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勢力穩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隨著時間的流逝, 康熙的身體也越發的虛弱了,似乎是一瞬間就衰敗了下來。本來參加第一次千叟宴的時候, 康熙的身體還算硬朗的,如今只不過過了幾個月, 康熙行動之間就必須得人扶著才可以了。

康熙的身體狀況,給胤g敲響了警鐘。胤g隱忍了這麼多年,為的就是那皇位,如今康熙要堅持不住了,胤g知道是時候開始行動了。如今的胤g,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刻意經營,再加上有一個機靈的兒子弘曆, 使的胤g在康熙心中的分量越加的重了。

覺的時機已經到了, 胤g也就不在繼續忍耐了。要想獲得皇位,康熙那邊是重中之重,不過只是獲得康熙的肯定還是不夠的,在朝中還必須得有根基, 有勢力, 這樣在接任皇位以後才能迅速的站穩腳跟。

所以胤g乾脆藉著成功的操辦了第一次千叟宴,得到康熙重重賞賜的時機,徹底的站了出來,宣佈了自己對於皇位的爭奪之意。一直以來,朝中的有識之士,都發覺了康熙對於胤g態度的變化,從原來的不削一顧, 到如今的越發倚重,只不過胤g一直以來都沒有表現出來對於皇位的興趣,所以一部人一直都在觀望,另一部分人則選擇了心目中的第二人選。

如今胤g舉起了爭奪的大旗,這些一直以來都很看好胤g的人馬上改弦易轍,投到了胤g的麾下。這麼多年,在胤g的刻意經營之下,胤g在朝中之間的名聲十分的好,這次借了東風,使的胤g的勢力發展的十分的迅速。

胤g的突然跳了出來,大大的出乎了其他人的預料。除了一直以來都對胤g有著一些防備的德妃做出了一些應對措施之外,其他的人都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一時之間,制定好的計劃都無法繼續實施了。而這樣的局面,卻是胤g刻意造成的,目的就是為了給自己營造發展的時間,避免自己遭到打壓。

情形的發展果然沒有超出胤g的預料,短短幾天的時間之內,胤g不但或許的很多人的投靠,而且也迅速的站穩了腳跟,在胤g的手段之下,短短的幾天時間,就迅速的將麾下的人心凝聚了起來。雖然胤g一直以來都是隱在暗處,看似過的閒雲野鶴般的生活,可是胤g卻是沒有白白浪費這麼多珍貴的時間。

一直以來總是有人想要投靠到胤g的門下的,為了避免一起他人的懷疑,胤g表面上都是將人給拒絕了。不過私底下,胤g卻是一直以來都沒有放鬆過對其他人的拉攏。只不過胤g的行動不但隱秘,而且十分的小心。在確定了目標之後,總是要經過長時間的考察之後,胤g才會伸出橄欖枝。這些人雖然人數不多,不過各個或是身居要職,或是勢力不錯。而這些人也難免會受到八阿哥等人的拉攏,於是胤g就順水推舟,將這些人順勢安插到了他人的勢力之中。這些人,就是粘杆處的高階員工了,負責的都是朝中情報的收集。

有了這些人的暗中策應,胤g在對付八阿哥等人的時候,更是得心應手,對於八阿哥等人的計劃,也會早早的就有了定計,這使的在鬥爭之中胤g始終能夠佔得上風。

這些事情康熙自然是看在了眼中,胤g的一系列舉動更是符合康熙的心意。不動則已,動則一鳴驚人。從中,康熙似乎看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身影,如此才是一個帝王真正該具備的品質。

事情發展到如今的地步,文嫻感覺其中已經沒有自己什麼事了。胤g的勢力已成,羽翼已豐,不出一年,必然是大局已定。不過為了一方萬一,防止他人狗急跳牆,進而威脅到胤g的性命,文嫻特意神不知鬼不覺的將胤g的隨身玉佩煉製了一番,在其中添入了幾個防禦的法陣。以備在緊急關頭,能夠保護胤g的安全。

如今弘曆在經過了康熙的辛勤教導之後,也已經出露端倪,露出了崢嶸的面目。在胤g的勢力發展中,也開始慢慢的起到了作用。為了給弘曆新增助力,文嫻將自己苦心經營的鎮遠鏢局,跟酒樓開始一點點的移交到了弘曆的手中。

