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四海皆臣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斗轉星移, 時光荏苒,彈指之間, 已經是三年後,正是初春, 在天津衛的入海港口,海面上浮光點點,白鷗翩然。而在岸上,有一隊士兵,足有百人,個個鎧甲鮮明,凜然站立, 當頭一人, 是個三四十歲的中年男子,唇上兩撇小鬍子,正拿著一根千里望向著遠處看。

此人看了片刻,旁邊有個副將亦翹首以望, 卻看不到什麼, 就問道:“多隆大人,可見到了麼?”原來這小鬍子正是昔日跟四爺,——韋小寶交好的御前侍衛副總管多隆,如今已經升為總管,卻不知為何跑到這天津海口來吹風。

多隆見問,便皺了眉,有些憂心忡忡地, 將千里望放下,說道:“等了三天了,今天還沒來的話,回去勢必要給皇上臭罵一頓,還是安心地等著好了。”那副將也有些蔫頭耷腦,又問道:“究竟是迎接何人,竟要總管大人親自出動?必然是哪裡來的貴人?”多隆說道:“是啊,是大大的貴人。”面上微微含笑,卻不再說下去。那副將知趣,也不再追問。

多隆站得累了,便到旁邊搭起的茶棚內喝茶歇息,叫手下觀望海上狀況,如此一直又等了足足一個時辰,忽地聽到副將叫道:“大人,有了有了!”

多隆一杯茶顧不得喝,火燒眉毛般跳起來,向著觀望臺跑去,將千里望接過來,舉起來細細一看,果然見遙遙的海面上,有一艘大船,耀武揚威地自遠處而來。

多隆見狀,喜上眉梢,道:“來了來了,這回定然是了!”不捨棄地細細看去,隱約見到船的甲板上有幾個身影,只是隔得太遠,仍舊看不清楚。

那大船漸漸地靠近來,多隆舉那千里望舉得手都酸了,卻還是不捨的放下,船近了,看得便更清楚,多隆一眼看到船頭上有一道臨風而立的影子,頓時之間激動的汗毛倒豎,將千里望一放,放聲叫道:“八百裡加急,回去稟告皇上,說人已經回來了!”士兵們早就準備多時,此刻終於得令,當下翻身上馬,快馬加鞭往京城而去。

多隆站在港口邊上,眼睜睜看那大船靠岸,多隆渾身熱血湧動,見那船板放下,他情不自禁地想上前,卻被副將拉住。

此刻,那大船上有兩人,慢慢順著甲板要往下走,卻不防有個小小影子,早一步鑽出來,腳步還有些蹣跚,卻初生牛犢不怕虎般地先上了甲板,船上船下頓時一陣驚呼,眼睜睜地看那小家夥竟然很是順溜兒地下了甲板,到了岸上。

多隆見那小家夥胖墩墩,肉呼呼地,長得很是可愛,又如此敏捷機靈,心中很是歡喜,只不過有“公務在身”,便只道:“小孩兒,了不得啊!”越過去,邁步迎上前。

那小家夥回頭看多隆,大眼睛眨巴眨巴,並不懼怕。周遭士兵見了,紛紛嘖嘖稱奇,礙於官長在前,不敢造次。

此刻,船頭上兩人已經下來,一男一女,男子英偉不凡,女的嬌美可人,竟是四爺跟建寧!多隆親眼見到,雙眼圈兒都紅了,衝上前先行禮,道:“奴才給公主請安!”建寧笑道:“多隆大人,別多禮!”多隆起身,又道,“韋大人!”就看四爺。

四爺笑意溫潤,微微點頭,多隆道:“公主殿下跟韋大人都別來無恙?臣在此等候多時了。”

四爺道:“都極好,多大哥客氣了!”多隆見他稱自己“多大哥”,心中更是一陣湧動,正要再說話,卻見面前多了一人,竟是那先頭率先下船的小男孩兒,此刻跑到建寧身邊,伸手抱住她腿,就看多隆。

多隆皺眉,怕建寧不悅,就衝那小孩說道:“小家夥,快到一邊去,這裡不是好玩的地方。”

建寧捂嘴一笑,四爺也笑,唯獨多隆不知情,見小孩不動,正要叫人把他帶走,卻聽小孩說道:“媽媽,這個鬍子是誰啊?”

