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康熙下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康熙仙逝了, 這個訊息突如其來的打亂了八阿哥等人的謀劃。而胤g卻是早有準備,早早的就將宮裡的形式控制住了, 並藉著康熙逝世的訊息,將八阿哥等這些個頭頭腦腦的都給誘到了宮裡, 監視了起來。

胤g如此做,就是為了給自己登基掃清道路,以防萬一。果然,這八阿哥等人進了宮裡以後,想要再出去可就難了,沒有胤g的首肯,那是一隻蒼蠅都別想從宮裡飛出去。八阿哥等人雖然心中不忿, 不過形式比人強, 也只能聚在一起,商量對策了。

這宮裡一直忙活到了天亮,第二天一早,那些沒得到訊息的大臣們, 照例都來上早操。這段時間, 康熙的身體雖然不好,不過這早朝的制度卻也沒有費掉。每天這般大臣們都得前來,若是康熙有精神,就會來上朝,若是情況不好,這般大臣們也就自己散去了。

今天一大早,大臣們就三三倆倆的來到了宮裡, 不過有些眼力見的都發現了這宮裡的氣氛有些不對勁,與往常大不相同,一個個也都加倍了小心。能在朝上混的,都是心思靈敏的,那些個不懂變通的,不會察言觀色的,想要混個好前程可是難比登天的,伴君如伴虎這話可不是一個玩笑話的。

隨著早朝的時間到了,大臣們都在朝堂之中站好了,等待著康熙的訊息。不過另大家奇怪的是,今天缺席了好多人,那些個親王貝勒都沒現身。對康熙情況瞭解的都是心中一咯噔,隱隱有了不好的感覺,關係好的都是一個個交頭接耳起來。

果然等了片刻之後,康熙並沒有現身,反而是這些個親王貝勒們按照身份一個一個從後面走了出來,一個個都是披麻戴孝的,臉色悲切。這樣的場面,更是做實了大家心中的猜測。隨後就聽見太監尖細的聲音傳來:“皇太后駕到。”隨後就見李德全攙著老太后走到了龍椅之前,輕輕的坐了下來。

老太后原本的身體也不是很好,如今聽聞康熙去世,精神更是不濟。不過老太后也知道,如今這情況,必須得有夠分量的人出來坐鎮的,縱觀整個大清,也只有老太后自己才壓得住目前的局勢。幸好康熙爺臨逝前,留下了遺召,老太后只要負責壓陣也就可以了。

只見老太后強打著精神坐在了龍椅前,紅腫著雙眼,緩緩開口到:“今日對我大清朝來說是個悲傷的日子,就在昨晚,我們英明神武的康熙帝,撒手人寰了。”驚人的訊息隨著老太后沙啞的聲音傳遍了整個朝堂。

聽到了老太后親口證實了康熙的訊息,眾位大臣們都是心有悲切,呼啦啦跪倒一片,高呼起康熙的稱號來。而那些個未成年的皇子們,更是嚎啕大哭,鼻涕橫流。那些個妃子們也都是嚶嚶哭泣,一時之間,悲傷之情蔓延到了整個大殿之上。

待得朝堂之上的氣氛沉靜下來之後,老太后這才緩緩的開口:“先帝一生為大清操勞,如今仙逝,是我大清的重大損失,我等生者倍感沉痛。然則國不可一日無君,幸而先帝爺一世英名,思慮周詳,留有遺詔,給我們指明了道路。”頓了頓,老太后繼而說道:“來人,請遺詔。”

話音落下,就見龍椅後面轉出一人,卻是為康熙代筆的那位史官。只見那史官雙手捧著一份金黃色的詔書,恭恭敬敬的來到了老太后面前,給老太后請了安之後,這才轉了過來,面對著群臣,輕輕的將詔書展了開來。

重要的時刻即將來臨,原本還有些喧鬧的朝堂,頃刻間靜逸了下來,落針可聞。只見那史官字正腔圓,一字一句的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鑑於皇四子愛新覺羅胤g,能力出眾,才思敏捷,經過朕仔細思量之後,特將皇四子愛新覺羅胤g立為繼承人,將皇位傳於皇四子愛新覺羅胤g,望其餘人等盡心盡力輔佐新皇,望我大清國運昌隆。”