為此,文嫻也是有著自己的打算的。看如今的形式,那繼承皇位的人選差不多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了,其他的人只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而後,必然要輪到弘曆等人開始爭奪太子之位了。這時候開始培植弘曆的勢力,一方面可以鍛鍊一下弘曆的實際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給弘曆增加一些經驗,避免弘曆在以後的發展之中手忙腳亂的。

對於文嫻交給弘曆的勢力,初始之時弘曆是十分驚訝的,沒想到自己那溫柔的額娘不聲不響的,卻在暗中有著如此的力量。不過雖然心中好奇,弘曆卻也沒有多問。

對於弘曆,文嫻也是有著交代的,特意囑咐過弘曆。對於這些勢力,可以放心的使用,不過不可以將這些勢力交給胤g,必須要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裡,因為這些勢力都是文嫻給弘曆預備的,是弘曆自己的勢力,與胤g沒有絲毫的關係。

文嫻此舉並沒有冒失,也是未雨綢繆。雖然胤g底下子嗣稀少,如今就之後弘時跟弘曆,還有一個不懂事的福慧而已。不過鑑於皇位爭奪的殘酷,文嫻可不想因為疏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有了這些勢力的支援,想來弘曆的安全也能有了保障,也不用文嫻整日裡提心吊膽的擔心弘曆的安全了。

秋菊等人對於文嫻的安排自然是毫無意義的,秋菊自然是熱衷於功名權力的,只是文嫻一直以來都沒有其他的野心,使的秋菊雖然將勢力經營的很大,卻是難免有了遺憾。如今可以投入到小阿哥的名下,秋菊知道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所以立即對弘曆表達了自己的忠心。而鎮遠鏢局那裡,一直以來文嫻都是透過春蘭等人暗中控制的,有獎有罰,在文嫻的手段之下,也是十分的忠心。

如今幕後的主人走到了前臺,在得知自己效忠的主子的身份之後,心中的那一絲念想也就煙消雲散了。文嫻為這些人規劃了一個美好的藍圖,對於這些江湖草莽來說,追隨日後的太子,是一步登天的捷徑。這些個江湖人士,為了一絲的利益就可以拼的你死我活,更不要說有著如此巨大的誘惑了,就是讓他們拼命,這些人都不會眨一下眼的。

文嫻如此大的動作,當然被胤g後知後覺的覺察到了。如今的文嫻也不怕胤g起疑心,縱觀胤g底下的這幾個兒子,除了弘曆,其餘的都是歪瓜裂棗。那弘時,讓他當個紈絝子弟,甩個小陰謀詭計還行,要是讓弘時當什麼大事,那就是個扶不上牆的爛泥,站不起來的阿斗。以胤g的聰明,不可能看不出來這些。雖然一下子讓弘曆掌握了在胤g掌控之外的勢力,難免會惹的胤g心中不痛快,不過這也是文嫻特意如此的。

文嫻這樣做,也是為了給弘曆添一些磨難。蓋因為文嫻知道,後世的弘曆,就是因為當上皇帝的時候太過順利,其他的一些障礙,都被心狠手辣的胤g給一掃而空。這樣做雖然保證了弘曆皇位的穩固,卻也讓弘曆少了一番磨難,文嫻此舉,就有著磨練弘曆的意思在內。既然命中註定,弘曆就是一個九五之尊的命,那麼文嫻也只能無奈的順從命運的安排,爭取讓弘曆做一個名傳千古的英明皇帝,也算自己沒有白白的浪費自己這次穿越的機會。如今文嫻也看的明白了,弘曆之所以對於修煉毫無興趣,看起來也是命中註定的,若是一個可以修仙長生的人做了皇帝,那麼可是必遭天譴的,所以文嫻也是早早的就放棄了讓弘曆修行的心思。

對於弘曆手下突然多出來的勢力,胤g也很詫異。不過在知曉了這些都是出自文嫻的手筆的時候,胤g卻是沒有絲毫奇怪的神色。對於文嫻,胤g一直以來都有著無法看透的感覺的。自從文嫻進府之後的種種,行事之中總是透出了一股子的神秘的感覺。只不過文嫻一直以來都沒有表現出對於胤g的敵意,還為胤g生了一個如此出色的孩子以後,胤g對於文嫻的探究的舉動也都放下了。

