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7.0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康熙見狀忍不住有些唏噓,他想要提醒胤礽,膝下的孩子還是太少,但是他又並不反對太子太子妃和睦,他從前研讀過醫書,也知道太子妃的生育期也就是這麼幾年,他對太子妃生的孩子不論男女都很看重,想到這裡,康熙便覺得暫時不好太過參合兒子屋裡的事情,左右又不是獨寵。太子並不缺女人,太子妃不比旁人,乃是原配嫡妻,又是太孫生母,且外戚不盛,並不是很擔憂

“保成你看老四跟老八兩人如何?”康熙對於如今戶部的事情也很清楚,胤禛恪守規矩,毫不留情,胤禩性子寬容,為人仁厚,胤誐加在中間確實難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胤礽思索了片刻道:“四弟性子嚴謹,眼中不容一粒沙子,八弟性子仁厚,可是卻也太過仁慈,戶部之事四弟過緊,八弟過鬆,不過兩者結合,許能成事。”

“朕之前也這麼想著,朕原想著老八出身低,給他安排郭絡羅氏做福晉,也是想讓他將安親王一系收攏過來,可老八偏被女人左右,至今無子不說,卻擔著個虛名。老四如今是佟家一系,朕本想著打壓一番,日後方為你所用,可老四偏生行事謹慎,處事嚴謹,剛則易斷,朕卻不好平白如故懲戒於他。老十性子莽撞,但為人赤城,又與你交好,偏生不堪重用,戶部之事非一朝一夕能夠處理,你看如何?”康熙一提到幾個兒子,便滿肚子的不悅,老四老八老十個個都不是省心的玩意兒,但戶部還銀之事,確定要皇子坐鎮,否則實是難辦!

胤礽看著棋盤好一會兒,才抬頭道:“汗阿瑪,您瞧,兒子又輸了。棋盤也好,政事也罷,兒子都不如您多黨。如今只是,兒子還是覺得四弟八弟都有大才,眾兄弟之中戶部之事只能教在他們手上,不過換個角度處理,將欠銀官員彙總,三人分屬不同,設定個時間,有了競爭,許久更快些。”

康熙看著胤礽一顆一顆的將棋子放回去,然後道:“再來一盤?”見兒子點了頭,然後便又開始下起來,邊下邊道:“你說的也有些道理。”康熙並不覺得自己的兒子們都是庸才,不過如何利用又不能過度,這個尺寸他一直在試探。

“保成,朕知你不看好和親之事,不過蒙古是我們滿人之本,決不可捨棄。”康熙對胤礽很滿意,也知道他有很多想法,這是常理,他年輕之時想法更多,可是身在這個位子上並非有想法就能實現。胤礽連連插手幾個孫女外嫁之事,康熙就已經明白他的用意,之所以不去敲打,不過因為孫女們確實堪憐,可是此風絕不可長。

康熙看著胤礽坐在那裡盯著棋盤捏著棋子在深思,這動作跟自己如出一轍,是了,他想起來太子的許多動作都跟他一樣,許是因為耳濡目染的原因,如今太孫跟太子從前的記憶,他甚至有些弄混,不管是啟蒙,還是處事,或是生活,他們祖孫三人有很多相似之處,可卻有不同經歷,自己自幼喪母失父,皇后亦是早逝,太孫比起他們父子確實更為機靈,更為大膽,行為處事更是自如,許是有父母教導,祖父疼愛之顧。

“保成十歲之時才能堪堪輸朕八目,弘曄六歲之時便只輸朕七目,如今棋藝更是跟你旗鼓相當,保成以為如何?”身為皇帝康熙能夠盡情寵愛的子嗣有限,從前是太子跟其他兒子,如今是太子跟太孫之間,他都格外謹慎的處理他們之間的關係。因此總在不經意之間問詢胤礽。

胤礽講棋子按在棋盤上,挑眉道:“如此甚好,若他不如兒子,兒子才要憂心。兒子亦是父親。”

生在帝王之家,康熙雖然很清楚皇家無情,可每次跟兒子孫子相處,又難免心生奢望,當然太子太孫確實更得他心。對於胤礽的回答,既在康熙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稟皇上,八貝勒求見。”康熙進來很喜歡拿著摺子跟太子將朝政,便是下棋聊天之中也帶著重重引導,他要的太子是要一直凌駕在眾皇子之上的,不管是哪個方面。其他兒子堪用,太子就要更強,當然胤礽也沒有讓他失望。因此便越來越多的要太子陪伴身邊,便是召見其他皇子也不例外。

胤禩進來求見康熙還是為了戶部還銀一事,康熙有旨可酌情量減一些欠銀,可是這個度如何把握,他一直有些拿捏不準,欠銀官員人數眾多,胤禛又毫不留情,故上他門求情之人便是越來越多。他既不能違背康熙旨意,又不能全部得罪,因此只能多進宮問問。

