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朝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楊秀清自請整個兵部罰俸半年看似懲罰頗重,可實際上像是楊秀清這樣的在神都當值的兵部官吏又有哪個人是差這點俸祿的?區區半年俸祿對他們而言不過是蠅頭小利,有或沒有都毫無痛癢,別說只是區區半年,哪怕是一年兩年,甚至是不拿俸祿,對他們而言恐怕也算不得多大損失。他的這番話與其說是懲罰,不如說是為了以此為由把兵部從這件事情裡摘出去,把責任都推個一乾二淨,然後就可以由由他們兵部牽頭對五城兵備司進行所謂的重建了。

儘管在楚星的報告之中並沒有任何牽扯到兵部的地方,似乎五城兵備司的問題僅僅只是這個衙門自身的問題,和兵部沒有任何關係一樣。但秦尚正非常清楚這其中的內在關係,只不過由於兵部勢大,楊秀清權重,楚星不能貿然牽扯而已,實際上真正的主要問題怕不是出在五城兵備司上,而是在這個兵部之中。真要是任由這些兵部的人重建五城兵備司的話那又能重建得了什麼?無非就是換了一撥人吃空餉而已吧。

而且在秦尚正看來,五城兵備司也並沒有什麼重建的必要,現在早已不是立朝之初百廢待興職責混亂的時候了,五城兵備司這種職權不明,沒有明確責任和目的衙門,根本就是一群尸位素餐之人混日子的地方而已。

不過話雖如此秦尚正也並不打算這麼快就對楊秀清表露出什麼敵意,他很清楚以自己目前手中的勢力是很難與楊秀清抗衡的,所以秦尚正並不打算自己站出來和楊秀清對抗,而是打算讓另外一群人帶頭去做這件事情。

於是當朝中還在為了五城兵備司的問題爭論不休時,宮門外忽然一陣陣嘹亮的鼓聲傳來,朝上氛圍立時為之一頓。

秦尚正雖然是第一次聽到這鼓聲,可他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朝中的其他官吏稍有些年頭的也都有聽聞過這鼓聲,這是登聞鼓的響聲,這樣的事情歷來就偶有發生。以往來講都是些刁民為了些芝麻大小的事情來敲登聞鼓,而又為古法所限滿朝官員滾滾公卿也不得不為了這些芝麻點大小的事情而費心費力,儘管從結果上並不一定能解決問題,但是登聞鼓一響,這個流程卻又是不得不走一遭的。

“去查檢視,宮外和人擊登聞鼓。”秦尚正放下了眼下的這些事情,令一個太監前去宮門外問詢。

在那個太監離去後,朝堂上便陷入了一陣沉默,在場的眾公卿都感覺今日的事情貌似有些詭異,先是莫名其妙的爆了出來五城兵備司已經形同虛設的重磅訊息,然後又是登聞鼓再度被敲響。五城兵備司的問題朝中眾公卿訊息稍微靈通點的其實也都多多少少知道些,是經年積累而來的老問題了,只不過從來未曾別人翻出來過,不曾想今日居然被人撕開了表面上的遮羞布把這問題放在了明面上也算是奇事一件了。而登聞鼓更是多年未曾被人敲響過,今天如此突兀的被人敲響,眾人隱約都有一種感覺,這事情怕是沒有這麼簡單。

沒過多久那個前去瞭解狀況的太監又小跑著趕了回來回報道:“啟稟陛下,宮外擊登聞鼓之人乃是太學學生,似乎是聽聞五城兵備司之事欲上書朝廷請求撤除五城兵備司衙門。”

聽到這太監的回報,楊秀清頓時雙目一睜,瞪了眼站在一旁的楚星,內衛口風之緊根本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對五城兵備司的調查才開始了多久?實際上就是昨天才開始的今天一早的大朝會上這才正式公佈此事,而居然在此之前那些太學生就已經知曉此事了?這種事情除了是內衛主動釋放出去的訊息以外根本不做他想,不然總不可能那些太學的學生訊息比自己這個當朝首輔還靈通吧?而楚星如此做的目的也是顯而易見的,這是要置自己於火上烤啊。

太學院是南方世家的傳統勢力範圍了,一直以來太學院祭酒的職位都被南方世家的那些人所把持著,而現在朝中這些南方世家的人物基本上大都也是從太學院出來的。因而別看這些人只是一群太學院學生,他們真正的影響力絕不弱於任何一個當朝大員,一旦一齊發動起來,就算是把朝堂上翻個底朝天也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事情,即便楊秀清是當朝首輔,輕易之間也不敢和這些太學院的學生作對。