多隆一驚,看向那小孩:“你叫公主什麼?”小孩瞥他一眼,說道:“媽媽。”清脆的童音,多隆目瞪口呆,大驚失色,道:“媽媽?難道說公主是你的……”猛地看向建寧。

建寧笑道:“多大人,這是我的兒子。”四爺道:“多大哥,別見怪。”又衝那小孩兒道:“虎頭,這是你多隆叔叔,uncle多隆。”

多隆這才反應過來,急忙道:“韋大人,你有兒子了?恭喜恭喜!”趕緊拱手作揖,又遲疑問道:“什麼安口?”建寧又笑,唯獨虎頭叫道:“安口多隆。”四爺風度翩翩解釋:“就是叫你多隆大叔的意思。”多隆這才恍然大悟,道:“韋大人你一定說的是洋文,了不起,了不起!”

紫禁城中,康熙坐立不安,自接到多隆從天津衛派回的特使奏報,康熙便再也無心其他,只是不停地將那塊懷錶掏出來看時辰,隔一會兒就叫梁九出去查探人到了未曾。

也不知煎熬了多少時候,外面梁九終於面露喜色地匆匆進來,聲音響亮,道:“恭喜皇上!建寧公主跟韋大人已經進宮了!很快就要到乾清宮來了!”

康熙霍然起身,面露喜色,一撩衣襬下了臺階,向外疾走。出了門,右拐往前,走了一段之後,轉頭看,果然見前頭有兩人正也向著這邊走來,康熙一驚,頓時停了步子,怔怔地只管看,一時之間,彷彿時光倒流,無限場景自眼前閃過。

曾經的少年頑劣,不打不相識,油腔滑調的小太監,赫然便是今日英姿勃發的此人,而那個鎮日膩在自己身邊,總是“皇帝哥哥”長,“皇帝哥哥”短的小妹子,如今卻已經嫁為人婦,面容雖依舊,卻少了昔日一種刁蠻任性,多了幾分類似“賢良淑德”。

那瞬間,康熙面上透出一絲傷感之色,卻一閃而過,因為對面兩人也已經看到了他。

四爺同建寧對視一眼,繼而雙雙加快步子,四爺略放慢了步子,建寧搶先上前,喚道:“皇帝哥哥!”來不及行禮,已經被康熙握住雙臂,架了起來:“這麼久未見,哪裡來的這些繁文縟節!”又愛又憐,目光之中,情緒複雜。

建寧抬頭看他,康熙忍了忍,將她擁入懷中,嘆道:“建寧!”建寧心中咯噔一聲,感覺身後有一道銳利目光襲來,卻只當未曾察覺,“兄妹”好不容易重逢,失態一下又能如何?當下建寧也鑽入康熙懷中,喚道:“皇帝哥哥,建寧真的好想你!”

康熙聽了這句,總算是心中欣慰,也到底是知道她已經嫁了,因此只是一抱便將人放開,又看四爺,此刻四爺上前,也行禮道:“奴才韋小寶……”話未說完,康熙一把拉住他手腕,定定看他。

四爺跪不下去,就抬頭看康熙,兩人四目相對,康熙罵道:“我叫你去西洋出使,沒說讓你帶著我妹子在那裡留三年!你爺爺的,你反了是不是!”目光湧動,又道:“也不知道經常滾回來看朕!你這……”四爺道:“皇上……”只叫了一聲,康熙將他的手一拉,單臂在他腰間一抱,四爺順勢也在康熙腰間一抱,低聲道:“其實小桂子也極想念小玄子……不比公主想的少。”兩人貼身瞬間,康熙聽到這句,臉上殘存的嗔惱之色轉做笑意。

四爺同康熙兩個一貼身,即刻分開,但兩人之間的感情,卻都在這極快地轉瞬之間,又如從前。

四爺退後,同建寧站在一塊兒,康熙也站定了,正要說話,忽地聽到一個略帶奶氣的聲音說道:“他是誰?”

康熙驚奇低頭,卻見自四爺跟建寧之間鑽出一個小小毛頭來,生的粉妝玉琢,很是可愛,康熙瞪大眼睛,手一探指向這孩子,驚道:“這、這是……”狐疑地看向四爺跟建寧。

四爺便笑,道:“忘了跟皇上說了,這是我的兒子……”

康熙臉上的驚奇之色化作笑意盛放,道:“你……你們……好大的膽子,居然連兒子都有了!”

