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寧靜古舊的巷子裡,一條青石板路,蜿蜒向前,落日餘暉打在上面,散著一層淡淡的青色光芒。

舒漁自小在這座城市長大,卻從不知,燈紅酒綠的大都市中,還隱藏著這樣一條超然世外的小巷子。

她對照著巷子兩旁的門牌號往前走,最後在一扇緊閉的木門前停下。

門上的朱漆掉了些顏色,銅釦環因為磨損而呈現著暗啞的光。

桂花巷23號,就是這裡了。

這家私房菜館她是在供稿的一本美食雜誌上看到的,一位資深美食家寫的一篇食記,光是看看那些文字描述,就讓人食指大動。

菜館隱沒在深街老巷,沒有店名招牌,每星期只營業一次,每次只接待十位食客,沒有選單,不接受點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千一位的價格,雖然比起奢華餐廳,算不上頂貴,但顯然並不適合都市中快節奏的尋常百姓。

然而這座都市中,最不缺追求口腹之慾有錢有閒的老饕。

舒漁第一次打電話預約時,就被告知排隊預約已經到了半年後。

這大約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她掛了電話,本以為還要等半年,不免有些悻悻然。

不過人生總會有一些出其不意的驚喜,幾日後,那邊打來電話,這周一位預約的食客臨時有事推了後,而恰好舒漁預約的是一個人,便問她是否要提前。

舒漁自是樂意之極。

她站在木門前看了看,沒尋著門鈴,便拿起銅鐵環扣了幾聲。

不出片刻,咯吱一聲,木門從裡面開啟,門後露出一張年輕乾淨的男孩臉,帶著禮貌笑容問:“請問是預約的客人嗎?”

舒漁笑著點頭回道:“是。”

“請問小姐貴姓?”

“我姓舒。”

男孩微笑著欠身:“舒小姐請進。”

舒漁跟著男孩,穿過小小的庭院,來到古樸的宅子中。古色古香的裝飾,並不繁複,反倒帶著些清新淡雅的簡約。

穿過客廳,是一條淺淺的走廊,走廊兩旁有四間屋子,木門上並未掛著字牌,但舒漁猜測這便是食客用餐的雅間,因為她已經隱隱約約聽到路過的門內,有淺笑言談的聲音,想來就是今天來吃飯的客人。

果不其然,男孩引她到前面一扇門前,打開門,做了個請的手勢:“舒小姐稍等片刻,菜很快就上來。”

房子裡有一張梨花木圓餐桌,桌上放著兩本書,許是為了讓食客打發等候的光陰。

這很適合像舒漁這樣獨自一人來這裡尋覓美食的人。

其實連舒漁自己也覺得,有人一起分享,是食物最好的狀態。無奈她剛剛回國,此前已經和相熟的老友陸陸續續聚過幾回。

這地方又極難預約,打電話時已經是預約到半年後,她也沒辦法和男友祁子瞻定下時間,便只訂了自己一人。

也或許正好是一個人,才插了個空隙,提前得了個位置。

她覺得很滿意。

反正她早已習慣孤獨。

舒漁在桌前坐下,男孩出門時,又像是想起什麼似地問:“舒小姐有忌口嗎?”

舒漁笑著朝他搖頭。

男孩瞭然點點頭,將門輕掩,屋子裡只剩下舒漁一個人。

舒漁剛從國外回來一個月。

四年前出國留學的時候,她幾乎是信誓旦旦不會再回來,但是國外的月亮再圓,卻抵不過味蕾殘留的痴纏眷戀。

不知道多少遊子跟她一樣,所謂的鄉愁,不過是來自一簞食一瓢飲。

所以舒漁到底還是回了家,即使她的家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分崩離析。

舒漁是個吃貨,但食物對於她來說,不僅僅是為了果腹,也不僅僅是為了享受。而是二十歲那年開始的人生變故,讓她忽然發覺,美食大約是是唯一可以讓她汲取慰藉和溫暖,來抵抗內心孤獨的事物。