楊秀清鄒了鄒眉頭,事情發展到現在這一步已經有些超出他控制的感覺了,這時楊秀清把目光轉向了顏論這位戶部尚書。作為南方世家在神都勢力的領導者和代言人,如果他這時候能站出來支援自己支援兵部的話,那麼一切就都還有迴轉的空間,即便是那些太學院的學生在面對顏論這位南方世家的領頭人時也仍然必須要給他個面子,只可惜的是直到這時顏論仍然是一動不動的站在原地並沒有做出舉措,似乎是完全沒有注意到眼前正在發生的事情一樣。

知道這時,看到顏論的這這幅樣子楊秀清已經明白了,他是絕不會在這件事情上出手幫助自己的的,楊秀清隱約的感覺到或許是該對五城兵備司放手了,一個合格的朝廷官員知進退是最重要也是最必須要具備的素質。

秦尚正瞄了眼楊秀清,見他沒有再對五城兵備司的存續問題發表什麼意見就已經明白過來這楊秀清怕是要放手了,這多少也讓秦尚正松了一口。這算是自己針對楊家的第一次計劃,事先準備的後手和手段其實也並不是很充分,要是楊秀清態度十分強硬的即便是要頂著太學院學生的聲討也要強行保下五城兵備司的話,其實秦尚正也沒有太多的辦法可以應對。儘管這一次成功的透過掀起輿論將太學院的學生們拉進了這個事件中來,可終究來說太學院也並不能真正代表南方世家,要是指望這些太學院學生就能把南方世家牽扯進來那就太過天真了,不過即便不用南方世家那些人參與進來,看來也已經足以壓倒楊秀清了。

楊秀清此人秦尚正早已有所瞭解,在前任首輔陳玉仲的強勢鎮壓下,實際上神都中屬於北方人的神都官僚和屬於南方的世家大族的派系是大致上結合在一起的,當然是結合在陳玉仲的掌控之下。而在陳玉仲離開後,失去了這樣一種強大的粘合力,神都官僚和南方世家的勢力不可避免的就會發生分裂,而楊秀清就是秦尚正所選擇出來的一個神都官僚的代言人,而在秦尚正的縱容和暗中協力之下,楊秀清也沒有令他失望的成功將神都官僚統和了起來並且開始和南方世家在神都的勢力產生對立。但楊秀清卻並非是陳玉仲那等態度強勢不擇手段的領導者,相對於進一步的抗爭,久居於陳玉仲之下的楊秀清其實更習慣於妥協,只不過以前妥協的物件是陳玉仲而現在換成了那些南方世家之人而已。

在注意到楊秀清最終選擇了妥協之後,秦尚正便對那前來回報的太監道:“你去對那些太學院的學生說,就說既是太學院生員那就該自持己身,不妄言妄動,朝中之事自有朝中之人負責。不過既然他們已經來敲了登聞鼓,那朕和百官們也會充分考慮到他們的意見,讓他們放心回去就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秦尚正輕描淡寫的叫退了那些太學院生員之後,目光轉到了楊秀清身上笑著道:“楊首輔,看來對於你的提議朝中其他人怕是有著不同的意見啊。”

儘管楊秀清心中已經是認為五城兵備司很難保得住的了,但他當然不可能如此簡單的就放棄掉,依舊是堅定不移的回答道:“回陛下,太學院之生員既然尚未授官,那便不能視作朝中官員,他們的意見陛下可聽之,卻又不可盡信之。再著太學院之生員畢竟身在朝堂之外,對於朝中之事所能瞭解到的不過都是些捕風捉影的事情而已,其中也怕是多有些謬誤之處被他們以訛傳訛了,實際上就算是他們自己恐怕也不是很清楚自己做了什麼說了什麼,所以他們的所做所言,其實陛下大可不必擔心。”

楊秀清的這番話多少有些輕視了太學院的意思,這直接的就引起了在場的太學院出身的官員不滿,當即就有人反駁道:“首輔大人此言謬矣,太學院之生員均乃朝廷棟樑,我朝立朝之處就有律允許太學院議論國事且絕不以此定罪,太學院眾生員直言進諫豈能如此等閒視之?”

而這時候,一個一直沒有說話的重要人物終於開口了:“陛下,臣以為太學院眾生員擊登聞鼓進諫之事於禮不符,當罰抄國規和罰數月米糧以示後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