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話 鄭和艦隊8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吉可尼夫的話雖然很搞笑,但是說的確實並非沒有道理。 其實早在元朝,馬克波羅就已經在自己的遊記之中提到過,中國人懂得用粘土來製作瓷器。可是即便是在近代很多的歐洲人都認為瓷器是用金屬製作而成,而且他們還認為瓷器能夠用來驗毒,一旦有毒液粘在瓷器上,就會立刻讓瓷器裂開。

不過這個世界可沒有馬克波羅這個人,“歐洲人”對東方的瞭解基本上都是透過沙漠國的商人們口口相傳,所以對瓷器究竟是如何製作而出的,沒有任何地認知。

很多中國人不知道的是,早在16世紀中後期,義大利美第奇家族的法蘭西斯科就已經開始嘗試製作瓷器了。他在佛羅倫薩的鮑博利公園建窯,開始試驗模仿中國瓷器。美第奇家族模仿中國瓷器從造型、釉色上看已經十分逼真,但由於試製困難重重,又花費巨大的財力,1587年,法蘭西斯科去世後,美第奇陶瓷生產才停止下來,目前傳世的只有60多件。

在此後的三百多年的時間裡,歐洲人一直都在嘗試著製作出來中國瓷器,並逐步地排擠中國的瓷器。直到19世紀中葉,歐洲人才基本上將中國的瓷器驅趕出歐洲。

將手中的瓷器放下,吉可尼夫便頭也不回地繼續在攤位上游走。作為一位實幹派的君王,他對於藝術品幾乎沒有任何地興趣。倘若戰爭爆發,國庫之中有恰好沒有足夠的資金,那麼他會毫不猶豫地將這些裝飾品捨棄,這些東西在他的眼中還不如一把刀劍來得更有價值。

雖然說明國禁止魔法道具流通販賣,但是那些沒有附魔的普通裝備卻可以拿到攤位上販賣。吉可尼夫對於這些武器十分地感興趣,此時的巴哈斯帝國絕大多數的裝備都是這些未附魔的裝備。不僅僅只是巴哈斯四國,整個大陸還沒有那個國家能夠奢侈到大規模裝備魔法道具的地步。

透過吉可尼夫地仔細觀察,他驚訝地發現,明國的刀劍較之帝國的刀劍要更加的鋒銳和富有韌性,原因是明國的刀劍完全是由鋼製作而成,而非是用鐵製作而成。即便是最低階的明國刀劍,在刀劍的刃口上,也包裹了一層明亮的鋼,以此來曾加刀刃的堅固程度。這樣一來,幾乎所有的明國刀劍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將帝國的刀劍砍崩,甚至在帝國的鐵製鎧甲上留下深深的裂口。不過明國的刀劍還沒有達到對帝國的刀劍削鐵如泥的地步,畢竟就算是武器被砍崩口了也還是可以繼續使用。

不過這樣的武器差距還勉強在吉可尼夫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要是明國的近戰兵器也像火炮和火槍那樣喪心病狂,吉可尼夫就預備自掛東南枝了。

吉可尼夫一點一點地仔細地看著自己身旁的一個個攤位,除了藝術品之外,其餘的每一件貨物他都要自己仔細地留意檢視。可惜,除了藝術品之外,剩餘的普通商品基本上就是一些東方的特色農作物。

對於這些農作物,吉可尼夫還是抱著一定地好奇心,作為一位農業國的君王,糧食的產量對於一個國家而言至關重要。因此吉可尼夫第一個出手購買的東方貨物並不是那些華麗的手工藝品,而是這些自己以前從來都沒有見過的種子。他打算暫時將這些種子拿到宮廷之中種植,等到確認這些種子的產量和對氣候的適應效果如何之後,便在國內適量的推廣這些農作物。

接下來就是飲食了,明

國的商人們並沒有在港口上擺出販賣食品的攤位。不過因為到了飯點了,所以商人和守衛們便暫時休工,全體圍在可以摺疊的桌子前吃著一種吉可尼夫以前從來都沒有見過的食物。

這種食物在拿出來的時候是一塊厚厚的餅狀物,在被開水泡開之後,就像是一團泡在水中的毛線一樣,一條一條的。明國人們將一包包味料灑在裡面,然後就拿著兩根小棍子大口大口地開吃。

吉可尼夫用手指著明國人正在吃的條狀食物:“那個是什麼東西,好吃嗎?”

“那個叫做泡麵,是一種簡易的軍用口糧。士兵行軍打仗的時候,火頭軍很難隨時隨地給士兵準備熟食。食用冷餐,一來不利於讓士兵消化,二來也會影響士兵地戰鬥士氣。為了能夠讓士兵能夠吃上熟食,所以就發明出來這種只需要熱水就能夠食用的泡麵。”

作為一個穿越眾,對另一個世界記憶最深刻的東西是什麼?

手機?NO!電腦?NO!WIFI?NO!酒吧?NO!卡拉OK?NO!邪惡小本子?NO!

