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卷 波底孕明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故事發生在江南某處。

此時正值太平盛世,一派繁華景象。

話說碧水城中有一戶人家。祖上曾跟著□□爺南征北戰,打下了一份不菲的家業。傳至這一代,雖說已遠不及祖先風光,卻也有世代清流之名。大老爺高世箴娶妻上官氏,早年亡故,只餘一個嫡女,姐妹中排行第三,今年剛滿八歲,被高老太君視作掌上明珠一般。

我們故事裡的主人公就是這位明珠三小姐。

明珠睡眼惺忪的揉了揉眼睛,一翻身,從拔步床上坐起。

大丫鬟青雪上前挑起杏黃色紗帳,掛在床邊的纏枝葫蘆紋樣的銅勾上,柔聲問道:“姑娘,可是要喝水?”說著,遞上了茶水。

明珠捧著喝了兩口,見外面天已放亮,便道:“林媽媽呢?”

“林媽媽被老太太叫去了,說是有話要問。”

明珠的動作微微一頓,抬頭望了青雪一眼。

青雪笑道:“轉眼便要開春了,姑娘的身量也長了,老太太正唸叨著要給姑娘挑幾匹好衣料,多做幾件春衫,趕明去舅舅家做客也好不失了禮。”

明珠眨了眨眼,道:“是單給我做的,還是姐妹們都有?”

“小姐們都有。”

明珠稍微松了口氣。雖說老太太在明面上偏疼自己——這一點闔府都知道,但也不便做得太過。而她真正擔心的其實是另一樁事——一樁許久之前曾經發生過的事。

不會的,她看著自己白嫩嫩的小手,輕輕搖了搖頭。在她重生的這一世裡,一切都已經不同了,記憶中的那件事也應該不會發生了才對。

她這裡正想著,只聽外間有丫鬟笑道:“林媽媽回來了。”

接著,有腳步聲響起,不一會,有小丫鬟打了簾子,林媽媽笑呵呵的走了進來。

只見她不過三十歲出頭的年紀,膚色白淨,眼大有神,微微有些發福,不過,一看就知道年輕的時候是個美人。

她一進屋就笑道:“我的小小姐,快起身吧,咱們去給老太太請安。”

她是從前伺候明珠生母上官氏的陪嫁丫鬟,後來嫁了高家的一個管事,丈夫沒幾年就死了,她便一心一意的作了明珠的乳母。她從前叫慣了上官夫人為小姐,到了明珠便稱呼她為小小姐。

明珠笑著伸出手,摟住了她的脖子,撒嬌道:“我要媽媽給我穿。”

林媽媽一臉慈愛的接過丫鬟們早就準備好的衣服,一邊幫明珠換上,一邊道:“小小姐都這麼大了還撒嬌呢。”

明珠笑嘻嘻的掛在了林媽媽的脖子上,扭股糖似的扭來扭去,直扭得林媽媽心都軟了,連聲道:“好好好,奴婢給小小姐穿衣服就是。”

明珠心滿意足的笑了笑,抬眼望了望站了一地,等著伺候她梳洗的丫鬟,吩咐道:“屋裡人太多,我都喘不過氣來了。你們且先下去吧,留林媽媽服侍就儘夠了。”

青雪會意,知道自己小姐有體己話跟林媽媽說,應了一聲便帶著眾丫鬟們悄然退下,自己則站在廊下喂雀鳥,順便把風。

明珠鬆開了林媽媽的頸項,拉著她的手,讓她在床沿坐下,問道:“老太太叫了媽媽去做什麼了?不會只是單說了衣料子的事吧。”

林媽媽面色微變,她頓了頓,嘆了口氣,緩緩道:“小姐的忌日就快到了,轉眼就要滿三年孝期了。”

明珠默然。自己自幼喪母,記事又晚,對孃親也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而已。看到別的姐妹都有母親庇護,自己身邊雖有林媽媽照顧,又得祖母寵愛,卻依然覺得少了些什麼。

“因著小小姐說這些日子做了噩夢,再加上今年忌日一過,就該除服了,老太太的意思是可以大辦一下,順便請迦耶寺的和尚進府念念經,去去邪祟。”

說至此處,林媽媽沒有繼續說下去,高太君的話猶在耳邊:

“你們大老爺年紀也不小了,三姑娘也大了,不好沒有孃親在身邊照料。今後如何,我會和舅爺商量的。”意思很明白,先透個口風,好讓上官家也有個心理準備。

林媽媽面上雖是陪笑應承,心中卻是一陣酸澀。有後孃就有後爹。大老爺本就對小小姐冷淡,要是再來個厲害的繼母,可真不知要生分得什麼樣呢。

“媽媽,你怎麼了?”明珠輕輕推了推她,林媽媽這才緩過神來,勉強一笑,道:“奴婢給小小姐穿衣。”

