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抵達內心的深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辛德勒的名單》全球首映日定在了1993年11月30日,美國華盛頓特區肯尼迪藝術中心,這是一個沒有任何特殊意義的日子。肯尼迪藝術中心內的電影放映廳並不大,除了社會名流、政界要人之外,也就只有一些特別有名望的影評人才會被獲邀參加。

當然,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透過全美猶太人協會召集起來的當年集中營的倖存者或他們的親屬。因為這不是一場普通的首映禮,所有獲邀嘉賓都被要求換上深色調的正式禮服。同時也很罕見地,電影正式放映前沒有制片方或發行方的發言,而影評人們也沒有舉手提問,彷彿約好了一般。

鏡頭從一個普通的猶太人家庭開始,黑白色調的膠片上記載的是泛黃的記憶,一家人在那低聲吟唱著聖詠曲。這是一個並不富裕但是卻很幸福的家庭,所有人都為這一幕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可是這樣的幸福場景只是一個小小的片段,很快一段黑底字幕出現了,交代了故事的背景。

在有聲電影出現之後,這樣的黑底字幕都被電影學院的教授們視為割裂故事情節的異端,是絕對不容許再出現的。可是在這裡,沒有人覺得這個黑底字幕有什麼不好的。因為所有人都猜到了後續的情節,幸福已經結束,災難才剛剛開始……

因為傑德和斯皮爾伯格的堅持,整部電影的拍攝幾乎沒有使用任何現代的技巧。軌道車、吊臂、大型支架什麼的,那只是很偶然的情況下才用。整部電影最多的是採用黑白手持攝像機進行拍攝,微微晃動的畫面既體現了故事的歷史性,也讓人覺得有些不安。

就在人們準備接受一些痛苦情節的時候,電影的畫面卻切換到了一個盛大的酒會。身著華服的男男女女們正酒酣面熱,觥籌交錯間彷彿是一個幸福安樂的世界,而本片的男主角也登場了。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在這個亂世裡擁有自己的生意,而且他還和德國人打得火熱。在這樣的社交場合裡,他不僅讓女士們為他傾心,也讓德國的軍官們樂於結交他。他從一開始就並不是一個多麼好的人,甚至他還有點自私。

起初,他並不同情猶太人,僅僅只是將他們當做一個個相對廉價且好用的僱工。但是在他有意或無意的安排下,終於有一小群猶太人躲過了屠殺。因為德國人需要能為他工作的人,即便他們是猶太人。而誰能將猶太人帶出被屠殺的命運?辛德勒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和猶太人史丹的合作,讓辛德勒的性格發生了一些變化,即便他與史丹的合作初期還是那麼性格惡劣。史丹知道自己必須與辛德勒合作,這樣他才可以利用僱工來保護一些同族。

但是辛德勒的惡劣態度還是讓史丹忍不住嘲諷,“我們提供了資金,又提供了人力,那麼您呢?先生!”

辛德勒懶洋洋地回答道:“我?我將負責公司的宣傳,並不工作,只是搞搞門面工夫。”

或許在平常,史丹會將辛德勒轟出去,但是在這個時候,他選擇了合作。辛德勒的工廠開張了,留個猶太人的最後一艘方舟終於建成了。

除了辛德勒和史丹這條故事主線之外,還有諸多支線在講述這座淪陷之城的慘劇。非猶太裔的小女孩朝猶太人大聲咒罵並丟石塊;隨意被槍殺的猶太人和麻木的旁觀者;母親將女兒送進“還能躲藏一個人”的夾縫,而自己卻去引開納粹軍人;還有一邊冷漠地殺死一個猶太老頭,另一邊卻能扭頭去安慰旁邊被嚇哭小孩的德國軍人……所有的畫面冷漠而冷靜地在銀幕上靜靜流淌。沒有特別的藝術加工,沒有任何的藝術誇張,因為這本身就是異常殘酷的藝術。電影在此時彷彿成了一個忠實的記錄者,記錄著那些被遺忘或被銘記的歷史瞬間。

那個象徵著希望的紅衣女孩登場了,所有人覺得這或許是這部電影裡唯一的亮色,但是兩位導演卻異常殘酷地選擇了“殺死”小女孩。因為在這個故事裡,猶太人是沒有希望的。為了讓病人們不至於死得過於痛苦,猶太醫生微笑著在給病人的藥水裡投毒。等德國軍人衝進來亂槍掃射的時候,他們早已經離開了人世。而當城市進入夜色當中之後,不斷閃現的槍擊聲混合著德國軍官的鋼琴聲,異常不和諧卻又那麼和諧。甚至在獵殺猶太人的間隙,兩名德國軍人還在討論剛剛的鋼琴曲是貝多芬的作品,還是莫扎特的作品。

