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網路百科全書計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越想越不對勁,趕緊翻最前面,發現有一次算錯了。更正一下,老宋現在手裡只剩下600多萬股聯想,當時估計多按了個零。這段劇情沒法寫了,而且我還得修改前面,好尷尬……咱們一筆帶過吧。)

聯想今年股價暴漲,除了我們上一章提到的利好因素,還因為聯想數碼(原時空為神州數碼)發展迅猛。

聯想數碼是今年1月份才成立的子公司,法定股本10萬港元,分為100萬股,每股面值為0.1港元。聯想集團把代理業務全都轉到子公司,並且還讓子公司投資了電子商務,透過定向增發和公開招股的方式,子公司的估值膨脹至30多億港元(聯想佔股50%),四個月內翻了3萬倍主要來自於聯想集團和其他機構的投資。

子公司的估值或許是虛的,但在公開招股的過程中,卻實打實融到接近7億港元的資金。

或許是為了圈錢,或許是為了業務整頓,聯想數次透露要把子公司分拆上市的資訊。每次有訊息傳出,聯想股價都會跌一波,於是立即出面澄清,澄清之後再度迎來大漲。

主要是聯想集團和聯想數碼的勢頭太猛了,聯想數碼作為聯想的子公司,雖然還沒有上市,但每次公開招股都出現大幅超額認購的情況。增發的新股額度根本不夠賣,前段時間,高盛甚至專門幫著額外發行了1300多萬股新股,以照顧那些想買而買不到的投資者。

子公司聯想數碼的內部定向配發股價僅為0.1港元,但公開招股的市場價卻被抬升至接近4港元。

若非聯想的大股東(中科院)有政策卡著,要求聯想集團必須佔有子公司50%以上的股份,聯想說不定還會增發子公司的新股,分分鐘就能再融資幾個億。

這些都是聯想股價暴增到70元的原因,全部屬於利好訊息!

要錢有錢,要市場有市場,要業績有業績,要名氣有名氣,要政策扶持有政策扶持,而且還趕上港股持續暴漲的大環境,2000年秋天的聯想絕對風頭無兩,乃是中國科技行業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

宋維揚那600多萬股聯想砸出去,僅僅濺起一絲漣漪,因為聯想股票每天的交易量太大。70.46港元的聯想股價,被宋維揚的大量賣單拉到68.17港元,但很快就重新漲回69港元。

不過也有效果,聯想股價死活不能重新突破70港幣,某些持股的金融機構也開始小幅賣出了。誰都能看出聯想股價太妖,那些金融機構遲早要大量拋貨,估計再過一兩個月就會迎來持續下跌。

即便沒有宋維揚出現,聯想由於受到科技股萎靡的影響,其股價今年也會跌成10多塊錢。等到明年聯想拆分子公司上市,公佈訊息的當天便跌成11塊,幾天之後暴跌至5.85港元,此後一直在5.5港元上下浮動。

而其子公司聯想數碼也沒圈到什麼錢,上市當天股價4塊多,幾個月後直接跌到不足2塊。

唯一的好處就是整頓了業務,聯想集團專門生產銷售電子產品,而聯想數碼則代理國外品牌和做電子商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管如何,宋維揚這次出手600多萬股聯想,還是套現了4.3億港幣。這些零花錢,完全可以用來繼續對阿里巴巴、搜狐、騰訊和網易進行注資,甚至明年還可以投資股價跌成個位數的亞馬遜此時亞馬遜的股價,已經從三位數變成兩位數。

順便一提,宋維揚當初投資的那部《中華英雄》,其票房收益已經打進賬戶。由於是港城票房和外埠票房一起結算,所以今年8月份才開始結算,宋維揚當初投資1500萬,現在變成了1800萬,雖然只有20%的利潤,但這種大投資能收回成本就已經很不錯了。

現在宋維揚手裡的閒錢不少,只等著明年網路泡沫再炸一波,而且比今年炸得更加慘烈。

……

前段時間,宋維揚不是決定邀請韓寒和一些明星入駐,以此來擴大搜狗的部落格影響力嗎?