明珠見她面有鬱色,以為她又想起了從前的事,便笑著滾進她懷裡撒嬌道:“媽媽放心,明珠今後一定會孝順媽媽的。”

林媽媽將她摟在懷裡,直道:“我的小小姐長大了。”鼻子一酸,眼眶微溼。

明珠在林媽媽的服侍下穿好了衣服,將一頭烏亮的長髮梳了一對雙鬟,用別緻的珠簪固定住。洗了臉,用松脂和茯苓特製的牙粉擦了牙,抹上潤膚膏脂,裝扮得清清爽爽,整整齊齊的出了門。

二月末的天氣,乍暖還寒。明珠披了一件藕荷色鑲白狐狸毛的斗篷,雪白的狐狸毛襯得她的小臉晶瑩粉嫩,再加上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卷翹的睫毛,真似瓷娃娃一般可愛。明珠由大丫鬟青雪和素英陪著,幾個嬤嬤老媽簇擁著,穿廊過院,一路行至松苑上房。這裡便是高府如今的掌家人,高太君徐氏的住處。

但見簾籠一挑,卻是丫鬟珊瑚笑盈盈的迎了出來。她是老太太身邊的二等丫鬟,平日裡經常去明珠處走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三小姐可來了,老太太正唸叨著呢。”她口裡這樣親熱的說著,將明珠讓進了屋中,又一邊趕著湊上前來,殷勤的幫明珠脫下斗篷,交給了一旁侍立的丫鬟。

這樣殷勤的舉動不禁令青雪微微皺了皺眉。

室內一陣暖意,空氣中夾雜著檀香味撲面而來,隱隱有說話聲從暖閣內傳出。

明珠繞過一架紫檀木群仙獻壽屏風,只見高太君端坐在正中央的軟榻上,二夫人和四夫人都立在旁邊陪著說話。

桌子上滿滿當當擺著各色布料,幾個姐妹正坐在那挑揀著,時不時的小聲議論兩句。

只聽高太君用不急不緩的聲音說道:“我聽說南邊慶福茶莊子上的郭管事新納了個小妾?”

二夫人心中一緊,忙走上前,陪笑道:“果真什麼事都瞞不過老太太的眼。媳婦早就想跟母親稟明了,哪知道又遇上了幾樁事,便渾忘了……”

恰巧明珠此時走了進來,她打量了一下屋內的情形,笑著福身道:“給祖母請安。”又分別向二夫人和四夫人請了安。

高太君一見是她,忙招呼她到自己的身邊來,伸手將她摟在懷中,笑道:“昨日可曾睡好?沒再被夢魘著吧?”

明珠甜甜一笑,道:“回祖母的話,祖母說的法子確實管用,珠兒昨晚一夜好睡。”她聲音清脆,語調活潑,令人聽著只覺得十分順耳。

高太君被她的神氣給逗笑了,道:“你們這些小孩子身上乾淨,你又是姑娘家,陽氣弱,被夢魘著都是平常的事。單說你姑姑小時候就常如此,漸漸大了便好了。”

四夫人也湊上來說笑道:“老太太說得是。等咱們三姑娘出了閣,有夫婿伴著,陽氣重就不怕了。”

明珠聽得羞紅了臉,禁不住低下了頭去。

高太君面色微沉,斥道:“她一個小姑娘家,哪裡聽得了這個。”

屋內氣氛霎時一僵,在一旁挑衣料子的姑娘們也感受到了祖母的不悅,紛紛停下了手裡的動作,偷偷朝這邊瞧看。

四夫人尷尬的站在那裡,進又不是,退又不是。她的嘴長得有些大,因四老爺不喜,平日總是抿著,似乎這樣就能顯得小一點,所以唇紋極重。此刻因為尷尬,便抿得就更緊了,愈發顯得老了幾分。

二夫人忙走上前來打圓場。她拉過明珠的手,道:“三小姐還沒挑衣料子呢吧,來來來,跟你姊妹們一塊看看。這裡還有裁縫鋪送來的花樣子,全是今年的新樣子。你平日衣服的顏色都素淡,這回就挑些顏色鮮亮的料子吧。若是看中了什麼就跟二嬸母說,二嬸母幫你記下來,到時和你姐妹們的一併做了。”

高太君的臉色這才緩和了下來,也道:“珠兒也去和姊妹們一處坐著說說話吧。”

明珠應了一聲,來到桌旁坐了。按照規矩,在座的除了大小姐和二小姐外,四小姐和六小姐全都立起身來,直等著明珠落了座,她們方才坐下。

大小姐明秀首先開口道:“三妹妹,你幫我看看這兩個樣子哪個好?”

