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洛陽稱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十餘日之後,安祿山就心急慌忙的在洛陽稱帝,改國號為燕,自己是大燕皇帝,立其子安守忠為太子,史思明為太尉,田承嗣、崔佑乾為司空、司徒,蔡希德為大司馬,其餘將佐,各有封賞,大赦天下,一時之間望風歸降者不記其數。

唐朝在長安得到這個訊息,哈哈大笑,對身邊的舍瓦和李白笑道:“安祿山不謀劃早日打下潼關,卻在洛陽草草稱帝,似乎不是明智之舉。”

“是。此人行軍打仗是有一套的,但是在應對國家大事上,只能算是一個草包,他此時肯定會受到李隆基的討伐,在靈武的太子李亨也不可能坐視不理,一定會調兵遣將力保潼關,到時候,我們可以讓他們鷸蚌相爭。”李白頷首。

“非也!以我之見,我們不應坐觀成敗,而該火速出兵,抵達洛陽近郊,名為調停,隨機應變,當取則取。”

唐朝一愣:“義父,如果我等出兵,郭子儀等人必定恐懼,到時候說不定先與我等為敵,白白便宜了安祿山?”

“不錯。郭子儀新敗,兵無戰心,如果知悉我等出兵,李亨決不願和安祿山死戰,到時候反 為不美,何不按唐朝之意,趁機訓練好士卒,只待雙方分出勝負,我再選擇其剩者而擊之?”

舍瓦頷首:“此議甚當。”

“義父之言,倒是提醒了我,我等雖然不出兵,但是派人去看雙方交戰的情況,同時分析情況,卻是必不可少,此事刻不容緩,只是我軍中實在找不到輕功極好的大將之才,依二位看,隆多合適嗎?”

“大將軍,白雖不才,但是自信探聽個訊息還是沒有問題的,不如讓我去?”李白抱拳。

此時的李白,經歷了人生中的不少起落,而今跟在唐朝的身邊,看到了重新建立政權的希望,心中火熱,只盼望能建功立業。

“謝大哥!”唐朝深深抱拳,眼中滿是感激之色,“我知道,以大哥的輕功和武功,天下間還沒有人能留得住你,不過小弟知道,以大哥的聲望,若是有可能,是能結交李亨手下像郭子儀、李光弼、王思禮這些大將的,到時候不妨帶上我的書函,我想他們會感覺到小弟渴望賢才之心的;當然,不僅僅是李亨手下,安祿山手下的史思明、田乾真、崔佑乾、蔡希德、田承嗣這些人,小弟也早已經寫好了書函,到時候再帶上大量的金銀珠寶,但有願意投靠小弟之人,都收攬在一起,大哥一人去怕人手不夠,所以這次,義父,您可以和大哥一起去走一趟嗎?”

“遵命!”舍瓦這段時間到處清點沿線州府的財產,好不容易有這次萬軍大比武的機會,回到長安,心中正悶得慌,當然樂意出去走動走動。

兩員大將隨即領命而去,帶著十餘車金銀珠寶前往李亨和安祿山軍的前線。

一路之上,舍瓦都是鬱鬱不樂,李白甚感奇怪:“將軍,為何不快,是不是不願和我李白同行?”

“非也!”舍瓦趕緊搖手,“能與李賢弟一起,我平生之願也,我之所以不快,乃是發現唐朝似乎變了,他,他有點讓我失望。”

李白一驚:“將軍何出此言?”

“既然賢弟動問,我也不瞞你。唐朝帶領大軍佔領了長安,為什麼不趁機追擊,給李亨和李隆基喘氣的機會?現在又到處派人出去聯絡突厥、契丹、吐蕃和回紇的軍隊,難道,我們有四十萬大軍,還不能佔有天下,別到時候一不小心引狼入室,反而收拾不住這局面。並且,南詔最大的敵人不是李亨,也不是安祿山,而是李隆基,這老家夥雖然斷了一臂,稍解我恨,但是他現在手下兵微將寡,為什麼不帶大軍深入成都,殺了此獠?”

李白頷首:“將軍之言甚當。不過我有一言相告,將軍,李隆基當年壓迫南詔,使將軍和李格桑陛下因為謝小意女士而起風波,這是大不對,但是現在唐朝帶兵佔領了長安,還斷了他一臂,這個仇,基本算是報了。因為李隆基現在就算是不死,但是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了,你沒看到現在李亨手下人才濟濟,而到成都依附李隆基的軍隊寥寥可數嗎?所以,唐朝的意思,既然已經佔有了長安,何不厲兵秣馬,將天下也一股腦的佔有了,他現在做的這些,都是在為將來的大戰做準備。邀請外國的軍隊參戰,這雖然不是一個最明智的選擇,但是倉促之間,也實在沒有別的辦法,況且將軍不要忘了,我們現在佔領了中原大片的土地,有的是物資和財物,我們不怕這些外國的軍隊幫助敵人,因為以現在的局勢,李亨的財政緊張到要命,安祿山算好的,但是此人不諳治國之術,我們這樣做,有機可趁,您覺得呢?”

