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做你的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唐朝在安西大勝的訊息透過一次次的信使,加上玉真長公主的疏通之後,終於傳到了李隆基的耳朵裡。

韋見素和章仇兼瓊雖然百般阻撓,但在長公主和李林 甫的手下,還有什麼事情不能辦理成功,芹兒多方斡旋,還是將這訊息傳達給了李隆基。

現在朝中的形勢,又有了一些微小的變化,楊國忠異軍突起,職務從以前的閒廄判官變為給侍中兼監察 御使。楊國忠此人,武功不錯,膽子也是忒大,皇上叫他到山東整理財物,充實國庫,他果然有辦法,大量收購絲娟,鼓勵透過絲綢之路貿易不說,還向濟南的不少富戶下了辣手,不向國家“捐獻”的人就是“匪徒”,他一去,將整個山東的財富搜刮了盡辦,卻幾乎全部上交朝廷,李隆基自然大讚他果然會理財,升官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雖然如此,以楊國忠現在的官職,還不足引起李林 甫和韋見素兩大派的足夠重視,朝中現在還是韋李兩派得勢,唐朝勢力大張之後,李林 甫現在和他反而是兄弟模樣的關係,考慮到南詔國主李格桑的養奸臣計策,唐朝自是和李林 甫盡釋前嫌,隱隱結成聯盟,韋堅取代他父親的地位,依然是宰相,和章仇兼瓊、裴耀卿等一批人也構成了一黨,互相傾軋,一派想做的事情,另外一派必定千方百計的阻撓,李隆基居中調停,掌握平衡之術,倒也漸漸的如了他原先設計的軌道,他自以為,這是他的發明創造,這樣一來,既然可以天天和楊玉環過醉生夢死的生活,還能將整個天下牢固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上,有點像秦始皇第一個稱皇帝一樣,沾沾自喜,卻不知道,世界上絕無不勞而獲得這件事情,唐朝的國力,在虛無的開元盛世之後,已經只剩下一空殼。

沉默!

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李隆基的表情是沉默,沉默了半晌之後,他忽然冷笑。

他冷笑了很久,他笑的時候,額頭上的青筋暴露,使他整個人看起來有一種猙獰的感覺,然後,他握緊拳頭,骨節的聲音如爆豆般響起,隨即重重的一拳擊出,空氣有種被撕裂的感覺。

然後,他整個的人忽然鬆弛下來,躺進一張大椅裡,問身邊的高力士:“力士啊,唐朝此人,你覺得如何?”

高力士就恭身回答:“皇上,臣以為他是個能人。”

“不錯!”李隆基隔了半晌才說道,說這兩個字的時候,胸中似乎有種極大的怨氣,這使得桌 上的玉杯被他這聲悶喝給震裂了口子,汩汩的將茶水傾瀉,“想不到我還是小看了他,他的確是個能人,你覺得,一萬的兵馬,可以擊敗突厥嗎?”

“不可能!回皇上,聽說唐朝這次擊敗突厥,靠的是契丹的兵馬以及以前擊敗霍傷馬賊的時候收編的賊軍,不然的話,區區一萬兵馬,怎麼能與旭烈升的大軍抗衡,這小子別的能力倒不算什麼,拉攏人的本事倒是不小。”他知道,皇上不喜歡唐朝,自然要挑選點唐朝的漏洞,不能把他說成一個無所不能的存在。

“力士啊,這話你說錯了,會拉攏人,也是本事,況且他的武功,先前已經不錯,現在恐怕不弱於你了吧,要是我叫你和他動手,有幾成勝算?”

高力士沉吟了一下:“回皇上,即使他武功大進,老奴才以為,五成勝算還是有的。”

李隆基就嘆息了一聲:“天下之事情,都在朕掌握之中,我本以為,要炮製唐朝,不過是件簡單的事情,想不到屢不如願。”

“不,皇上,唐朝私自收編馬賊,還私自向契丹借兵,而且為了取勝,放棄了安西大城,即使勝利,但也大大的損了盛唐國威,皇上要辦他,也是輕易得很的事情。”

李隆基就微笑了起來:“力士,你說的什麼話,我要是願意這樣做,早就做了,一紙詔書就把他給罷免了,但是卻不能使他服氣,朕富有天下,手段無數,他唐朝即使能僥倖成功,終要喪在我的手裡,你剛才說的這三樁罪名,任何一宗,都可以治唐朝的罪,但他剛剛大勝利,威鎮西域,我要是罷免了他,邊疆不穩,更重要的是,天下人會笑我是個小肚雞腸之人,也許我女兒新靈也會怪我,她喜歡的男人,應該是個英雄般的男人,而不是高陽公主那樣的男人,不過,我得節制他,我可不希望再出一個王莽。”

就這樣,皇上嘉獎唐朝,糧食美酒,這一次,再也沒有諸多的拖延,終於一一到帳,唐朝接著,自是大賞士卒,該升的升官,安西大慶 。

大帥府邸,自是設宴慶祝,酒過三巡,牛僧孺忽然拉住了唐朝:“大哥,小弟有幾句話,需要單獨和你談談。”

唐朝見他臉色凝重,不像是在說笑,指著身邊的專氏四虎以及隆多舍瓦等人道:“這些都是我生死之交的兄弟恩親,有什麼話,直接說了吧!”

牛僧孺見唐朝如此說,頓了一頓說道:“我現在名義上是安西的副都護,隨著皇上的嘉獎,收到了皇上的一封 密詔,大哥請看!”

