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回到現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看完這本泛黃的日記,我和小淼久久的不能平靜,為了這起案件當中那些無辜逝去的生命,為了那名在花季年華就消逝的女孩,也為了在臨終前久久不能釋懷的吳師傅。

直到生命的最後,他依然沒有放下這起懸案,可見這個案子在他的心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於情於理,我們都覺得有必要去瞭解一下這起案件現在的發展情況。就算不能破案,至少也可以藉此告慰吳師傅的在天之靈。

查閱歷年卷宗並不是什麼難事,特別是現在所有的案件都已經錄入系統了,我們只要用自己的許可權登入公安內網,馬上就能查到當年的案子。

具體的案情與吳師傅的日記裡所記錄的基本一致,只是在細節的部分多了一些當事人不知道的補充,這些應該是後來的調查組新增進去的。就如吳師傅的日記裡所記錄的那樣,當他離開化城之後,化城縣又在此後的幾年裡陸陸續續的發生了數起類似的女性受害案件,光發現屍體的就有六起,拋卻第一起至今沒有發現遺體的案件,這個案子光確定的受害者就有十人。

此後接手案件的專案組當然不是什麼都沒做,事實上得到了上級部門的支援之後,專案組做了大量的工作。不僅把整個化城縣裡裡外外做了一遍地毯式的調查,甚至對周邊的幾個縣份也做了調查。

記錄在案的資料顯示,專案組在這段時間裡走訪的人員多達兩百萬人次,鎖定兩萬多名嫌疑人,對四萬多份DNA樣本進行了比對……

其中一位經手民警在報告中寫到“這一系列案件隨都有著很強的共同點,但我們有理由懷疑這其中存在著模仿犯罪,因此嫌疑人有可能不止一人。”

另一位民警則分析“嫌疑人很可能是一位有穩定工作,在社會上相當體面的人。”

還有一位民警在調查的過程中,瞭解到這樣一個資訊。在一起案件發生當晚,化城縣唯一的一趟往返市內的小巴正好經過案發現場。那輛小巴因為中途爆胎,導致返回縣城的時候已經很晚了。他們在經過一片農田邊的時候,看到有個人從裡面鑽了出來。因為那個人突然出現在道路上,嚇了司機一跳,還一直衝那人按喇叭。

這個時候令人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一般來說一個人走在馬路上,突然被人大聲的按喇叭,肯定會看向按喇叭的方向,甚至會表現出不滿。可是那個人並沒有這樣的反應,他對耳邊的喇叭聲充耳不聞,背對著小巴走向前去。

這個地方距離縣城還有幾公裡,於是當小巴經過的時候,車上的收票員就伸出頭來,問那個人要不要搭車。反正車也要回城,對方隨便給點錢就搭他。見他一直不回應,後來售票員乾脆說不收他錢了讓他上車。可就算如此,那個人依然沒有回應,一直低著頭往前走。

那名民警當時就問那個售票員,為什麼這麼確定這個人要進城,說不定人家就是住在附近的農民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售票員的回答是絕不可能,這個人肯定不是住在附近的農民。首先是這趟小巴經常跑這條線,對於沿途的幾個村情況都很瞭解,她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其次這個人年紀比較,身體很瘦弱,面色白淨,穿著也比較體面,除了褲腳上有些水之外完全不像是農民。售票員說她常年跑這條線,一個人是不是農民她一眼就能認出來,這個人絕對不是幹農活的。

第二天,警方就在那附近發現了一具女屍,小巴的售票員馬上就跑到公安局裡去報案了。

根據那個售票員的報告,警方讓人給那個嫌疑人進行了畫像,並根據這幅畫像在整個縣城裡進行搜尋,只可惜始終無果。

這幅畫像也被影印在了系統裡,我和小淼看著螢幕上那張很普通的年輕人的臉,居然同一時間說出了同一句話“這個人怎麼好像在哪見過啊。”

說完這句話,我和小淼都吃了一驚,轉頭看向對方。我們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種怪異的神色,我們怎麼可能見過這個人?這完全沒有可能啊。