電影總是有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情節發生,作為這個淪陷城市的最高佔領軍官,歌德上尉卻愛上了為自己打掃房間的女僕,一個被納粹視為低劣種族的猶太人。歌德上尉對抗自己內心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去折磨這個女僕,好說服自己,自己並沒有愛上一個人。而此時的辛德勒就成了歌德最好的朋友,兩人經常喝酒聊天。而心中存有許多事情的歌德喝醉了,辛德勒攙扶住了他。歌德上尉笑著說:“我們一起喝酒很多次了,我幾乎沒有看到你喝醉過,可見你是一個非常有剋制力的人。剋制力就是控制力,而控制力其實就是權力。”

而經過這段時間與史丹的相處和自己的親身經歷,辛德勒已經改變了自己的很多看法。他想了想,說道:“殺人並不是權力,而是審判,與權力不同……權力是,你有資格去殺一個人,而你卻選擇了不殺,……赦免,這才是權力。”

辛德勒的話似乎觸動了歌德上尉,隨後他笑著搖搖頭,“你這是喝醉了!”

或許真的是辛德勒的話有了那麼一點點作用,次日醒來的歌德上尉居然沒有對摔壞他馬鞍的男孩發火,甚至他還勸阻了一個試圖槍決一個吸菸猶太婦女的德國士兵,還告訴自己的男僕要如何清理自己的浴缸……有一些觀眾開始覺得,或許這個歌德上尉並不是一個壞人,他的內心深處還有那麼一點點的善良。可是就當歌德上尉赦免了那個僕人男孩沒多久,一聲槍響在那個男孩身邊響了起來。緊接著是第二槍,那個男孩倒在了血泊之中。

“上帝啊!為什麼?”有人忍不住低聲驚呼起來。導演在電影中一次次扼殺觀眾心中的希望,將整部電影推到一個沒有任何明天的絕望世界。

接下去的鏡頭便是讓傑德一度崩潰的片頭,為了“騰出地方”給新的猶太人,於是原本居住在這裡的猶太人必須裸身在冬天裡跑圈。一旦沒有跑夠足夠的圈數就會被視為“病人”,然後被槍決。一個老頭為了達到不是病人的標準,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地爬起來繼續跑,他的身邊是冷漠的醫生和戰戰兢兢的同類。沒有人敢去幫忙,因為一旦你有什麼看上去不健康的行為,那麼你的測試就結束了,你會被德國士兵拉到一旁去等候命運。而猶太女人們為了讓自己看上去更“健康”一點,她們刺破了手指,用鮮血作為化妝品好讓及的臉色紅潤些。至於那些孩子們,德軍為他們送上了溫柔的安眠曲,在靜謐柔和的曲聲中他們闔上了雙眼。不過等他們再醒來的時候,迎接他們的是殘忍的地獄——奧斯維辛集中營。也有一些機靈的小孩逃了出來,為了活下去,他們躲在糞坑裡只求德國士兵不會檢查這裡。

故事依然在平靜地敘述著,原本黑白分明的畫面變得只有一種淡淡的灰色,天空中也飛舞著灰色的碎屑。這其實並不是塵埃,而是德國納粹焚燒猶太人屍骨的骨灰。一堆堆的屍體被推了出來,其中就包括那麼亮麗的紅色。辛德勒終於無法再忍受下去了,他找到史丹,列出了一個名單。隨著名單的增加,消失的就是辛德勒辛苦半輩子的積蓄。

“這是生的希望。……名單之外,則是深淵。”

辛德勒帶著名單上的這些人前往他的家鄉,以開辦工廠的名義帶領他們逃出了監獄。在抵達辛德勒的家鄉之後,所有的猶太人依然要求被分成兩隊,前往“淋浴室”。當一群婦女被趕進“淋浴室”的時候,她們緊緊地抱在一起,等待那個審判時刻地到來。黑暗中,從開始驚恐的尖叫到後來的悄然無息,她們選擇了向命運屈從。不過,房間裡灑下來的卻是真正的水,她們為自己的幸運而歡呼。可是當她們離開淋浴室的時候,卻發現另一隊人去的真正地方是——焚屍爐。原本的幸福和快樂瞬間就消失了,在這裡,沒有快樂和希望!由於小孩不能做工,所以德國人不允許辛德勒帶走小孩,一個個骨肉分離的慘劇便在眼前上演。

回到工廠後,有德國士兵依然想來辛德勒的工廠殺人取樂,原本老於世故的商人辛德勒卻和士兵們吵了起來,為了維護這群猶太人,他和德國人吵了起來。在隨後的日子裡,辛德勒的工廠並沒有生產任何產品。為了維持這些人的生機和賄賂德國軍官,辛德勒瀕臨破產。

