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玉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三妹妹的事,老太太也不知道!”賈寶玉梗著脖子道,眼淚都流了下來。

賈環看向他,神色間的嘲諷掩都掩不住。

人群裡不知道是誰發出了“嗤”的一聲冷笑,賈寶玉更是羞窘,紅臉大聲道:“是真的,誰知道那王仁是那樣的人,把、把三妹妹賣到那樣醃h的地方去!”

賈環稜角分明的眉目越發不屑,人群裡有人高聲道:“哎唷,我說這位‘哥哥’,人家也沒提那個什麼王仁王不仁的,你說你們沒做過這樣的虧心事,咋還知道的這麼清楚?既然知道的這麼清楚,咋不去救你妹妹呢,咋還是人家這位小哥救的人?嘖嘖,還真沒見過這樣的呢,虧俺剛才還罵人家小哥不肖子孫,原來狼心狗肺的人在這兒呢!”

“噯喲,要我,我也不敢吶,賣了孫女兒賣了妹妹的人還在這兒理直氣壯地裝可憐,這心得多黑呀!”一個漢子也介面道,“這傢伙要是登堂入室了可了不得,沒聽人家說二百兩銀子才用了些日子就折騰完了麼,嘖嘖,他那媳婦也可憐,多重的病二百兩看不好哇,要真有這麼重,恐怕早就熬不住了——不是不捨得給媳婦看病罷?”

賈母一聽就知道壞了事兒。忙拉住寶玉的袖子不叫他回嘴,又抬頭陰鷙的看賈環,那人堆裡的兩個聲音,一準兒是這下流種子弄下的,要不怎麼會這麼巧?

史墨在角樓上笑的前仰後合的,他都看見了,王全和董方兩個人在人堆裡扯著嗓門裝村說話,俺呀咋呀的,倒是有那麼點味道,這時候平頭百姓的糙話比什麼都可信。也難為這兩個已經獨當一面的管家爺們兒能使出來。

自然,也有衛道人士嘀咕什麼:“這也不該呀,若他孫子奉養老人,老人家何必賣孫女呢,可見根子在這孫子身上呢。”

說完就被人不客氣的嗆了聲,有人嗤笑:“哎唷,這話說的,都是有兒女的人,叫你老孃把你閨女賣進窯子裡去試試!打饑荒的時候賣兒賣女給人牙子,雖說人牙子轉手把人賣到哪兒去他們管不了,可也沒聽說過哪家會直接把自個兒嫡親的閨女孫女賣到那醃h地方去的!二百兩銀子足夠咱們一大家子活十年了,聽聽人家這式兒,都不夠糟蹋個把月的,可是見識了,忒作了!”

這話在理,賈環看著賈母的眼飛快閃過一抹輕蔑,特特兒叫賈母看的清清楚楚。

賈母一口銀牙都要咬碎了,索性撕破臉皮,捂著臉哭道:“我家遭了大難,這不肖的孫子自己躲過去了,卻連父母兄弟都不顧,這會兒我們落魄了,怎地說也是他祖母兄嫂,難道不該奉養長輩?!”

就有人和稀泥似得勸賈環,道:“誒,我說,老人家也是一時糊塗才賣了孫女,你把她接回去,好好奉養著,也就太平了。看你也是讀書人,聖人都說‘父叫子亡,子不亡則為不孝’,忤逆不孝之事最找人詬病,快把你家祖母領回去罷。”

賈母眼裡閃過一道得逞的光芒,她巴望著賈環這就把她領回府裡去,縱使那下流種子只想是權宜之計呢,可只要她進了這府裡的大門,話可就不是他一人說了算的了——既然把長輩迎回家中,再攆出去就難了,賈母也算初初拿捏住了賈環,不說別的,只要賈環不順她的心意,她在外頭嚎一嗓子,那時候的情形就和現在大為不同了!此時賈母還不大站得住腳,那個時候府裡的老祖母在大門口痛哭斥責孫子不孝,天下人的嘴都不會放過他……

這種事,賈環怎麼會不清楚,要不然也不會在門外與賈母撕扯糾纏,賈母現在就跟久旱的人看見一滴救命的甘露似得,她早已把臉皮踩到地上,可是什麼都做得出來。賈環再愚笨也不會犯這樣的傻,更何況環三爺從來都是胸中有溝壑的人呢。

