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水落石出的案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汗阿瑪,兒子回京看看吧!”胤祉遇刺,康熙大怒,但是才剛到蒙古,康熙對蒙古的忌憚很深,因此並沒有打算回京處理此事,胤礽便道。

康熙也曾想過讓胤礽回去,他並非不心疼,胤祉雖然非長非嫡,可是也是他的兒子,甚至是他頗為驕傲的兒子,可是在他看來胤祉明顯就是提太子擋災,胤礽從小到大身邊的明衛暗衛比自己都少不了多少,可胤祉不過一個皇子,保護自然沒有胤礽嚴密。若非這次監國,也不會出這樣的。此刻事情未查明,還有沒有別的刺客,康熙心中很是懷疑,為此胤祉並無性命之憂,康熙更不放心太子離開自己身邊。便是胤礽再三懇求,康熙也不鬆口。

“汗阿瑪,兒子是這大清的太子,不能永遠被您護在羽翼之下,兒子明白您對兒子的保護,可有些事兒子還是想要自己來做。”胤礽眼看康熙就是不同意,便跟幼時一樣,伸手拉著他的胳膊,認真道。他胤礽願意隱忍,可也只是為妻兒,是為自己,是為如今這個疼愛自己的阿瑪,為此他甘之如飴。可卻不代表他失了傲骨,他還是他。

康熙看著兒子眉眼間的堅定,也心知在勸無意,他的保成十三歲就告訴自己在他心中自己永遠是阿瑪然後是皇帝,他想要成為讓自己驕傲的兒子,自己驕傲的太子,他的保成會說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他不願被自己猜忌,而主動不去貪慕權勢……康熙覺得自己一生都不會忘記皇后去世以後,他將保成抱在懷裡的感覺,他曾經以為他會保護這個孩子一生,他會讓這個孩子成為自己的驕傲,可他的保成始終還是長大了,也知道替自己著想,替自己分憂……康熙嘆口氣不再相勸,下命數百護衛護送胤礽回京。

胤礽在回京路上就一連發了數道旨意,當日文會所有的人、胤祉身邊的人、九門提督、順天府尹,當日所有相關人士全部抓起來,一一審問,胤祉既要監國還要編書,卻有時間參加文會,且便就是他參加文會之時遇刺,身邊伺候的人,明暗衛竟都無一察覺,不管怎樣都有問題。

回京之後,胤祉先去誠貝勒府看望了胤祉,聽他說當日的事情。

胤祉此時已經好了不少,刺客行刺未傷及致命處,但是卻傷到了脾胃,乍一看瘦了不少,見到胤礽便要行禮,卻被胤礽上前按住了:“三弟之事汗阿瑪聽後便是心痛難耐,多番詢問方得之三弟無姓名之憂,這才淺淺安心,汗阿瑪讓孤告訴你,好生養病,任何算計你傷害你之人他都不會放過,三弟且安心吧!”

胤祉蒼白著臉色,對著草原方向拱拱手,道:“臣弟有愧,竟讓汗阿瑪如此擔心,實是……”

“三弟莫要多想,汗阿瑪言之你是他之子,父憂子乃人之常態,便是孤也不願放過任何想要傷害自己兄弟之人。”胤礽安慰完,便問起當日之事。

文會每月一次,多是京中才子的比鬥,胤祉每年總是會去上三四次,當日朝中無事,胤祉便想去散散心,誰知剛到聚集地,便被身邊人辭了,胤祉雖重文,但身上也是有功夫的,當時卻因太過緊急,只能稍稍避開要害,行刺之人看一擊未中,護衛們又很快衝了過來,便直接自盡了。

“你當日出去有多少人知道?身邊護衛都是誰?怎能讓暗藏兇器之人靠近與你?文會從前也是這樣竟無人管理麼?”胤礽繼續發問。這次事情明顯可以避免,他便是微服出宮,靠近他的人身上有無武器都能提前盤查出來,便是在大街上,若要人行兇也不可能靠近自己就被解決了,胤祉身邊的人雖比不上自己,可胤祉是當朝皇子,一個不安全的文會身邊人能盤查不出來?便是事態緊急來不及盤查,他身邊的護衛竟不能保護主子,還讓刺客自盡?太多破綻了。若不是胤祉傷的那麼重,胤礽甚至要懷疑這是他自導自演的事情了。

等等,胤礽突然看向胤祉,覺得還真有可能是他自導自演的事情,否則不是胤祉傻,怎麼會出現這麼多的漏洞?不過當下不是盤問的好時機。

探望完胤祉,胤礽就下令諸位皇子以及之前調差此事的相關人士進宮給自己報告調查結果。

“回太子爺的話,據誠貝勒身邊的小通子道,當日誠貝勒道無聊,要出去散散心,小通子便想著正好是文會,誠貝勒素來喜歡此事,故而提議,並未有人籌謀!”大理寺卿劉佳.烏力稟告道。

“回太子爺的話,文會是之前翰林院陳大學士舉辦的,在民間素有才名,當日陳大學士並未去,則由其子陳成安主持。當日誠貝勒去時,文會以至尾聲,行刺者在旗姓圖門,名使都,父母已逝,獨具青木衚衕家中,往日便跟城中一些混混做些坑蒙拐騙之事,圖門家已查抄,其曾在一起的混混皆以抓獲,但無所收穫。”刑部尚書陳廷敬也連忙道。

……

胤礽喝了一碗杏仁茶,吃了兩塊點心,將所有的報告跟口供全部看完,然後冷言道:“如此看來,我大清朝堂堂監國皇子遇刺,這麼大的事情,你們查了整整十七日,卻一無所獲?大哥、四弟、五弟、七弟、八弟、九弟、十弟、十二弟,你們可查到什麼?”