回來這一個月,她幾乎將城中著名的館子吃了個遍,四年來受盡折磨的味蕾,終於稍稍得到安慰。

只不過她總覺得還差了點什麼。

所以她一直還在尋覓。

菜上來的得很快,二十分鍾不到,五菜一湯,擺上了面前的圓桌。

清蒸海蟹,豉汁青口,香煎鱈魚,油燜大蝦,小菜是時令的絲瓜尖兒,湯則是老鴨瑤柱湯。

這種不能點菜的私家菜館,最有意思的地方,大約就是讓人可以有期待,也能夠給人一絲驚喜。

這五道菜並不算特別,都是家常菜,但還是讓舒漁頗有些意外,因為江城並不臨海,這六道菜卻有五道是海鮮。

偏偏舒漁曾經在海邊城市上過四年大學,最後那一年甚至大部分時間是在城市的海島上度過,所以她算是個對海鮮有著很深情結的吃貨。

然而出了那座海邊城市,或者說那座她曾生活過一年的小島,她在別的地方再吃海鮮,卻很難找到她想要的味道。

男孩擺好盤,微笑著退出去:“舒小姐,請慢用!”

舒漁朝他點頭笑了笑。

屋子裡再次只剩下她一人,以及桌上的幾道菜餚。

舒漁拿起了筷子。

不得不承認,這家隱藏於巷陌的私房菜,確實有著讓老饕們追求的道理。

食材新鮮,用料簡單,做法傳統,每道菜最好地保留了食材本身的鮮味,又因為獨到的烹飪技藝,讓本來尋常的食材多了幾分驚豔。

味蕾最特別之處,大概是帶著它獨有的記憶。

舒漁一一吃過幾道菜,便漸漸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熟悉感,似乎從舌尖湧上來。尤其是當她喝下第一口湯時,那種從味蕾到胃部的溫暖,彷彿一下開啟了她塵封多年的記憶。

這小小的屋子裡,時光好像靜止下來。

她忽然眼睛有些發熱,反應過來,又兀自笑著搖搖頭,擺脫掉那莫名浮上來的情緒,繼續享用桌上的美食。

五菜一湯,一個人自然是吃不下的。

服務的男孩,詢問後貼心地為她打了包。

舒漁提著兩個餐盒,跟著男孩出門,忽然想起什麼似地問:“我可以見一下你們老闆嗎?”

男孩有些歉意地聳聳肩:“老闆只負責做菜,自己不招待客人,而且他剛剛已經離開了。”

舒漁淺淺笑了笑:“我給雜誌寫美食評論,所以想和你們老闆聊一聊。不知道方不方便給我一個他的號碼?”

男孩有些猶豫,但還是點點頭,拿出紙筆寫給了她一個手機號碼。

出了巷子,打上了計程車,舒漁拿出男孩寫的那張紙條,撥通了上面的手機號碼。

電話響了好幾聲後才被接通,一聲淡淡的“喂”從那頭中傳來。

舒漁這才想起,自己忘了問那男孩他家老闆姓什麼。

她嘴角彎起,溫聲道:“您好,冒昧打擾了,我是剛剛在您家私房菜吃飯的食客。”

那頭的男人低低笑了一聲,不緊不慢道:“是不滿意麼?要投訴?”

他的聲音很年輕,帶著幾分磁性,十分好聽,只是這語氣聽著像是在調侃,卻又有些疏離冰冷。

舒漁想,這應該是個驕傲的男人。

她笑了笑道:“不,您誤會了,我非常滿意。我是美食評論的撰稿人,很少見到能把家常菜做得那麼美味的廚師,所以想寫一篇您私房菜的食評。但有些問題想請教,不知是否方便?”

