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雁山兵氣 10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

是日夜,我倚著繡姑的肩頭睡去不過一會兒,便被一陣號角聲驚醒。天剛亮,遠南軍要整軍回營了。我們如今是俘虜,不敢耽擱,匆忙拾掇了一番,便緊跟上去。

遠南的營地在西林道以南,小河洲以北,雖仍處雁山之中,卻是一片水草豐美,依山傍河,近似平原的地帶。從西林道徒步過去,大約要走三五天。但遠南治軍極嚴,行軍速度極快,逾萬將士令行禁止,僅用兩日就到了。

我從未這樣趕過路,單是不被落下已十分勉強,等到了營地,腳底被磨出了數個血泡。同行一名醫女瞧見了,用燒紅的針幫我將血泡挑破,塗上草藥,簡單包紮,又將隨身的布囊拆了線,為我縫了一雙軟和的腳墊,如此才勉強能走。

一名遠南小兵將我們引到一個帳子前:“你們八個就住這裡。”

帳子裡除了八張草蓆,還有許多筐草藥,小兵又說:“後山有個水洞,可以供你們清洗,虞將軍吩咐過了,趁著天沒黑,你們將換洗衣裳帶好,待會兒我帶你們去水洞。”

一名膽大的醫女訝然道:“小將士,我們是女子,你是男子,我們洗浴,怎麼能由你帶著去,要是被你偷瞧一眼可怎麼辦?”

小兵的臉一下通紅:“你、你說這話,臊是不臊!”又道,“這是世子大人的意思,軍中傷兵多,大夫不夠,你們洗淨了,從明日起,跟著徐大夫去為傷兵療傷。你們要是不願,我這就去稟告世子大人和虞將軍,左右你們是俘虜,到時有你們好看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繡姑越眾而出,行了個禮:“這位小將士,我是這裡掌事的,叫張繡,手下幾個徒弟跟著我在軍中住了多年,不拘小節,渾慣了,您別介意。”

小兵的神色略緩和了些,沒答話。

繡姑笑了笑,又問:“ 不知小將士口中的世子大人,可是前幾日我等在西林道見過的,遠南王的大公子,於閒止於世子?”

小兵“哼”一聲:“不然呢?咱們遠南還有哪一位世子大人?”

繡姑又道:“可我聽說,你們世子大人今年五月中要與桓國的昭永公主成親,繼任遠南王位,這事全天下都知道,眼下正是五月中,他怎麼出現在雁山了?”

“咱們世子大人的心思,豈是你等區區婦人能夠堪破的?”這小兵一提起於閒止,一臉神氣,“年初出兵的時候,虞將軍就說了,咱們這叫惑敵之術。”

惑敵之術?我略一思索:“你的意思是,你們世子大人與昭永公主五月中成親的訊息是假的,其實他早有攻取雁山之意?”

這就解釋得通了。

雁山與淮安一樣,均是四通八達之地,於閒止去年起兵後,大約早就打算奪取雁山。奈何雁山地處險要,崇山峻嶺易守難攻,於是他攻下小河洲南面的幾座城池後,想了一條妙計——以自己即將大婚為由,命遠南大軍按兵不動,然後親率逾萬親軍趕回遠南,卻在途中暗中折道往北,潛入雁山腹地之中。這樣不但能令隨軍、平西軍、燕軍防不勝防,還能先一步佔據有利地勢。

照這麼看,於閒止的遠南軍也是剛到雁山不久——若早就到了,即便行蹤再隱秘,也不可能不走漏風聲。

我道:“你們與桓締有盟約,眼下卻以成親做掩護,藉機出兵,計策雖好,只怕不是寒了昭永公主的心,叫桓不悅?”

“婦人之見!”小兵又“哼”一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咱們世子大人是打天下治江山的王,怎麼會叫兒女情長絆住?再說了,遠南只是將婚約推遲了些,又沒說不娶,桓為何要不悅?那昭永公主當年一見世子大人就傾慕不已,還叫她的哥哥廉親王白朽來遠南請求聯姻,可惜沒成,眼下世子大人肯娶她為妃,她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

他說到這裡,忽然頓住,一臉戒備地看向我與繡姑:“不對,你們這是合起來套我的話呢!你們、你們想打聽遠南的部署,告訴隨軍是不是?”

繡姑訝然道:“我等一介婦人,不過是問些平日裡街頭巷尾聽來的閒話罷了,哪懂什麼部署?何況我們眼下被俘在你們軍中,便是打聽來什麼,又當告訴誰去。”

小兵將信將疑地看繡姑一眼:“反正虞將軍說了,你們要是膽敢不老實,別忘了你們大隨的衛將軍還在我們手上。”

言罷,掀簾出去了。

小兵一走,方才那名膽大的醫女便氣得一跺腳:“什麼咱們遠南,你們隨軍?遠南人就不是隨人了?做了反賊還這麼理直氣壯,真是前所未見,叫我說,等戰亂平息了,這些心中無國眼中無君的,全該被千刀萬剮!”

繡姑勸道:“行了,你少說兩句,別忘了咱們眼下的處境。”

又嘆一聲,對我道,“可惜了,沒能從這小兵口中打聽出燕人的心中。公主,咱們眼下該怎麼辦?”

我想了想:“燕兵為何會出現在雁山,遠南未必知道,即便知道,也不會告訴這樣的小兵,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取了換洗衣裳,正欲與繡姑等人一起去後山水洞,身後,忽聞怯怯一聲:“公主。”

是那名年紀最小的醫女。

她平日裡似乎有些怕我,不怎麼與我說話,眼下亦低垂著眼簾,雙手奉上一個荷包,小聲道:“這是遇到燕兵那日,公主落在林子裡的。草民見公主自離宮後,一直帶著這個荷包,從不離身,大約是珍貴之物,便幫公主撿起收好。”

我見了這荷包,愣了一下。

玉色緞面,上繡兩片紅楓,是我年初為未出世的侄子做小衣時,閒來無事親手縫的。離宮的時候,也不知為何,只將它帶在了身邊,明明不是什麼珍貴之物。

小醫女又解釋:“公主莫要生氣,草民之所以現在才將它拿出來交給公主,是因為先前趕路,遠南兵一直盯著,草民怕是天家之物,拿出來惹人生疑。公主只管放心,草民這幾日一直將荷包仔細藏著,荷包裡的東西……也沒有損壞。”

我接過荷包,對她笑了笑:“那日林中流矢如雨,危機重重,難為你為我分心,多謝。”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