建寧本正在旁邊看康熙的表情,只覺得實在有趣,如今聽到這句話,便忍不住大笑起來,獨四爺還撐得住,很是抱歉地說道:“對不住皇上,這小家夥自己等不及地就跑出來的……”

建寧聞言,便狠狠踢了四爺一腳,四爺笑看她一眼,衝建寧一眨眼,便對虎頭道:“虎頭,過來參見皇上。”

這時侯,虎頭走過來,居然像模像樣地行了個禮,烏溜溜地眼睛卻一直都盯著康熙,叫道:“原來你就是祖國最大的大官,皇帝陛下大人,虎頭參見皇帝……”說到這裡,又去看建寧,嫩嫩的小手撓撓頭,問道:“媽媽,我還應該叫皇帝陛下什麼呢?你教過我的,我忘記啦!”

建寧還沒來得及說,康熙已經踏前一步,將虎頭抱起來,說道:“祖國?你叫虎頭嗎?好……好名字,虎頭,你得叫朕舅舅。”

虎頭雙手一拍,歡喜道:“是的,是舅舅,皇帝舅舅陛下大人!”康熙忍不住笑,就斜睨四爺,道:“你就教他這些?把好好的孩子教壞了,什麼皇帝舅舅陛下大人的,亂叫一氣……”四爺道:“我只教導他參見皇帝陛下,其他的是建寧教的,這孩子大概是怕叫漏了,就自己捏出來的叫法兒。”

康熙抱著虎頭看了會兒,便道:“其實朕也不差,皇后給朕生了個兒子,惠妃也生了一個,看來朕還是比你更勝一籌。”說著便負手,面露得意之色看向四爺。

四爺從善如流道:“那是當然了,皇上處處都比我厲害。”康熙笑罵道:“少拍馬屁,朕不過是信口玩笑話,難道這也要比麼?”說到這裡,就輕嘆一聲。

建寧見狀,就上前把虎頭接過來,康熙凝視她片刻,便點點頭,卻伸手拍拍四爺肩膀,說道:“這三年不見,當真分外想念……然而幸喜你安然無事,你們兩個遠在西洋,又怎麼會知道,朕這三年內,總是會想到當年小寶遇險時候的情形,要不然就是建寧暈倒的模樣,朕當真揪心的很。”

建寧同四爺對視一眼,四爺道:“皇上,過去之事,切勿放在心上,更何況,我有皇上洪福齊天庇佑,哪裡會有事?皇上又金口玉言封我是福將,就算是老天爺想收我,也要給皇上你幾分面子,乖乖地就把我放回來了。”

康熙本正心酸,卻被他說得笑起來,道:“你啊……什麼都變了,就是這奉承拍馬的本領沒變,不……也變了,比之先前更進一步。哈,你倒是懂得與時俱進。”

四爺說道:“平常其實也不這樣,只不過一見到皇上,立刻就宛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建寧“噗”地一笑,四爺道:“這句是跟建寧學的。”康熙搖頭而笑,說道:“你們兩個……唉,也算是天生一對,地造一雙。”

康熙同兩人說了會兒,體恤他們遠渡重洋辛苦,便叫兩人先去歇息,慢慢地再說。建寧本以為康熙有了皇后,必然是住坤寧宮的,卻未想到,坤寧宮竟無人居住,連昔日負責伺候建寧的宮女太監都是舊一撥人。虎頭見了這樣大而華麗的地方,便四處亂跑去玩。

建寧站定,甚驚,四爺道:“皇上對你真是極好的。”建寧便笑:“你嫉妒麼,嫉妒不來的。”四爺說道:“皇上對你好,便如同對我好,我嫉妒自己做什麼?”

建寧呸道:“少自作多情。”忽地想到一件事,便舉起手來打四爺,道:“方才皇帝哥哥說的你也聽到了?你這死東西,當年嚇得我夠嗆!”四爺將她手握住,道:“好啦,事情過去這麼久了,每次提起來都要打我……氣還沒消麼?”