說著拿出一卷黃色的絲娟,果然是一封閉密詔。

唐朝拿起來,展開:“著安西副都護牛僧孺聽者,務必關注唐朝的一舉一動,如有任何異常,向朕稟告;再,唐巢不久將會被朕定以罪名離開西域,到時候安西都護就是你,若無寸功,朕有大罰。”

唐朝一一看完,氣得咬牙切齒,心想,媽媽的,我為你拋頭顱,灑熱血,保護邊關,你卻處處掣肘我,想讓我回去當一個安份守 己的子民,卻不知道我穿越而來,知道大唐朝歷史的軌跡,你那皇帝位,也沒有幾年可以做了,卻還在嫉妒賢能,如此不能容物,哪裡還像世界上最強帝國的皇帝,像桀紂這樣的亡國之君還差不多。

唐朝暴怒,但以他此時武功,卻是很快的平息了胸中憤怒,只淡淡一笑:“我早知道李隆基對我不滿,但沒有想到他會一再的陰謀算計我!”

當下將這詔書讓手下親信都一一看了,無不咬牙切齒,發誓要報仇。

其中隆多最是氣憤:“大哥,我們為他出死力,他卻在背後算計我們,不如帶領大軍,打進長安,將這狗皇帝殺了,奉哥哥來做皇帝!”

眾人一聽,紛紛叫好,都拿眼睛看著唐朝。

唐朝趕緊道:“籲!”

等大家都不出聲了,唐朝才面色凝重的道:“如此大事,豈同兒戲,不說李隆基手下猛將無數,就說他本人,武功也是厲害之極,再加上他能調動全國之兵,唐朝也還沒有到分崩離析的時候,此時動手,大為不智。”

舍瓦一聽,露出一絲喜歡:“我一直以為,你不想和唐朝開戰,但聽你剛才這話,並不是不想動手,只是覺得時機未到?”

唐朝就壓低了聲音說道:“正是,牛大哥,你以前雖然有對不起我的地方,但人生一世,若不求富貴榮華,聞達於天下,像你我這樣的人,的確比死更難受,你暗算我,也在情理之中,但今日你將皇上的詔書給了我,足見再無隔閡,我又何以奴隸待你,來吧,這是解藥,服用之後,從此以後,你再不受我控制,享受暢快的人生!”

牛僧孺大喜,再也想不到唐朝如此大度,將控制自己的解藥給了自己,顯然是真心相信了自己,不禁熱淚盈眶:“唐大哥,你如此度量,將來一定是個成皇成帝的人,我今後再無貳心,做你的臣!”

說到這裡,他跪了下去,有點像朝見皇帝的景況。

眾人見他這樣,也紛紛下拜,畢竟,專氏四虎這些人,都知道唐朝是南詔的十太子,極端有可能將來繼承南詔大統的人物,伏虎太子的功勞、武功,沒有一樣能和唐朝相比,向他下拜,覺得是理所當然。

唐朝慌了,低喝一聲:“都給我起來,這像什麼話!”

說這些話的時候,他臉色鐵青,顯然是真的發怒了。

“你們這是陷我於不義啊,幸虧現在是在大帥府邸裡,這裡的都是心腹,但是你們的話,趁早給我收起來,即使要起兵反唐,也是三年之後的事情,現在,絕不能透露出去一點訊息,不然,在座諸位頭上的腦袋,就不那麼保險了!”

“三年,為什麼是三年?唐朝現在政治動亂,民不聊生,矛盾已經到了十分尖銳的地步,也許,大哥你登高振臂,一呼百應,即使不勝,也可以避禍 南詔,你看看鮮于仲通這人,剛剛當劍南節度使,竟是敗仗連連,唐朝現在的國力,連一個小小的南詔都不如了,現在不起兵,必然後悔。”

牛僧孺雖然不知道唐朝和南詔有什麼具體的關係,但舍瓦和專氏四虎是南詔的人,他卻是輕易就能知道的,所以十分焦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也是幹大事情,的人,知道唐朝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要有勇氣,只要一步跨出去,就是一番新天地,所以極力的慫恿唐朝現在動手。

唐朝就按住他的肩膀,微微一笑:“牛大哥,這是解藥,你先收下。”說著將一顆火紅色 的藥丸放進他的手裡,然後說道:“諸位的意思,我已經知道了,但現在反唐,時機還不成熟,我精通《易》學,曾經暗中算過一卦,唐朝氣數雖衰,但卻至少還有三年的安定,再說了,安 祿山擁兵二十萬,坐守太原,潼關更有十萬**,都是唐朝最為精銳的部隊,我現在手上雖然有數萬兵馬,但遠遠不是他們的敵手,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利用我在嶺南得到的大量錢財,招收人馬,置辦兵器,勤加操練,到時候一旦天下有變,方可趁勢而起,萬不可鹵莽行事!”

眾人一聽,都是 點頭,知道唐朝說的沒錯,連牛僧孺心中都起了敬意,想不到唐朝的頭腦如此的精明,竟絲毫不動火氣,要是現在動手,很可能被四方彈壓,弄個全軍覆沒的結局。

但這小子說他深通《易》學,到底是真還是假,也許他說的沒錯,三年之後,天下要大亂了。

看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他並不是不想反,只是在等待時機而已。

自此之後,安西都護府的聲威震於西域,馬賊也是深自收斂,重新恢復了絲綢之路,楊國忠的駱駝隊更是絡繹往來,賺取大量的錢財,加上他善於鑽營,金錢美女權勢自是滾滾而來。不過因為要巴結楊貴妃,再加上虢國夫人也是人間絕色,楊國忠還和她保持十分光明正大的曖昧關系。

唐朝隨即著手招收兵馬,購置兵器,當然 ,這些都是在極端秘密的狀態下進行,他知道,一旦李隆基 知道了,新靈和芹兒這樣的女人就不再屬於自己,到時候自己只得亡命天涯。

請支援,謝謝!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