男人輕笑:“當然。”

舒漁輕輕籲了口氣,笑道:“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問題,就是好奇想知道,您為什麼會開這樣一家私房菜館?不做宣傳,每個星期還只營業一次,看起來完全不是為了賺錢。”

舒漁寫食評,喜歡挖掘美食背後的故事,這大約就是女人八卦的天性。而直覺告訴她,這是一個有故事的男人。

那頭的男人默了許久,久到讓舒漁幾乎懷疑他是不是已經結束通話了電話,他的聲音才慢慢傳來。

他說:“我在等一個人。”

“嗯?”舒漁有些不明所以。

男人又道:“等一個來了就不會再離開的人。”

他聲音很低,這句話如同娓娓道來,像是在說一個屬於他的故事,卻又沒有任何內容。

舒漁怔了怔,忽然就沒有了追問下去的底氣,只笑著道:“您做的菜那麼好吃,吃了的人大概都不想離開。”她頓了頓,輕輕舒了口氣,“不管怎樣,那祝你早日等到那個人。”

男人也低低笑著回她:“會的。”他默了片刻,又問,“還有什麼要問的嗎?”

“沒有了。”舒漁想了想,又笑道,“今天的用餐體會很愉快,我已經很多年沒吃過這麼好吃的菜。”

男人笑回:“我應該感謝你的光顧才是。歡迎下次再來!”

舒漁:“嗯,那再見!”

“再見!”

舒漁禮貌地等待對方先結束通話電話,但等了半響,那頭雖然未再出聲,卻也一直沒有結束通話。她失笑搖頭,到底還是先摁下了手機的結束通話。

回到家裡已經過了八點。

這是大學畢業時,父親送給舒漁的房子,屬於她一個人的家。

一百五十平米的房子,位於市中心,在這座房價高昂的都市,足以算得上豪宅。

當年剛剛住進來時,她一度因為這大房子映照著人的孤獨,而常常夜不能寐。一個單身女孩,獨自一個人居住在這麼大的房子裡,確實是孤獨得可怕。

所以那時的她只住過一個多月就匆匆離開。

不過時隔幾年,當她再回到這套房子,雖然仍舊覺得有點孤獨,但卻不再恐懼,因為她早已不是那個感情上需要依賴別人的女孩。

她長大了,大到足夠一個人面對這個孤獨的世界。

舒漁洗了澡,泡了杯熱茶,來到客廳外的開放式大陽臺,靠在欄杆上俯視這座已經不能稱之為熟悉的城市。

歲末的夜晚,很冷。

他將拉絨睡衣的帽子戴在頭上,擋住夜風吹來的寒意,默默看著城市中星星點點的萬家燈火。

她知道其中有兩家,裡面有著她的父親和母親,以及他們的愛人和孩子。

明天就是臘月二十九,父母之前都接過她去家裡過年,但她笑著婉拒,說今年商量好了去男友家。

他們聽起來似乎很欣然。

她從不懷疑父母對她的愛。

只是,她是他們愛情的結晶,也是婚姻不幸的犧牲品。

好在二十六歲的舒漁,早已經不需要父愛母愛了。

不知過了多久,隱隱有口琴聲傳來,喚回她的神思。

她怔了怔,好奇地循聲轉頭。

琴聲是從隔壁傳來。

這是一梯兩戶的高層住宅,隔壁是舒漁唯一的鄰居。

四年前住著的是一對熱情的中年夫妻,那個暑假,舒漁還給他們家的女孩補習過兩個星期英語。

然而四年之後,那對夫妻早已搬走,不知去了哪座城市的哪個角落,隔壁也早就換了新人。

人與人之前的情分,有時候就是這麼淡薄,不過都是匆匆過客。

她回來這一個月,還未曾與新鄰居打過照面,甚至今晚是第一次看到那房子裡亮燈。

她歪頭看過去,落地窗的薄紗隨風輕舞,客廳的沙發隱隱坐著一道身影,一個男人的身影。

傳入耳畔的口琴聲悠揚動聽。

動聽得讓她心動。

舒漁見過會吹口琴的人很少,仔細想來,大約也就那麼一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蔚空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