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好評如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福克斯砸進去兩億美金, 只拍出了兩樣東西,除了一艘註定斷成兩截沉到深海的大船外, 還有就是關於碧池、壞蛋和第三者的真愛狗血三角戀故事。週一的票房統計結果出爐之後,沒有出乎大多數人預料的是, 《泰坦尼克號》週末三天累計收入僅為2760萬美元,還不足一週前上映的《驚聲尖叫2》的3300萬美元,而《驚聲尖叫2》的製作成本卻僅為2500萬美元,是《泰坦尼克號》的八分之一——《驚聲尖叫2》曾出過一千萬美元的片酬邀請威廉·布蘭德利繼續出演,但被拒絕了,不知道他現在心中是否後悔。”

念到這裡,蘭斯頓了一下, 玫瑰花瓣一樣的嘴唇輕輕抿著, 威廉卻毫不介意地說:“繼續。”

威廉看起來像是完全沒有受到這條惡評的影響,蘭斯覺得這有點說不過去,這可是第一篇有關《泰坦尼克號》的影評,而通常來說, 第一個發聲的人總能佔據有利先機, 引導相當一部分的評論。

不過既然威廉要求了,蘭斯就還是讀了下去:“聽說福克斯和派拉蒙的高層們之前曾每個人都準備了一把手/槍,做好了電影不成功就拿來用的準備,現在,他們可以準備拉開保險栓了。”

威廉驚訝的挑挑眉:“嘖,安德烈·艾奇遜還真是不留情面。”

“你不覺得這傢伙很可惡嗎?”這下連丹尼·伯恩都覺得威廉的反應不正常了。

“如果是羅傑·埃伯特寫出的這段影評,大概我早就羞憤的將報紙燒掉了。但是安德烈·艾奇遜?”威廉彎起嘴角, 露出毫不在乎的微笑,安撫兩人道:“安德魯·艾奇遜是個出名的譁眾取寵的傢伙,他的評論除了總會給公眾帶去一些誤導外,幾乎是為專業人士所鄙視的,所以,蘭斯,丹尼,你們不用替我這麼緊張。”

——其實威廉能夠做到不在意,除了他真的沒把安德烈·艾奇遜這個譁眾取寵的傢伙放在心上外,還因為《泰坦尼克號》的票房其實沒有安德烈·艾奇遜說的那麼糟糕。是的,2760萬美元的首映週末票房是沒有比過上週公映的《驚聲尖叫2》,但後者能取得如此驚豔的首映週末票房最大的原因還是去年威廉主演的《驚聲尖叫1》口碑太好帶動了第二部的票房,而《泰坦尼克號》的首週末票房看著雖然不驚豔,但在同一天公映的三部影片裡已經算最出色的了。

和《泰坦尼克號》同一天首映的《明日帝國》和《捕鼠記》,《明日帝國》還好點,首映週末票房2514萬美元,位列週末票房排行榜的第二,《捕鼠記》就慘了點,首映週末票房僅619萬美元,成為《泰坦尼克號》對撞《明日帝國》下的最大炮灰——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票房表現還算亮眼,但《明日帝國》卻是007系列誕生以來,唯一一部沒能在首映周登上北美票房排行榜榜首的影片,《泰坦尼克號》的2760萬美元票房看著雖不驚人,卻了壓了之前備受看好的詹姆斯·邦德一頭。

“羅傑·埃伯特,《芝加哥太陽報》的影評人對嗎?”蘭斯直接抽出了一份報紙:“第二個寫影評的人就是他。”

威廉立刻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他說了什麼?”