史官鏗鏘的話音落下,原本落針可聞的朝堂之上突然之間哄的一聲,喧鬧了起來。有那早對這人選有了猜測的人自然得意自己的選擇,而自然也有那些不甘心的人,想要討個公道。

胤g卻是不管其他人的反應,沉著著臉,自顧自的來到史官面前,將聖旨從史官的手中接了過來。那八阿哥等人,看著胤g的動作,自然是咬緊了牙關,不可能甘心的。雖然事先沒有跟手下的心腹商討過對策,不過自然也不會輕而易舉的就這般妥協的,連忙向心腹之人打起了眼色。能被八阿哥等人依為心腹的,自然都是心思靈巧,滿腹計策之人,得了主子的暗示,自然知道該如何做了。一個個都安靜了下來,靜觀事態發展,等待機會,藉機發難了。

待得這個驚人的訊息被大家慢慢的消化了之後,大家這才注意到了已經接了聖旨的站在高臺之上的胤g了,一時之間,這朝堂之中才安靜了下來。看著情形如此,老太后又說話了:“既然先帝已經有了遺詔,那麼老身希望,眾位卿家能夠按照先帝的遺願,好好的輔佐新帝,使我大清國運昌隆,蒸蒸日上。”老太后雖然老了,不理朝政,不過多年身居高位,自有一股威嚴。

老太后的意思清清楚楚,自然是認可康熙的遺詔的,支援胤g這個新帝的。若是這次不反駁的話,那麼就等於是坐實了胤g的身份,以後想要借題發揮都不可能了。所以,老太后話音未落,就有人轉了出來,沉聲說道:“微臣見過太皇太后,臣有一言,不吐不快。”

“說。”老太后威嚴的聲音傳了過來。

“微臣以為,新皇即位關係重大,不可草率行事。先帝一直以來都沒有立儲,如今突然傳出了遺詔的訊息。臣等並未聽聞先帝曾留有遺詔,所以臣請太皇太后明察,為我等解惑,以安天下人之心。”

“你認為這遺詔有問題了?你是懷疑先帝,還是懷疑哀家?”老太后自然是聽懂了言外之意了,言語之中微微透出了一些怒氣。

“太皇太后明鑑,臣等惶恐。臣並無其他意思,只是皇位事關重大,臣以為必須得謹慎行事,否則誤了大清國運,臣等也愧對先帝。”

“哼,爾等不必多說,先帝遺詔在此,我等自當遵從,難道你們還想抗旨不成?先帝剛剛仙逝,屍骨未寒,爾等就敢質疑先帝的遺訓,到底是何居心?”老太后雖然就不問國事,不過對於這些個勾心鬥角的也有所聞,若不是如今形勢需要,老太后也不願意來管這些閒事。康熙一直以來都對老太后孝敬有加,如今康熙逝世,老太后唯一的心願就是想要將這換位按照康熙的意思,原原本本的交到胤g的手裡,為此也不枉康熙對於自己的一番孝敬了。

如今先帝屍骨未寒,這些人就跳出來吵吵鬧鬧的,這讓老太后十分的生氣,發起怒來,也是威勢十足的。見的老太后發怒了,殿下的眾人心中都有些嘀咕,如今形勢明顯,若無意外,這皇位肯定會落到四皇子的手裡了,連老太后都支援四皇子,其他人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

大家之所以要支援不同的皇子,無非是位了博一個好的前程。如今即將塵埃落定,除了那些不甘心的核心人員,其他人自然不會在多嘴,在這個節骨眼上給胤g這個即將等位的新皇添堵,找不自在的。

似乎是累了,老太後發完了火,隨後揮了揮手,說道:“爾等若是有意義,也等先帝下葬之後再提不遲。如今先帝屍骨未寒,爾等切不可做出讓先帝寒心的事情來。如今的首要大事,就是先帝下葬的事情了,這件事情,我看就由胤g負責吧。老身累了,今天就到此為止了,大家散了吧。”老太后招了招手,在宮女的攙扶之下,顫巍巍的走了。