明秀是二房的庶女,今年已經十歲了,長得文文弱弱,秀秀氣氣的,連帶著說話也是輕聲慢語,細聲細氣的,十足的水鄉文弱閨秀風範,明珠平日裡和她比較親近。

明珠看了看她遞過來的花樣冊子,白玉般的小手指著其中一個海棠紋飾的道:“我瞧著這個樣子倒的好,不知是不是新樣子。”

“三妹妹好眼力,一眼就看出來哪個是新的了。”這回說話的是二小姐明霜。她是明珠同父異母的庶出姐姐,大她一歲。她似笑非笑的看了明珠一眼,語氣中也聽不出來是褒是貶。

四小姐明佳聞言,突然輕哼了一聲。聲音雖不大,卻正好能被在座的小姐們聽到。她是二夫人唯一的女兒,高家二房的嫡女,身上自然而然的帶著一絲驕橫。

大小姐明秀看了這位嫡出的妹妹一眼,繼續低頭挑著手裡的花樣子。她是姨娘所出,自小就被生母教育,絕不能得罪這位嫡母所生的妹妹。

明珠對此早已習慣了,只當沒聽見,回頭和六小姐明沁說話。

四小姐明佳見沒人理會自己,“啪”的一聲合上了手裡的冊子。聲音有些大,引得二夫人朝這邊看了一眼,母女二人的目光正好對上了,二夫人趁著沒人注意,警告的瞪了小女兒一眼。

明佳的撅起來了小嘴,委委屈屈的瞥了明珠一眼,想起了母親平日的囑咐,不敢造次。

高太君和兒媳婦、孫女們說了會話,不久就道了聲乏,眾人便散了。

待沒有了外人在時,馮媽媽親自泡了一壺茶,倒了一杯,端給高太君,笑道:“老太太嚐嚐昨日三老爺新送來的老君眉吧。”

高太君接過後,抿了一口,點了點頭,嘆道:“都這麼多年了,還是你泡的茶最和我的胃口。”又道:“坐下來陪我說說話吧。”

馮媽媽半坐在了腳踏上,只聽高太君突然問道:“你覺得我這些孫女中那個最好?”

馮媽媽笑道:“這個老奴可說不好,小姐們全都越長越出挑了。”

高太君語氣微嗔,“這裡沒人,你可別敷衍我。”

馮媽媽含糊道:“老奴只覺得小姐們各有所長。若論相貌,還是三小姐更出挑些,待人也和氣,怪不得老太太這樣疼她,就是我們這些做下人的也沒不喜歡三小姐的。”

高太君放下手中茶杯,笑道:“還是你最瞭解我的心。”

她繼續道:“人都說我偏心。可一來是這孩子招人疼,又沒了親孃,親爹也不護著,我這個老婆子自然要護著些;二來則是這孩子天資聰穎,容貌就更是不用說,今後必然前途無量;三來,她今後若是有造化,能嫁個好人家,多少人眼紅嫉妒著呢,要是連這點寵愛都受不起,那也算是我白操心一場了。”

她抬起眼望著遠方,幽幽嘆了口氣,“沒有誰能護著誰一輩子,終究還得靠自己爭氣。”

馮媽媽忙勸慰道:“珍姐兒這麼多年不也在候府熬出來了不是?兒孫自有兒孫福,您能安心多享幾年清福才是真的。”

珍姐兒是高太君的女兒,名喚高敏珍。因高太君這輩子生了四個兒子,卻只得了這一個小女兒,自然是寵愛至極。只是老太爺當年做了主,將她嫁到了京城章家,致使母女分離,遙遙不得見。

高太君笑道:“也就你敢這樣說你主子。”遂又嘆氣,“我倒是想清閒幾年,可你們大老爺偏偏不爭氣,留著好好的清貴官職不幹,非要得罪那陳閣老!別的不說,他家裡可還有位娘娘在宮裡呢!”

馮媽媽忙道:“那不是還有二老爺、三老爺和五老爺嗎?”

高太君繼續搖頭嘆息,“指望著他們是不行了。你們二老爺只知庶務,不懂為官之道;老三一味老實懦弱,才德有限;老四是庶出,遲早要分出去單過;老五……就更別提了,整日只知道吟詩作對,走狗鬥雞,偏生不不喜當官,我都不知道上輩子是造了什麼孽,生了這麼多的兒女,偏沒一個不讓我操心的!唉,這諾大的家業還得靠我這個老骨頭撐著,等我什麼時候一閉眼,一伸腿,去見你們老太爺才罷了。”

說到傷心處,幾乎落下淚來。

馮媽媽又忙著勸慰了幾句,正在這時,只聽有丫鬟隔著門回道:“回稟老太太,府裡要的衣料子已經送到了。”

馮媽媽出聲問道:“可都查驗清楚了?”

“已經查過了,都齊了。”

高太君此時的心情已經平復了,她朝馮媽媽點了點頭,道:“你去把針線上的管事叫來,安排一下給小姐們做衣服的事。”

馮媽媽應了聲“是”,卻沒有動,猶豫了一下,終究開口問道:“老太太,您對四夫人究竟是如何打算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