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完結倒計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為什麼想要去西洋?”四阿哥望著弘昀瑩白如玉, 溫潤淨朗的臉龐, 又想到弘昀經歷的事兒,最終還是按捺下性子,軟和著聲音輕聲問道。

“不是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嗎?兒子只想去長長見識。”弘昀想了一想, 又認真的說道:“聽西洋傳教士說英吉利有人乘船到了一片廣袤的土地,兒子只想著, 既然他們對大清不敬的話,又何必便宜了他們呢。”

弘昀的意思雍正聽的很明白, 康熙末年的時候, 傳教士曾捲入到九龍奪嫡之中,又在民間宣揚基督教,煽動民心, 雍正對傳教士已經看不順眼了。弘昀的一番話確實觸動了雍正, 若是弘昀說要去大清的其他地方走走的話,說不定雍正還會懷疑弘昀想要勾結官員別有所圖。

“你額娘知曉嗎?”雍正並不願意弘昀去冒險, 但是見到弘昀的態度極為堅決, 只帶了兩分避重就輕的味道又問了一句。

“還未曾告訴額娘,想來額娘不會反對兒子出門的。皇阿瑪,兒子長大了,羽翼豐滿的雄鷹會想著展翅高飛,兒子只想任性這一次, 求皇阿瑪成全。”弘昀跪在地上,以頭觸地。

“你且下去吧,容朕考慮考慮。”雍正揮揮手, 樣子有些鬆動。

弘昀退下之後,拐彎便去了宋芷嵐在的萬方安和,宋芷嵐望著弘昀,只招了招手,遞給弘昀一枚翠綠的戒指,仔細的端詳這弘昀的臉龐,面如冠玉,英俊神朗,伸手捏了捏弘昀的臉皮,感嘆的說了一句:“你到底長大了。”

弘昀終於眼眶紅了,若是他真的出了海,怕是絕了回大清的可能,跪在宋芷嵐面前,把頭靠在宋芷嵐的膝蓋上,壓抑著嗓音說道:“額娘請恕兒子不孝。”

他驀的想起,宋芷嵐的兩個兒女,姐姐已經遠嫁蒙古,自己又要遠赴西洋,這般看來,宋芷嵐身邊竟是無人能承歡膝下。莫非自己的額娘榮寵的半生之後,只能晚年淒涼嗎?

宋芷嵐輕輕的摩挲著弘昀的頭,弘昀有些遲疑的說道:“額娘,要不兒子不去了?”

“傻孩子。”宋芷嵐輕罵了一句,便沒有在說話,屋子裡靜謐的沒有一絲聲響。

雍正站在門外,見母子兩人靜靜的相處,心底有些酸澀,轉身瞧瞧的離開了。

出了門,對蘇培盛吩咐到:“宣弘暉來見朕。”

弘暉這些日子憔悴的厲害,發生了這樣的事兒,沒過兩天烏拉那拉氏便被禁足,在怎麼遲鈍他也能明白這事兒與烏拉那拉氏脫不開干係,只是天底下誰都能夠埋怨烏拉那拉氏,只有他不能,烏拉那拉氏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

靜靜的跪在地上,弘暉顯得很平靜,雍正望著弘暉消瘦的樣子,心底也不好過,既有心疼也有遷怒,半響,方才開口:“你弟弟要出海,你可有什麼想法?”

弘暉錯愕的抬起頭,瞪大的眼睛裡全然是不可置信,張了張嘴,那聲音彷彿是硬擠出來的一般:“弘昀,怎麼會?”

彷彿是想到了什麼,弘暉面上泛起了慘白,若是由於自己,那自己卻是罪過大了,定了定心神,弘暉慢慢的說道:“若是弘昀真要出海,那兒子求皇阿瑪讓兒子也一同去,起碼能有個照應。”

也好能夠贖回自己的罪孽,弘暉心裡彷彿被雙手緊捏一般,疼的喘不過氣來,自己又該如何取捨。

雍正被弘暉的話氣笑了,冷冷的開口:“那你皇額娘不要了?大清不要了?”

“請皇阿瑪恕罪。”弘暉跪在地上,什麼是進退兩難,箇中滋味他終於嘗到了。

一個二個都是這幅執拗的樣子,雍正不希望一次失去兩個兒子,只說了一句:“你去見見你皇額娘吧。”

在雍正看來,烏拉那拉氏為了弘暉既然能做出這樣的事兒,定能勸阻弘暉。只可惜他看錯了弘暉在烏拉那拉氏心中的分量,只要弘暉想做的事情,烏拉那拉氏絕不會問緣由,只會添一份助力。

清暉閣中烏拉那拉氏手握毛筆,一筆一劃的抄著經書,蠅頭小楷一般的字清清秀秀,面上是一望便知的虔誠。

進門的弘暉便看到這樣的烏拉那拉氏,素淨的衣服,青絲只用一枚青玉扁方挽起兩把頭,首飾全無,險些讓弘暉落下淚來。

弘暉慢慢的把事兒想烏拉那拉氏說了,烏拉那拉氏停下筆,右手撫上弘暉的臉龐,嘆了口氣:“是額娘連累了你。”

“不,額娘,是兒子不爭氣。”弘暉眼裡淚光閃動,帶著遲疑的望著烏拉那拉氏。

“既然你想同弘昀出海,那便去吧。”烏拉那拉氏慢條斯理的說著,絲毫沒有前些日子的浮躁惶恐,冷靜的可怕:“既然發生了這樣的事兒,皇上心裡到底留下了刺,額娘太知道皇上的為人,愛慾其生恨欲其死,若是日後你在出了什麼岔子,那後果額娘都不敢想,既然這樣還不如出海搏一搏。”

烏拉那拉氏嘴角牽起了一絲笑,雍正的性子,活了兩世,她還不清楚的話,也就白活了,倒是這一世比之前要軟和許多,望著弘暉心底嘆了口氣,罷了,她也累了,難道她還要在這皇宮中熬日子嗎?