胤g自始至終都沒有說一句話,是為了避嫌,如今老太后走了,沒有了領頭之人,胤g這才站了出來。胤g知道,自己能否順利繼位關鍵就在這幾個兄弟身上了,只要這幾個兄弟不耍手段,就沒問題。不過即使他們耍什麼手段,在胤g看來,也是秋後的螞蚱,蹦q不了幾天了。胤g隨手就能將他們輕鬆都給收拾掉的。

胤g看著以八阿哥為首的一干人等,沉聲說道:“太皇太后下了旨,我等作為兒孫自當遵從。如今首要的事情就是讓皇阿瑪安心的上路,眾位兄弟以為如何?”

“四哥說的自然不錯。”八阿哥聲音有些乾澀,“不過……。”

不等老八將話說完,胤g就打斷到:“既然八弟贊同我的話,那麼事情就這麼辦吧。讓我們兄弟齊心,送皇阿瑪安心上路吧。”說完也不等八阿哥等人反駁,開始行使起了自己的權力,安排起康熙大葬的事宜來了。

八阿哥等人對視了一眼,都咬了咬牙,匆匆的離開了宮裡,各自回家準備去了。看著八阿哥等人離去的背影,胤g嘴角帶著一絲冷笑。其實如今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將八阿哥等人給軟禁起來,等一切塵埃落定,也不怕他們反了天去。不過胤g有著別的打算,雖然在康熙面前保證過不與這些個兄弟們為難,但是如果是這些兄弟們先跳出來跟自己為難,那麼自己再收拾他們,也不會違背了自己在康熙面前說的話了。

如今京城中的形式,已經被胤g徹底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了。有著康熙的遺詔再加上老太后的支援,即使這些人想出花來,也無法動搖胤g大義的名分的,如果這些人想要採用極端的辦法,那麼,胤g心中更是冷笑連連。胤g可是巴不得這些兄弟們棋行險招,這樣,就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了他們了。

京城的兵力,大部分都掌握在了胤g的手裡,不過為了給這些個兄弟們一個機會,胤g還好心的給他們留了一部分呢。留下的這一部分,數量不少,不過質量不高,胤g可以隨手就將他們收拾掉,不過這也算是給了不死心的人一個鋌而走險的希望不是麼?總比一點機會不給他們留,讓他們任命來的好吧。

不提京城之中的形式,那老十四已經被囚禁起來有些天數了。老十四想盡了辦法,卻是無法從看官森嚴的這裡逃脫出去。這一日,老十四正在苦思辦法呢,突然聽到外面喊殺聲大作,老十四馬上就警覺了起來。只聽到外面亂哄哄的,卻是不見任何一個人來見他,似乎是將他遺忘了。

等到外面喊殺聲漸漸消失以後,老十四這才聽到腳步聲朝著自己這裡來了。聽那腳步聲沉穩異常,這種聲音老十四在軍營之中十分的熟悉,正是軍中人士才有的腳步聲。果然,一會兒的功夫,就聽見外面稀里嘩啦的,卻是房門上的鎖被劈開了,而後一個身高魁梧的人走了進來。

只聽的那人問道:“裡面的可是撫遠將軍,十四阿哥?”

“正是,來人是誰?”老十四沉聲問道。

只見那人跪倒在地,說道:“末將乃京城城衛軍統領,鈕鈷祿文浩,拜見撫遠將軍。”

“你怎會來此?”老十四問道。

“撫遠將軍多日無訊息,末將奉命前來打探將軍訊息。用了如此多天,才打探到了撫遠將軍的訊息,今日才來救駕,讓撫遠將軍受驚了,末將罪責難逃。”