賈環犯不著與外人爭論,可他後頭跟著的小廝卻能,方才賈母顛倒黑白,幾個得了吩咐的小子都壓著一腔火呢,只不過是他們身份不能跟爺的‘祖母’嗆聲罷了。這會兒聽到這種話,當即就有一個小子站出來,憤憤不平道:“我們爺早就分宗立戶了,說起來族譜都不在一張摺子上!當初分家時戶部的青天老爺那兒都有備案,榮國府百萬金銀的家當,給了我們爺不到一千之數,連上院主子身邊伺候的老嬤嬤家都有帶花園子的精緻宅院,我們爺卻連個鄉下莊子都沒給!還生怕被爺給賴上,忙不迭的逼我們爺立下字據,言生老病死、和本家各安其所!跟攆出宗族去有什麼分別!”

他話音剛落,另一個小子就接了口:“說我們爺不肖的人都是叫糞蛆嚼了嘴!不肖?你們倒是打聽打聽,我們爺被牽累多少,本來好好地在翰林院作著庶吉士,結果那邊事兒一出,不說護兒孫一把,倒是先把我們爺扯了出來頂缸,若不是青天老爺們,若不是我們爺早早分出來了,說不得那放利子錢該叫小鬼生吃了的惡行就被人紅口白牙的栽倒我們爺頭上了!就這,我們爺差點丟了自己打拼出來的功名不說,還去那西邊受災的地方去‘戴罪立功’,那地方又是地龍翻身又是龍王發怒的,吞了多少人的餓性命?!若不是我們爺修德修福……”

都是半大的小子,還都是些平常百姓家小兒的模樣,這會兒眼眶紅紅的說將起來,最讓人唏噓不過。

“你們倒去打聽打聽,聽人家三兩句啜哄就愣頭青似得向前趕!”年紀最大的那個小廝一抹眼淚,顫著音道:“榮國府知道不,白玉為堂金作馬的賈不假知道不!別說我們爺啥事不管都很站得住腳,我們爺還念著那點舊情,哪個放出來我們爺沒給過接濟的銀子?便是這位賈二爺爺,敢說沒收到過我們爺給的銀子?往常我們爺還在那府裡的時候,每年二十多兩的銀子的月錢還在爺中了舉人的時候給掐了,更別說那裡頭都是跟紅頂白的人物,我們爺不受待見剋扣的就尤為厲害…可我們爺這段時候幫扶著族人把家底子都掏空了——三姑娘的二百兩銀子不幾天就沒了,這還找來堵在門口敗壞我們爺的名聲!可非得叫我們爺賣了宅院毀了前程才甘心?”

什麼話都沒有“榮國府”三個字有用,一聽榮國府這些人看賈母的眼神立時就變了。榮國府這些年歷來是京城的話頭子,上至王公大臣,下到販夫走卒,誰沒傳過賈家的是非傳言,他們家向來跋扈張揚的緊。便是眼前這位小爺,他們也聽說過,可算得上‘歹竹出好筍’了,那年把個有功名有前程的庶子跟什麼似得攆出去自立門戶的事情還有印象呢,這裡頭就有人沒少嘲笑過賈家‘腦子壞了’,今兒倒是看見真人了。

說起來,賈環的名聲倒是真不錯,他是個有城府的人,在元小舅舅的幫扶下早就春雨潤物似得經營他和史墨的名聲了,不管是士林還是市井,這倆小子的口碑都是不賴的,史墨還要更好一些——賈環是‘歹竹出好筍’,史墨留下的印象大抵就是‘堅強不屈’‘重振家門’‘厚德載物’了。沒辦法,出身影響命運,史墨到底是史家嫡長房嫡長子,比史家哪一支都正統,史墨不管怎麼說法都立得住,相反的還受人同情;賈環就不成了,賈家再不慈不好,賈環庶子出身父母兄長俱在的事實,總能讓些人說出不好聽的話來,止都止不住。

