每次南侵都是選在秋冬之際,終陵棄還真有些擔心銅牢那邊的安危。

他心裡想著事情,不知不覺就走到了一處有甲士在門口守衛的府邸前。

按說即便是州刺史衙門到這個時間也已經下值了,怎麼會無端有甲士還在站崗?終陵棄抬起頭朝府邸的門匾看去,發現這原來並不是朔州刺史衙門,而是赫赫有名的朔方葉氏府邸。

朔方葉氏,祖上因戰功而被宸粼開國之君封為侯爵,統兵永鎮朔方。後來子孫雖然有坐罪失爵,但葉氏一脈幾經沉浮卻依然屹立於朔方不倒,數百年來葉家子弟出任邊軍將領的不下數十人。

七年前北征,葉氏本家嫡長子和次子全部隨軍戰死在朔北,這才有了後來葉心笛以女兒身入軍中為將的事。

葉姑娘,旻昌一別,不知道你現在還好嗎?終陵棄心中感慨,當初葉心笛為了給柳意寒報仇而奮不顧身地在旻昌的亂流中堅強戰鬥,可是後來帝都那場不公正的判決可謂讓人心寒。最終讓她大仇得報的,居然是刺客。

他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刺客能夠在藤安彤率領的雲中劍精銳和禁軍武官統領的羽林衛士手中殺人並逃脫,但好在葉心笛最後的夙願還是實現了。

葉府緊閉的大門在這個時候忽然開啟了,終陵棄呆立在那兒回憶過往,想要迴避已經來不及了。

從門裡牽著馬走出來的勁裝女子詫異地抬頭看向孤零零站立在門前的年輕人,遲疑了很久才猶豫著開口。

“你……你是旻昌那時候的終……終公子吧?”

終陵棄沒想到自己會和葉心笛以這樣一種方式重逢,他從恍然中回過神來,禮貌地低頭致意:“葉姑娘,別來無恙。”

葉心笛看起來比在旻昌的時候還要瘦了不少,她素來有在晚間外出騎馬的習慣,今天碰上了故人,索性就牽著馬陪他在城中走走。兩人各自說了一下自旻昌分開後的經歷,當然彼此都有所隱瞞一些事情,葉心笛自然不會說她親手刺殺了仇人並被藤安彤放走的事,終陵棄也只是說自己來北方是為了辦點事情。

“周公子好嗎?小孟姑娘好嗎?”葉心笛問道。

“都挺好的。”他隨口回答,“葉姑娘你怎麼不在軍中呢?”

葉心笛無所謂地一笑:“我被革職了啊。”

“革職?為什麼?”終陵棄有點驚訝,葉心笛的武藝他在旻昌是見識過的,那瞬間的爆發力絲毫不弱於雲體風身狀態下的自己,何況葉心笛在統兵和應變上的能力也是一時之選,雖然是個女子,卻有名將的資質。

葉心笛訕笑著,說了自己當初在提刑司衙門大鬧的事情,雖然最終被藤安彤給阻止了沒有釀成大禍,但還是在事後被法司追責,將她從朔方邊軍革職。

終陵棄唏噓了一陣,連稱可惜。

“可惜嗎?”她喃喃道,隨後釋然地說道:“其實也還好。因為我弟弟也去邊軍任職了,現在我留在家中還能幫著做點事情。大哥和二哥犧牲以後,我娘的身體就一直不好,要是沒人陪著她,她會很可憐的。”

“忠孝難兩全。”終陵棄點頭,“我以為你會一輩子扎在軍隊裡,和匈奴人死磕到底的。”

“那確實是我的心願。”她說,“如果還有下一次大戰的話,軍隊應該會同意我回去的。”

兩人都在心裡明白,宸粼和匈奴必然還會有下一次戰爭的,兩個龐大的帝國,除非有一方的軍力被徹底摧毀,否則戰火就不會徹底熄滅。

“對了,我打算去銅牢軍鎮,你對那邊的情況熟悉嗎?”

“你要去銅牢啊?”葉心笛吃驚地看了他一眼,“那裡離邊境很近了,你去那邊有什麼要緊事嗎?”

“我要去找一個人,對我來說很重要。”他肯定地說道。

“我只知道銅牢駐有一支邊軍的騎軍遊哨,那裡軍民混雜,固定的住民大概有兩三千人,駐紮的帝國軍差不多近千人。”葉心笛皺著眉說道,“銅牢那一帶沒有充足的水源,屯墾不是很成功,所以朔方每隔半個月要往那邊送一次補給,那裡也駐紮不了太多的軍隊,就成了邊軍遊騎的前進基地。”

她頓了一下問道:“你要找的人,在邊軍嗎?是白馬遊哨?”

“不是,是一個文官。”他簡單地說道。

“後天有一隊補給要送往銅牢,我可以幫你安排,跟他們一起去。”她主動提議道。

終陵棄愣了一下,覺得難以置信:“真的嗎?會不會太為難?畢竟是送給軍隊的補給……”

“不會的你放心,銅牢駐紮的白馬遊哨算是我們葉家的親軍。而且銅牢相比其他軍鎮,戰略位置比較靠後,不算軍事要地。”葉心笛解釋道,“每次都會有膽大的商人跟著補給隊一起前往那邊做生意的。”

終陵棄聽她這麼說才放心,他把行囊開啟,給葉心笛看裡面的那一套雲中劍錦袍:“我還在想,如果真的為難的話,我可以用雲中劍的身份跟上補給隊。”

“咦?終公子你……”

“算是臨時被雲中劍的大人招募了吧。”他無意於和她解釋太多的來龍去脈。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風起隴上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