建寧氣道:“永遠不能消,一提起來就氣死了!”四爺將她的手握著,低頭輕輕親了口,道:“好啦……我這不是好端端地無事麼?我都計算周詳了,只是沒料到你居然會那麼傷心……唉……”建寧想到當時情形,兀自心有餘悸,道:“你還說,恨死你了!”四爺道:“我應承過你要娶你的,絕不會失言,你該對老公我很有信心才對。”

建寧回想往事,仍舊忍不住落淚,道:“當時都嚇死了,信心你的頭啊。”四爺道:“好啦,是我不對,再度向你賠罪好麼?你要怎麼罰,我都認……”

此刻虎頭跑過來,見狀便拍手,道:“好哦,爹又做錯事,又要給娘當大馬騎了……”

建寧臉上發紅,急忙呵斥。四爺笑道:“乖虎頭,出去找宮女姐姐陪你玩去。”虎頭吐吐舌頭,果然跑了出去,四爺回頭看建寧,道:“又叫兒子看我的笑話了,看在兒子面兒上,彆氣啦……”輕聲安慰。

原來當年,四爺知道康熙對自己起了疑心。便設計兵行險招。那歸辛樹夫婦,他是認得是,四爺老辣,早看穿兩人有勇無謀,先前兩人還被吳三桂矇騙,差點害死吳六奇,是四爺被建寧點撥後,安排人從中說開,才未曾造成慘劇,吳六奇也因此而聽命四爺,率兵同吳三桂死扛,才將雲南戰禍壓制住未曾擴大開來。

後來歸辛樹夫婦便進京,欲刺殺皇帝,逼四爺相助。四爺自不願康熙有事,他想來想去,便安排一計,將歸辛樹夫婦的傻兒子誑住,以此脅迫兩人。

歸氏夫婦愛子如命,起初還痛斥四爺,後來四爺作勢要給他們兒子用刑,兩人便服了軟。只問四爺有何圖謀,不料四爺卻道:“你們要刺殺皇帝,我給你們這個機會……只不過……”便湊過來,說了幾句話。

歸氏夫婦疑心重重,卻因兒子在他手中,不得不從。便同四爺在御前演了一場好戲。

原來四爺要他兩人施展武功刺殺康熙,他會從中攔擋,要傷,看似重傷,卻不能真個奪了性命。歸氏夫婦曾問他為何要如此冒險,四爺便道:“你們要刺殺皇帝,我也要,但我要親自動手才好,不過現在皇帝已經對我起了疑心,因此我要博取他的信任,將來神不知鬼不覺殺了他,在天下英雄面前露臉……我又料你們兩人殺不死皇上的,因此要你們幫我做一場好戲。”

兩人本以為他圖謀不軌,卻不知他竟想出頭邀功,又加兒子在他手上,四爺又許諾他們,不管後果如何,只要他不死,定會保住他兒子一條命,然而他若死了,就會要歸氏夫婦的傻兒子苦不堪言,兩人便再無猶豫,一口答應。

歸二娘那一掌,打得四爺吐血,卻未曾震斷他心脈,四爺昏死一場,得了建寧真心,又博取康熙信任,次日醒來,才知道建寧因悲慟過度暈了。此後,康熙便許了他兩人的婚事。而為何建寧會跟四爺到西洋,卻是建寧的主張。

原來建寧想到百年後,清朝閉關鎖國,朝廷腐敗,引得列強虎視眈眈,造成八國聯軍的慘狀……建寧心道:“若是無能為力,倒也罷了,如今有這大好機會在眼前,能盡一份力,就盡一份。”她便同四爺商議。

建寧未曾直言將來如何,只是旁敲側擊,但四爺一來見識非凡,二來他是見識過建寧“未卜先知”本事的,當下就商議了湯若望,南懷仁,徹夜長談許久,學習見識了許多西方的使節制度,又向康熙上書,建議在海外駐紮使館,互通商務,促進大清跟海外各國的交流,並在全國各地設定新式學堂,尤其重視演武堂——便是以後的軍校雛形的建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康熙起初覺得這種種的提議很是新奇,思索了三天之後,便應承下來,雖然不是一鼓作氣全部推行,只是試行一部分,但對他來說,卻已經是一大進步。

建寧知道,若是推行得當,康熙便會逐漸地採取一系列措施。到時候,大清揚名海外,縱然歷史的洪流會滾滾而來無法阻擋,但起碼,若是民眾耳目一新,見識廣博,不會固步自封、坐井觀天,而國力強盛,迅速壯大的話,卻怎麼也墮落不到被列強瓜分的慘痛地步。