虧得賈家自掘墳墓,犯了眾怒,平頭百姓不知道什麼朝政大事,可他們知道利子錢!前朝大戶放利錢之象盛興,吸乾過多少窮苦人家的血,害的多少人家破人亡。況且不管今古,這利子錢都是黑心頭,白花花的銀子下頭墊的都是累累白骨和血債。

群情激憤起來,有個滿臉風霜的婦人扔下手裡挎著的籃子,當頭就唾到賈母腳下,紅著眼道:“斷子絕孫的黑心種子,天打雷劈、五鬼分屍的混賬老婆,作出那樣的事兒,老天怎麼沒收了你這阿物!前年他大伯腿腳傷了,上當鋪子當物事換救命錢,被這些毒胚子攔住花言巧語的哄著當家的說借給他錢,說是府裡的太太奶奶們發善心作善事,能讓俺們遇上那是天大的造化,我呸!救命救火的事兒,誰能想那是天殺的利子錢!利滾利,可憐我們好好一個家就敗了,他大伯氣恨自己牽累家裡人,偷著用褲帶子吊了脖子,一個漢子那樣兒窩窩囊囊的死了……作出這樣的事兒來,陰靈也不容你!”

那女人哭的悲切,她身後六七歲年紀就揹著簍子幹活的小男孩也低頭抹眼淚。

人群裡好些人都被感染了,罵什麼的都有,還有幾個小夥子上前來推攮賈寶玉,看賈環的眼神也不善。

賈環垂著頭,心情低落的模樣,倒是後頭的門房上前來護住他和一群半大小子,虎著臉冷道:“別說我們爺吃過喝過那府裡的,就把這作孽的事攤到我們爺頭上!我們爺白背了多少掛落,都是為著他是那府裡的兒子,可我們爺早就分出支脈來了,如今可不興連坐——我們爺可沒用過一釐一毫的那黑心錢!你們去打聽打聽,我們爺拼出活路立住腳後接濟了多少人,那都是我們爺自己賺的家當,早就償了那出身的債!”

賈母心裡頭髮慌,如今榮國府跟過街的老鼠似得人人喊打,她千算萬算沒料到賈環竟然不避諱他的出身,當眾指出榮國府來。

角樓上,平安急的在史墨身後團團轉,史墨倚著窗稜,很是閒適的模樣:“急什麼。”平安哪哪都好,忠心又勤快,就是這腦子不轉彎兒,可也就是因著他腦子簡單,才會事事都無條件聽主子的,不像那些聰明人主意大,反而最受賈環和史墨信任。前些年他們身邊的一個老掌櫃背主的事情可給這兩人好生上了一課,從那以後,賈環和史墨就學會了‘三權分立’‘術業專攻’,再沒有說完全倚重扶持哪一個,不管裡頭外面,權利不會都把持到那一個人手中,而管事們還得為他們手底下人的錯負責,要想再當個睜半支煙拿著主子家事務賣好的‘老好人’就等著被收權打發罷,反正削尖了腦袋趕著上進的人有的是。

平安這才站住腳,兩眼擔憂的看地下,那架勢,彷彿時刻準備著下去救他家大爺似的。

史墨哂笑,依他看,環兒這是表明立場呢——今兒這事一出,他與‘前榮國府’站在對立面的立場就定了,還能堵住那些個酸話,便是有人想要詆譭環兒‘六親不認’也得先掂量掂量。

直到賈母的衣裳都被人扯破了,賈環才抬起頭來,朝著眾人拱手道:“非是我賈環忘生恩不孝,實是不能。想賈家先祖鐵馬金戈,拋頭顱灑熱血立下汗馬功勞才得了這一份家業,直至祖翁生前賈家還是積善的人家,可祖翁一去孝道之下,合族中唯國公遺孀輩分身份貴重……到如今家敗業破,子孫流離,連祖翁也被連累,被死後削爵削封!聖上寬仁,念祖翁往上積善行德之舉,免了合族死罪。早在知曉利錢惡行的時候,環就以將半數家業奉去戶部,不為贖己不查之罪,而是為因此受難的百姓盡一點心意——環自知嫡府乃絕子孫的罪孽,而環確確出身榮府抵賴不得,故此罪孽環需擔當一份!此後行善積德自不必說,且賈環再不論親成家,斷絕子嗣,以慰枉死百姓之靈!月前,環已認好友之子為義子,身後事算有託付……”

