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師現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旁邊一個老者聽到這話,搖頭道:“小年輕的,可不許亂說,要敬天畏人啊。”說著,捋著長白的鬍鬚口裡不停唸佛,眾人聽到這話,都看向了他,見其一身中式大褂,頭上戴著斗笠,挎著一個布包,布包上面畫著一個“卍”字元,長白的鬍鬚,很像修道中人。

“老大哥,您是去幹嗎的?”那個女人一邊打量,一邊問。

老者捋著鬍鬚,搖頭:“鬼節應劫日,我要去看看的。”

這話出口,遊艇裡的人很多人都側過頭來。

“老大爺,我看網上瞎傳說這裡是地獄入口,不會是真的吧?”左邊坐著一對情侶,長像十分斯文,像是城市白領,聽到老者這話,情侶男開口問。

“唉吆喂,地獄哎,太好了。”對面那群殺馬特少年們忽然歡呼起來,有的吹口哨,有的跺腳,像是中了彩票一般興奮。

“我就知道這裡有地獄,總算找到了。”一個少年得意地捋著自己五彩斑斕的爆炸頭。

“見鬼,我要見阿飄,我心愛的小飄飄。”塗著黑色眼圈,露著肚臍的少女連連拍手。

眾人見他們如此,面面相覷,不過誰也沒說什麼,中二少年,什麼地方都有,少惹為妙。

老者對他們也不加理會,只把眼看著趙琴,問道:“這位女士怎麼忽然帶了一條狗呢?”

“就是呢,不是不讓帶寵物嗎?”旁邊那紅衣女人接茬:“真是過分,狗咬了人怎麼辦?”

趙琴臉上一紅,躊躇著不知該怎麼回答,只得向劉青求助,卻見劉青一直側著頭看向了船外,湛藍色的海面,小島綿延起伏,波光粼粼的陽光拂動著他的臉,波瀾不驚的泛著冷光。

她見丈夫不理會,只得回頭含糊道:“我們沒找到託狗的地方,只能帶著它來了,放心,它很溫順,不咬人。”說著,順手撫摸著哈士奇的頭。

哈士奇沒有反應,一直蜷縮在趙琴的腳下,合著眼,像是睡著了。

老者搖了搖頭,似乎欲言又止,忽然嘆了口氣,沒吱聲。

那對情侶對望一眼。

“大爺,這有什麼講究嗎?不能帶狗嗎?講真,我們去哪裡,也不是為了什麼療養,就是聽說是中元節,過得挺有意思,又說什麼個地獄入口之類的。”情侶女拍了拍手。

老者卻不肯說了,只搖頭。

站在司機旁邊的導遊回過頭來,笑道:“得兒,原來你們是衝著這個啊,別封建迷信,這就是海上氧吧,大家來是為了健身娛樂,中元節是個傳統節日,古代可隆重了,現在不怎麼行了,我們這裡是專門模擬了古代的那種慶祝方式,是別的地方沒有的,而且這裡確實是孟婆出生的地方,其他地方都是冒牌貨。”

“我知道孟婆。”情侶女飛快地介面:“說那漢代的時候,有個婆婆,被兒子兒媳欺負死了,最後到了閻王殿,心中不敢告狀,把她的兒媳兒子全部拖入了陰間,對不對?”

“不是。”導演是個二十七八歲的姑娘,大約在海邊風吹日曬,皮膚有些黑,但是五官倒也端正,此時見眾人都看過來,笑著道:“孟婆有三種說法,一說鴻蒙初開,世間分為天地人三界,天界最大掌管一切,人間即所謂的陽世,地即為陰曹地府。三界劃定,無論天上地下,神仙陰官,俱都各司其職。孟婆從三界分開時便已在世上,她本為天界的一個散官。後因看到世人恩怨情仇無數,即便死了也不肯放下,就來到了陰曹地府的忘川河邊,在奈何橋的橋頭立起一口大鍋,將世人放不下的思緒煉化成了孟婆湯讓陰魂喝下,便忘記了生前的愛恨情仇,卸下了生前的包袱,走入下一個輪迴。這種說法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的道家典籍裡,頗有中國傳統思想中“人死如雲散”,“一死百了”,“莫記已死之人恩怨”之類的意味。”

“二說所謂的孟婆就是孟姜女,昔日孟姜女哭倒長城之後,眼見長城之下屍骸無數,再也找不到丈夫的屍骨。為了能忘記這些痛苦萬分的記憶,就熬製了能使人忘記記憶的孟婆湯。後來上天念她思夫之情感天動地,就免了她的輪迴之苦。讓她在奈何橋畔熬製孟婆湯,讓參與輪迴的陰魂們忘記前世的一切。即所謂:“前世已了,今生善惡唯本心所念。”之意。這一說從元朝開始廣為流傳,到明清時期多見於文人筆記之中,亦是至今民間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在關於孟婆的諸多傳說中,倒是這個說法頗具某種現實主義色彩。”

三是孟婆生於西漢時代,自小研讀儒家書籍,長大後,開始唸誦佛經。她還在世時,從不回憶過去,也絕不想未來,只是一心一意地勸人不要殺生,要吃素。一直到她八十一歲,依然是處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於是人稱她為“孟婆老奶”。後來,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後漢。因為當時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洩露天機,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為幽冥之神,並為她造築醧忘臺。”(1)

“無聊!”

“沒意思!”

等導遊背完了導遊詞,殺馬特們開始反抗了,其中一個少女把手做成喇叭狀,衝著老者喊:“老頭兒,老大爺,能不能讓我們見見阿飄啊,我給你錢。”

這話幾乎侮辱,然而老者似乎也不生氣,只合著眼,像是睡著了一般。

情侶男卻一直盯著那老者,眸光落在了那老者的“卍”字布袋上,道:“老爺子,我剛才怎麼看到你聽導遊話搖頭來著。”

老者被情侶男抓住了,微微有些窘迫,看了看那群殺馬特,嘆了口氣道:“好吧,那我說實話,這地方是天下至陰的地方,確實地獄的入口,正好趕上鬼節來了,今年可能口子要開,所以我去料理一下。”頓了頓,又環目四顧,看著遊艇道:“我瞧著應該還會來幾個內行人,畢竟是大日子。”說完,看向劉青這邊,見劉青壓根對他們的談話不感興趣,而只是一味撇著頭看向了船外,而趙琴則一直低著頭,中規中矩地坐在那裡。

遊艇大約有三十多個人,其他的,有的閉目養神,有的在聽他們說話,有的則單獨說笑,都是遊客打扮,除了自己,倒也看不出有什麼高能異士來。

那對情侶對望一眼,情侶男向前挪了挪身子道:“大日子有什麼特徵嗎?大師?”

老者聽了這話,不停搖頭,卻不肯說了。

“小夥子,老人家的宅心仁厚,不想跟你說全了。”忽然,後排一個一直閉目養神的中年人睜開眼,開口道:“今年正好是戊戌應劫日,漲潮之日,厲鬼應劫,要拿人命做祭品的。”

劉青一直彆著頭向船外看,此時聽到最後那句話,眼皮忽然跳了跳。

PS:(1)三個傳說引自網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