胤褆聞言,心中一堵,但還是回道:“並無所獲,當日事發之後,相關人士全部被羈押,便是盤查都是從刑部得出的。”

胤禛聞言附和道:“臣弟亦然!”其他皇子也都附議。

“廢物!”胤礽冷笑著將手裡的摺子一把推倒地上,然後指著陳廷敬等人道:“要你們有何用!先從混混們殺起,一個時辰給孤殺一人,孤倒要看看是一個不知,還是全部不止知,往日裡也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便當時為民分憂了!圖門使都無父無母,還無叔伯兄弟族親了?孤倒是要看看這些人心到底有多硬!當日服侍誠貝勒之人,侍衛、太監將九族全部給孤查清楚,三日之內,若不能查清楚,你們頭上這頂戴花翎,膝下子嗣之的未來都別想要了。”行刺發生了這麼久,一點兒結果都沒有,不是蠢是什麼?事情一旦發生,必有蛛絲馬跡,這幫子廢物硬是磨了這麼久,也不知被抹去了多少。

等眾官員全部出去之後,胤礽這才看著胤褆等人,輕笑道:“從前我們兄弟之間爭鬥,不過是自家人的事,孤生來便是太子,你們若有不服著,覺得孤不配做這太子之位的,你們大可提出來,若是你們能比孤強,能比太孫強,孤甘願讓賢!若是讓孤知道你們誰敢對自家兄弟下手,呵呵……不用汗阿瑪出手,你們也該清楚孤的手段!今日孤把話放到這裡,大清國、愛新覺羅一族,容不得弒父殺兄之人!汗阿瑪統治的江山,容不得你們來敗壞!”

“胤褆、胤禛、胤祺、胤祐、胤禩、胤禟、胤誐、胤祹,說實話孤對你們真的很失望,胤祉遇刺十七日,你們給孤一個無所獲的答案,胤祉是誰?同樣是你們的兄弟!同樣是康熙皇帝的兒子,便是皇家無親情,你們一個個也都是無能之輩!孤甚至覺得是不是從前高看了你們?這麼久了,這點兒事都查不清楚?孤生來便註定是這大清國的太子,你們不服,不甘,不願,孤都明白,可孤還是這大清國康熙皇帝親封的太子,孤任由你們使手段,把孤拉下去算你們的本事。但孤由不得任何人做不忠不孝之事,你們鬥無所謂,不傷及性命不過是小事。有孤在,孤便容不得兄弟相殘。容不得任何人給康熙皇帝臉上抹黑!”

康熙看著京中快報,看著胤礽進京做的一樁樁一件件事情,看著他對兄弟的訓斥與怒罵,心中大塊,這兩年他的這些個兒子不安分,他心中怎能不難過?心道這才是自己的保成,不怕事,驕傲自信的大清國太子爺。他們其他人每一個能比得上!

胤礽命人將他們分別關在無光暗房之中,唯有殺人之時放出來,在胤礽下令連殺第十混混的時候,終於有人熬不住了,有確實不清楚圖門之事的,也將自己從小到大做過的壞事全部說了出來,一個說了另一個都開始說出來,然後再眾人的訴說衷,圖門此人從小到大做的事情也全部都暴露了出來,也有人開始說了最近圖門使都的異常之處。絲絲被隱藏的線索一點點的開始被挖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使都行刺本就抱著必死之心,可是他素日雖有惡名,但也是貪生怕死之人,且跟胤祉無仇恨,便是仇富,也不可能為此去死,確實是有比他生命更重要的原因,胤祉微服,認識的人不多,圖門也未必知道胤祉的真實身份。據圖門一位自小一同長大的友人所說一年半以前曾與京郊尼姑庵的一名尼姑有了私情,並約好了讓她還俗跟自己成婚,因滿漢不得成婚,圖門還答應那尼姑絕不會迎娶正妻,只她一人。但是八年前這個尼姑就消失了。圖門友人也交代了之前他不說,是因為他曾假借圖門之名將這個尼姑騙出來姦汙。該尼姑因怕事情暴露,圖門不要她,便沒敢說出去,而後又幫他拉了其他的尼姑出來行歡堵自己的嘴。後來尼姑莫名不見後,他還曾問過圖門,圖門曾惱言她嫌貧愛富。

而跟這個尼姑有染的並非只有一人,那尼姑庵本就藏汙納垢之所,胤礽派人去查的時候,卻得知尼姑庵兩個月前便遭遇一場大火,裡面沒死的卻都跑完了。京中戶籍嚴格,便是尼姑庵也有文牒,從戶部調出來的紙上卻是寥寥數字而已,只記了大概。而當日記錄的文書也在五日前喝酒猝死。

五日並不比十七日難產,很快很多還來不及完全抹去的線索就一一顯露了出來,很快此事便有了結果!一個沒有令胤礽並不覺得意外的名字——隆科多,同時胤祉也並不無辜,更有甚著他也是故意拿自己當餌的,結果碰巧便被行刺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冰水中的魚其他書
相鄰閱讀