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釋出最新播放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五月, 伴隨電影暑期檔到來的另一個重要日子就是學生們的暑假。在這個時候, 也是各大針對青少年產品的最佳釋出時期。2001年的5月一開始,美國各大主要電視網和有線電視頻道都接到了一個產品的廣告,這個產品有數支廣告所構成, 講述了一個隨身播放器。而伴隨電視廣告,各主要城市的的報紙和車站廣告欄也貼上了大量這樣類似的廣告, 似乎有新一代的隨身播放器就要釋出了。

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隨身播放裝置製造商,索尼集團表示新產品不會對索尼的walkman和discman產品構成威脅。但是蘋果公司卻如臨大敵, 喬布斯等人早就知曉google有一款類似ipod的產品, 但是沒想到這款產品居然如此早的上市了。

到了五月中旬,當全美的青少年都被這款看上去夠酷夠炫的隨身播放裝置迷得死去活來的時候,google公司終於公佈了這款產品的名字, gplayer。根據google公司的說明, 這款產品必須配合google store方可使用。透過google store的音樂專區,所有gplayer使用者都可以購買正版音源產品, 而這些音源比正版專輯要便宜許多。並且google store還允許使用者拆零夠買, 即不夠買專輯而只購買其中幾首單曲。當然,專輯零賣的價格要略高於專輯整賣的價格,不過價格還少要略低於購買正版專輯的價格。

目前西方主要唱片公司中的華納音樂集團、環球音樂集團、emi和bmg都已經授權google store販賣正版音樂,而東方的唱片公司也已經有了愛貝克斯、波麗佳音和滾石。等於說是除了索尼音樂娛樂集團之外,其他主要唱片公司都已經加入了這個新的販賣形式。原本獨立於索尼音樂娛樂集團之外的日本索尼音樂集團想加入這個販賣聯盟, 但是簽字的時候被索尼集團總部緊急叫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gplayer和google store上市沒多久,各大唱片公司都看到了新產品所帶來的改變。原本持續下滑的業績居然在暑期出現短暫反彈,而反彈的主要動力就是來自google store的銷售。而且相較於在唱片行和連鎖超市的渠道, 線上銷售更具魅力。完全沒有包裝成本,音樂錄影帶也可以免費播放(在音樂頻道播放是要付費的),而且重要的是青少年消費者認可這種購買方式。當然,作為目前最主流的搜索引擎,google以保護版權內容為由將所有搜尋音樂的結果都導向了google store,再加上google store的親民價格,讓線上音樂銷售的總額一度逼近沃爾瑪這個銷售渠道。而gplayer帶來的全新變化也引發了業界的討論。

《滾石》雜誌發表編輯評論道:“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盜版變得越來越無法控制,這對音樂工業來說簡直是致命性的打擊。但是今年由google公司推出的google store和gplayer卻在扭轉這個局面,正版的銷售渠道和正版的分享途徑讓正版音樂重新有了機會。而且低廉的定價讓消費者更願意接受正版唱片,而無包裝的音源銷售不僅解決了唱片公司的成本問題,同時也是一個不錯的環保議題。當然,我們最高興的是google公司將九成的銷售毛利返還給了製作公司,讓歌手和制作方有更充裕的資金進行下一張專輯的製作。”

而《公告牌》也評論道:“在這個夏天,一個全新的音樂銷售方式走進了我們的世界。讓編輯始料不及的是,這種方式不僅被廣大消費者很快地接受,而且果斷成為了最主要的銷售渠道之一。據某大型唱片公司接受,目前唱片銷售的第一渠道是沃爾瑪,而第二渠道就已經是google store了。唱片公司表示他們對google store的銷售模式非常有興趣,會進一步加強與google公司的合作。而一些獨立音樂人或製作工作室則表示google store的分成模式讓他們有了更多的資金可以生存下來,這對一些獨立音樂或另類音樂愛好者來說無疑是個福音。當然,隨著google store的銷售數字在不斷增加,《公告牌》最主要的兩大榜單‘熱門100單曲榜’和‘銷售200專輯榜’也在考慮將音源銷售列入到榜單權重裡來。”

隨著gplayer的大受好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也在期待google公司的上市,但是根據謝爾曼互動娛樂集團內部的訊息,google上市最早將在2005年才啟動,因此讓不少投資者表示不滿。傑德之所以沒有讓google上市,他是在考慮要不要facebook、twitter、tumblr、youtube等社交網絡媒體公司整合到google裡去。如果將這些公司整合進去,那麼未來的google將會是一個網路巨無霸,因而肯定會招來聯邦政府的關注,最後少不得以“反壟斷”的名義要求公司拆分。因此傑德一直在進行內部的評估,所以導致了google的推後上市。