賈環這幾句話說的又狠又絕,令人震撼。

只這幾句,已經引著眾人把榮國府賈氏宗族罪惡的源頭定在了賈母身上,祖父在時家聲還清明,祖父一去賈母把持國公府,才會弄到如此地步,若是這事按在別人身上,定會有扯出許多質疑來,只賈母不同別人,她放利子錢的罪證是由刑部公佈的,她攀扯誣賴兒媳孫女為她頂罪的事也由牢頭傳出來,這樣的毒婦,作出什麼事人們都不會驚訝。

況且賈環要斷絕自己子嗣贖罪的話也著實震撼人,這樣的態度,天地可鑑其心性之良善呀。

史墨在角樓上搖頭哂笑,環兒幾句話,就一箭三雕,不僅套住了賈母,表白了自己,還把日後他無妻無子引來猜疑算計的麻煩給解決了,那做派端的是正氣凜然,叫人佩服!

賈母如何,已不必去管她,總之從今日過後,賈環終於完全擺脫榮國府庶子出身的陰雲,朝堂、民間再也無人能藉此詆譭打擊他。還成就了絕好的名聲。

此計甚妙。

史墨輕輕擱下玉盞,慢條斯理的整整衣冠,笑的溫良正直:“該小爺出場了!”

這時候不給賈母當頭一棒,更待何時?!

“怎地如此嘈雜?賈兄這……是?”史小墨廣袖長衫,如玉君子的模樣。

賈環自說完那話,便肅穆再拱手,轉身進去了。正好在影壁後頭和史小墨交換了眼神。

門房處的管事上前打千道:“墨大爺,這……唉!”

此時拙復園外頭已經聚集了不少看熱鬧的人,只賈環的話鏗鏘震耳,那些人一時被鎮住,此時看史墨模樣,不禁都思忖這大概就是賈爺那位好友了罷,瞧瞧這通身的氣度,能和這樣的人相交,果然賈家這位小爺是個好的。

史墨看見狼狽在地的賈母,臉色一冷,只當瞧不見,對著人群拱手道:“請大家散了罷。”門房等人也紛紛道:“散了罷,散了罷。”

只是明顯還有戲瞧,這些人被一波三折的戲碼子引住,顯然不願意走。

倒是賈母,看見史墨,有些變色,此時她可不會認為史墨是她孃家侄孫子了,她想的是這反叛種子來了之後處處幫著賈環跟她作對,若不是史墨,興許她還不會這般慘。

絕了所有希望的賈母登時紅了眼,爬起來要打史墨。

史墨冷笑,“賈老太太還要動手不成?只是我輩分雖低,卻也不會任你這仇敵廝打!你莫不是忘了我母親我外祖是誰罷?當年你們害了我外祖元家滿門,若不是我小舅舅拼死相互,恐怕連我和我姐姐也活不成!如今元家冤屈大白於天下,你把那些盟友世家揭發出來,難道就以為我們不知道誰才是罪魁禍首麼!你只求神拜佛別叫我們找到證據,要不然……哼!”

賈母這才想起史墨是元娘的兒子,才想起史墨的出身來,看史墨的臉也愈發像元家人,賈母如墜冰窖,好似又回到當初日日噩夢不得安枕的時候,那夢裡帶血猙獰的人影兒,瞬時好像出現在她身邊。

史墨一身白衣,容貌精緻,冷起臉來頗有幾分小舅舅睥睨高冷的氣勢,好像月宮瓊枝一般高不可攀。

“冤有頭債有主,我外祖元家與這人仇比海深,但卻也不會是非不分,此事與我好友賈環並無半點干係,元家伸冤報仇也不會牽連無辜旁人!……”很好,賈家最大的苦主都說了,他們這些外人還好意思把榮國府的罪孽牽連到賈環頭上麼?

史小墨趁機又烘托了一把賈環的清白立場,而後氣質高華的冷淡道:“無朝廷定罪,我等雖不會私下處置,但也請二位別在出現在我等面前!朝廷有命,‘史賈氏需由其孫賈寶玉供養,終身不得出京!’你們這般,卻是要抗命——聖上雖說饒過死罪,可這世上,讓人不生不死的刑罰多著呢!”