那雙綠眼睛裡水光盪漾,睫毛像是灰鴿的羽翼,忽閃忽閃的惹眼極了,這樣的神情對於蘭斯來說簡直就是會心一擊,他不自在的移開自己那雙其實並不遜色的藍眼睛,輕咳一聲,讀報道:“《泰坦尼克號》,一艘在銀幕上永遠不會“沉沒”的大船,”

“聽起來像是個好評。”

“週末午夜場全美公映的《泰坦尼克號》有兩個值得稱道的優點,一個是特效,一個是故事。二十世紀福克斯和派拉蒙兩億美金的投資並沒有打了水漂,事實上每一美分在影片中都有體現,無論是泰坦尼克號波瀾壯闊的畫面,還是那令人歎為觀止的沉船特效,都堪稱本世紀特效最好的電影,甚至遠超同時期的其他所有同型別影片。”

蘭斯用優雅的劍橋腔讀影評,似乎連羅傑·埃伯特睿智沉穩的影評家形象都躍然而出:“故事方面,《泰坦尼克號》雖然講了愛情也講了災難,但它並不是一部單純的愛情電影或是災難電影,它講述的更多的是人性。無論是熱愛自由厭惡被束縛的露絲,被嫉妒心折磨的富家少爺卡爾,還是善良浪漫的傑克,都是情感豐富有血有肉的角色,而在主角之外,配角甚至是龍套演員們的表演更是亮眼,頭等艙的貴族乘客、三等艙的普通平民、最底層的工人,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情感,特別是在泰坦尼克號即將沉沒時,每個身份不同的乘客應對災難的表現,是一副二十世紀初栩栩如生的社會眾生相。”

“的確是個好評,羅傑·埃伯特給了三顆半星的打分。而且在星星下面他還給出了評分的理由——《泰坦尼克號》是一部內涵深刻、細節繁多的電影,並且值得所有人細細品味至少兩到三遍。三顆半星是初步評分,接下來,《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埃伯特專欄將會繼續帶來《泰坦尼克號》的後續影評報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丹尼·伯恩疑惑的問:“羅傑·埃伯特沒有提到演員的表現嗎?他有沒有提到威爾?”

蘭斯將《芝加哥太陽報》的每一個版面都仔細看過,連廣告欄都沒放過,然後才遺憾搖頭:“沒有。但是《紐約時報》的a.o.斯科特說《泰坦尼克號》是你迄今為止表現最好的一部電影,說你對卡爾·霍克利這個角色理解之深,甚至遠超其他所有人物。”

“或許羅傑·埃伯特準備在後面的影評裡再點評演員表現呢,不過他既然已經給了《泰坦尼克號》這麼高的評價,會不會單獨稱讚演員都無所謂了,畢竟比起吉米,我們對電影的貢獻都太少了。”威廉說。

“你的貢獻也不少啊,威爾,你拍這部電影的時候不是一分錢的片酬都沒拿嗎?”丹尼·伯恩說:“前幾天亞蒙天天嘮叨這件事,我聽的耳朵都快起繭子了。”

現在已經不再缺錢的威廉突然想起來,他的片酬可是全都填進《泰坦尼克號》裡去了,並且和二十世紀福克斯簽訂的票房與dvd分成協議也是白紙黑字的——如果這艘大船真的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在全球席捲了十八億美元票房的話,那他從票房上直接可以分到一千多萬美元的紅利,如果再加上dvd發行的後續分成,或許還能翻個一倍?

雖然這筆錢對於現在的威廉來說,已經不是一筆驚天鉅款,但卻非常有紀念意義和象徵意義,《泰塔尼克號》不僅是他第一部以演員身份直接參與分紅的電影,而且讓他獲得了來自福克斯高層和詹姆斯·卡梅隆的友誼,並且更加重要的是,以後再拍任何一部電影,威廉都有資格要求以演員的身份參與後期分紅了——畢竟之前他已經有過先例,並且為他破例的還是《泰坦尼克號》這樣一部註定影視留名的經典鉅作。

威廉還決定,等從二十世紀福克斯和派拉蒙那裡拿到自己那份分紅後,他要給自己的經紀人亞蒙·高夫曼包一個大大的紅包,10%?不,至少也是15%,或者20%。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現在的威廉只希望《泰坦尼克號》能達到它歷史註定的成就。