雖毓慶宮早在初時便還清欠銀,可並非毫無牽扯,太子側妃曹氏一族便是欠銀大戶,另外大阿哥一系也不是好啃的骨頭,另外還有康熙心腹,皇子母族,事情著實難辦。

“曹李兩家之事,朕心中已有斷定,不日便會降旨,其他你跟老四商量的來辦,戶部存銀乃是國之根本,決不能有所姑息,該怎麼麼辦,就怎麼辦吧!朕允你跟老四可嚴懲以警眾人。”曹李兩家虧空大都因接駕引起的,康熙對此深知肚明,若讓他們立馬還清欠銀,根本不現實,可完全不還,就此免除,也絕不可能。

胤禩也明白自己進宮未必就能得了準話,不過在康熙面前表示自己的為難之後,得了一頓訓斥,便告退了。康熙這才問起胤礽改如何處理曹李兩家虧空之事,特別是曹家,乃是欠銀第一大戶。

“去年江南虧空錢糧四十三萬兩,雖地方又不肖之管,可……兩淮鹽稅欠銀一百五十餘萬兩,曹家僅是欠銀就高達三百餘萬兩,朕一提及還銀,曹寅便首先響應,籌銀五十萬兩送至御前,甚至並未提及減免一事,只求多多寬限些日子,曹家虧空緣由乃因朕,朕心有愧。但如今戶部存銀甚至不足千萬,光是曹李兩家欠銀就達戶部半數之多,此例不可開。”康熙嘆口氣,對胤礽道。

胤礽也只康熙為難,也知道曹家確實是受了些委屈,於是道:“曹家虧空居多,雖在情理之中,但過於奢靡,兒子不止一次聽過曹氏說在家中的生活,經比兒子也不差多少。曹氏不過是側妃,但嫁妝加起來也並不比太子妃淺薄多少。曹寅是忠臣能吏,但治家不嚴,曹家之事決不可過於妥協。但也不能過於嚴苛。若不然先還三成,其餘讓他們逐年補上,另外兒子對其暗自貼補一番,阿瑪以為如何。”

“三成……”三成也有一百多萬兩,如今已經還了五十萬兩,剩下五六十萬兩曹家能拿的出來麼?曹氏嫁銀之事,康熙也有耳聞,但是曹氏是兒子的側福晉,這些銀錢到底是進了毓慶宮,康熙也不想去追究人家嫁妝之事。

“待曹寅回京敘職之時,朕在與之商討吧!”曹家乃欠銀第一大戶,絕不能免,康熙心中一嘆,壓下愧意道。

胤礽對曹家並沒打算趕盡殺絕,曹家對他諸多支援。曹氏雖是側福晉,也不過有名無實。回到毓慶宮,便讓芸珊從私庫拿了二十萬兩的銀票,準備讓曹氏以她的名義送去曹家,曹氏看胤礽這麼替曹家著想,感激不已,剛要張嘴,胤礽便離開了。曹氏看著隱忍的背影咬破了嘴唇。

“大姐兒在宮中本就舉步維艱,卻……”李氏收到女兒送出來的銀票,一下子紅了眼,她的陪嫁銀子也不過二十餘萬兩,一下子就送出來二十萬兩,這以後……

曹寅皺著眉頭,道:“這難道是太子的意思?”

“回老爺的話,這些銀票並非大小姐所出,乃是太子讓其轉交的。是太子私庫的銀子。”安嬤嬤見狀,連忙道,雖然這並非主子讓她說的,可是她也知道這事瞞不住,主子對太子有怨,自然心生不滿,但她絕不能讓太子放開曹家,否則到時候絕對會是滅頂之災。

曹寅聞言眼中一亮,驚喜道:“真是太子私庫所出?”

安嬤嬤點點頭,然後咬咬牙猛地跪在地上,道:“大小姐自進宮之後便不甚得寵,太子重太子妃,對其他女人都極為寡淡,每月二十日都是宿在太子妃房中,只要在毓慶宮定然會陪太子妃用晚膳,才去旁處,卻只是完事便走,毓慶宮中主子不少,但規矩極為嚴苛,尋常之人便是連毓慶宮門都不得輕易進出,大小姐心中及其苦悶,便是膝下抱養了二格格,太子對二格格卻更不看重。”

“這麼會這樣?”李氏驚恐的睜大眼睛,自己的大姐兒生的那麼美,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太子怎會不喜?太子妃便是美貌出眾,如今也不過快三旬的婦人,便是保養的再好,怎能與之相比?她苦命的姐兒啊!這要怎麼辦啊?

曹寅皺著眉頭在屋裡走了走,然後細細問過安嬤嬤之後,便道:“太子妃乃是正妻,便是聖上想來也並非全然不知,聖上既不多言,你回宮便讓側福晉嚴守本分,決不可有任何不滿。”太子重嫡妻,自己便是使法子也無從下手,索綽絡一族更是無大錯,族中更是小心謹慎,曹家不佔理,皇上想來寧願看到太子如此,也不願意看到太子寵妾滅妻,才不去插手的。太子妃已育有二子一女,如今還懷著第四胎,地位已然穩固,便是以後都不能輕易撼動,曹寅不得不對安嬤嬤多加叮囑,決不能讓女兒任性而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冰水中的魚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