話雖尖利,但外人等皆點頭應和。

賈母灰頭土臉,她今日來尋賈環,本就是最後一條路,昨日她們興沖沖地去投奔賈赦,才知道賈母被勒令一輩子不許出京,故而薛寶釵帶著孩子們去‘探望’大老爺了,賈母和賈寶玉卻被攔了下來。

……

“二爺,老太太,奶奶領著孩子們從大老爺家裡回來了,你們也快些回去罷。大老爺家給了些粗布和米麵,阿彌陀佛,孩子們總算不用挨凍捱餓了……奶奶說,之前是她不對,不該和老太太、二爺置氣,那些銀子老太太和二爺花了就花了,老太太和二爺吃好穿暖是應當的。”

說話的人不是鶯兒,又是哪個。

有人當中唾了賈母一頭一臉,不是說兒媳婦病了麼,不是叫可憐可憐孩子們麼!卻原來這兩人只顧著自己呢,虎毒尚且不食子,這兩人吶!

鶯兒摸摸胸口的銀票,木然的看前頭捱打的賈母和賈寶玉,為了這些銀子,說這點話又有什麼要緊!孩子們需要吃穿,她和奶奶也得好好活下去,為著這,再怎麼也是值得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賈母這回沒那麼好運了,平頭百姓的拳頭可比那些王侯后宅的婦人們厲害的多,賈母又是舊傷未好又添新傷,回去半邊身子就癱了。宮裡的太醫出來一趟,好生吊住了她的命,賈母卻也只是話能說清楚了,人卻得在床上躺屍了。

薛寶釵不知聽說了什麼,默不作聲的單僻出一間獨立於主屋的方子,從側邊開了個門,把賈母安置進去了。後來,鶯兒又請人在兩邊中間立了個人高的籬笆,中了些攀巖好活的藤蔓,簡直就像兩家子一樣——

那邊的側門從來不上鎖,只是虛掩著,但凡有人來尋賈母的晦氣,只去那頭就成了。

賈寶玉起先還大鬧了一場,還跳著腳去護賈母,被老人逮住狠狠揍了幾回,又見那些人再變著法子折辱賈母也會留她一條命,這個“好賢孫”哭了兩場也就偃旗息鼓了。

賈母日日被羞辱折騰,她付出一切的賈寶玉卻又那般涼薄,賈母恨不得立時死了才好過點,但她連自殺的能力都沒有了,太醫院又拿好藥吊著她的命,擺明了要她生不如死活受罪。

賈母癱在床上,大小不便,屋裡汙濁的很,薛寶釵每隔幾日便會請義莊上來專門給人裝殮屍身的婆子給她收拾,賈母一身褥瘡,苦不堪言。

久而久之,她那些仇家在她身上洩憤的十分盡興,倒不大來找薛寶釵等人的麻煩了。又過一兩年,事態平息,敗了的各家族人也紛紛離開京城返回祖地尋覓出路,賈母的那間屋子人煙也稀少起來,可賈母卻沒得到解脫,她渾身病痛無數,每一瞬都及其難熬,偏生有聖手呂拾遺開的方子吊命,又死不了。

薛寶釵在京城偏僻處新買了一處小宅院,開了間雜貨鋪子,日子慢慢好過起來了。但仍舊把賈母安排到角落單獨一間房內,仍舊有個不上鎖的小門,賈母哀哀嚎嚎又活了十年,聖上駕崩肅王登基後,才斷了給賈母吊命的藥,賈母幾乎是欣喜若狂的去死。

這當間兒,賈寶玉受不得壓力拋家去當過一回和尚,薛寶釵也沒叫人找他,半年後他自己又回來了,薛寶釵也只當多養個人似得養著他,夫妻情分一絲也無,孩子們的事情從來不許他插手。賈寶玉苦悶時憶起年少時光景,常嚎啕大哭,醉酒後也會去探望下賈母。

但無論他喝的多醉,也只是在屋子外頭說上幾句悲痛親近孝敬的話,從沒踏進賈母屋子裡一步。

正所謂:“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此為賈寶玉寫照再符合不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