弘昀與宋芷嵐用完晚膳,伶俐的宮女端上了一壺菊花茶,宋芷嵐捏著茶壺,輕巧的倒了兩杯茶。

聽到門外的宮人通傳弘暉來訪,弘昀面上有些僵硬,宋芷嵐看了弘昀一眼,垂下眼簾,掩飾住眼底對弘昀的幸災樂禍,揚聲吩咐:“請寶親王。”

弘暉進門之後,面對宋芷嵐與弘昀面色還是有些不自然,向宋芷嵐請安之後,便仔細的看著弘昀,把弘昀看得惱羞成怒。

“你們兄弟兩說說話。”宋芷嵐起身,聲音裡帶著清冷的警告。

待宋芷嵐離開之後,屋子裡便只剩下兄弟二人,弘昀看屋頂看地板就是不看弘暉,雖然對著弘暉有那麼一點點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記的心虛內疚,但是,誰讓弘暉你笨,弘昀有些傲嬌的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二弟,是哥哥對不起你。”弘暉雙腿一跪,一副愧疚不安的樣子,讓弘昀遭受如此恥辱,是他的錯。

俗話說男兒膝下有黃金,弘暉這一跪生生唬了弘昀一跳:“大哥這是做什麼?快起來。”

弘暉執拗的跪在地上,弘昀起身狠狠的把弘暉給拉了起來,口裡說道:“哥哥這是要陷弟弟於不義嗎?”

好說歹說弘暉是起身了,卻還有些局促不安,半點不敢看向弘昀,又想到前些日子的荒唐事,悄悄的紅了耳根,略帶點結巴的把自己要跟著弘昀出海的決定向弘昀說了。

弘昀沉默的盯著弘暉,面色陰晴不定,最後吐了口氣說道:“大哥若是愧疚的話不必如此,想想皇額娘,大哥忍心。實話對大哥說罷,我想出海的念頭早有,所以那事兒並不是緣由,大哥安心的待在大清罷。”

弘暉激動的望著弘昀,他只當弘昀這話是推辭,便說道:“我已經稟明了皇阿瑪,皇額娘也已知曉,並不阻攔我出海。”

烏拉那拉氏會同意弘暉出海,這倒是在弘昀的意料之外,不過想想雍正的性子,卻也釋然了,到底心裡卻拿不定注意。

勉強把弘暉勸走了,弘昀怔怔的望著茶碗裡舒展開的菊花,玲瓏清新,扶額嘆道:“怎麼會這個樣子?”

“你若是喜歡,便把他帶出海便是。”宋芷嵐從內室轉了出來,倒是沒想到弘暉這孩子卻是一片兄弟真心,只是這汙點卻得讓弘暉揹負一生,還不如去闖闖。

“額娘,兒子也不知道,大哥人不錯的。”弘昀揉著額頭嘆了口氣。

“你皇阿瑪眼裡是容不得沙子的。”宋芷嵐只輕聲丟擲一句話,讓弘昀頭更疼了。

當天晚上,雍正去見了烏拉那拉氏,烏拉那拉氏不愧是最瞭解雍正的人,旁的人不知道烏拉那拉氏對雍正說了些什麼,只是之後,雍正頻頻召見弘暉與弘昀。

雍正二年的春天,病重了半年的皇后烏拉那拉氏病逝,雍正帝悲痛萬分,葬於清西陵,諡孝敬憲皇后,令人驚奇的是,孝敬憲皇后的棺槨並未下葬在雍正早已修好的泰陵之中,而是在泰陵之北另建陵園。

中秋之後,雍正又下了一道旨意,命長子弘暉與次子弘昀一同出海,這旨意一下,引得朝堂震動,大臣們都覺得弘暉與弘昀是失去了聖心,才被雍正下旨出海,簡直與流放差不多。

不管其他人怎麼想,弘暉與弘昀跪別了雍正與宋芷嵐,領著數千人馬去了廣州的港口。

弘昀立在船頭上,望著裡岸邊越來越遠,模糊了人群,身上突然多了件披風,弘暉為弘昀系上帶子,輕聲道:“小心著涼。”

“嫡額娘怎麼樣了?可有好些?”弘昀不得不承認烏拉那拉氏有些手腕兒,竟然能說動雍正讓她死遁陪著弘暉出海。

“已經好了些了,沒想到額娘竟然暈船,幸好帶了不少蜜餞。”弘暉面上帶了點笑,眼神掃過一旁的兵士,這些士兵都與宋蒼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次出海,就連宋蒼峽亦陪在身邊,可以說弘昀才是全權做主的人,若是弘昀有個意外,說不得自己也完了。

兩兄弟出海之後,雍正另下了一份旨意,加封宋芷嵐為皇貴妃,攝六宮事,除此之外,後宮中的妃嬪也都各自得到晉升。

宋芷嵐捧著皇貴妃的冊文,嘆了一口氣,心裡盤算著,身上的因果越發的淡了,空間裡用來死遁的肉身已經用泥捏好,自己離開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