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一代精神偶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傑德承諾給楊致遠的“網際網路指南”投資雖然金額很多, 但是並不是一次性支付, 而是分階段支付。並且傑德為每個階段都設立了目標,如果沒有達到目標,傑德的先鋒公司是不會繼續追加投資的。對此楊致遠也表示了理解, 畢竟人家也不會莫名其妙地給一家還沒成立的公司幾百萬的投資,能分階段給予十萬美元的支援已經是不錯的了。

根據投資協議, 傑德在最後成立的公司裡擁有40%的股權。這部分股票,楊致遠有優先贖回權;同時新公司在增發股票的時候, 必須經過傑德的同意。在雙方確認完合同內容之後, 傑德第一筆投資便以支票的形式給了楊致遠。看到楊致遠興奮的表情,很難想象他將成為世界網際網路創業的第一代精神偶像。

楊致遠的雅虎在最鼎盛的時期不僅在美國和中國兩大市場全面壓制google,更是將google趕出了日本和臺灣市場, 並且雅虎模式也是中國第一代網際網路網站的基本模式。新浪、搜狐和網易哪個不是雅虎的嫡系弟子?紛紛都是一個搜索引擎加一套資訊系統成就了第一代網際網路的入口網站——入口網站。

不過傑德也知道楊致遠更看重“內容”, 導致在第二次網際網路浪潮中被以google為代表的“產品驅動型”公司給擊敗。曾經有人揶揄道,雅虎對待競品的方式就是收購競品所在的公司, 然後再將這個公司弄破產;而google則是收購競品所在的公司, 再將這個競品變成google產品。

最後當google裹挾著它那龐大的產品線對雅虎發起挑戰的時候,僅憑一套過時的搜索引擎和一個破舊的郵箱系統,雅虎自然潰不成軍。當然,這一切要發生在新世紀,這個時候的雅虎還是一個蒸蒸日上的公司。

“謝爾曼先生, 你真的看好那個年輕人?”負責傑德科技公司事務的人叫埃裡克施密特。

傑德之所以聯絡這個人,理由是他在未來會成為google公司的總裁,而且一手將google發展成為全球最大和最受尊敬的網際網路公司。僅憑這一點, 傑德很樂意在身邊培養這麼一個助手。此時的埃裡克自然還沒有未來總裁的氣度,因此很多事情都有些懵懂。

“我不也是個年輕人麼?”傑德微笑著提醒埃裡克注意自己的年紀。“從計算機技術被發明以後,這個行業的成功者年紀就越來越小了。這個行業需要大量的創新,因此年紀越大的人可能就越不適合這個行業了。微軟是現在讓人瞠目結舌的巨頭,一如當年的ibm,你相信麼?總有一天,雅虎也成為如同微軟那樣的企業。”

埃裡克施密特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一個技術人才,所以傑德更多地是讓他負責處理一些行政和宣傳方面的工作。

而施密特在處理這些事務的時候的確有一手,要知道傑德的科技公司是由地平線和先鋒兩大企業組成的,地平線的總部在歐洲,主要是從事光介質存儲技術的研發,同時也涉及移動通訊和電子設備;而先鋒則主要是基於網路和計算機技術。雖然未來這兩家公司勢必會整合成一家公司,但目前由於是兩個系統,因此也導致了埃裡克在管理的時候非常勞累。

只不過由於傑德目前還有些投資不能公開,所以暫時沒有辦法完成兩家公司的整合,因此也只能很抱歉地看著埃裡克施密特非常勞累地工作。

處理完雅虎的事情之後,傑德便返回了洛杉磯。不過他的秘書很快就告訴他一個訊息,說是大衛格芬想和他見個面。

這讓傑德有些詫異,他和大衛格芬談不上是朋友,只不過因為大衛格芬與斯皮爾伯格共同創立了夢工廠,因此傑德和他還算認識而已。不過由於兩人都是富豪又都是娛樂圈人士,且都是公開了的同性戀,所以兩人經常被拿來比較。

不過傑德認為兩個人之間沒啥好比較的,僅僅是歲數上大衛格芬就大了傑德22歲,幾乎都可以喊叔叔了。不過傑德也不會貿然拒絕另外一個好萊塢富豪的邀請,別吩咐自己的秘書去和對方約時間。很快,大衛格芬就表示如果方便的話,將邀請傑德今晚去他家共進晚餐。

儘管這個去格芬家共進晚餐聽上去有些曖昧,不過大衛格芬的家也在比弗利山莊,說起來算是傑德的鄰居,因此傑德只是覺得有些好奇之外就沒放在心上了。傑德好奇的是,就算是一般朋友也不會第一次就邀請上自己家吃飯的。不過大衛格芬在娛樂圈也是以灑脫和不羈聞名,所以傑德也沒有去考慮背後的深意了。在和賈非交流過有關《阿波羅十三號》的籌拍事宜之後,傑德便從伯班克趕回了比弗利山莊。