終於,辛德勒和他的工人們等到了希望,德國戰敗了。但是誰能保證監視工廠的這群德國官兵們不會在最後對猶太工人來一次瘋狂地屠殺呢?辛德勒再度站了出來,他在工廠對著車間裡的所有工人及臺階上持槍的德國軍人們發表演講:“剛聽到宣佈,德國無條件投降,今晚午夜,戰爭將結束。明天,你們著手找尋生還的親人,大部分人……或許已經沒有那麼幸運。經過六年的殺戮,受害者舉世哀悼,我們得以生存。你們很多人來向我致謝……向你們自己致謝吧。感謝你們無畏的史丹,以及其他隨時面對死亡的人”。說到這,辛德勒頓了一下, “我是納粹分子,軍火生產商,努力勞力的剝削者,我是……一個罪犯。到午夜你們獲得自由,我被追緝,我會和你們相聚至零時五分,屆時,請恕我失陪……我必須亡命去了。”此時,辛德勒望著臺階上的德國軍人,平靜地說,“我知道你們接到領導人輾轉傳來命令,清除所有的工人,現在大可下手,他們都在這裡,這是你們的機會。……否則,你們可以離去,回家去做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兇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或許是辛德勒的講話起了作用,德國的士兵們紛紛收起了槍,離開了工廠。而辛德勒則露出一個“狡猾”的微笑,他還是那個辛德勒,但是內心卻有了不同的辛德勒。工廠的工人自然不會讓辛德勒去“逃亡”,他們聯名寫了一份擔保書,擔保辛德勒的清白。而一個工人用他的金牙為辛德勒做了一枚戒指,委託史丹交給辛德勒。

當辛德勒拿到戒指的時候,史丹非常感激地告訴他,“在希伯來文中有一句話,‘凡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

或許是這句話觸動了辛德勒的內心,他含著眼淚說道:“當時,我或許可以再帶一些人離開波蘭。……這輛車,我要它做什麼?它可以換10個人!還有這枚領針,純金的,可以再換兩個人!”說到這,辛德勒搖搖頭,“我過得太奢侈了!要是我……”

史丹阻止了他繼續往下說,“你所救的人,感謝你。你所救人之後代,也感謝你。”

而辛德勒惟有痛哭。

影片最後交叉介紹了所有人的結局,歌德上尉上了絞架;而辛德勒被宣佈為義人……在故事最後的最後,影片漸漸恢復了彩色,當年蒙辛德勒所救之人或其後代,一一在辛德勒的墓碑上放上一枚感恩的石子……鏡頭逐漸拉遠,在草原的遠處,似乎是辛德勒的身影,而鏡頭漸漸地失焦……最後的黑色定格畫面上,一行白字寫著“為了紀念!為了感恩!為了救贖!”

沒有人出聲,直到銀幕上連工作人員的名單都播完,燈光亮起,還是沒有人說話。燈光之下,不少人的臉上都是水光。靜場了許久之後,不知道在誰的帶領下,掌聲彷彿潮水般響了起來,所有人都站起身向這部偉大的電影致敬,而斯皮爾伯格和傑德受到的掌聲也越大。雖然是首映禮,但是沒有人問得出問題來,彷彿任何一個問題都是對這部電影的玷汙。當人們陸續退場之後,肯尼迪藝術中心外的記者才圍住了時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

克林頓絲毫不掩飾他對這部電影的喜愛,“這是一個痛苦的歷程,那種痛苦直抵我內心的最深處。感謝我們國家有這樣偉大的藝術家,將如此偉大的藝術作品呈現在我們面前。任何語言在形容它的時候都是蒼白的,我真誠地建議大家都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

另一個被採訪的政治人物則是德國駐美大使,他也非常真誠地說:“首先我再次代表我們的國家為我們曾經犯下的罪孽而道歉;其次我很感謝斯皮爾伯格先生和謝爾曼先生,兩位偉大的藝術家所帶來的這部作品。我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很難過,難過地哭了。那場悲劇不僅是猶太人的,也是德國人的。但是德國人不會因此停止反省,我們的悲劇是我們的罪有應得,我們依然在為當年贖罪。如果這部電影被引進到德國的話,我會建議總統先生、總理先生和議長閣下都去看看這部電影,就像最後的那句話,為了紀念!為了感恩!為了救贖!”

其他一些接受採訪的名流和政客也紛紛表達了對這部作品的喜愛和感動,有一位記者甚至在現場發出了這樣的報道,“不用再懷疑了,1993年最偉大的電影就在剛剛上映了!”

“我聽說你也將片酬捐出去了?”斯皮爾伯格問道。這部電影並沒有讓斯皮爾伯格賺到一分錢,為了讓自己的良心能夠平靜,斯皮爾伯格將他的酬勞捐給了全美猶太人協會。

“是的。”傑德點了點頭,“我聽說有個霍普金斯大學的女孩子要去東方調查另一場發生同樣時代的大屠殺,所以我決定資助她。我成立了一個叫‘南京歷史真相調查基金會’的機構,除了資助她之外,我還委託了一個律師團去中國蒐集一些證據。就像我執意要求在電影背後打上的那些話,我不是為了復仇,只是希望有些人和有些事能夠被記住罷了。”

斯皮爾伯格看了傑德一樣,“有些時候,我都懷疑你是中國人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