……

《芝加哥太陽報》雖然和《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這樣的大報沒法比,但因為有羅傑·埃伯特坐鎮的緣故,這份報紙在好萊塢的地位並不遜於《紐約時報》多少,如果說《娛樂週刊》的安德烈·艾奇遜的差評給《泰坦尼克號》造成了十點傷害的話,那羅傑·埃伯特的影評不僅將這點傷害全部彌補了,甚至還帶動了《泰坦尼克號》口碑的整體上升。

《泰坦尼克號》首映結束後,首批給出影評的九家媒體裡,只有四家是好評,但到了第二周,差評沒有增長,好評卻在持續上升,而託了好口碑的福,上映第二周,《泰坦尼克號》的票房不將反升,達到了3746萬美元,第三周更是破了4000萬美元。

這簡直是奇蹟一般的票房走向,而嗅覺靈敏的人,幾乎立刻就斷定了《泰坦尼克號》又會是一部創造歷史的電影——正常的票房走向,通常來說都是首周最高,佳片的話第二周會有些許反彈,然後票房平穩下滑直至下檔,口碑差的電影,首周後的票房下滑甚至可能達到50%以上,而從第二周開始票房不僅沒有降低,反而逐漸升高的影片,基本都註定了要創造新的記錄,例如曾經的《教父》。

而《泰坦尼克號》的票房成績之所以逆勢上揚,越是上映時間長票房越高,除了它的確是一部無可挑剔的電影外,還因為電影從一上映開始,就引發了美國乃至全球影迷的熱烈討論和巨大爭議:

《綜藝》說:“《泰坦尼克號》是一部關於愛情、自由與死亡的電影。”

《帝國》說:“影片對於人性的刻畫十分深刻,整艘泰坦尼克號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每個階級都有各自的問題,而當災難來臨時,不同階級不同身份地位的乘客面對沉船時的選擇,令人印象深刻。”

《紐約客》說:“泰坦尼克號按照財產和社會地位劃分乘客的階級,頭等艙、二等艙、三等艙,頭等艙的富人們不僅享受著船上最好的一切,還擁有這艘大船的實際操控權,並且他們盲目自大的認為泰坦尼克號永遠不會沉沒,當泰坦尼克號終於撞上冰山之後,頭等艙的富人們活命的機率仍然最高的一個——縱使是一部愛情電影,詹姆斯·卡梅隆也賦予了它特別的諷刺意義,《泰坦尼克號》既可以當做的國家的縮影,也可以當做是世界的縮影。”

《華盛頓郵報》說:“《泰坦尼克號》足以當選二十世紀最偉大愛情電影,而傑克和露絲,也擁有二十世紀最美麗的愛情。”

《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打擂臺:“傑克與露絲的愛情或許偉大,但卻不一定是最美麗的,因為他們的相愛和結合是建立在露絲對自己的未婚夫,卡爾的背叛上得來的。雖然卡爾·霍克利並不是一個好人,他對待露絲、對待愛情的方式均是物化成金錢,但對於一個並不天真單純、不懂藝術也不會說情話的鋼鐵大王繼承人來說,持續付出鉅額的金錢已經是他能做到的最羅曼蒂克的事情了。”

“詹姆斯·卡梅隆都曾在《泰坦尼克號》首映上說過,卡爾在即將登上救生艙的情況下還折返回去,並不是要找‘海洋之心’而是找露絲——卡爾或許是一個壞人,一個失敗者,但他也更加是一個犧牲品,傑克與露絲愛情裡最大的炮灰。”

“威廉·布蘭德利,好萊塢70代演員中最受看好的電影明星,更是用他細膩的演技將卡爾·霍克利複雜的性格和悲劇的愛情展現的淋漓盡致,這位本該成為傑克和露絲愛情中炮灰的角色,不僅沒有被湮滅,反而在主角愛情的夾縫中綻放出了不一般的光彩,堪稱《泰坦尼克號》所有配角中最值得深思和討論的一個角色。”

《泰坦尼克號》本來就是一部內涵豐富細節更是驚人的電影——只影片最後,老年露絲床頭被鏡頭用短短幾秒鐘時間一掃而過的那些照片,每一副照片其實都飽含著一段劇情一個故事,而且全都有跡可循,能在前面的影片裡找到對應之處——似乎每一個人物,每一段劇情都有太多不同的角度可供解讀。

像是媒體和影迷爭論最激烈的幾個問題:《泰坦尼克號》的主題到底是什麼?露絲和傑克的愛情應該歌頌還是譴責?卡爾對露絲的感情是控制欲還是愛?露絲為什麼要扔掉“海洋之心”?失去了傑克,為什麼露絲還是那麼幸福的活到了一百多歲?