一直以來,胤g都想要知曉文嫻的真實面目,可是任憑胤g有著像孫悟空七十二變一般的手段,也無法知道文嫻那被層層遮擋起來的神秘。所以胤g乾脆也就放棄了,只要不給自己帶來麻煩,那麼就任憑文嫻行事了。這也是一個做大事之人所具有的氣度。

對於弘曆手底下的力量,胤g並沒有起別的心思。如今弘曆已經可以給胤g提供很大的幫組了,在得到了這股力量之後,在這關鍵時期,更是能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並且再沒有摸清楚文嫻的底細之前,胤g也不會做出其他過分的舉動的,因為胤g心中,始終對於文嫻的神秘有著重重的忌憚。

得到了文嫻這股勢力的幫助,對於胤g來說無異於如虎添翼,原本就佔著上風的胤g,如今地位更加的穩固了,縱然是其他幾個兄弟都連起手來,也無法對於胤g造成撼動。雖然老十四還帶兵在外,手中也有著兵權,不過胤g卻也是不懼。不提胤g手下的年羹堯,就是京城之中,胤g掌握的經歷也足以保護自己了。

若是老十四真的敢大逆不道的起兵的話,那麼胤g也是求之不得的,早就準備好了手段等著老十四呢。

康熙六十一年,又一次舉辦了千叟宴,這次的操辦權不可避免的還是落到了胤g的手裡。有了上一次的經驗,這一次為了更好的取悅康熙,胤g更是早早的就開始準備。在全國各地開始登記造冊,務必要將全國所有的老壽星都聚集到京城中來。透過這樣的舉動,胤g再次向群臣展示了自己一直以來隱藏在水下的巨大的實力。

而這一次的千叟宴,前來的老壽星是真真正正的突破了千名,使的千叟宴真正的名副其實。前來親自參加的康熙,如今更是老態龍鍾了,已經不復以前那種威風凜凜的姿態了。行動都得旁邊有人攙扶,雖然如此,不過能過將全國各地的老人們都聚集在一起,在康熙看來也是一次偉大的創舉,康熙自然是樂在其中的。

雖然舉辦這樣的活動,更是花錢如流水,對於國庫會造成很大的壓力,不過自從康熙親政以來,政通人和,雖然偶有災禍,不過大體上來說,還算是太平盛世,國庫充盈,勉強能過應付如此巨大的開銷。舉辦一次千叟宴,比之當初評判花費的軍費都要巨大,不過也沒人敢去觸康熙的眉頭,去打擾康熙的興致。

幸好千叟宴才舉辦了倆次,若是在舉辦幾次的話,估計國庫就該徹底的空虛了。熱熱鬧鬧了一個新年的京城,隨著千叟宴的結束,也漸漸的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三月的時候,康熙的身體突然惡化,身體開始浮腫,頭腦也時常感到昏厥。察覺到情形不對的康熙,下詔將兒子們都聚集在了一起,想要商討繼承人的問題。在外的老十四也接到了康熙的詔書,匆匆忙忙的就帶著親隨往京城之中趕來。

事到如今,大家也都知道了,康熙是真的不行了。不過康熙之所以只找來了所有的兒子,沒有召集任何一位大臣,就是覺的這立儲乃是皇家的家世,以康熙的性子,不願意其他人在一旁指手畫腳的。而將大家召集到一起來商議,就是康熙覺的如今的這幾個兒子,鬥的有些過於厲害了。康熙想要當面將大家聚在一起,將這人選透過商討定下來,以免以後有人心中不服,給朝政帶來動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康熙卻是高看了自己的面子,小看了這些個兒子對於皇位的野心。當著康熙的面,大家爭的面紅耳赤的,誰也不服誰。其他的那些未成年的皇子們,都只有在一旁看笑話,看著這些哥哥們爭來爭去的。只有胤g,始終面色沉穩,冷眼看著這些個兄弟們徒然的爭來爭去。

康熙沒想到事情會是這樣,這些個不孝子絲毫不在意自己這個當父皇的面子,一時之間怒氣攻心,昏厥了過去。一直在注意康熙情形的胤g第一時間發現了康熙的異狀,在制止了兄弟之間的爭吵之後,將御醫喚來,然後服侍著康熙下去休息去了。

康熙費盡心機舉辦的這一次多方會談,就以康熙暈倒做為結束,不歡而散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