“你等是如何找到這裡的?”對於鈕鈷祿文浩,老十四還是熟悉的,不過在這樣敏感的時刻,這文浩又出現的如此蹊蹺,讓老十四不得不報著戒心。

“撫遠將軍受苦了,請撫遠將軍移駕,洗漱之後,容末將慢慢稟來。”說著,文浩站了起來,伸出手,做出了請的姿勢。

老十四如今身單力孤,也無辦法,只能隨著文浩行了出來。一路上,見到官兵們搬著一具具的屍體,這些屍體都是一身黑衣,黑巾蒙面。

老十四如今在的地方,離京城不遠了,快馬加鞭的話,也就是倆三天的路程。這是如此,老十四才沒想到會出什麼事情,這才大意被擒。

回到了縣城裡,文浩吩咐人準備了酒席,這才將事情的經過慢慢的到來。

原來老十四久久沒有訊息,康熙跟德妃十分的擔心,這才派人出來打探他的訊息。而這人選,自然再胤g運作一番之後,落在了文浩的頭上。老十四身份特殊,一路上又沒有可以的掩藏行蹤,自然十分容易的就找到了老十四最終失蹤的地方。在經過了一番打探之後,這才確定了老十四的行蹤,文浩率兵突襲了這裡,才將老十四安全的營救了出來。

據文浩打探的訊息,這些綁架老十四的人,都是葛爾丹部的叛兵,不知從什麼聚到得知了老十四的訊息,這才一路之上跟隨,這次突襲老十四,將老十四給綁了,想要跟朝廷討價還價。

這些都是文浩說的,老十四自然是心中有疑慮的,這裡離京城這麼近,老十四可不相信那些葛爾丹的人能過悄無聲息的潛到這裡來。不過如今事有輕重緩急,老十四也顧不得仔細的探查了,京城之中的事情最是緊要。何況那些人都被滅口了,想要查也查不出個所以然來,老十四也看過了那些人的屍體,面容確實不是中原人。

在休息過後,老十四就迫不及待的提出了要趕快回到京城中去的決定,在得到京城中旨意的時候,德妃也給自己遞了書信,其中隱晦的表明了康熙的身體不行了,讓他早日會去坐鎮。

對於老十四的要求,文浩也沒有推辭,馬上就安排了起行的事宜。不過文浩這次帶來的人馬不少,足足有好幾百,行進起來難免會有些拖拉。而文浩又以保護老十四的安全為由,不讓老十四脫離大部隊。對此老十四也很無奈,只得跟隨著大部隊的速度,往京城之中趕去。還好距離不遠,在用了四天的時間之後,老十四這才到達了京城之中。

回到了京城,老十四第一時間就想要進宮去拜見康熙爺。不過等待老十四的卻是一個噩耗,康熙爺已經仙去了,這如同一計大錘,狠狠的砸在了老十四的頭上。對於沒能見到康熙爺一面,老十四心中是悔恨不已。老十四回到京城的時間,卻是康熙剛剛去世後的第二天,只差了一天的時間,就是天人永隔,讓老十四追悔莫及。

再去見了德妃之後,老十四這才知道,皇阿瑪已經留了遺詔,讓胤g繼承皇位。對此,老十四倒是表現的很安靜,並沒有像八阿哥等人那樣無法接受。按照老十四的打算,原本對於那皇位,就不像八阿哥等人那樣興趣濃厚,如今既然有了皇阿瑪的遺詔在,那麼自然就不必在爭來爭去的了。

對此,德妃很是無奈。自己的兒子自己清楚,若不是一直以來自己的鼓動,老十四寧願去支援別人,也不會自己跳出來組建勢力的。如今看似大局已定,老十四自然是更加的沒有心思了。德妃還想著與老十四謀劃一番,想要藉助老十四手中的兵權,逼迫胤g讓步,即使不能奪到那皇位,也要爭取最大的利益呢。不過看到老十四毫無鬥志,爭鬥了一輩子的德妃也似乎是意興闌珊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派人將老十四的意思告訴給了八阿哥後,德妃就開始收身養性,安安靜靜的呆在自己的宮裡,為康熙守靈了。原本的打算是聯合八阿哥等人,找機會給胤g致命一擊,拼搏一番。如今正主的老十四都無心爭奪了,德妃也只能乾瞪眼,毫無辦法了。殊不知就是因為老十四放棄了去爭奪的心思,這才給老十四跟德妃取得了一個還算好的未來。