當疑問太多,但是給出不同答案的人太多,反而使人們無從選擇的時候,當然要自己去電影院裡找答案了。

abc電視臺的當家新聞節目《早安美國》製作的一期街頭隨機調查,揭開了無數影迷一次又一次的走進電影院觀看《泰坦尼克號》的秘密:

無論是紐約、洛杉磯、波士頓還是芝加哥,掛有《泰坦尼克號》海報的售票視窗下,在黃金觀影時段全都排著長長的隊伍。

“這是你第幾次觀看《泰坦尼克號》?”

一個家庭主婦打扮的女士有些羞澀的看了鏡頭一眼:“第三次。”

“為什麼要重複觀看這部電影?”

這位家庭主婦的神情看起來比露絲本人更糾結更痛徹心扉:“因為我還是搞不明白為什麼露絲要扔掉‘海洋之心’,耶穌啊那可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而且她本來就已經儲存了八十多年了!”

“這是你第幾次觀看《泰坦尼克號》?”

一個戴著框架眼鏡,穿著格子襯衫看起來有些呆的棕發姑娘躲低頭躲避著拍攝說:“第七次。”

“是什麼原因吸引你不停的來電影院?”

“報紙上說電影最後的鏡頭,老年露絲床頭的每一幅照片都大有寓意,我和朋友正在比賽誰能更先數清有幾張照片,分別拍攝了什麼,有什麼含義!”棕發姑娘說到盡興,忘記了害羞,似乎透過螢幕都能看到她四處飛濺的唾沫星子:“還有我們都不同意《娛樂週刊》和《紐約郵報》所說的卡爾是個徹頭徹尾的壞蛋,雖然傑克很英俊,但我們也能看得出來卡爾看露絲時充滿愛意的眼神,眼神是絕不會騙人的!真的,所以我們要在電影裡尋找證據,再投稿給報社反駁他們!”

“給《早安美國》節目組投稿,我們會播的。”nbc電視臺的攝影師來了一句飛天畫外音。

棕發姑娘重重的點頭:“我們會的!”

“這是你第幾次觀看《泰坦尼克號》?”

一位看起來年紀足有七十多歲的老紳士矜持的看著湊到他面前去的攝像機,出於禮貌看著鏡頭微微點頭說:“第一次。”

“可是《泰坦尼克號》已經上映三週了?”主持人的聲音聽起來非常驚訝。

老紳士禮貌的態度瞬間就崩裂了,他甚至是有些氣哼哼的對著鏡頭說:“我家的所有女士,除了我那死去的妻子,全都對《泰坦尼克號》著了迷。我得來看看這部電影到底有哪裡了不起。”

“這是你第幾次觀看《泰坦尼克號》?”

一位打扮非常潮,嘴角掛著玩世不恭笑容的年輕英俊男人說:“十九次。”

“天啊,幾乎快要達到每天都看一場的頻率了!你很愛這部電影嗎?”

“很愛?或許吧,因為《泰坦尼克號》可是今年最好的約會電影,幾乎每個姑娘都不會拒絕邀請,嘿,你知道嗎,我已經和十四個不同的姑娘看過這部電影了,那可真是美妙的經歷,除了外套的肩膀部位每次都被淚水浸透這點——喂喂,攝影師!我還沒說完呢,你們走什麼?”

nbc電視臺主持人和攝影師充滿鄙視的聲音遠遠飄了過來:“不繼續採訪是為你好,年輕人,免得你被那十四個姑娘們群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搖曳菡萏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