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喬喬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讓杜文文上封面?”宋雅蘭有點吃驚,但很快回神,向小桌對面的名模做個手勢,“抱歉,杜小姐,不是在質疑什麼,只是這是計劃外的大改動,我需要點時間接受。”

“大改動不止換模特一項,”喬韻微笑著說,“lana,我想你的主編還沒告訴你——這一次封面的策劃編輯人選,也是做過更改的。”

她說的並不是最後署名的人選,《voyage》的慣例,重要的封面策劃都由主編署名,真正負責做事的編輯只能緊隨其後——但宋雅蘭未必會知道,溫主編第一次提出的方案裡,負責編輯是含糊地寫了她本人,【韻】這邊追問之下,她才承認連具體事務都不打算讓宋雅蘭做。

喬韻不是謙謙君子,尤其是在《voyage》,她幫人就要見情,只是態度當然比撕逼時要溫和很多,也更含蓄。

在她充滿暗示的微笑和眼神啟發下,宋雅蘭慢慢明白過來,先驚,後感激,又有點隱怒,“我都不知道——joey,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你一直在編輯部那麼努力的推我,你看我也沒怎麼說過謝謝。”喬韻笑笑,和sally、譚玉,她可以虛情假意得很熱鬧,真的和‘自己人’坐在一起,反而含蓄簡潔,“以我們的關係,這些話不必說太多。”

她用手指虛畫一個圈,把三個人都囊括在裡面,宋雅蘭和杜文文若有所思地互相打量,但均未提出異議:在此前她們素不相識,也許現在也不算喜歡對方,甚至包括喬韻都一樣,時尚圈不是熱血日漫,沒有人會在夕陽下往同一個方向奔跑。宋雅蘭看重喬韻的設計,喬韻挺感激,但拿不到選題,雙方的關係自然也越來越淡,杜文文對【韻】處處另眼相看,但不到最後關頭,也不會為了她去得罪sally劉。大家都很現實,反而都多了點安全感,在圈子裡久了,很怕沾感情,恩怨情仇扯不清,都是討厭的變數,以她們的職業來說,大家都務實清醒,從利益出發,這樣的關係才能更長久。

在國內,時尚業剛剛開始發展,大家都在摸石頭,這種小圈子還在發育初期,但國外的生態圈已很成熟,幾乎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的圈子,混圈子就像是混江湖,一個新人要出頭,只有三種可能,1抱住資深編輯的大腿,被她隆重在雜誌上推出炒熱概念,帶入圈中,作為新寵介紹給那些大拿舊愛們認識;2受到名設計師的賞識,收入品牌裡做小弟,一邊壓榨一邊攢經驗,在業內混名聲,3和名模做閨蜜,靠她們的穿搭提攜,提升賣氣和影響力。

反過來說,菜鳥編輯要往上爬,在行業內累積威望,最好的辦法就是一手培養出優秀設計師,模特要延續職業生命,最好也是成為品牌繆斯,十幾年如一日,成為會走路的品牌icon,這種小圈子互相照拂提攜的做法,一方面讓圈內人事更複雜,但一方面其實也保證新人入圈後會受到全方位的提攜,缺點不是沒有,也許讓圈內風氣更不健康,不過……嘿,這是時尚圈,這個圈子的盈利基礎,本來也就好像不那麼健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宋雅蘭多次竭力推薦,杜文文從紐約飛回來特意參加試裝,喬韻並未熱淚盈眶,她繼續把留給杜文文走,點名要宋雅蘭採訪自己,也不是被她們的情誼打動。如果上位了就忘記宋雅蘭的力推,直接和溫萱對接,看似自己的層次得到提升,但也意味著將來在時尚媒體,她不會擁有自己忠實的喉舌,自己的小圈子就像是一塊埋了種子的黑土地,現在看差不多是什麼也沒有,但要不澆水,那以後也就什麼都不會有了。

“都是自己人,這個封給文文上,lana你不會有異議吧?”