德妃也知道自己一直以來都對胤g不待見,不過如今形勢比人強,德妃也只能忍著了。在怎麼說自己名義上也是胤g的生母,等待胤g登上皇位以後,只要自己做的不過分,那麼自己的未來還是有保證的。自己在賠上自己的老臉,給老十四爭取一個前程,相信看在親兄弟的份上,胤g也不會難為老十四的。

在康熙的靈前哭訴了一番,看了康熙的遺容之後,老十四在德妃的提點之下去拜見了胤g。對於這個親兄弟,胤g雖無特別的感情,不過即使是為了自己的名聲,胤g也不會太過苛求老十四的。胤g留下的那些個無主的兵力,更多的就是給老十四留下的套子,若是他不甘心的話,那自己也只能大意滅親了。如今老十四在表達了自己的意思,準備支援胤g以後,胤g也就放下了對付老十四的心思。

胤g也是知道,自己即使坐上皇位,為了保持皇位的穩定,也不能一開始就大舉的對付這些個兄弟,否則落下一個壞名聲,對自己的統治也是十分的不利的。老十四的投誠,也是讓胤g很是欣慰,這樣就少了一個必須要對付的目標了,也給胤g減輕了不少的壓力。先將老十四安撫住,等到以後,是扁是圓就隨胤g的心意了。

在得知了老十四的意思之後,八阿哥等人的希望落空了。原本是想著藉助老十四的聲勢,拉攏一批兵馬,給胤g致命一擊的。如今老十四沒有了這方面的心思,八阿哥等人也只能從其他方面想辦法了。八阿哥等人如此做也是無奈,以八阿哥的聲勢,即使自己像胤g投誠,估計胤g也是不會放心的,日後必然不會有好結果,既然如此,還不如趁著現在有機會搏上一搏呢。

康熙的靈位停了七七四十九天以後,這才開始準備下葬的儀式。這一日,京城之中家家戶戶都掛滿了白帆,康熙的靈柩,從皇宮裡出發,上了京城的主幹道,就往皇陵的方向去了。

走在康熙棺槨前面的,就是弘曆這位康熙最疼愛的皇孫了。說起來,弘曆跟康熙的關係,要比跟胤g的關係還要親近一些的呢。康熙仙逝,弘曆是真真正正的十分的傷心。連日來為康熙守靈,即使以弘曆的身體,也有些憔悴了。幸好有文嫻時刻關注著弘曆的情況,這才使的弘曆的身體不至於垮下去。康熙棺槨後面,就是按照身份,跟著皇子皇孫跟妃子們了,在後面就是朝中的文武百官了。一路上浩浩蕩蕩的向著皇陵的方向行去。

在忙活了幾天之後,隨著康熙陵墓門口的斷龍石的落下,一代大帝康熙爺的下葬儀式總算是告一段落了。

經過了這麼多天,八阿哥等人也有了計劃,就等著拼死一擊了。雖然胤g要主持康熙的下葬儀式,不過卻也是絲毫沒有放鬆對於八阿哥等人的關注的。在胤g默許之下,那些原本就被安插在八阿哥勢力中的眼睛們,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隨著風向的轉變而變換陣營,反而變現出了更加堅定的支援八阿哥等人的意思。

這也讓八阿哥等人對於這批忠心耿耿的人更加的重視,這些人也藉著這個機會打入到了八阿哥等人的勢力之中,成為了核心份子了。有了這些眼睛在,八阿哥等人的謀劃源源不斷的傳入到了胤g的手裡,而胤g也做出了針對性的部署。

康熙下葬以後,最大的事情就是新皇的登基了。那次雖然在文武百官面前宣讀了康熙的遺詔,不過沒有經過登基儀式,始終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如今大事已定,自然要開始張羅起新皇登基的事情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