大衛格芬在比弗利的家和傑德的家完全是兩種裝修風格,傑德的家帶有新英格蘭清教徒的風格,而大衛格芬則完全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奢華和張揚。不出傑德的所料,傑德的車駛進大衛格芬家的時候,無數道閃光燈亮了起來,不愧是好萊塢被蹲守最多的住宅之一。等傑德進了格芬的家才知道這位大叔有多愛張揚,他不僅從四季酒店請來專門的廚師班子負責晚餐,更是安排了一個絃樂四重奏做伴奏。傑德頓時有種很錯愕的感覺,而格芬的熱情更是讓傑德有些不知所錯。

“這是太難碰到你了,我親愛的傑德。”大衛格芬給了傑德一個大大的擁抱。

格芬也是猶太人,因此天生對傑德這個晚輩頗有善意。他和斯皮爾伯格對傑德的欣賞不一樣,斯皮爾伯格欣賞的是傑德的藝術才華,而格芬欣賞的則是他的商業天分。雖然格芬也是娛樂圈人士,但是他在娛樂圈純屬玩票,投資的唱片公司純粹是為了自己喜歡的音樂人發唱片而已。但是傑德不得不佩服的是,眼前這位大叔格式帶領了美國兩個世代的音樂流行潮。

格芬在1970年創立了“精神病院唱片公司”(asylum records)就是發行重金屬搖滾唱片公司,捧紅了老鷹樂隊、鮑勃迪倫和喬尼米歇爾等一眾分主流歌手。等他玩膩了,立刻將公司轉手就賣給了華納音樂公司。然後不甘寂寞的格芬在1980年又創立了“格芬唱片公司”(geffen records),這是一家綜合性音樂唱片公司,捧紅了雪兒、槍炮玫瑰、涅樂隊等一眾美國搖滾樂隊,同時也將英國的約翰列儂和艾爾頓約翰引進到美國。然後大叔再度厭倦之後,又將這家唱片公司出售。

到了1990年,這位大叔第三次重出江湖,創立了“dgc唱片公司”。傑德看到大衛格芬這樣折騰都有些蛋疼了,每隔十年建立一個新唱片公司,捧紅一票歌手就在巔峰時期出售公司,如此這般迴圈下去。不過格芬的聰明之處在於他只賣唱片公司,卻從不賣旗下歌手的唱片版權,因此大衛格芬手上的版權庫幾乎就成了美國七八十年搖滾黃金時代的大百科全書了,每年坐享版權收益就足夠讓不少音樂人羨慕嫉妒恨了。

“格芬先生,正式承蒙您的款待。”傑德的晚餐吃得相當剋制。用晚餐之後,自然是想主人家致謝的時候。“不過,您邀請我來應該不僅僅是共同吃一餐飯吧?”

“當然不是進一餐飯。”大衛格芬微笑著說,“難怪斯蒂芬說你是個直性子,喜歡直來直去。雖然這樣的性格在商場上不一定討喜,但是我很喜歡這樣的性格。我找你來的確是打算和你談一筆生意,在商言商還是直爽點好。我想建立一家流行唱片公司,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加入?人員方面你不用著急,我手上有專業的音樂團隊,無論是製作還是發行都沒有問題。我只是對流行音樂市場不夠熟悉,所以我想藉助你的眼光來挖掘幾個新人。”

傑德有些哭笑不得,自己的確能指點大衛格芬去挖掘新人,可問題在於這個時候算是美國唱片歌手的青黃不接年代。老歌手依然是強勢,新歌手還沒有出來。麥當娜、惠特尼休斯頓、席琳迪翁和瑪麗亞凱莉這四大天后依然是流行女歌手的指標人物,而新生代天后的布蘭妮、克莉z汀阿奎r拉和潔西卡辛普森紛紛在1999年才成名。傑德可不認為格芬能讓他的唱片公司寂寞好幾年。最重要的是,傑德在想這些歌手名字的時候,赫然發現這些歌手不是現在就是未來會陸續假如到索尼音樂娛樂集團去。索尼在娛樂產業主要是三大公司,索尼音樂娛樂集團(先後兼併了rca、bmg等大型音樂公司)、索尼電影娛樂集團(先後吞併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和三星電影公司)和索尼電腦娛樂集團。儘管傑德很像去拆索尼的臺,但不得不承認日本人已經悄悄將索尼變成了縱橫國際的超大型娛樂公司了。

“怎麼?覺得我沒有能力麼?”格芬看著傑德欲說還休的樣子,笑著說,“我手上已經有兩個歌手的合約了,瑪麗亞凱莉和麥當娜,你覺得如何?”

“怎麼可能?”傑德有些吃驚,“凱莉的唱片合約不是還在索尼音樂手上麼?麥當娜更是華納音樂的頭號天后,怎麼可能會跳槽?”