在與丁明詳談之後,部落格發展計劃被擱置了,繼續要死不活的扔在那裡,由著搜狗部落格自然而緩慢的發展。因為現在是網際網路寒冬,這玩意兒不能帶來什麼利潤,也對搜狗的長遠發展沒太大幫助。

之前的西湖論劍,馬小雲等人雖然都在聊武俠小說,但有一點他們說得很對。在網際網路寒冬之中,什麼詭譎招式都沒用了,各大網路公司猶如俠客掉落懸崖,最要緊的就是趁機苦練內功。誰能把內功練好,等再出江湖的時候,就可以大殺四方。

搜狗搜尋現在要練的內容是網路百科!

現在連維基百科都沒有,更別說百度百科,一旦把搜狗百科做出來,其重要性僅次於騰訊做出qq。

10月初,京城。

宋維揚是應邀前來錄製央視節目的,順便出席搜狗的新聞發佈會。

二十多家媒體匯聚一堂,但記者們都沒什麼精神,三三兩兩開玩笑聊天,只等著發佈會結束之後拿錢走人。

網際網路已死,這是前段時間媒體喊出的口號,再怎麼折騰也就那樣,不可能出現什麼驚天新聞,而讀者對於網路報道的關注度也大大下降。

退回去半年多熱鬧啊,天天都有網路公司成立。記者們拿車馬費拿得手軟,回去還能寫文章攢報社公分,這些新聞經常被放在重要版面,現在則不怎麼受總編重視。

有一位姓呂的博士,專門研究網際網路,他那本《網路經濟的77種創新模式》被譽為中國網際網路創業聖經。今年春天,創業者們人手一本,都拿著書去請教呂博士,詢問自己的商業計劃是否可行。只要呂博士點頭,立馬就可以回去註冊,再召開記者會把呂博士請來,輕輕鬆鬆就能得到融資。

整個春天,那位呂博士都住在中關村某酒店裡,因為全都在那裡召開記者會,有時候他一天要出席兩三次。

至於現在嘛,呂博士已經很久沒接到邀請了,安安心心回社科院搞學術研究。多年之後,呂博士被聘為央行顧問,參與制定《網上銀行安全風險指引》,接著又起草關於網絡空間的國家戰略報告,並在大領導批示後被定為國策。

如果沒有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可能這位呂博士會成為商人。畢竟看著別人按他的指點發財,遲早是要動心的,按捺不住就去創業了,哪裡還有時間安心搞學術研究?

一個記者望著臺上的數字大屏幕,問身邊的同行道:“網路百科全書計劃,你知道是什麼嗎?”

“不清楚,”那記者笑道,“隨便怎麼搞,反正賺不到錢。我想瞭解百科知識,直接買《中國大百科全書》就行了,難道還要付費去查詢網路百科全書?”

另一個記者說:“搜狗搜尋公司好像還是賺錢的,廣告收入很高,一直沒有得到大筆融資也能支撐下去。換成其他公司就不行,你看現在的三大入口網站,拿不到風投早窮死了。”

“廣告收入再高,搜狗頂多也是收支平衡,哪有那麼多公司在網上打廣告啊。”

“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都開始做公司網頁了,可能兩三年後搜狗能賺大錢呢。”

“鬼知道。”

“咦,宋維揚也來了!”

“……”

宋維揚直接走到靠邊的位置坐下,把主場留給了丁明。

丁明做了一番感謝開場白,迅速轉入正題:“網際網路是一個世界,一個現實世界之外的虛擬世界,它將縮短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距離。而搜狗搜索引擎,就是為此而誕生的,只需輸入關鍵詞,點選一下,就能迅速在網路世界找到你的目標。現實當中,你需要瞭解某方面的知識,普通人的第一選擇是查詢百科全書。但百科全書太貴了,就拿《中國大百科全書》來說,全套有10本,每本都很厚,加起來整整1億多字,就算買盜版也得花上百塊錢。而且,攜帶非常不方便,你總不能帶著全套百科去上班吧?現在福利來了,搜狗在今年暑假期間,擴招了50名員工,專門用來執行‘網路百科全書’計劃!”

