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楊院長的講座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啊……”

“這麼多?”

“在機關單位,要幹幾年了!”

現場發出一陣低低的驚呼。

大家看王弘毅的神色,簡直就像是看土豪一樣。

一旁的楊源清教授也吃了一驚,王弘毅果然是大手筆,為了挖清華的高材生,捨得下血本。

他看得很清楚,莊健良明顯已經動了心,現在王弘毅丟擲這麼多的好處,他不同意才怪。

“王總給了這麼好的待遇,我當然願意了,現在就可以簽約。”

莊健良內心也比較激動,這對於他的人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雖然對方是民營企業,但是收入高、待遇好,對於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人來說,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更別說,現在的社會風氣,跟以前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現在的主線,是搞經濟。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社會的商業氛圍越來越濃厚。

民營企業的發展,十分蓬勃。

莊健良記得之前看到過一篇文章,對社會經濟發展進行分析,十分看好民營企業的發展,認為這是一個萬眾創業的大好時代,敢於衝上市場勇立潮頭的人,將來必將成為社會的中堅。

現在的選擇,或許讓很多同學不以為然,但是也許將來,自己的成就會超過很多人呢。

對於莊健良的選擇,大家也不意外,從他頻頻發問,就知道他早就動心了。

另外兩個畢業生,雖然有些意動,但是卻沒有下定決心。

再說,跟莊健良相比,他們晚了一步,難道去接受莊健良的領導?

與此同時,有兩名大四學生決定到公司實習。

他們之前跟莊健良熟悉,跟著他實習,作為團隊成員,就像之前在實驗室跟師兄一起幹一樣,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這兩名學生,都來在農村,家庭條件不好,王弘毅給出來的實習工資,讓他們極為動心。

對於這個結果,王弘毅也沒有失望。

畢竟對於清華的學生來說,畢業了,學校都會分配比較好的單位。

各大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才是最好的職業選擇。

而民營企業,始終是矮人一頭。

再加上,天車公司在民營企業裡面,規模也不算大。

現在的年銷售收入滿打滿算,最多兩億元,對於見多識廣眼光頗高的清華學子來說,不算什麼。

能夠招聘到一個正式員工,這對於天車公司來說,就是好事情。

回頭再去其他學校招聘的話,就有了示範效應。

“這個王弘毅,很有魄力,能夠把企業做這麼大,果然不是普通人啊。”一旁楊源清教授十分感慨。

正在這時,王弘毅又對楊源清道:“楊教授,以後天車公司跟清華食品研究所的日常對接人,就是莊健良莊所長了,他是您的學生,又是清華跨入社會走向市場浪潮的先行者,我希望,透過我們雙方進一步加深合作,在生物食品等領域更好地實現產學研的結合……”

“看來,王總佈局深遠呀。”楊源清感嘆了一聲,“這其實也是我們研究所的目標之一,研究成果運用和推廣,也是我們在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我也期待天車食品的研究所,能夠在清華和天車公司之間,對產研對接轉換起到橋樑和催化劑的作用。”

楊源清跟王弘毅打交道的時間並不長,但是他對王弘毅越來越看好。

“這樣的年輕人,才是時代的弄潮兒,必將成為社會的精英。”楊源清心中暗自感嘆。

這時他想起了一件事情,心中一動道:“王總,之前我跟你說過清華mba的事情,正好今天下午有一個講座,是楊院長親自來講,你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去聽一聽,我幫你聯絡一下。楊院長的身份,你知道吧?你搞企業的,應該關注。”

楊院長可不是一般人,他講座,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進入教室去聽課的,至少有一個基本的檢查程序。

王弘毅一怔,隨即心中一陣驚喜,趕緊道:“太好了,想不到機會這麼合適,那請楊教授幫我安排一下,我去聆聽最新指示。”

楊源清笑了笑道:“聽說,這次楊院長主要講產權、公司治理等,正好適合你。”

接下來,王弘毅讓賈成玉負責具體跟莊健良聯絡,安排入職及實習的具體工作。

現階段,天車食品研究所處於草創階段,前期主要是搭架子,這需要莊健良依託清華食品研究所,把研究所從無到有搞起來。

“前期,先撥款100萬元,後續根據需要逐步撥款。”王弘毅安排道。

正好之前王弘毅給公司注入了資金,留在總部備用的資金,就可以用在這些基礎性的支出方面。

對於莊健良來說,一到公司,就接受了這麼大一攤子事情,他也不覺得麻煩。

相反,這對於他來說,是一件好事情,畢竟自己親手把一個食品研究所的架子搭起來,也算是白手起家,這種成就感,非同一般。

天車食品研究所,必將打上莊健良的烙印。

雖然這只是一個企業內部的食品研究所,但是莊健良有信心,依託母校的強大研發能力,將它打造成走在市場前沿的一流食品研究所。

莊健良雄心勃勃,渾身都充滿了幹勁,對兩個師弟道:“走,我們去喝茶,順便商量一下怎麼幹,王總把這個事情交給我們,我們一定要儘快搞出個章程來。”

雖然那兩個師弟只是實習,但是莊健良並沒有考慮那麼多,把他們當成了自己正式的下屬,準備開始安排工作。

反正他們都是師弟,以前也一起合作過,很熟悉。

對於幹事業的人來說,沒有那麼多的廢話,抓緊幹才是正道。

十二點半,在楊源清的安排下,王弘毅拿到了下午兩點鐘在大禮堂舉辦的清華mba“企業產權改制及公司化經營”專題講座的入場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想不到這麼快就跟楊總有了一點交集,這一次,如果有機會提問或者發言的話,那就更好了。”王弘毅心中暗自琢磨。

雖然不一定有機會發言,但是他還是決定好好準備,到時候才能夠有的放矢。

如果透過這個機會,引起楊總或者相關領導的關注,那對天車公司未來的健康發展,極為有利。

這對王弘毅和天車公司,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