泡麵,利國利民的史詩級美食+噩夢。正是這道食物,拯救了無數的上班族,拯救了無數的熬夜通宵的網民,拯救了無數在家裡養蛆的家裡蹲……可也正是這道美食,讓無數的人在泡麵的囚牢裡面苦苦掙扎,彷彿陷入到地獄一樣無法逃脫……無論是蘇鏡書,還是老骨都曾經有著一段被泡麵支配的痛苦。

從那一刻起,人類回想起來了,曾經被泡麵支配時的恐懼,以及被囚禁在辦公室中的屈辱。

彷彿是為了回憶那段痛苦的記憶,亦或者是為了驗證王境澤大神的“真香定律”,在吃慣了納薩力克大墳墓的清蒸龍排和爆炒鳳肝之後,蘇鏡書居然鬼使神差地想起來想要吃泡麵。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食物,雖然不是美味佳餚,但是只要一陣不吃,你就突然會在某一時刻非常想吃。饞意一旦襲來,便一發不可收拾。接著你就會撕開包裝加開水,等上三分鐘,時間一到馬上開吃,多一秒都不行。

和問題是,當蘇鏡書向女僕團提出來要吃泡麵的時候,女僕團們居然一臉蒙逼,因為她們只聽說過有泡麵這種食物存在,卻從來都沒有親眼見識過這種食物。

“以前XXX大人,經常吃這種食物,一天三頓全都吃泡麵。”

“泡麵,似乎是無上至尊之中最流行的一種食物。”

“大人們如此愛吃的一種的食物,我們居然不會做,實在是不可饒恕,我要以死謝罪!”

以上就是蘇鏡書在向女僕團提出想吃泡麵以後,一眾女僕團們地反應。

其實他也想用真實具現來複製出泡麵,可是真實具現似乎無法精確的具現食物的味道,具現出來的泡麵自帶一股塑膠味。總之,為了能夠吃上一包回憶另一個世界的泡麵,吃貨上癮的蘇鏡書不得不親自下廚研究如何製作泡麵。一眾女僕團們則全體跟著蘇鏡書一起觀摩研究……

開始製作之前,蘇鏡書搞來一口直徑一米的大鍋,以及麵粉和食油若干,接著就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地泡麵研究實驗。

麵條的製作看似非常簡單,實際上原料的調配非常的微妙。蘇鏡

書雖說懂得炒一些小菜,但是在麵食地製作上沒有絲毫的經驗。這就給蘇鏡書的實驗平添了不少的困難。不過,好在女僕團之中有懂得製作麵條的,所以幫助蘇鏡書剩下了很多的麻煩事。接下來就是讓製作出來的麵條能夠凝固成乾燥地塊狀,然後泡水後即可食用。

這個步驟就比較簡單了,因為泡麵的發明人安藤百福大神製作人類第一包泡麵的方法,完全能夠在網路上查到。

製作泡麵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油炸。面是用水調和的,而在油炸的過程中水分會散發,所以油炸面制食品的表層會有無數的孔眼。加入開水後,面就會像海綿溪水一樣,迅速地變軟。如此一來,將麵條浸在湯汁之中使之著味,然後油炸使之乾燥,就製作出來又能夠儲存又可以開水沖泡的面了。

很多人都認為發明泡麵的安藤百福是日本人,實際上他是華裔,出生於臺灣,本名吳百福。日本日清食品株式會社創業者與社長、日本即食食品工業協會會長。有一天早上,安藤路過一個拉麵攤。時間雖然還早,但是攤前卻已經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長隊,人們在寒風中眼巴巴地等待著拉麵出鍋。站在拉麵攤對面,安藤心裡想,要是有一種面,只要用開水衝一下就能吃,估計大家都會喜歡。1958年春天,安藤在大阪自家住宅的後院建了一個不足10平方米的簡陋小屋,當作泡麵研究室。1958年8月25日商品化成批製作雞麵條成功,泡麵快速成為了受歡迎的商品。

當然,人類最早的泡麵可追溯至中國西漢漢高祖時期,那時的泡麵叫做踅面,由韓信發明。當韓信在黃河邊的合陽領軍10萬,準備進攻河東西魏王魏豹時,為解決行軍糧的問題,發明將蕎麥粉與麥粉開糊,煮成八成熟的大麵餅,並切成寬條。這種麵餅既方便隨身攜帶,也可以只要加水一煮便可食用,因此也可被視為泡麵最早的形態。

當蘇鏡書將泡麵做出來之後,蘇鏡書發現了一個自己之前從來都沒有想過的問題,那就是泡麵就像是瘟疫一樣迅速地在納薩力克大墳墓內蔓延開來。無論男女老少,無論死人活人,上到樓層守護者,下到只有一級的普通女僕,全部都愛上了這種食物。同時,這種食物,也被納薩力克大墳墓的眾人們玩出了花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早晨,一包泡麵配紅燒火焰幻鳥,感覺清晨的陽光美妙而夢幻;中午,一包泡麵配清蒸銀月龍鮫,感覺生活豐富多彩;晚上,一包泡麵配黃金比蒙,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高潮……

正因為如此,這幫女僕和狼人近衛軍,才會在這裡吃上只有現實世界才能夠吃上的泡麵。

當然,如果你以為蘇鏡書只弄出來泡麵著一個不和諧的事物,那麼你就太小看他那放飛自我的靈魂了。

作為一個本著只要作不死,就往死裡作的人。一些簡單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品也都被蘇鏡書製作出來,什麼電燈泡/電報機/留聲機以及腳踏車等簡單玩意都在拉庫夏塔等人的協助下製作了出來。

要知道拉庫夏塔她們可是能夠製作出來高達的高智商人士,在蘇鏡書提供製作的大體資料的情況下,沒有可能製作不出來這些19世紀的老古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