“好好!真是說得太好啦!我一直執著於仇恨,倒是顯得胸襟不夠闊大了,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也許我這個人做事的時候往往過於偏激。”在馬上深深施禮。

……

唐朝在長安軍中,又是一番景象。

東門外寬闊的較場上,最中央帥字大旗之處,堆放著一箱一箱的金銀,足足上百箱,金子是十兩一根的蒜條金,銀子則是五兩一碇的元寶,開啟了箱子,一陣陣的黃白之光散發出來,使臺下的數萬名士兵的眼睛都發了光。

唐朝大將軍有言在先,先是透過各級軍官傳達,又在轅門外張榜,務必要全軍知悉,所有的將領都透過比武的方式來產生,勝利者不僅可以做大官,而且還能有豐厚的賞賜。即使只做一個十夫長,也可以得到一碇銀元寶。

此時的唐朝,雖然因為戰亂的原因,通貨膨脹,但是五兩重的一碇銀元寶,還是可以支撐一般三口之家半年的生活費,實在是誘人。至於百夫長、千夫長,那得到的賞賜,都是一般十夫長的數倍,要是真的武功高強,還可以直接做將軍。唐朝的榜文中說得明白,只要做了將軍,就可以帶領上萬的軍隊,威風不說,待遇、官爵,顯然都不在話下。

臺下的人眼神都很熱切。

章仇兼瓊和隆多、專信等人整頓好沙場,專等唐朝前來訓話。能夠被選到這大較場裡參加角逐的人,都是經過甄選之後推薦出來的。雖然有很多的人是不願來的,榜文裡說得明白,比武的時候,刀劍無眼,死傷有撫卹,但是各安天命。

“各位,我是唐朝!我帶領大家佔領長安,為的是什麼?”

唐朝的話嗓音不高,但是用渾厚的內力送出,聲聞數里,清晰的傳入每一個士兵的耳膜。

“呵呵。我知道你們不好意思說,那我告訴你們,是榮華富貴,是保住這條命!現在是亂世,大家都清楚,想要保住這條命,就要有實力,誰的武功高,別人就不敢欺負你。當然,光是武功高也不一定能保住性命,那就要看你是什麼身份,你功夫高,那別人要是兩個打你一個呢?就算你再高一點,三個打你一個呢?就算你再高,那麼四個,五個……無數個,你還打得贏嗎?所以,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在亂世中想求生存,想保全自己的父母妻子,除了練好武功,那就是做大的官,越大越好,我唐朝毫不避諱的告訴大家,我想稱帝,你們也要不甘人後,相信吧,既然我們已經佔領長安,那說明天命,天命就在這裡,我唐朝一定能掃平叛亂,還天下人一個太平盛世!各位,拿出你們的勇氣和智慧,擊敗對手,爭取做大官!現在我宣佈,長安萬軍大比武,現在開始!”

這一聲令下,下面的數萬人馬頓時分散開來,按照事先的抽籤互相捉對兒廝殺。每個人都必須戰一場,最少都是一場。敗者退下,勝者等待下一輪。而且即使戰敗者還是可以選擇挑戰,再次進入下一輪的角逐。

……

“報!緊急軍情。”正在此時,傳令兵飛奔到唐朝的身邊,火速的呈遞上一個紙卷。

唐朝開啟一看,臉色就變了。立即喝令:“專信、辛白江、班林何在?”

三人立即被傳喚,片刻之間就騎馬來到唐朝的身邊:“末講領命!”

“比武繼續。你們三個人,隨我到中軍帳,我有話說。”

……

中軍帳之中,唐朝的臉色凝重,對三人說道:“你們三人,包括專氏其餘四虎,當然更有李白、舍瓦、隆多,可謂是我的股肱之臣,既然我唐朝要建立新唐朝,就不怕告訴你們我的志向,這一次,出現了大大的麻煩,你們看看吧。”說著將手上的紙卷交在專信的手裡。

專信一看,臉色也變了,其餘兩人看完,也是變了顏色,紙卷上的內容很簡單:“稟告大帥,臣在河南打探到確切的訊息,南詔御林軍總管鐵凝悄悄的前往安祿山軍中,不知商議什麼事情,軍情緊急,先為報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若是一般的情報,那也罷了,但是一看末尾的署名,居然是李白。

唐朝認識李白的字跡,那是全天下人都無法摹仿的妙筆。

這就說明,此事千真萬確。

“各位。你們都是我的股肱之臣,諒不會背叛於我,但是觀今日之形勢,李格桑陛下似乎對我有見疑之意,說說你們的看法。”

專信首先道:“我等五兄弟,只認大將軍是我們的主子,管他什麼陛下皇上,我都只聽您的指揮。既然李格桑要背後和安祿山勾結,我們滅了他就是了。”

“是啊,滅了他!”

辛白江和班林一起點頭。

唐朝搖頭:“不。李格桑陛下待我,甚為親厚,還將兩個公主都嫁與我,我怎麼可能對不起他。不過,我告訴你們,我要稱帝,不是背叛他,而是我唐朝從來都是自由的,他不能決定我的生死,更不能剛愎的認為我這是在背叛他。因為,你們都知道的,我不欠他任何的東西。而我手下帶領的這十萬大軍,都是我親手訓練出來的,不是南詔的兵,而是我自己的兵。就算是我新招的這三十萬軍隊,也沒有用南詔一分一毫,他這樣做,我不敢肯定他和安祿山有勾結,但是既然派出了鐵凝,顯然是甚為機密之事。我們不得不做好提前的準備,若是一個大意,悔之晚矣。你們三人,專信居首,現在就將這封信函送到劍南軍中,一有什麼訊息,立即飛鴿傳書。明白嗎?”

李格桑野心已露,看來,現在是到了該攤牌的時候了,唐朝喃喃的說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