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三十一章 鳳舞初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鳳舞坐在書房的紫檀木大桌案後,一遍又一遍的看著易子軒回報平安抵達東疆邊城的家書。一旦東征的戰火正式燃起,家書將成為一種奢侈。

此時,韋嬤嬤快步走進來,笑著回稟道:“奶奶,大舅奶奶過來了。”

鳳舞昨日就收到了席氏要過來商議選買下僕的口信,聽了韋嬤嬤之言,忙起身走到正廂廊下迎接。

姑嫂倆一陣寒暄,相攜著進到西暖閣裡坐下,青鳶奉上了新熬的酸梅冰茶。

席氏又關切的問了問鳳舞一些日子過得是否順遂的話,才笑道:“選買下僕的事,我已與咱們家慣用的兩個官牙婆說過了,定的是明日送人過來選買。因此我才過來問問大姑奶奶,看看這次打算選買多少下僕,都幹哪些差事。這樣選買完了,我也好安排管事媳婦們教導他們規矩、禮數和如何辦差。”

鳳舞一面命青鳶去書房桌案上拿早已列好的單子,一面笑回道:“昨晚上用晚飯時,我已與二位嬸嬸商議過了。她們堅持要自己選買下僕,還說往後雖然住在一處,但日常用度很該自理。我勸了她們許多,她們都不鬆口,也只能依她們的意思了。所以大嫂只需幫著選買我們家的就好,倒也省得怕選買的下僕,不合二位嬸嬸的心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席氏聞言,笑讚道:“這燕二奶奶和華三奶奶倒也知禮數懂進退,並沒有因為你和大姑爺待他們親厚,而失了應有的分寸。往後有她們幫襯著大姑奶奶,我們心裡也就能多安心些。”

鳳舞笑著點了點頭,才又道:“如今大爺只是正四品的副參領,家裡的銀錢底子也薄,各處的花銷花用都是掏我的嫁妝和私房。好在成親之前,父親已勸明白了大爺,沒有讓大爺執意按他的規制走,否則,我也要跟著受委屈。只是雖然我的嫁妝豐厚和寬裕,可京華河畔的宅院已是極大,下僕若再選買的多了,難免不招外人的嫌話。我是向來不在意外人怎麼說的,只是太超了規制,朝臣們議論起來,也讓皇上和父親為難。所以我想著各處用人還是縮減一些,好在家裡的主子也不多,倒談不上受委屈。”

見青鳶取了單子回來,鳳舞一面將單子轉遞給席氏,一面笑道:“這是我與韋媽媽、任媽媽和喬媽媽商議過後,定下來的選買單子。如今在這府裡侍候的,除了跟著我陪嫁過來的十房下僕,就都是從東陽公府暫借來的人手。等我們搬完了家,大嫂把調-教好的下僕們送來,除了侍衛和他們的媳婦留下,其他暫借的下僕們就可以都回東陽公府了。”

席氏點了點頭,又細看了看單子,方皺眉問道:“親家太太的院子裡就只有四個大丫鬟和八個小丫頭?小廚房裡也只一個管事媳婦、兩個廚娘和四個粗使小丫頭?這是不是太過縮減了一些,都沒有大姑奶奶院子裡的人多。不放針線上和漿洗上的丫頭嗎?還有親家的二位姑奶奶院子裡不設小廚房嗎?”

鳳舞不急不慢的笑著解釋道:“之前給我婆婆定下的伺候人數是比著祖母院子裡的人數來的,比我院子裡的還要多上許多。只是我婆婆說易家是寒門,大秦上下沒有不知道的,倒不需要擺這些排場,沒的花費好些吃穿用度。我只得又和韋媽媽商議著縮減了一些,可我婆婆還是不同意。大嫂如今看見的是我婆婆親自定的人數,我也只得隨著她了。至於我們家二位姑奶奶院子裡不設小廚房,也是我婆婆的意思。我婆婆說她們一般都與她一起用飯,三個院子共用一個小廚房就成了。至於針線和漿洗兩項,我婆婆說針線活兒,讓大丫鬟做,漿洗活兒讓小丫頭做,不用再另外設人。倒不是我當兒媳的不孝順,只是婆婆執意如此,我也沒有法子。”

席氏只不過是詫異,所以才多問了幾句,倒不是覺得單子上有多大的問題。況且易府如今的花費用度全是鳳舞的嫁妝,這人少就用度少,給鳳舞省些銀錢,她當大嫂的自然是樂見其成。