“有什麼不可能的?”格芬笑了起來,“美國的唱片業和你所在的電影業是一樣的,製作公司和發行公司是分別獨立的,一個唱片藝人是透過她的經紀人或經紀公司分別籤製作合約和發行合約。或者是一個唱片藝人被發行公司看上,事先簽好發行合約,然後再找製作公司簽署製作合約;當然倒過來也是可以的。索尼、華納、環球這樣的大型唱片公司的確是龐然大物,但是他們在美國市場主要是從事發行工作,製作合約和經紀合約都是分屬別的公司。我幹嘛沒事和大唱片公司過不去?我需要的只是說服她們本人就可以了。凱利和她老公兼經紀人直接的理念分歧越來越大了,湯米(凱利當時的老公)太想控制凱利了,總逼迫她去唱一些都市情歌。可惜瑪麗亞凱利體內的黑人血統已經開始復甦了,你沒發現她最近的唱腔越來越節奏布魯斯化了麼?湯米不是去順應凱利的希望,而是故意強迫她去做她不喜歡做的事情,分手都是必然的事情了,何況跳槽?至於麥當娜,她和華納公司的矛盾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我用一份交換協議拿回了麥當娜的經紀合約。”

“交換協議?”傑德很好奇地問了句。

“華納唱片將代理我新唱片公司在北美以外的發行事宜。”大衛格芬忽然嚴肅地道,“做生意最重要的一點是你要找到足夠多的盟友,尤其是在美國。美國數得上名字的財團或大型集團,沒有一個是吃獨食的。只有你的利益集團足夠龐大了,你的公司才足夠□□。你知道為什麼夢工廠要和維亞康姆聯手,並將發行交給派拉蒙處理麼?因為夢工廠只是這個行業的新人公司,如果我們沒有強大的盟友,那麼我們就必然會輸。”

“這是斯皮爾伯格先生要你說的?”傑德忽然意識到什麼。

格芬聳聳肩,“算是吧。他提到了,而我覺得我也有必要提醒你。畢竟我和你有太多的相同點了,而且在有些方面,你比我更有活力。——怎麼樣,有興趣和我合夥開唱片公司麼?”

傑德當然明白格芬背後的意思,和格芬聯手組建唱片公司等於是警告娛樂圈裡覬覦銀河電影和東風電視的人,傑德不是沒有盟友的人,一方面和維亞康姆集團的關係更加密切,另一方面則是和美國最有錢的幾個人在一起投資,中小型公司要上門找麻煩也該掂量下自己的份量。“沒問題,格芬先生對唱片工業一向熟悉,穩賺不賠的生意為什麼不投資呢?”

“我的新唱片公司叫ngr,新格芬唱片。不過既然你假如了,格芬就不需要特別點出來了,你看換個什麼名字比較好?”格芬笑著問道。

“ngr?new generation records(新世代唱片公司)如何?”傑德提議道。

“不錯的主意。”格芬鼓掌道,“好了,既然是ngr的新老闆之一了,總要為公司盡點力吧?說說看,對那些歌手比較有興趣,我們可以考慮籤過來?”

“米老鼠俱樂部的那幾個童星,我建議你可以培養下。”傑德想了想,“布蘭妮斯皮爾斯、賈斯汀蒂姆萊克和克莉絲汀阿奎萊拉都是值得簽約的歌手。——還有,大衛,為什麼你不考慮簽下邁克爾呢?”

當格芬聽到布蘭妮的名字還是面帶微笑,但是聽到邁克爾的名字之後,格芬有些錯愕,許久才說道:“傑德,你是一個好人,可惜這個世界不見得都能如何我們意。有些事情,我們還是不要牽扯太深,因為我們也無能為力。”

“好吧。”傑德也不知道為什麼連格芬這種等級的人都沒有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便只能暫時壓下心中的困惑。接下去的話題就是一些對音樂的閒聊,傑德的一些看法讓格芬頗為讚賞,但是格芬對傑德預言傳統唱片市場將在網際網路興起之後衰落去不以為然。他覺得就像電視興起會打壓電臺一樣,可現在美國不僅是電視產業發達,電臺產業也依舊繁榮。傑德自然沒有辦法和他解釋,因為如果沒有mp3的出現,誰又能料到唱片工業會在新世紀極快地衰落下去呢?和格芬道別之後,傑德回到了自己的家,老貝爾提醒他,說是賈非有電話聯絡他。

回電給賈非之後,傑德才知道,自己心目中所屬的《阿波羅十三號》的最佳男主演湯姆漢克斯婉拒了這場演出。“真的沒有一絲可能麼?賈非,或許我出面和他談談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或許會有一點機會,但是我並不看好。”賈非如實說道,“蟬聯奧斯卡影帝已經讓他背上了包袱,生怕下一部電影會引來非議。他認為這種太空題材的歷史電影不是他所擅長的,因此他不願意出演。更重要的是,他自認為他需要沉澱一段時間。”

傑德想了想,回答道:“不管怎麼樣,我們總要去試試才知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