喬韻再問一遍,這一次,宋雅蘭的回答已不同。

“當然,其實仔細想想,這一次的封面絕對不容有失,當專業模特來拍也更保險——而且既然整個選題都是圍繞東京時裝週的大秀來做,那讓文文上,當然也更名正言順。”

論江湖地位,杜文文已經可以給香奈兒走秀,在歐洲風生水起,開局不錯。喬韻現在更是有資格直接和主編對話的設計師,要數宋雅蘭的發展暫時最落後,所以她急需展現誠意彌補,答應得很爽快,“就以文文為封面做策劃,主編那裡,我會負責搞定。”

如果她搞不定,估計也就沒臉繼續和她們混了,喬韻對她的態度很滿意,但不打算讓宋雅蘭衝鋒陷陣,她笑了下,“你口氣別這麼大——你去說,溫小姐本來答應都要不答應,這件事,我來和她提。”

宋雅蘭有絲茫然,倒是杜文文,雖然前半年都在歐洲,對國內人際毫無瞭解,但旁聽下來已猜得差不多了,笑著對宋雅蘭解釋,“喬喬指名要你,萱姐嘴上答應,心裡肯定不痛快,這個case,你什麼意見都別提,忠實貫徹她的指示就對了,有什麼要改動的,讓喬喬扮黑臉,反正她都做到這程度了,也無所謂再難搞一些。”

一邊說,一邊悄悄度一個疑問的眼神給喬韻,喬韻不禁一笑:這是在懷疑她看人的眼光了?

繼續栽培宋雅蘭,也不因為她是第一個對【韻】示好的編輯,喬韻自有考慮,宋雅蘭作為時尚編輯,在東方式撕逼上經驗過淺,這是個弱點,但她的才華也一樣過人,沒人能視而不見。

她創造機會給宋雅蘭表現,“對,咱們還是先說說企劃吧,這一次時裝週的兩個新系列都在這了,lana你先看看,再結合一下你原有的想法,說說這一次的封面企劃,打算怎麼選題?”

“哦!”宋雅蘭也並未辜負這機會,她快速翻動著試衣照,“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你的實物成衣……唔——”

一反剛才的迷茫,她的眼神在瞬間變得清晰銳利,像是一臺訓練有素的機器,上下掃動著條碼,常人難以分辨的細微差別,在她眼裡一覽無遺,處處充滿意義。“有趣……有意思……”

喬韻不禁暗自緊扣馬克杯:她不會對任何一個人承認,但,這是她第一次正式對外展示成品,作為設計師,在等待評語的那一刻,不緊張是假的。這和雙方的身份地位,設計的商業前景,後續的營銷方案,最終的銷售結果完全無關,在這一刻,她的忐忑源自於自我將受評判的不安:她為了這些設計耗費了心血,灌注了情緒,漸漸把它打造成一小片自我——她會不會只是在難堪的自high,這究竟是搞砸了還是讓人頭暈目眩的傑作?

“如何?”她短促地問,嘴唇有點發乾:最討厭的一點是,你永遠無法客觀判斷自己的設計,一個敬業的設計師總是發狂地自戀,因為如果不夠喜歡,她的職業尊嚴就不容許她對外人呈現。再怎麼大師,設計師也很少能接受這一點——一個人的作品不可能被所有人都喜歡,這是事實,但所有設計師都只是簡單地無法接受。

“我非常喜歡。”幸運的是,宋雅蘭的回覆快速又肯定(不過喬韻得到的喜悅不多,因為她本來就喜歡,繼續喜歡是意料中事),“我覺得這是你有別於一般設計師的一個特點,joe,你的設計一直都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感情,它給人以私人化的感受,包括這種攝影風格,營造出非常有觸動的效果,我不知道文文有沒有感覺,但是你的設計在保持基調連貫的前提下,依然能做到每個系列都有細微但確實的差別,在藝術性和鑑賞性上表現都非常優秀,這是特別成熟的設計師才有的素質——”

她一邊說一邊開啟筆記本,“我要記下來,這應該是報道的一個重點,你優秀的調和能力——不論是走秀款的藝術性、鑑賞性,還是商業成衣的品牌個性和可穿性,你都可以用恰到好處的分寸調和在一起,而這正是一個成熟的奢侈品牌必備的能力……”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杜文文看著宋雅蘭的眼神已有不同,“確實,作為模特,我也覺得喬喬的秀其實很好走——不知道該怎麼說,服裝的氣質和情緒,感覺從穿上就很自然地能夠感覺,燈光和妝容再配合一下,非常容易就知道設計師想要的是什麼感覺。心裡有底,不茫然,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當然在國內這是鳳毛麟角,但其實,在國外這也非常難得……草創期的奢侈品牌的秀不能太超前,這一點我覺得lana說得非常對——”