鳳舞又接著道:“我們家二位姑奶奶都是寡居,身邊伺候的人和平日的用度,自然沒有高過我婆婆的道理。我和韋媽媽商議後,二位姑奶奶的院子裡各是兩個大丫鬟和八個小丫頭,珠姐兒、康哥兒和容姐兒身邊各一個奶孃、一個大丫鬟和一個小丫頭,三個孩子都與母親住在一處,倒不用另設粗使的丫頭。我們家裡沒有晨昏定省的規矩,眾人出院子的次數也就不多,連代步的小轎都省了。”

席氏點了點頭,繼續看手中的單子,少頃,又問道:“我看大姑爺待客辦公的,除了小廚房裡的人外,只設了四個灑掃的小丫頭,難道不放大丫鬟近身伺候嗎?”

鳳舞笑回道:“我想把紅袖和黃鶯撥過去,有她們倆在大爺身邊伏侍,我也能放心些。”

這話裡的意思不言而喻,不過是怕有不安分的丫鬟丫頭動了歪心思,所以才派紅袖和黃鶯過去盯著的。

席氏是過來人,心裡明白,自然也就不再問下去了。

姑嫂倆又就著單子說了一陣子,鳳舞苦留席氏用過了晌午飯,又敘了敘私房體己話,方親自送席氏出了二進的門。

*****************************************************************

太子大婚定在十月十五,鳳舞收到了宴請的帖子,卻以身體不適為由,只送了一份豐厚的賀禮進宮。

倒不是她心裡還掛念著太子,只是不想為大婚的晚宴增添話題,也不想讓謝玉芙在大婚之日,太過的尷尬難堪。

太后和皇后也沒有說什麼,只命御藥房送了許多貴重的滋補之品去易府。

轉眼進了十一月,在長達兩個月的日夜趕工下,京華河畔的大宅院終於按鳳舞的心思修整收拾完畢。東方燁親筆書下“易府”和“忘憂軒”兩個牌匾,掛在了大宅院的正門和鳳舞所居住的主院門上。

鳳舞在天太君親自擇定的十一月初八的好日子裡,舉家搬進了新的“易府”。而原來的三進小宅院,則由東方景出面,退還給了朝廷。

十一月初十,鳳舞在易府花園裡設下大席,宴請東陽公府和尋常往來的爵位權貴官宦人家,以慶喬遷之喜。

當日喜慶的足熱鬧到申時正,應邀前來的賓客們才相繼離去。身為親家的東陽公府,自然是最後請的辭。

*****************************************************************

鳳舞懶懶的回到忘憂軒,往西暖閣的炕榻上一歪,就睡了過去。青鳶見狀,忙進內室裡取出一床薄被,給鳳舞輕輕的蓋在了身上。

藍星在旁擔憂的道:“奶奶這陣子忙著搬家,臉色和精神都差了許多,很該請御醫過府把平安脈,開些滋補的方子,喝兩服補藥的。”

青鳶皺眉苦嘆道:“正是這話。只是我提了兩次,全都被奶奶駁了回來。你不是不知道,奶奶是最厭煩喝藥的,嫌味道苦澀。”

此時,韋嬤嬤走了進來,見鳳舞在炕榻上睡著了,憂心的皺了皺眉頭,慨嘆道:“奶奶這陣子很是嗜睡,想來是因為搬家之事,太過操勞了。”

青鳶見韋嬤嬤也有同感,忙陪笑道:“剛我和藍星還在說要不要請御醫過府來把平安脈,也好讓奶奶喝些滋補之藥。只是我這兩天也勸了幾次,可奶奶就是不點頭,只能勞煩媽媽勸勸了。媽媽的話,奶奶總是會聽的。”

韋嬤嬤想了想,自行作主,吩咐道:“也不用等奶奶點頭,藍星出去吩咐任泉一聲,讓他派人拿著府上的名帖,去御醫院請王御醫過府診脈。”

藍星忙答應一聲,快步出了正廂。生怕去晚了,王御醫就回府了。

待王御醫進了易府,韋嬤嬤才喚醒了鳳舞,與青鳶扶著她回到內室床榻上躺下,邊放下雙層床帳,邊回稟道:“婆子擔心奶奶的身子,自行作主請了王御醫進府診脈。好不好的,聽聽王御醫是怎麼說的,婆子也能安心些。”

鳳舞也覺得這陣子身子總是痠軟,只是不願意喝苦澀的湯藥,才一直不肯請御醫進府診脈。如今韋嬤嬤既然已將王御醫請進了府,她也不好再趕王御醫走,只得無奈的松了口,讓青鳶去請王御醫進內室來。

一時,王御醫診完了脈。韋嬤嬤忙憂心的問道:“辛苦王大人了,只是不知我家奶奶如何?”