有點意思啊。

記者們終於來了點興趣,他們是文字工作者,對百科全書這玩意兒比較敏感。

丁明指著宋維揚:“有請打字員宋先生演示。”

在記者們的輕笑聲中,宋維揚輸入關鍵詞“孔子”,搜狗搜尋的第一個查詢結果就是孔子的百科。

隨著滑鼠緩緩下拉,記者們透過數字大屏幕看到內容,有孔子的簡介、生平、成就、評價等等,內容非常全面詳實。

丁明笑道:“截止昨天,搜狗百科已經收錄了1萬2千個詞條,我們的計劃是今年之內收錄50萬個詞條!”

感謝國家,感謝政府,不僅召集2萬多名專家學者,歷時15年編成《中國大百科全書》,而且還在去年灌製成光碟電子書。搜狗百科項目組的工作人員,只需復制粘貼即可,直接把《中國大百科全書》搬到網路上。

丁明繼續說:“搜狗百科,不僅含有傳統百科全書的內容,而且還有比較流行和時髦的東西。打字員宋先生,請演示吧。”

宋維揚隨手輸入關鍵詞“青蛙”,記者們很快發現,這個詞條有不同的選項,其中一個叫做“網路用語”:青蛙原指一種兩棲動物,網路上通常用於一些長相不好的男生,被女生們稱之為青蛙。

丁明笑道:“許多流行語、流行詞彙,在百科全書上是找不到的。你如果想知道,那麼只需用搜狗搜一下百科,輕輕鬆鬆就能獲得你想要的內容。”

記者們終於興奮起來,他們屬於最需要查資料的一群人。有的時候,由於隔行如隔山,非常簡單的知識點,還得專門去請教學者,費時又費力,有可能還會耽誤發稿。如果搜狗的網路百科全書計劃能成功,那以後寫文章多方便啊,用電腦一搜就可以了。即便是百科全書裡有的內容,使用電腦也更方面,用不著慢慢查索引去翻,畢竟有1億多字呢。

丁明說:“搜狗已經推出通用賬號,只要註冊一個賬號,就能使用所有的搜狗產品。比如搜狗部落格,一篇部落格點擊率達到某數值,我們就會獎勵這位使用者積分。同樣的,我們也呼籲眾多的網友,一起來編寫網路百科詞條。只要你發現搜尋不出這個詞條,你就能自己編寫,只要稽核透過了,我們就會獎勵你一定積分。這些積分都是有用處的,至於有什麼用處,我們以後會告知。”

這就更靠譜了,現在中國網民數量接近2000萬,即便只有千分之一參與編輯詞條,也能迅速把搜狗百科給豐富起來。

現場就有好幾個記者,回家之後試著搜尋詞條。一旦發現有缺失,立即自行編輯,然後非常愉快的攢搜狗積分,心裡有一種參與網路大專案的興奮感。

如果說,在這個網際網路寒冬有什麼值得關注的新聞,那就非搜狗的“網路百科全書”計劃莫屬。

一經報道,立即引起轟動,許多網友都自發加入進來。

在多年以後,熟悉網路的人們,把網路百科視為稀鬆平常,卻很難想象它剛出現時來到的震撼。

國外那個維基百科,在2006年被《時代》週刊提及,跟它並列的是youtube、facebook和myspace,足可見網路百科的影響力之大。

而現在,維基百科還沒出現,搜狗百科提前被宋維揚甩出來了,全世界獨一份兒的事物。

如果換成是一年前,僅一個“搜狗百科”,就值5000萬美元的投資,不知有多少投資者搶著砸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王梓鈞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