不知是否看出她的焦慮,她們倆誇得幾乎有點肉麻,全靠真誠調和,宋雅蘭直點頭,“對,最初的秀一定要大氣,尤其你的品牌定位較成熟,有了地位再來玩個性,dior、lv的那些奇葩設計都建立在五十年一百年的穩重基礎上,只是偶爾玩點噱頭……joe,給文文拍試裝照的攝影師現在在東京嗎?如果能讓他試試看拍封面照,或者是內頁的話,也許效果會好,他也能捕捉到你設計裡的情緒——真的,除了你的穩定和一致之外,我認為你的設計裡最迷人的部分就是這種飽滿的情緒,當然,不是說穩定不重要,但從藝術的角度來講——”

她翻開影集,指著杜文文身上穿的長衫,“你的衣服最感染人的就是這種強烈的情緒……這是一種無法對第三人轉達的體驗,只發生在藝術品和觀看者之間,也因此,它讓這個品牌和這件衣服變得特別——真的,一個人是可以感受到另一個人在創作作品時傾注的情緒的,有些大師的高定秀,當然非常美,但你完全可以看出他的心不在焉——”

“對。”杜文文贊同地說,“不管商業上多成功,但在藝術層次這是懶惰的——”

“其實可以理解,要保持這麼旺盛的生命力其實很難,但這就是你的優點,joe,你的藝術生命力和才華就像是暴風雨一樣強烈滿溢……你看這張照片——”

“對,對對,我最喜歡這件單品,我感覺小孟也是,我們看小圖的時候就覺得這張最有感覺——喬喬,你看,你自己覺得呢?”

“我啊——我……”

喬韻回答得有點遲疑,但宋雅蘭和杜文文不在意,已聊出興致,你一言我一語,說起封面拍攝的基調,“對,要陰鬱,但又不是頹廢,應該像是夏季暴雨以前的烏雲,陰暗中藏著閃電,脈動的閃電和磅礴的雨勢——”

“對對,那種強硬的生命力——非常搶眼的感覺。”

“所以joe的想法非常對,應該要用專業模特,從技術角度來說,這麼強烈獨特的風格,應該要個人氣質淡薄的專業模特來拍,明星本人會有固定形象代入,不適合這種以衣服為主體的攝影。”

“但不要那種千篇一律的錐子臉和明暗強對比的豔麗攝影。”

“你是說陳潮吧?哈!我懂,我懂,不是說她不好……”

“是吧是吧,太多人跟風,早審美疲勞了。”

“哈哈!沒錯沒錯……”

她們都是各自領域內的精英,也都很有專業精神,工作時永遠不露疲態,但,仍可看得出來,只有在說到這些時,她們才是快樂的,眼下這一刻正是這份工作的意義:考量很現實,但追求依然藝術化。這是喬韻喜歡的氛圍,她可以和周小雅、譚玉虛與委蛇、亦敵亦友,但卻無法和她們成為真正的同行者——論心機,她不怕誰,她一樣也追求錢財權位,不願被薄待半分,但這一切不是全部,不是答案,這一刻才是答案,她們最終的作品才是答案,她選擇這份工作追求的就是這樣的時刻,和同樣的人在一起,為同樣的話題快樂,喝點紅酒,縱情大笑,真正的笑。

“應該用點復古的配飾。”

“牛津鞋,但不要漆皮,也許布洛克。”

“不,不要布洛克,牛津好過布洛克——joe,你說對不對?牛津永遠好過布洛克。”宋雅蘭回頭徵求她的意見,滿臉笑意未歇。

這正是她享受的時刻,她的作品讓兩個很有審美的女性傾倒,她們恰好也都前途遠大,很有權力,一切看來都在加速前進奔跑,未來籠罩在讓人目眩的光暈裡,可她為什麼卻有點心不在焉?

喬韻也笑了,她遮掩地撐住下巴,“漆皮牛津搭那件大衣可能會很災難,還是試試看布洛克,或者也可以更女性化一點……”

討論還在繼續,宋雅蘭和杜文文都很有想法,頭腦風暴中,策劃的輪廓越來越清晰,一切基調都圍繞設計的情緒來定,因為‘那是整個系列最迷人的部分’。

喬韻託著腮,靜靜望著兩張漂亮面孔上那快樂的笑,慢慢也明白過來:她們太強*緒了,把這當成了她的最大賣點。

當然這也很正常,有些人的賣點是冷靜的思考,有些人的賣點是叛逆的態度,有些人的賣點是自己的人生和名氣,設計師的亮點總是千變萬化,情緒為亮點,說明她有感染力,這不是什麼壞事。

只是……就她自己而言,總是會去想:這個設計,是有足夠的情緒了,但,下個設計呢?