王御醫隔著床帳,笑對鳳舞道:“恭喜郡主,郡主嗜睡是因為有喜了,從脈相上看,已有二個多月了。只是郡主近日有些太過操勞,精神不太好。我開張安神保胎的方子,郡主喝上三服藥,就無大礙了。”

一席話,驚得韋嬤嬤和青鳶都瞪大了眼睛,僵愣了少頃,才喜上眉梢、滿面笑顏,連聲向王御醫道謝。

靠坐在床榻上的鳳舞,聽了王御醫之言,心裡是又驚又喜。驚的是她才成親,這麼快就有了身孕;喜的是易子軒不在府裡,有了肚子裡的孩子,她也不會感到太寂寞。

在心裡細算了算日子,鳳舞覺得應該是易子軒出征的前一晚懷上的。那一整夜折騰得很是瘋狂,前前後後足有五次之多,會懷上孩子,一點都不奇怪。

鳳舞笑著謝過王御醫,又命青鳶送上五十兩的謝金,才讓韋嬤嬤代她送王御醫出府。

韋嬤嬤眉開眼笑的送王御醫出了府,然後連聲催著任嬤嬤回東陽公府報喜,又吩咐任泉媳婦去福壽軒向易母報喜後,方匆匆忙忙的趕回了忘憂軒。

喬嬤嬤得知鳳舞有喜後,忙趕進正廂向鳳舞道喜,又叮囑了許多應注意的事項。進書房給永樂長公主上過香後,她才急匆匆的回了小廚房,想著熬些燕窩銀耳羹,給鳳舞補身子。

易母得知兒媳有了身孕,喜得老淚縱橫,一面吩咐丫鬟去告之陳易氏和安易氏,一面扶著兩個丫鬟往忘憂軒趕。

安易氏聽說鳳舞有了身孕,心裡也為她歡喜,吩咐奶孃和丫鬟照管好蓉姐兒後,就快步趕往忘憂軒道喜。

而陳易氏在得知此事後,毫不在意的撇了撇嘴,就繼續哄著康哥兒臨摹字帖了。女兒珠姐兒哄勸了她許久,也沒有勸動她去忘憂軒道喜。

*****************************************************************

喝過喬嬤嬤熬的燕窩銀耳羹,鳳舞坐到書房的桌案後,提筆給易子軒寫信,告之他快要榮升為父親的好消息。

見任嬤嬤跟著韋嬤嬤走了進來,鳳舞笑問道:“祖母和父親可高興?”

任嬤嬤忙笑回道:“高興高興。老太君說明日用過了早飯,就趕過來看望奶奶,二位舅奶奶也說要跟著一起過來。國公爺說會親自叮囑王御醫,讓他往後每半個月,過來給奶奶請次平安脈。連珠夫人還在藥樓裡拿了許多的滋補之品,讓婆子帶回來,說是給奶奶好好補身子。”

這女人在懷孕期間,心緒最為敏感。感受到娘家人的溫暖關懷,鳳舞紅著眼眶,含淚點了點頭。只是想到易子軒不在身邊,她臉上掛著的笑顏,又漸漸收了起來。

韋嬤嬤見狀,心中明白,忙上前勸解道:“奶奶如今有了身孕,該以保養身子為重,萬不要太過憂思傷懷才好。爺在外征戰,本就掛心家裡,奶奶該讓爺安心才是。”

鳳舞也覺得自己有些沒出息,自嘲的笑了笑,繼續給易子軒寫信。

待寫好信,封嚴信封,鳳舞方交給任嬤嬤,命她送去東陽公府給東方景,請東方景送到易子軒那裡去。

任嬤嬤明白鳳舞滿心盼著易子軒能早日知道這個喜訊,故也不敢耽擱,接過信就急匆匆的出了正廂。

鳳舞又坐在書房裡,把玩著易子軒留下的劍穗,靜靜的出了會兒神,才在韋嬤嬤的連聲勸撫下,回了內室歇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