此後半年,康熙便連連派出“出海使”,出使西方海外各國,建寧不願只呆在宮中,也躍躍欲試,四爺體會她心意,就主動請命,說服康熙,帶著建寧出使西方……這三年來,建寧同四爺走遍了美,英,俄,法、德等國開展外交,因她英文極好,出身高貴,生得又美,神秘高貴的東方特質讓洋鬼子們大為傾倒,而陪著的四爺手段又高,兩人所到之處,受到西洋各國眾人的熱烈追捧,被西方各國冠以“東方美人”名頭,因他兩人代表大清,因此連各國首腦,都以結識兩人為榮,建寧同四爺在西方各國亦有爵位賜封,不在話下。

四爺同建寧這次回國,是為了慶賀康熙生日,而在此之前,兩人走遍西方各國的時候,便也同是遞了請帖,因此當建寧同四爺的船靠岸後不久,紛紛也有各國的使臣船隻到達,分別是美,日,英,法,德,俄,意,及奧匈帝國的使臣。

而康熙早得了信,名為接見使臣慶賀生日,實際是為了揚國威,早在此半年之前便開始操練準備。等使臣們到達後,便在京郊新建的大型演武場上,進行新式的演武操練,有習練冷兵器的刀劍營,有攜帶最新□□配置的□□營、騎兵營,亦有專門的神武大炮營,一一登場,人強馬壯,鬥志昂揚,各國使臣大開眼界,看的如痴如醉,目瞪口呆,膽戰心驚,紛紛臣服,暗暗不敢再有覬覦之心。

建寧在康熙旁邊坐著,眼看著面前繁盛情形,微微一笑,旁邊四爺探手過來,握住她的手,說道:“放心了麼?”建寧道:“不是完全放心,畢竟將來……”四爺道:“盡吾志也,無怨無悔。”建寧微笑,道:“是!”

兩人回頭,卻見身畔高處,是康熙端然穩坐,那樣的意氣風發,千古一帝,正在檢閱他的部屬,江山,而就在身下,八國使臣們亦在仰望這位不世出的帝王,個個面露震動歎服之色,英國的使臣先舉一杯酒,上前跪地道賀,其他各國使臣紛紛舉杯,恭敬效仿,有些不太會說漢語的,歪腔走板,聽得康熙大樂。

閱兵過後,便是飲宴,開席之時,建寧上前,道:“建寧有一件禮物要送給皇帝哥哥。”康熙很是意外,道:“建寧?”建寧微笑道:“不過是胡鬧著玩兒的,皇帝哥哥別怪我就好。”康熙目光柔和,道:“你總是會出朕意料,不管是什麼,朕都會極喜歡的。”

建寧一笑:“謝皇帝哥哥如此信任建寧!”說罷,舉起雙手,輕輕一拍,只見身後不遠處,有數百個著樂工服侍之人緩緩而出,分班或站或坐。

大家夥兒懵懂不知何事,見樂工們操著樂器,熟悉的前奏響起,雄渾震撼。

康熙眉一挑,卻聽百人齊聲唱道:“沿著江山起起伏伏溫柔的曲線,放馬愛的中原愛的北國和江南,面對冰刀雪劍風雨多情的陪伴,珍惜蒼天賜給我的金色的華年,做人一地肝膽,做人何懼艱險,豪情不變年復一年,做人有苦有甜,善惡分開兩邊,都為夢中的明天,看鐵蹄錚錚,踏遍萬里河山,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願煙火人間,得太平美滿,又何妨再活五百年!”雄渾的音聲繚繞開去,一直到末尾,五百人嘎然而止,齊齊起身,站立不動。

這歌曲是電視劇《康熙大帝》的主題曲,被建寧借來,稍微改了改其中詞,作為康熙的生日賀曲,卻是再合適不過的。

樂師們唱罷,建寧緩緩走在中央,四爺亦起身,站在建寧身旁,各國使臣見了,個個也跟著起身來。

建寧手捧一陪酒,望著康熙,朗聲道:“願盛世太平,江山永固!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緩緩地跪倒在地。

四爺同各國使臣、五百樂工,演武場內的侍衛、軍隊,所有人等,亦隨之齊齊跪倒,道:“盛世太平,江山永固!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震雲霄。

康熙在上,目光湧動,唇邊帶笑,略微頷首,龍眉揚起。而在頭頂高天之上,雄鷹展翅,盤旋繚繞,驀地奮發向上,直達雲深之處,一聲清越長嘯,宛如龍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八月薇妮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