不過此時的傑德正和獅門娛樂的總裁古斯塔共進午餐,此時的古斯塔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獅門娛樂旗下的獅門電影以小搏大終於在好萊塢站穩了腳步,而剛剛收購的頂峰娛樂也給獅門娛樂帶來了不小的收益。而且根據傑德的情報顯示,獅門娛樂又將他們的擴充套件觸手伸向了一家名為街邊風景的電影公司。相較於銀河電影內部的不斷整合而低調處事的做法,獅門娛樂的態度相對就要高漲了許多。

“我真是羨慕你的銀河電影公司啊,單單是製作公司就多達近十家啊。”古斯塔道。

古斯塔的這句話讓傑德心中一憂,銀河電影之所以有這麼多的製作公司,一方面是基於法律風險和財務控制之外,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一些特殊原因。可是這麼多的製作公司也讓銀河電影旗下的廠牌林立,壓根就不適合公司的形象推廣。

現在的銀河電影倒是有當年迪士尼電影那般的問題,那個時候迪士尼也有多大十幾個製作公司和數個發行公司,為了整合公司形象,迪士尼要麼關掉了不需要的發行公司,要麼就是將不願關停的發行公司出售掉。後來賣掉帝門電影以及關掉好萊塢電影都是這樣的考慮,而最後與米拉麥克斯翻臉也是這個原因。在瘦身的陣痛之後,迪士尼旗下就只有迪士尼影業、試金石影業和博偉國際三家發行公司了。迪士尼影業是發行符合迪士尼主流價值觀的電影,試金石發行的則是針對年齡層相對成熟觀眾的電影,至於博偉國際發行的就是迪士尼的衛星公司所製作的電影或購買來的電影。

傑德的想法也是要整合到最多六個發行品牌。而獅門娛樂無疑就是傑德心中所覬覦的目標,傑德已經開始計算如何分割獅門娛樂了,獅門電影將用來發行恐怖片和驚悚片,頂峰娛樂將用來發行青春片和偶相片,街邊風景可以用來發行獨立電影和藝術電影,再加上用來發行動畫電影的銀河動畫和主品牌銀河電影及副品牌漫威娛樂就差不多齊活了。

不過古斯塔倒是沒有想到眼前的這個男人正在盤算如何吞併獅門娛樂,他此時正在想辦法遊說傑德加入到收購米高梅的行列裡來。米高梅這個商標對於美國人來說有太多的意義和負擔,這也是為何米高梅數度陷入破產邊緣而最後都被拯救的原因。

為了讓米高梅能苟延殘喘下去,美國聯邦政府和加州地方政府採取了減稅、免債以及提供國家救濟貸款的方法,可惜米高梅積重難返。2005年被索尼收購之後,結果索尼發現自己拼了半條命要來的公司完全是個現金黑洞,最後索尼一怒之下乾脆讓米高梅擺爛算了。

2010年的時候,則是由獅門娛樂、望遠鏡娛樂以及聯美公司三家出手拯救了差點要關門的米高梅。可惜到了2012年的時候,新的股東們也扛不住米高梅的黑洞效應而紛紛撤退,最後迫使米高梅在2012年的時候再度掛牌出手,連號稱娛樂圈最有投資眼光的卡爾伊坎都宣佈不再持股米高梅,願意低價轉讓手中米高梅股份,只求脫身出困局。

傑德當然覬覦米高梅,無論是米高梅的商標還是米高梅的片庫,那都是每個電影人最夢寐以求的東西。可是傑德很清楚索尼的遭遇,索尼公司不僅花費了將近10億美元才和其他人一同收購了米高梅公司。後來在運營的時候,索尼還砸下去將近10億美元,最後花費20億美元的米高梅讓索尼不得不割肉出場。2005年的時候,米高梅還價值48億美元;到了2012年,隨著通貨膨脹,米高梅的售價反而降低到24億美元。

傑德可不會掏那麼多錢進場被套牢,要收購也應該在第二次的時候進場。此時的價格不僅合理,而且經過幾次重組之後,米高梅的不良資產也被剝離得差不多了。但是傑德不介意在第一次收購的時候擺獅門娛樂和索尼集團一道,為日後自己獨佔米高梅並吞併獅門娛樂做準備。

要知道當年索尼集團為收購米高梅而組建了米高梅控股公司,公司六大股東除了索尼和康卡斯特(未來nbc環球集團的老闆同時也是全美著名的有線電視運營商)是娛樂產業之外,其餘的普羅斯登資本合夥公司、德州太平洋資本基金、dlj商業銀行合夥公司和四方集團都是商業投資家,他們可沒有興趣運營公司,他們只希望賺快錢。這也是為什麼第一次收購最後失敗,還導致索尼和康卡斯特兩大公司徹底死心的原因。

“古斯塔先生,有沒有興趣我們一同收購米高梅公司看看?”傑德忽然淡淡地問道。

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