情緒是會乾涸的,也會疲倦,三個月以後,她還能有夠強烈的情緒去推出新設計嗎?

如果沒了這麼激烈的情緒,她的設計會怎麼樣?她的系列,還能如此強烈地征服觀眾嗎?

“我明天一定要來看你們的彩排,最好和小孟一起,讓她拍一些照片。”

“當然——對了,lana,你應該試試看這件衣服,我覺得很適合你的氣質……”

杜文文倒了點紅酒,氛圍更熱烈,話題在工作和生活中轉來轉去無縫銜接,笑聲時不時響起,喬韻託著腮坐在她們中間,笑容有點悠遠,杜文文忽然注意到她的酒杯,“哎呀,喬喬,你喝太慢了!”

“我都自己加了半杯了。”喬韻操起酒瓶主動給她們加,又說,“你們覺得東京這邊的模特素質怎麼樣,不行的話還有時間從國內找。”

這問題頓時又引爆一輪八卦、點評和討論,喬韻也不想再關注以後的事——先把這個時裝週度過了再說,她吞一大口酒,豎起手指正要發表評論,手機i忽然響起來,她看了一眼,站起來匆匆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這個要接。”

其實按以前,和閨蜜兼重要合作伙伴聊得興起,未必會接,但現在,大抵是機會難得,她不知不覺間已更懂得珍惜,喬韻走到角落,摁下電話。

“喂……”

酒精上衝,情緒不知從哪裡冒上來,她的聲音低低的,沒來由帶了點撒嬌和委屈,‘喂’得千迴百轉,“怎麼忽然有空給我電話?”

“喝了酒啊?”秦巍問,也許是聽出了她聲音比平時更低,但他是有點興奮的,沒等她回答就繼續說,“喂,你的秀,前排給我留個位啊——我可能又能來看了!”

“真的?!”

“我也不信,但好像還真是真的——本來劇組不給請假嘛,但王導忽然要去b市那邊參加個活動,我們就有空了。”秦巍說,他頓了一下,“這活動好像還是周姐給牽線的,她還說讓我也去b市呢,給我介紹幾個導演,組幾個局,再一起來東京……奇怪,她最近好像對我特別好……”

看起來,周小雅果然心領神會,知道該讓什麼人給她打什麼樣的電話,才算是有足夠誠意。

喬韻靠著牆,笑著閉上眼,未來的事不願去想,這一刻,她又重新沉浸在設計新系列的情緒裡,好像那片海從未離開,隨著潮聲,忽然又漲上來。

“真的啊?那你開心嗎?”

“開心啊,當然開心了。”秦巍興奮之餘還有點疑惑,“但……無事不登三寶殿,她這是想幹嘛呢?”

喬韻不理他後半句,她深情地說,“只要你開心就好了。”這一場就沒白撕。

“可……哎,喬喬——”似乎是起了疑心了。“你——”

說那麼多煞風景的人幹嘛?就要見面了,他不能高興點?喬韻蠻橫地無視,九轉十八彎地埋怨,“秦——巍!”

電話那邊靜了一下,秦巍一再被打斷,又矇在鼓裡,有點不高興了,“幹嘛啦!”

“我好想你哦……”她的語調軟下來,手指在手機上畫圈圈,“我好想見你哦……”

終於有了見面的機會,強抑的想念再不需要阻礙,她終於可以說出口,所有的一切不必再藏在窗戶紙後面,這個系列是送給你的,所有的系列都是送給你的,黑夜中的火不是火,是被囚禁的愛,荊棘中的精靈不是精靈,是戀愛中的女孩。

“嬌嬌……”電話那頭的聲音化了,像是從心裡新鮮流出的血,秦巍像是忽然間不會說話了,只是這樣赤誠的、飢渴的、心疼的粗礪地說,“嬌嬌——”

喬韻靠著牆角,在熱鬧的笑聲中,不依不饒,如泣如訴,拉著有點上揚的哭音,對著手機低聲一遍遍地重複,“好想,好想,好想見你哦……”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御井烹香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