這是一起發生在二十多年前的系列案件,就算這個兇手當時只有二十多歲,現在至少也有四十幾五十歲了。所以就算我們在現實當中真的見過這個人,也應該認不出他來才對。可如果我們沒有見過他,為什麼我和小淼都會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於是我倆趕緊抓耳撓腮集思廣益,努力的回憶著一起遇到過的每一個人。可就算我們抓破腦袋瓜,也想不起曾經在哪見過這麼一個人。於是我倆又盯著螢幕上的那張臉仔細的觀瞧,想回憶一下這張臉是不是像某個明星或者公眾人物,因此才會給我們帶來這種熟悉的感覺。

然而看了半天,我都沒想起來這張臉像哪個公眾人物。

小淼比我這個土鱉厲害一些,她把這張圖弄了下來,掃倒了手機裡。然後開啟一個繪圖工具,在原本素描的基礎上填充了色彩,讓整張臉變得飽滿生動起來。我看著她手機上那張越來越真實的臉,除了依然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之外,並沒有想起這人像誰。小淼也不著急,她居然把這張臉直接發到了網上,用一種圖片對比功能直接在網上搜尋與之相似的面龐。

經過她的這一番操作,一大堆五官與這張臉相似的圖片出現在了我們面前,於是我們就以肉眼的方式一張一張的進行對比。可看了老半天這些相似的面孔,也沒認出來這些人當中哪一個是我們認識的,甚至有印象的都沒有。

所有與這張畫像相似的面孔我們都覺得很陌生,唯獨那張原畫我們都覺得有種說不清的熟悉,特別是二十多年前那張用鉛筆畫成的簡單畫像給與我們的感覺最為強烈。

不得不說這張看似簡單的畫像非常的傳神,特別是這畫像上的那雙眼睛……

對了,就是眼睛。

我突然意識到了,我之所以覺得這張畫像有種熟悉的感覺,就是因為這畫像上的那雙眼睛,我一定是在什麼地方見過這種眼神。

那是一種看似普通,卻帶著某種陰鬱的眼神,與這樣的眼睛對視久了,人會有一種極不舒服的感覺,彷彿對方並不是一個人,而是某種危險的動物,正在陰森森的盯著你。

我把自己的這個想法跟小淼說了之後,她居然也表示非常的同意,她也覺得這張畫像上讓她感覺熟悉的,就是這個人的眼睛。

從一張臉上姑且找不出任何線索,更不用說一雙眼睛了,最終我們只能放棄搜尋這個人身份的想法。

事到如今,我們只能在往化城縣走一趟了。儘管時間已經過去了很多年,當地肯定也已經無私人非了,可當年經手這個案件的民警應該還有在世的。少我們能聽他們親口敘述一下當時的情況,知道一些當事人的感受。

更重要的是我們想去見一見那位張局長,現如今她應該已經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如果她還在世的話。

這次的走訪不算公務,只能算我們的私事,因此我們必須請個假。當我們向人事處的餘主任提出請假申請的時候,他很爽快就答應了,聽他的口氣似乎早就知道我們要去請假似的。

“你們是要去化城對吧?”餘主任問道,我和小淼對視一眼都不知道餘主任是怎麼知道的。他也沒多說什麼,只是在辦公室下面的抽屜摸索了一下,把一個盒子遞給了我們“把這東西帶上,還給它的主人。”

“這是什麼?”小淼問道。

“你開啟就知道了。”餘主任回答。

小淼小心翼翼的開啟那個陳舊的盒子,好奇的往裡面望去,隨即不由自主的輕輕“呀~”了一聲。

我聞聲側過頭去看了一眼,一瞬間嗓子裡突然像是被什麼東西堵住了一樣,說不出話來。

那個盒子裡靜靜的躺著一把小花傘。

二十多年了,它依然那樣的鮮豔,那樣的漂亮。

就如同那個永遠停留在最美年齡的女孩一樣。

——小吳哥哥,你什麼時候請我吃雪糕呀。

——蕊蕊你別急,小吳哥哥這就去找你。

二十多年的時光匆匆而過,他們終於在那個細雨熹微的操場上,遇見了彼此。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